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年前,“佛系”這個詞很流行,大家都在討論一個問題“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都很喪”?
大概意思就是,很多年輕人對生活失去了進取心,沉溺于游戲或者二次元里,麻木不仁、得過且過。
當然,類似這樣的負面評價,基本上每一代年輕人都會經歷。
但是,最近這段時間大家發現,年輕人好像一下子都不喪了。
他們不作妖、不添亂,更不會說些陰陽怪氣的話,寫一些明顯雙標、倚老賣老、無病呻吟的日記文章。
當歐美國家的年輕人們無所畏懼,恣意狂歡,而65歲以上的老人要拔呼吸機,放棄治療,70歲的退休醫護人員還要被征召返回一線救治病人的時候。
我們很多沖在一線的反而都是年輕人。他們有些是在防疫重災區開展工作的醫護人員,白衣執甲,直面生死;有些是方艙醫院的志愿者,主動請纓、挺身而出;有些是社區的基層干部,加班加點、不眠不休。
還有更多的,是作為普通人中的一員,盡己所能。
哪怕不能上一線,他們也積極地通過各種渠道組織捐款捐物,運送物資。
有個新聞里,采訪一個正在組織送物資的年輕人,問他是什么原因讓他這么干?
年輕人說的很樸素,他說:平時都在說什么為國效力,其實哪有機會為國效力啊,難得有這么一次真正為國家為社會做點事情的機會,要珍惜。
尤其是疫情全球爆發以來的各種新聞,更讓我們感覺,歐美的年輕人并不懂事。
因為新冠病毒對年輕人相對友好(致死率相對較低),以及歐美國家很多實行的“年輕人優先”策略,讓他們更加有恃無恐,該聚會聚會,該蹦迪蹦迪,能不帶口罩絕不帶口罩,成了病毒傳播重要的橋梁。
反正感染了也是先死老人,他們年輕怕什么怕?!
但在中國,反而懂事的很多都是年輕人。
在家里,他們承擔起了為長輩們科普防疫知識,監督老人戴口罩等的職責,或者和網上的各種不正之風作斗爭。
他們關心兩山的建設,關心重災區里的一切動向,還關心世界上其他國家人民的疾苦,并從這種東西方的對比中,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這個國家、這個政府,和那些外國媒體、“公知們”說的完全不一樣。
看到有個段子說:我一定是太膨脹了,居然開始關心美帝人民的防疫和有沒有吃穿了,他們可都是發達國家啊!
中國為了防疫做出的努力越多,成效越明顯,那些抹黑的、雙標的言論就越起不到效果,反而讓更多的年輕人擦亮了眼睛。
很多人都在奇怪,這些年輕人都是怎么了?
是時代變了,還是他們一夜之間就長大了?
其實,所謂的喪,就是對缺乏目標、沒有意義感生活的消極抵抗。
而年輕人們之所以不喪了,是因為在這次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作為群體一分子的存在,體會到了被需要的價值。
在舉國上下的動員令下,每一個年輕人都感到了自己身上應該肩負的責任,覺得自己是有用的,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
我們前幾年都在反思教育有問題,好像年輕人都很不靠譜,但至少我們的年輕人三觀是正的,是真正有責任感的,是敢于為他人而奉獻犧牲的。
歸根到底,一個人活著,要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而這,才是年輕人不喪了的根本原因!
3月16日,人民日報罕見地專門為中國青年寫了一篇評論,標題叫“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文章里說:在抗擊疫情一線,4.2萬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后,其中相當一部分是“95”后甚至“00”后。
不僅是醫護人員,黨員干部、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新聞工作者、志愿者很多也都是“90”后,關鍵時刻、危難關頭,他們不計生死得失,不愧為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
讀來讓人熱淚盈眶,我不禁想起了20多年前,有一件轟動全國的事。
2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來到了內蒙古,與30名中國孩子一起參加了為期三天的草原探險夏令營。
原本只是無數個普普通通的暑假里,平平淡淡的一次夏令營活動。卻因為一篇文章被載入了史冊,也引發了全社會持續多年的大討論。
一個叫孫云曉的作家,主動聯系了夏令營的主辦方和帶隊老師后去了現場,然后用頗有點聳人聽聞的口吻,記錄下了如下場面:
野炊時候,凡是又白又胖抄著手啥也不干的,全是中國孩子。 更讓人憂慮的是,中國孩子病了回大本營睡大覺,日本孩子病了硬挺著走到底;日本家長乘車走了,只把鼓勵留給發高燒的孫子;中國家長來了,在艱難路段把兒子拉上車……
這篇引起極大爭議的文章,一開始的名字叫《夏令營史上的一場變革———中日兒童探險夏令營啟示錄》,發表在1993年第2期《少年兒童研究》雜志上。
同年11月,被發行量更廣的《讀者》雜志全文轉載時,最擅長煲毒雞湯的《讀者》,果斷把原標題換了一個更具有轟動效果的名字:
《夏令營中的較量》
從那時起,這個標題以及這篇文章,幾乎伴隨了一代人的成長。
雖然很快就有媒體質疑《較量》是一篇嚴重失實的報道。
知乎上現在都還有人在討論,《較量》用一面之辭給80后帶來了怎樣的負面影響。
但卻一點都不影響這篇文章當年的洶涌傳播。
在還沒有自媒體的時代,連我這種鄉村小學的孩子都在多本雜志上看到過這篇文章。
保守估計,當年的閱讀量應該已經過億。伴隨文章廣泛傳播的,還有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反思和批評。
核心就是,按照80后們當時的那種表現,中國就一定會被日本打敗,就會在全球落伍!
