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請回答2020:這屆年輕人怎么突然“不喪”了?
點擊:  作者:栩先生    來源:栩先生  發布時間:2020-04-08 11:38:32

 

 1

 

兩年前,佛系這個詞很流行,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喪

 

大概意思就是,很多年輕人對生活失去了進取心,沉溺于游戲或者二次元里,麻木不仁、得過且過。

 

當然,類似這樣的負面評價,基本上每一代年輕人都會經歷。

 

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大家發現,年輕人好像一下子都不喪了。

 

他們不作妖、不添亂,更不會說些陰陽怪氣的話,寫一些明顯雙標、倚老賣老、無病呻吟的日記文章。

 

當歐美國家的年輕人們無所畏懼,恣意狂歡,而65歲以上的老人要拔呼吸機,放棄治療,70歲的退休醫護人員還要被征召返回一線救治病人的時候。

 

我們很多沖在一線的反而都是年輕人。他們有些是在防疫重災區開展工作的醫護人員,白衣執甲,直面生死;有些是方艙醫院的志愿者,主動請纓、挺身而出;有些是社區的基層干部,加班加點、不眠不休。

 

還有更多的,是作為普通人中的一員,盡己所能。

 

哪怕不能上一線,他們也積極地通過各種渠道組織捐款捐物,運送物資。

 

有個新聞里,采訪一個正在組織送物資的年輕人,問他是什么原因讓他這么干?

 

年輕人說的很樸素,他說:平時都在說什么為國效力,其實哪有機會為國效力啊,難得有這么一次真正為國家為社會做點事情的機會,要珍惜。

 

尤其是疫情全球爆發以來的各種新聞,更讓我們感覺,歐美的年輕人并不懂事。

 

因為新冠病毒對年輕人相對友好(致死率相對較低),以及歐美國家很多實行的年輕人優先策略,讓他們更加有恃無恐,該聚會聚會,該蹦迪蹦迪,能不帶口罩絕不帶口罩,成了病毒傳播重要的橋梁。

 

反正感染了也是先死老人,他們年輕怕什么怕?!

 

但在中國,反而懂事的很多都是年輕人。

 

在家里,他們承擔起了為長輩們科普防疫知識,監督老人戴口罩等的職責,或者和網上的各種不正之風作斗爭。

 

他們關心兩山的建設,關心重災區里的一切動向,還關心世界上其他國家人民的疾苦,并從這種東西方的對比中,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個國家、這個政府,和那些外國媒體、公知們說的完全不一樣。

 

看到有個段子說:我一定是太膨脹了,居然開始關心美帝人民的防疫和有沒有吃穿了,他們可都是發達國家啊!

 

中國為了防疫做出的努力越多,成效越明顯,那些抹黑的、雙標的言論就越起不到效果,反而讓更多的年輕人擦亮了眼睛。

 

很多人都在奇怪,這些年輕人都是怎么了?

 

是時代變了,還是他們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其實,所謂的喪,就是對缺乏目標、沒有意義感生活的消極抵抗。

 

而年輕人們之所以不喪了,是因為在這次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作為群體一分子的存在,體會到了被需要的價值。

 

在舉國上下的動員令下,每一個年輕人都感到了自己身上應該肩負的責任,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我們前幾年都在反思教育有問題,好像年輕人都很不靠譜,但至少我們的年輕人三觀是正的,是真正有責任感的,是敢于為他人而奉獻犧牲的。

 

歸根到底,一個人活著,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而這,才是年輕人不喪了的根本原因!

 

316日,人民日報罕見地專門為中國青年寫了一篇評論,標題叫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文章里說:在抗擊疫情一線,4.2萬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

 

不僅是醫護人員,黨員干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志愿者很多也都是“90”后,關鍵時刻、危難關頭,他們不計生死得失,不愧為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

 

 

 

讀來讓人熱淚盈眶,我不禁想起了20多年前,有一件轟動全國的事。

 

2

 

19928月,77名日本孩子來到了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了為期三天的草原探險夏令營。

 

原本只是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暑假里,平平淡淡的一次夏令營活動。卻因為一篇文章被載入了史冊,也引發了全社會持續多年的大討論。

 

一個叫孫云曉的作家,主動聯系了夏令營的主辦方和帶隊老師后去了現場,然后用頗有點聳人聽聞的口吻,記錄下了如下場面:

 

 

剛上路時,日本孩子的背包裝滿了食品和野營用具,而有些中國孩子的背包卻幾乎是空的,才走一半路,糧盡水光,只好靠別人支援。

 

 

野炊時候,凡是又白又胖抄著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國孩子。

 

