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亂”前溯美國發動世界顏色革命戰爭史(四)
“把腦子弄亂”把社會弄亂——顏色革命的核心理念出自冷戰
二戰后,美國戰略界即開始了全面的反思總結,并最終形成全譜總體戰“大戰略”。美國戰略家認識到,由于現代工業的巨大破壞性特別是核武器的出現,使軍事帝國主義走到了盡頭,未來將呈現出以文化帝國主義和經濟帝國主義為主,軍事帝國主義為輔的新戰爭形態。
比較著名的美國戰略學者摩根索在《國家間政治》就詳細論述了這一點。新形成的美國“大戰略”,涵蓋軍事、經濟、社會、政治、心理、意識形態等各層面的戰爭——這就是冷戰的理論基礎。相當程度上,這是學習毛澤東人民戰爭理論的結果。
美國在越戰中失敗之后,國內出現長達十年的反戰浪潮,法國出現“紅五月”,香港出現反港英風暴,日本出現“赤軍”運動。世界民族解放浪潮風起云涌,西方國家內部社會運動洶涌澎拜。
美國精英階層害怕社會主義陣營“紅旗插遍全球”,于是開始系統學習毛澤東人民戰爭理論,一邊思考防御自身資本主義統治和殖民體系的崩潰,一邊還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之于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顛覆瓦解。客觀地說,這種世界性的政治文化對戰——即革命輸出方式,是美國首先發起的。
美國中情局局長艾倫.杜勒斯在二戰結束前美國總統杜魯門參加的國際關系委員會上說:“戰爭將要結束,一切都會有辦法弄妥,都會安排好。我們將傾其所有的黃金,全部物質力量,把人民塑造成我們需要的樣子,讓他們聽我們的。人的腦子,人的意識,是會改變的。只要把腦子弄亂,我們就不知不覺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并迫使他們相信一種偷換的價值觀念。
用什么辦法來做?我們一定要在俄羅斯內部找到同意我們思想意識的人,找到我們的同盟軍……一場就其規模而言無與倫比的悲劇----一個最不屈的人民遭到毀滅的悲劇----將會一幕接一幕地上演,他們的自我意識將無可挽回的走向消亡。
比方說,我們將從文學和藝術中逐漸抹去他們的社會存在…….在國家管理中,我們要制造混亂和無所適從……”。
“把腦子弄亂”!這是美國新戰略的核心理念。二戰中美國已經看到強大的蘇聯武力如何硬碰硬地戰勝了希特勒所向披靡的大軍,1947年蘇聯核武器試驗成功,美國擁有的僅有一點戰略武力優勢也蕩然無存。
就是在194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杜魯門主義”,成立了以駐蘇代辦喬治•凱南為首的“國家防務政策設計委員會”,制定“遏制戰略”,力圖迫使蘇聯克制和謹慎行事,并促使“導致蘇維埃政權的瓦解或逐步趨于軟化”。
喬治•凱南說:“寧愿等待30年,也要通過這種曲折緩慢的途徑來打敗克里姆林宮。我們可以期待一個新的俄羅斯。”1949年8月,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美國與中國關系的白皮書》中明確提出從內部瓦解、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主張。
1947年,喬治·凱南發出那篇著名的八千字長電報《蘇聯行為探源》,他也由此成為冷戰教父。1948年6月18日,杜魯門總統簽署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第10/2號文件中,明確提出了顛覆敵對政權的各種方式:“宣傳活動;經濟戰;……支持地下抵抗運動……支持自由世界受共產主義威脅的國家中土生土長的反共力量。”
針對社會主義國家,西方世界曾開列600多億美元宣傳費用進行和平演變。美國政府顧問基辛格講:“干什么要花這么多錢進行宣傳?不如直接在蘇共黨內建立第五縱隊,培養我們的代理人。”
1951年,中情局十條誡令出臺:
1.盡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條。替他們制造對色情奔放的興趣和機會,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性的濫交。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羞恥。一定要毀掉他們強調過的刻苦耐勞精神。
2.一定要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和新式的宗教傳布。只要他們向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們的青年的注意力,從他們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引開來。讓他們的頭腦集中于:體育表演、色情書籍、享樂、游戲、犯罪性的電影,以及宗教迷信。
