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一、美國對中國,打是不可能打贏的
從奧巴馬時期的重返亞太,在南海針對中國的軍事威懾,到最近打了好幾年的貿易戰,金融戰,還有對華為的圍剿。以及外交戰場上對中國的圍追堵截,企圖建立反中同盟來對付中國,還有針對中國的文化戰手段。美國這些年,可謂是用盡了手段,來遏制中國,結果各個戰線上它都失敗了。
在軍事上,美國的戰爭訛詐,被我們挫敗。這里面有三個大事,一個是在南海對峙,美國的航母被我們趕跑。這對美國來說,是個非常恥辱的失敗。第二個大事,是在朝鮮伊朗兩核問題上,美國都沒有達到自己的戰略目標,也都遭到了恥辱的失敗。第三個大事,是今年我們的閱兵,新的裝備,和新的作戰體系,這讓美國人感到絕望。以至于他們的媒體,都不敢公開曝光我們閱兵上展示出來的新裝備,因為這會嚴重的挫敗他們的士氣和信心。
在金融戰這個戰線上,美國也失敗了。本來美國的如意算盤,是摧毀中國的資本市場,通過美元加息,把中國的外儲都擠兌走。把中國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成功席卷一空,結果被我們關門打狗。
沉淀在中國的美元,美國拿不出去,怎么辦呢?沒有辦法,美國又搞出來了一出貿易戰。貿易戰打了幾年,我們連皮外傷都沒有,而且貿易順差還連創新高。這場貿易戰,反而把美國打出來了內傷。
隨著貿易戰的升級,美國又制裁華為,發動了針對中國的科技戰。結果華為一家公司,奮起迎戰整個美國。一個那么大的國家,連中國的一家企業都打不過。這是何等的恥辱,何等的失敗。
這說明了一個事實,美國對中國,打是不可能打贏的。所以呢,美國副總統彭斯昨天的演講,他自己也說了,以后不尋求和中國對抗。
這正是應了毛主席的那句話: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不是美國人在意愿上不想繼續對抗,而是再對抗下去,只會讓美國遭受更加嚴重的失敗,更加恥辱的失敗,讓他們無法承受結果的失敗。所以他們只能認輸投降,不再尋求和中國對抗。
二、脫鉤了又不能自理
如果打不過,那是不是可以大家各過各的,以后不來往就好了呢。也不是這樣。雖然脫鉤論在美國的知識界的一些人那里,比較有市場。但是理智告訴美國人,美國既打不過中國,也離不開中國。
遏制論行不通,脫鉤論也行不通。對美國人來說,這就比較尷尬了。為什么脫鉤論行不通,美國離不開中國呢?
脫鉤論認為,整個世界會一分為二,中國帶一群小伙伴一起玩,美國帶一群小伙伴一起玩。你走你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我大家以后相安無事就行了。
但是這個選項是不成立的。因為一方面,全球一體化是大勢所趨,是世界潮流,任何一個國家的意志,都不能撕裂全世界的貿易和交流。第二方面,美國把中國從它的那一陣營中移出群的話,從產業鏈分工上,從世界貿易體系上,從國際安全體系上,在一個沒有中國參與的閹割版的世界體系中,美國都找不到替代方案,解決中國離開后的問題。也就是說,美國一旦離開中國就會處于無法自理的狀態。一個無法自理的國家,還怎么可能領導世界呢。
第三方面,中國卻可以輕松的解決美國離開后留下的問題,很快就能自成體系。
也就是說,如果美國選擇脫鉤論的話,美國拉的那個攤子,很快就要玩不轉了。而中國方案和中國體系,很快就能贏得競爭,把美國的那一攤子也都收編過來,最終還是贏得整個世界。
三、美國撒潑打滾也沒有用
從彭斯的演講中,我們能看到他坦誠認輸的一面,也能看到他們一貫的撒潑打滾的一面。
就好像我們生活中看到的一弱者那樣,要和別人競爭。沒有對方實力強,壓制不過對方,離開對方也活不下去。又特別想達到自己的目的。接下來還有什么手段呢?那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
美國是怎么鬧的呢?硬的不行,開始玩嘴上功夫了。開始講道理了,開始吵嘴了,意識形態,說它們建設了中國啊,民主自由,人權,宗教問題,香港問題,等等,都來了。美國開始這樣耍嘴皮子,只能說明,他們不行了。