更讓人憂慮的是,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

 

 

 

這篇引起極大爭議的文章,一開始的名字叫《夏令營史上的一場變革———中日兒童探險夏令營啟示錄》,發表在1993年第2期《少年兒童研究》雜志上。

 

同年11月,被發行量更廣的《讀者》雜志全文轉載時,最擅長煲毒雞湯的《讀者》,果斷把原標題換了一個更具有轟動效果的名字:

 

《夏令營中的較量》

 

從那時起,這個標題以及這篇文章,幾乎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

 

雖然很快就有媒體質疑《較量》是一篇嚴重失實的報道。

 

知乎上現在都還有人在討論,《較量》用一面之辭給80后帶來了怎樣的負面影響。

 

但卻一點都不影響這篇文章當年的洶涌傳播。

 

在還沒有自媒體的時代,連我這種鄉村小學的孩子都在多本雜志上看到過這篇文章。

 

保守估計,當年的閱讀量應該已經過億。伴隨文章廣泛傳播的,還有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反思和批評。

 

核心就是,按照80后們當時的那種表現,中國就一定會被日本打敗,就會在全球落伍!

 

80后從此背負上垮掉的一代這一千古罵名,在社會上默默前行。

 

他們被媒體貼上的標簽包括:嬌生慣養,不能吃苦,自我中心,感情淡漠,缺乏責任心,高分低能等等。

 

這里面流傳最廣、最有代表性,多數80后最討厭聽到的就是:

 

你們這群獨生子女,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陽

 

 

 

3

 

時隔當年這件事和這篇文章,已經過去了近30年的時間。

 

孩子們也已經長大了,但很少有人去追問:后來這些孩子們怎么樣了?

 

但我們知道,在中國,這群80后現在都已人到中年,熬成了最苦逼的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消費貸,工作996、生活苦哈哈,哪還有一點小皇帝”“小公主的影子?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現在都已經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承擔起了從國家進步、民族復興到養家糊口、相夫教子,等等大大小小社會責任。

 

更不用說,在科研領域已經成了領軍人物的這些80后們。比如,“80教授許晨陽,2017年和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同獲未來科學大獎;有勇挑嫦娥三號測距測速敏感器項目研制任務的譚小敏;有入選《自然》中國科學之星、專攻量子糾纏的陸朝陽和入選《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的黃軍……

 

 

 

那么,日本當年那些讓我們感到害怕的小孩子后來又怎么樣了呢?

 

2019年,日本用了三十年的年號平成終于落幕。

 

這個年號從1989年開始啟用,所以當年那一批和中國較量的8090后們,基本都是日本平成年間出生或者成長的年輕人。

 

這些平成一代,現在大部分成了另外一種人。

 

縱情享受當下,不關心明天和未來。

 

他們只關心以自己為圓心,半徑3米內的事情

 

他們不想工作,不愿奮斗,連戀愛都懶得談。

 

他們沉迷于動漫、游戲、愛情動作片,能靠幻想解決的問題,絕不付諸實踐。

 

因為喪得太徹底,這一批年輕人被統稱為平成廢物

 

這絕對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改變。

 

你光看他們現在的樣子,絕對無法想象就在他們幾歲的時候,是能夠吊打同樣年紀的中國80后,是能夠讓國人感嘆照這樣下去,中國就一定要被日本打敗的存在。

 

當然,這些人也并不是日本年輕人的全部,那些帝大、東大、早稻田的精英還是非常優秀,畢竟,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呢。

 

但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在日本年輕人間,各種頹廢、喪、食草的氛圍和文化,卻越來越廣泛。

 

堅韌獨立的日本小朋友,長大后卻成了平成廢物,這到底是為什么?

 

 

4

 

一個人小時候這樣,長大后變那樣,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但一代人,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這就是整個社會層面的問題了。

 

日本人對孩子的教育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視的,從小的這種吃苦教育、團隊教育確實超過國內。

 

所以你看他們小時候的整體素質,所表現出來的作風和潛力,絕對讓人感嘆中國孩子比不了

 

但一個人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受環境影響。

 

小時候教育得再好,等長大了發現不是那么回事,你再讓他們像小時候那樣就不可能了。

 

這就像我們90后的一代人,從小都被教育歐美是發達國家,大量的雜志、媒體天天吹噓他們國民素質高,國家保障好。

 

結果等長大了,尤其是在這次疫情中發現,完全扯淡,你再讓他們像之前的那些人一樣去跪舔歐美,當慕洋犬就不可能了。

 

而日本從平成開始,基本就進入了滯漲狀態。社會仍然很發達,但總體上看不到發展的變化,個人在其中也很難找到自己奮斗的意義何在。

 

