《西虹市首富》還是開心麻花一貫的路子,建立一個設定就拼命耍寶,很多耍寶很 low 很常用,也沒有太多新意,你愿意笑,就笑笑唄,反正也比看公知性侵的新聞有意思。
不過,和開心麻花其他作品相比,《西虹市首富》還算有進步。
這個進步就在于有諷刺,有升華。
這些年來,中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建立符合西方標準的現代市場經濟。這個目標有沒有實現,這里暫不評論,但很大程度上,中國建成了一個市場社會。
什么意思呢?
就是很多原本不應該進入市場的東西,進入市場了,原本不能用錢買到的東西,可以用錢買了。
比如:官位、學歷、學位、尊嚴、人格、愛情,等等??傊绣X就可以通吃一切,買到一切,這就是市場社會。
《西虹市首富》用夸張的手法,對這樣的現象進行了辛辣的諷刺。
王多魚和莊強,一眼看到堆成小山一樣的10億元人民幣,立刻魂飛魄散,癱坐在椅子上。
王多魚,一個靠踢女足、當裸模、做“人體盛”為生的男人,落魄到了極致的失敗者,僅僅因為有了錢,就立刻可以呼風喚雨,為所欲為。
有錢,就可以讓裝腔作勢的酒店經理滿臉堆笑,不拽英語了,點頭哈腰叫“各位爺”;有錢,就可以讓股神“拉菲特”陪你吃飯,就可以讓王力宏到家里開演唱會。
為了錢,好朋友莊強以“當王多魚的狗為榮”,甚至當眾學狗叫;為了錢,整個西虹市的全體市民可以發瘋似的集體跑步。
因為必須在一個月內高強度地花掉10個億,王多魚居然有了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買垃圾股,垃圾股暴漲,賺一個億;買爛尾樓,爛尾樓變學區房,再賺10個億;到北極買冰山,拖到半道就化完了,但俄羅斯收養了冰山里的北極熊,支付了全部成本,可口可樂還買下了北極熊的肖像權,又賺了一大筆;本來是“民科”狂想的“陸地游泳器”,居然遍布大街小巷,成為最受歡迎的大眾健身器材……
甚至連“郎咸平”也在節目中,對這種神奇的現象做了一番“理論”解讀,給王多魚冠以“良心投資者”的頭銜。
《西虹市首富》是一面哈哈鏡,用夸張的方式折射了現實,讓觀眾看到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是多么荒唐可笑。
影片對拜金現象進行了無情嘲弄,結尾出現了一個不過俗套的升華:
王多魚終于意識到世界上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愛情和人命。他在縱酒狂歌,極盡煎熬之后,決定為了愛情放棄300億,但這反而使他意外地通過最后一道考驗,成功繼承了300億遺產。
但這種“升華”不僅俗套,也是極有限的“升華”。觀眾其實都明白,在現實生活中,愛情是不可能戰勝300億的,即便是在影片中,如果王多魚真的為了愛情放棄300億,落得一個兩手空空的結局,觀眾也會覺得非常無趣和無限惋惜。
二
西方有一句俗話,“莎士比亞之后,一切故事都是俗套”。
《西虹市首富》不能不讓我們聯想到《百萬英鎊》這部電影,因為故事的基本架構太相似了。
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電影《百萬英鎊》,是根據馬克·吐溫1893年發表的小說《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改編的。講述一個窮困潦倒的美國小伙子亨利·亞當流落到倫敦時的一次奇遇——
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也成了富翁,并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
《西虹市首富》和《百萬英鎊》都諷刺了拜金主義,但細細看來,還是有很微妙的區別。
《百萬英鎊》諷刺的矛頭是“向上”的,主要是英國資產階級化的紳士和資產階級;而《西虹市首富》諷刺的矛頭則是“向下”的,主要是普通市民、邊緣化的“民科”以及和王多魚地位相當的莊強、足球教練等。
當然,《西虹市首富》里面也諷刺了一位精英,更準確地說是一位“候補精英”,西虹市當地的小公知柳建南。他靠道德演講為生,但卻成了影片中唯一突破道德底線的人。
編輯兼導演的閆川、彭大魔諷刺“精英”的膽量也就到此為止了。
三
不過,盡管《西虹市首富》的編導極力回避對當下中國精英的諷刺,但“電影的事實”卻構成了對現實更深刻的諷刺。
在影片中,只有兩個人在金錢面前保持了自己的尊嚴,一個是股神“拉菲特”,另一個是夏竹。他們都來中國大陸以外的地區。
拉菲特雖然為了四千萬的出場費,從國外飛來與王多魚共進午餐,但這是他的生意,并不存在降尊紆貴的問題。相反,盡管午餐還沒有吃完,但他發現王多魚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又提出“包月”這種無禮要求,便拂袖而去,哪怕這會讓他錯失賺12個億的機會。
夏竹是臺北來的女孩,擔任王多魚的財務總監,雖然她對王多魚瘋狂花錢的情況了如指掌,但完全沒有想過利用這個機會狠狠賺一筆,反而一直在為王多魚擔心,不斷提醒他理性審慎投資。最后為了一筆2000元的賬目,不惜冒生命危險。
事實上,夏竹一出場,就是王多魚、莊強被人碰瓷的場面,而她則是一副主持正義、敢于見義勇為的形象。
不愛錢、單純、有正氣、做人有底線,這在影片中是臺灣女孩。影片中的大陸女孩則勢利下賤,一副站街女形象。對比可謂鮮明。
《百萬英鎊》諷刺的是當時世界霸主老英國的貴族和資產階級,暗含了正處于上升階段的新大陸新資產階級的道德自信及對文化領導權的爭奪。
但在《西虹市首富》中,扮演道德法官角色,考驗王多魚,也考驗所有西虹市市民道德水平的“二爺”,卻是一位臺灣富豪。其確定無疑的身份是一個1949年的逃亡地主,雖然在影片開始的時候他就已經命喪黃泉,但他的幽靈仍然可以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操控一切,受到所有人的頂禮膜拜。
1949年的逃亡地主在大陸人面前充當道德法官,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了,在《北京遇上西雅圖2》當中,也有這么一位裝模作樣的“張爺爺”【點擊閱讀】——這構成了對大陸所有參與創立新中國的老一代人的羞辱。
這就是“電影的事實”所展現的最深刻的諷刺——
大陸晚近四十年出現的暴富階層,盡管從財富規模的角度看已足以令臺灣、香港乃至西方的富人瞠乎其后,但由于其財富多屬“逆取”,做賊心虛的心理使他們沒有任何道德自信,甚至在臺灣這樣的破落戶面前也自甘道德賤民,從心理上見到他們就像阿Q見到縣太爺一樣,先蹲下,順勢就跪下了。
這些年來,他們吹捧民國、吹捧張愛玲、吹捧國軍,寫《車欠土里》為鄉紳翻案,也多與這種心理有關。
中國的新資產階級及他們的代言人在文化上就這么點出息,還動不動就想推墻,他們真該撒泡尿好好照照自己的臉!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