4.時常制造一些無風三尺浪的無事之事,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就樣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別要在他們的少數民族里找好機會,分裂他們的地區,分裂他們的民族,分裂他們的感情,在他們之間制造新仇舊恨,這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策略。
5.我們要不斷地制造“新聞”,丑化他們的領導。我們的記者應該找機會采訪他們,然后組織他們自己的言詞來攻擊他們自己......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傳揚“民主”。一有機會,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無形,就要抓緊發動“民主運動”。無論在什么場合,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不斷地對他們(政府)要求民主和人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說同樣的話,他們的人民就一定會相信我們說的是真理。我們抓住一個人是一個人,我們占住一個地盤是一個地盤,一定要不擇手段。我們的商業機構和人員,都絕不能以占據了商業市場為最后目的。因為商業市場會轉眼就失去的,如果我們沒有占領政治市場的話......我們要以我們的經濟和技術的優勢,有形無形地打擊他們的工業......我們要利用所有的資源,甚至于舉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環他們的傳統價值觀。我們要利用一切來毀滅他們的道德人心。摧毀他們的自尊自信的鑰匙:就是盡量打擊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10、暗地運送各種武器,裝備他們一切的敵人,和可能成為他們的敵人的人。
1953年1月:杜勒斯在美國國會證詞中說:必須用“和平的方法”:即“精神的壓力”、“宣傳的壓力”把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解放”出來。1956年在蘇共20大赫魯曉夫全面否定斯大林和波匈事件之后,美國統治者彈冠相慶。杜勒斯多次引述艾森豪威爾的話說:在自由國家面前擺著用和平手段取得勝利的明顯可能性。
1961年2月美國總統國外宣傳委員會在一份報告里指出“思想戰必須調動國內甚至國際一切可被利用的'兵種'。諸如:新聞、廣播、 圖書、出版、電影、電視、音樂、舞蹈、戲劇、文學、美術、教育、體育、衛生和科學技術各個方面。”
尼克松《不戰而勝》戰略思想的根源即來自于此。
美國利用蘇聯“解放思想”的機會,采取電磁物理原理中脈沖同步共振戰術,鼓勵蘇聯無限放大“思想解放”的尺度,以維護言論自由為名,進行移花接木、偷梁換柱,最后達到解散其思想體系,解散共產黨組織,然后解決掉其國家的目的。
美國像一個提供思想迷魂藥的催眠師,誘導、幫助蘇聯和東歐,先是在思想上實行麻醉手術予以肢解,然后又在經濟上實行休克療法,將這些國家弄得支離破碎。
以蘇聯為例。美國的戰略誤導師們,先是以諾貝爾獎,獎勵蘇聯的反體制者,然后又以言論自由,有選擇地傳播西方思想,同時,卻以大量的各類基金會等非政府組織,資助蘇聯的專家、學者、藝術家,讓他們像蒼蠅一樣,回到蘇聯這個軀體上復制傳播病菌。然后,他們在蘇聯體制內尋找代理人,幸運的是,他們找到了戈爾巴喬夫。
蘇聯解體后,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羅伯特•蓋茨飛到莫斯科,他驕傲地在紅場散步,并宣稱:“我們知道,無論施加經濟壓力還是進行軍備競賽,甚至用武力也拿不下來。只能通過內部爆炸來毀滅它。”
20世紀末:美國文化戰略取得空前勝利。同時被第五縱隊打殘的還有波蘭、東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等前華沙條約組織國家。冷戰結束,世界格局徹底改變。
冷戰結束后,美國乘勝追擊,展開征服世界的帝國行動,在引領世界軍事變革的同時,也開始實施對前社會主義地區和第三世界的民主改造計劃,這就是“顏色革命”——“非暴力戰爭”。
吉恩?夏普“非暴力戰爭”學說,其實就是在非軍事領域發動“軟戰爭”,本質上是美國總體大戰略的局部展開,是對冷戰思維的全面繼承,核心還是“把腦子弄亂”!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