看到網上很多分析日本當前社會現狀的文章,最核心的幾個詞就是:老齡化、低出生率,以及階層固化。

 

日本的老齡化全球第一,因為養老金越來越入不敷出,許多日本老人都需要在退休后出來工作,日本的很多商場、出租車、酒店的雇員,很多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

 

低生育率更可怕,一個總人口過億的國家,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才幾十萬。你去了日本,有人會告訴你一個禁忌,盡量不要和日本人討論孩子,因為很多人現在都不生孩子。

 

老人多,生的比死的多,也就意味著活著的年輕人要為贍養整個社會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同時,日本社會的等級又十分森嚴,它既繼承了儒家文化上下尊卑、長幼有序的那一套,又適應了資本主義弱肉強食、財富私有的那一套。

 

最終的結果就是,日本的階層上升通道微乎其微。

 

其實,真正可怕的階層固化還不是沒有機會上升,而是你只要不折騰,躺在自己所在那一層里,就能活得還行。

 

日本經濟發達,不用特別努力,就能輕易生活下來,年輕人要想找工作并不難,但你如果想要突破自己原有的階層,年紀輕輕就逆襲,實在太難了。

 

躺著很容易,站起來就可能碰到天花板。

 

當社會讓年輕人失去了責任感和進取心,做什么都感覺沒有什么用,都不會根本地改變什么,墮落就是必然。

 

除此外,日本的創業率也很低,這些年的新興產業還是被巨頭壟斷,幾乎沒有像大疆無人機、字節跳動這樣的新興科技公司。

 

而在中國,從80后開始,年輕人成長的階段,基本就是中國日益走向強大的階段。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前行,讓每個人都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巨大可能。

 

我們現在說熟知的大疆、餓了么、知乎、快手、抖音、滴滴、美圖、小紅書以及曾經的摩拜,創始人都是80后、90后。

 

《異類》這本書里曾經統計過。

 

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75人中,有5分之一出生在1830—1840年的美國。那是美國蓬勃發展的時代。

 

這就是時代給予每個人的最大機遇。

 

任正非曾經就說過:華為的發展和成長,更多的是分享了與時代、國家共同進步發展的機會。

 

 

 

華為是這樣,阿里、騰訊、小米、格力又何嘗不是呢?

 

5

 

很多時候,我們現在所謂的階層固化,更多的是希望把幾代人要走的逆襲之路讓一代人走完的焦慮。

 

從整個社會歷史來看,除了戰亂,整個社會的階層固化是常態,像當代中國這樣大范圍、深層次的階層流動才是異態。

 

中國當前的年輕人,很少有重復父母一代人工作和生活的。

 

哪怕是父母這一代人,現在的他們也過著和小時候、年輕時天上地下的生活。

 

去年共和國70年成就展在北京開展,我帶著母親去看,當她看到那些還原度極高的六七十年代生活場景時,忍不住感嘆:現在都沒法相信,三四十年前我們過得是那樣的生活。

 

從我母親的角度,她并不需要格外地付出什么,只要跟著國家的腳步走到現在,就自然而然地過上了過去無法想象的好日子

 

我只能說,我們是趕上了好時代。

 

人最不能決定的,是生存的大環境,是一個大的社會趨勢。

 

你看不清這樣的趨勢,作出了錯誤的選擇,之后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勞。

 

有人分享了自己人生作出的兩個最愚蠢的決定(不知道真假):1999年的時候非得要賣掉北京的四合院,去歐美留學;以及今年2月初的時候,想盡辦法跑去美國逃避新冠疫情。

 

你站在一塊從南極飄向北極的巨大冰塊上,無論如何努力往南走,也會離南極越來越遠。

 

生在當代中國,我們現在的每天,都在活生生地見證歷史。

 

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將改變未來歷史的走向,決定中國的發展。

 

甚至,我們自己,就已經是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部分。

 

認清了這樣的大趨勢,就知道該如何同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馳。

 

 

6

 

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日本當下的情況實際上是為我們敲響了未來的警鐘,也是給了我們一個參考的樣本。

 

我們的年輕人最大的優勢是有進取心,凝聚力和責任感。

 

但也有差距,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高精尖教育投入不夠,特別是學理工科的人數在變少。

 

這次疫情應該讓很多人明白了,文藝也好、娛樂也罷,都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

 

對社會真正有大用的是醫護人員,是各種高科技設備,是強大的生產能力。

 

金一南教授在演講里說過,對美國人而言,殲20的研究組平均年齡31歲,這是極其恐怖的。

 