一開始是遏制論,就好比是一個大人欺負一個年輕人,不聽話就打。結果發現打不贏。
接下來美國就拿美元當武器,又是金融戰,又是貿易戰。不管是金融戰,還是貿易戰,本質上都是拿美元做武器,擠兌中國的外儲,不讓中國使用美元。意思好像是說,你不聽我的我就不給你錢。結果發現,中國比他們還有錢。而且中國的金融獨立,人民幣的國際化,比美國預想的還要快。這下美國徹底沒脾氣了。
懲罰不行,斷糧也不行。那后面能做的,也就是開始羅里吧嗦的和我們講道理了,你這樣做不行,你那樣做不行……
說了一大通,結果中國面無表情,連瞟都沒瞟一眼。這讓美國人內心比較崩潰。絮叨著絮叨著,就開始鬧起來了,就開始撒潑打滾了。香港就是美國人的杰作。這件事的本質,就是拿一些無知的孩子做人質,撒潑打滾,跟中國談條件。
打不贏中國,也離不開中國,還想保持美國資本的獨立性,要求中國承認美國在未來世界新秩序中的法外治權地位,這就是美國在香港這么鬧,背后的訴求。在一個家里,沒本事,不掙錢,還花對方的錢,還成天瞎折騰,還想當家作主自己說了算,這可能嗎?這顯然不可能。
鬧了幾個月,一個人都沒死。兩邊是心照不宣的都很克制。讓美國更崩潰的事情發生了。他之前講道理的時候,滿嘴的自由民主什么的,中國根本不理睬他。現在躺地上撒潑打滾,中國也照樣的不理他,連看都不看一眼。這說明呢,美國搞撒潑打滾這一套也是沒用的。我們早已經看穿了他那點小把戲。
生活中也是這樣,小朋友撒潑打滾,千萬不能哄,越哄越來勁,越哄他的要求就越高,滿足他的要求,付出的代價就越大,孩子說啥大人就得聽啥。正確的做法,是讓他使勁的哭,使勁的鬧,使勁的打滾,等他自己鬧累了,發現大人該干啥干啥都沒瞅他一眼,他那時候才是最崩潰的。
熊孩子鬧累了,就會主動的跑到爸媽那里,抱著大腿,一會蹭蹭這里,一會蹭蹭那里,主動的跟大人求和求抱抱。這時候大人說啥他聽啥。在香港問題上我們的冷處理,是非常英明的。
四、競爭也是不可能競爭得過的
香港鬧完,NBA接著鬧,一連兩出的撒潑打滾,有用嗎?這種小孩子般的幼稚把戲,一點意義都沒用。
果然,美國很快就過來抱大腿求抱抱了。又開始主動的求和求談判了。彭斯副總統,也開始發表講話,給中美關系尋找新的定位了。這個定位,也是比較有意思的。要點有兩個,一個是戰略競爭對手的關系,一個是中美再接觸。
美國過去的這些年,和我們打也打過,這就是遏制論嘛。鬧離家出走也鬧過,這就是脫鉤論嘛。鬧也鬧過,也就是輸出革命嘛。結果對中國一點用都沒用。對美國,則是一個失敗接著一個失敗,同時還把自己的國際影響力全都透支消耗光了。
一個你打不過,離不開,也鬧不過的人,你說以后你和他競爭,而且還要打敗他。這可能嗎?顯然不可能。
也就是說,美國把未來的中美關系,定位是戰略競爭對手,這其實也就是嘴硬一下挽挽尊罷了,真競爭起來,不要說美國和中國競爭了,從美國過去的表現看,美國可能連中國的一家企業都競爭不過。這不是開玩笑,如果大家公開公平的競爭,我們出一家華為就能打敗美國。
明知道競爭不過中國,那美國所謂的中美再接觸,又是幾個意思呢?那就是美國加入到中國的體系中來,融入到中國的體系中來。
這個非常好理解。打過架沒打贏,離家出走,發現出去只會活不下去。又自己跑回來了。跑回來之后還想折騰,又鬧了一通,發現我們對鬧免疫。這你還能有啥辦法?所以,這時候你還想回來,就得老老實實的聽話了。這就是中美再接觸的本質內涵。
也就是說,彭斯所講的中美再接觸,本質上的意義,是美國后面會尋求加入中國融入中國。接下來的事,也就剩下談價錢了。
五、融入中國才是美國唯一的出路
除了美國求和進行繼續的談判,最近還有其他的幾個信號,不知道大家關注了沒有。
一個是保爾森來華。和遏制論、脫鉤論不同,高盛一直都是融合論的倡議者和踐行者。這次他過來,就是一個很強的信號。說明美國國內的各大政治和資本勢力,通過這幾年的事,遏制論和脫鉤論都失去市場了。融合論再次占據了上風。
不過這次中美融合,和上次的融合是不一樣的。上次的中美融合,是美國人跑到我們的房子里搬走我們的東西,那次他們是主,我們是客。這次的融合,是他們帶著家當和嫁妝來搬過來住。這次我們是主人,它們才是客。