這也說明,我們有多少明星、多少網紅、多少寫手、多少作家,美國人都不關心;他們最怕的是,我們有多少年輕的理工類人才。

 

而這些都需要社會里有更多的人愿意奮不顧身地去學習艱深的數學、物理、醫學等基礎科學,去研究生物醫療、機械設備等領域。

 

日本雖然年輕人少了,但他們的理工還是很強,高校的諾貝爾獎也沒少拿。

 

讓人擔憂的是,當年我們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現在的社會導向卻讓更多的年輕人傾向于去學習文藝,學金融,搞投資、當網紅。

 

這樣的導向和趨勢是絕對不可取的,需要盡快扭轉,否則多年以后,還有誰愿意吃力不討好地去學習高等數學,搞科學研究?

 

有一個街頭采訪,問你最喜歡哪個明星,一位大叔直接擺手說:

 

我不喜歡明星。這些都不能強國,只能害下一代,你看看你采訪現在的子女,你長大了干什么,都是要當明星,要唱歌,沒有說要當科學家,當解放軍,當教師的……不是你明星推出來(國家就能強大),國家強大都是靠科技人員、廣大勞動人民干出來的。

 

二是文化傳承方面。

 

這次疫情里形成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及年輕人的這種責任感,單靠政府的動員引導是做不到的。

 

由南往北,無論東西,能讓這么多人自發自絕地擰成一股繩,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是因為我們都傳承著同一種文化。

 

當國家出現大難,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會想起那些老祖宗留下的精神。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中華文明的自信源自何處?

 

有一個回答深得我心:

 

 

沒事的時候我們相互擠兌山東侉子江蘇南蠻子相互嘲笑你們偷井蓋你家出響馬,國家有難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人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國泰民安時我們自己吵架玩著過日子,偶爾忍不住還會動手掐架。

 

 

 可要是有外人來欺負我們:

 

那就全國皆死士,不死、不休!

 

教育可能并不能完全做到讓大家思想行動那么一致,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做到了。

 

這是屬于中國人特有的集體意識,是外國人所不能理解的頑強生命力之所在。

 

但現在,由于資本文化、西方文化、享樂文化特別是過度娛樂化的沖擊,我們的很多文化傳統面臨著斷層、失傳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現在的教育導向也有一種西學東漸的思潮,動不動就要學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要求把外語學好,可以不學古文不學詩,甚至不寫作文。

 

我們中國人不學這些,還叫中國人嗎?

 

學了現代西方兩三百年歷史的資本文化,卻丟了我們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化,這不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7

 

最后,再多說一點吧。

 

長征里的紅軍戰士基本都是年輕人,連那些帶頭的領導干部也都才二十多歲,

 

金一南曾經在書里寫過:

 

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無一人老態龍鐘,無一人德高望重。無一人切磋長壽、研究保養。需要熱血的時代,便只能是年輕人的時代。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又欣喜地看到,時間和機遇又回到了我們的年輕人手中。

 

這一代的年輕人,格局大、見識廣、思想新,對國家越來越認同,對民族和文化也越來越有自豪感。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穿漢服,從喜歡國風到戲腔,我看,再往下得喜歡戲曲了。

 

他們還推崇國產的品牌。

 

其實,最認可西方奢侈品的,很多都是大爺大媽,或者就是中年的職業白領、中產階級。

 

覺得外企最好,洋品牌最好,也是這幫人。

 

他們在青年時代,趕上的是中國打開國門,各路思潮,資本,產品,牛鬼蛇神一擁而入,看到了當年正如日中天的歐美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于是,瞧不起自己的國家,連帶著從文化到生活方式甚至是對政府的全盤否定。

 

而這些青年時代形成的想法,最難改變,看看那些鬧騰得最歡騰的公知,基本都是油膩的中老年人了。

 

但現代社會,信息資訊這么發達,不是那些公知大V們一手遮天、掌握話語權的時代了,他們再怎么把外國吹得天花亂墜,在這次疫情中,也會被一次次地無情打臉。

 

我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有年輕人分享的真實感受,很有意思:

 

 

我覺得,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發展最大的趨勢。

 

才是中國年輕人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而那些還活在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跳梁小丑們,那些不能認清這種趨勢的人,不能適應新時代的人,必將被時代所淘汰。

 

經過了這一次的大疫,很多人都打心底里實現了對國家、對政府乃至對世界形勢認識的重大轉變。

 

我堅信,這一代年輕人,以及后面的年輕人長大后,有文化、有盼頭,有包容、有擔當,可能是我們最好的年輕人,在他們手里,也將迎來中國最好的時代。

 

一百年前的話怎么說的?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