第二個信號,是香港的事。在香港這件事上,遏制論、脫鉤論和融合論三大派,形成了共識。遏制論希望通過這個事給中國制造混亂。脫鉤論是通過這件事,給中國制造一個意識形態飛地,撕裂中國的經濟和社會。融合論者則是希望,通過這個事,能脅迫中國,給美國馬上要投奔過來的跨國資本,尋求一個法外治權的特權地位。
但是香港問題的冷處理,讓這幾派的企圖都落空了。
對于香港的本土派來說,他們也和外國人一起鬧。為什么呢?因為他們也預見到了,未來美國的資本,要融入中國,那需要開設很多的通道。香港的本土派則是希望,通過這次鬧一鬧,能不能給自己爭取一個超級特權的資本通道的地位。結果他們的企圖也落空了。
香港的問題復雜,就復雜在這里。因為它牽扯到了各大勢力的博弈。都想通過這次鬧一鬧,按鬧分配,給自己搏一個更好的身位。
從這次鬧的這么兇來看,也說明在抱大腿求抱抱這件事上,競爭是比較激烈的。也說明,跨國資本流向中國,這個事基本是確定的了。現在的一些細節上的分歧,不過就是都想多賺錢。
第三個信號,是外管局建議美國資本投資中國股市。官方把這話都講出來了,說明事情都已經談的差不多了。
第四個信號,是區塊鏈的事。之前的區塊鏈,是美國人用來坑我們的,在我們的金融長城下面,挖個地道,把我們的外儲運出去。現在不一樣了,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技術,建立一個跨國資本融入中國的網絡。這和香港那種管道還不一樣,區塊鏈可以建立一個跨國金融網絡。
之前的區塊鏈技術,不是很成熟,比如,不能支持高并發。如果再結合我們央行的數字貨幣,結合我們比較高級的金融互聯網技術,這個區塊鏈金融網絡,反而可以發揮一些特殊的價值。
在我們的資本賬戶尚未完全開放之前,建立區塊鏈金融網絡,這對跨國資本來說,他們可能覺得更有保障一些。
第五個信號,天秤幣被槍斃了。美元體系,是個死局。在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被廢除之前,所有持有美元資產的資本家,都必須得找到替代的方案,提前完成美元資本的信用轉換。天秤比,就是其中的一個方案。而天秤幣這個方案被槍斃,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美國的跨國資本,不希望走向流浪,而是傾向于選擇融入中國。
第六個信號,是前幾天行長講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占比的問題。說明整個世界貨幣體系,可能需要面臨根本性的重組和重構。
第七個信號,為了承接跨國資本,通道建設,除了香港,還有上海和深圳的金融服務升級,以及全國各地建設的自貿區。這些都是通道建設的工作。同時,金融業的開放,則是市場建設的配套工作。管道接好了,水要流進來了,得有足夠的池子裝水,這就需要對股市進行深化改革,把池子建設好。
他們進來了之后,以什么身份參與呢,期貨業,證券業,基金業,都放開了對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這就說明,把中國的資本市場,全面國際化了。大家看出來了嗎?這是在按照美國的標準,建設中國的資本市場。等我們這邊建好了,美國那邊的跨國資本就可以搬家了。
它們搬家了之后,留下的舊屋子,很可能就要拆遷掉了。這么一拆遷,美股美元美債,就都要雪崩了。
搬過來之后,除了資本這些家當之外,還要再帶一些嫁妝過來。比如臺灣啊,日韓啊,太平洋啊,印度洋啊……以及各種國際政治遺產啊,這些都是嫁妝。它們的很多利益,都需要尋求中國的保護。這些資本就要求我們,要快點比美國還美國,把我們推到地球家長的位置上。
這次搬家,可能很快就能完成。事情的發展節奏,太瘋狂了是吧?是的,對很多人來說,接下來很多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都會很快發生,都會很快的變成現實。
文丨白云先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