80后從此背負上“垮掉的一代”這一千古罵名,在社會上默默前行。
他們被媒體貼上的標簽包括:嬌生慣養,不能吃苦,自我中心,感情淡漠,缺乏責任心,高分低能等等。
這里面流傳最廣、最有代表性,多數80后最討厭聽到的就是:
你們這群獨生子女,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陽”。
3
時隔當年這件事和這篇文章,已經過去了近30年的時間。
孩子們也已經長大了,但很少有人去追問:后來這些孩子們怎么樣了?
但我們知道,在中國,這群80后現在都已人到中年,熬成了“最苦逼的一代人”,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消費貸,工作996、生活苦哈哈,哪還有一點“小皇帝”“小公主”的影子?
他們中的絕大部分,現在都已經成為了這個社會的中堅力量,承擔起了從國家進步、民族復興到養家糊口、相夫教子,等等大大小小社會責任。
更不用說,在科研領域已經成了領軍人物的這些80后們。比如,“80后”教授許晨陽,2017年和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同獲“未來科學大獎”;有勇挑嫦娥三號測距測速敏感器項目研制任務的譚小敏;有入選《自然》中國科學之星、專攻量子糾纏的陸朝陽和入選《自然》年度十大人物的黃軍……
那么,日本當年那些讓我們感到害怕的小孩子后來又怎么樣了呢?
2019年,日本用了三十年的年號“平成”終于落幕。
這個年號從1989年開始啟用,所以當年那一批和中國較量的80、90后們,基本都是日本平成年間出生或者成長的年輕人。
這些平成一代,現在大部分成了另外一種人。
縱情享受當下,不關心明天和未來。
他們只關心“以自己為圓心,半徑3米內的事情”。
他們不想工作,不愿奮斗,連戀愛都懶得談。
他們沉迷于動漫、游戲、愛情動作片,能靠幻想解決的問題,絕不付諸實踐。
因為喪得太徹底,這一批年輕人被統稱為“平成廢物”。
這絕對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改變。
你光看他們現在的樣子,絕對無法想象就在他們幾歲的時候,是能夠“吊打”同樣年紀的中國80后,是能夠讓國人感嘆“照這樣下去,中國就一定要被日本打敗”的存在。
當然,這些人也并不是日本年輕人的全部,那些帝大、東大、早稻田的精英還是非常優秀,畢竟,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呢。
但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在日本年輕人間,各種頹廢、喪、食草的氛圍和文化,卻越來越廣泛。
堅韌獨立的日本小朋友,長大后卻成了“平成廢物”,這到底是為什么?
4
一個人小時候這樣,長大后變那樣,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但一代人,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這就是整個社會層面的問題了。
日本人對孩子的教育毫無疑問是非常重視的,從小的這種吃苦教育、團隊教育確實超過國內。
所以你看他們小時候的整體素質,所表現出來的作風和潛力,絕對讓人感嘆“中國孩子比不了”。
但一個人的成長,更重要的是受環境影響。
小時候教育得再好,等長大了發現不是那么回事,你再讓他們像小時候那樣就不可能了。
這就像我們90后的一代人,從小都被教育歐美是發達國家,大量的雜志、媒體天天吹噓他們國民素質高,國家保障好。
結果等長大了,尤其是在這次疫情中發現,完全扯淡,你再讓他們像之前的那些人一樣去“跪舔歐美”,當慕洋犬就不可能了。
而日本從平成開始,基本就進入了滯漲狀態。社會仍然很發達,但總體上看不到發展的變化,個人在其中也很難找到自己奮斗的意義何在。
看到網上很多分析日本當前社會現狀的文章,最核心的幾個詞就是:老齡化、低出生率,以及階層固化。
日本的老齡化全球第一,因為養老金越來越入不敷出,許多日本老人都需要在退休后出來工作,日本的很多商場、出租車、酒店的雇員,很多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
低生育率更可怕,一個總人口過億的國家,每年出生的新生兒才幾十萬。你去了日本,有人會告訴你一個禁忌,盡量不要和日本人討論孩子,因為很多人現在都不生孩子。
老人多,生的比死的多,也就意味著活著的年輕人要為贍養整個社會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同時,日本社會的等級又十分森嚴,它既繼承了儒家文化上下尊卑、長幼有序的那一套,又適應了資本主義弱肉強食、財富私有的那一套。
最終的結果就是,日本的階層上升通道微乎其微。
其實,真正可怕的階層固化還不是沒有機會上升,而是你只要不折騰,躺在自己所在那一層里,就能活得還行。
日本經濟發達,不用特別努力,就能輕易生活下來,年輕人要想找工作并不難,但你如果想要突破自己原有的階層,年紀輕輕就逆襲,實在太難了。
躺著很容易,站起來就可能碰到天花板。
當社會讓年輕人失去了責任感和進取心,做什么都感覺沒有什么用,都不會根本地改變什么,墮落就是必然。
除此外,日本的創業率也很低,這些年的新興產業還是被巨頭壟斷,幾乎沒有像大疆無人機、字節跳動這樣的新興科技公司。
而在中國,從80后開始,年輕人成長的階段,基本就是中國日益走向強大的階段。
經濟的發展、社會的前行,讓每個人都有了改變自己命運的巨大可能。
我們現在說熟知的大疆、餓了么、知乎、快手、抖音、滴滴、美圖、小紅書以及曾經的摩拜,創始人都是80后、90后。
《異類》這本書里曾經統計過。
人類歷史上最富有的75人中,有5分之一出生在1830年—1840年的美國。那是美國蓬勃發展的時代。
這就是時代給予每個人的最大機遇。
任正非曾經就說過:華為的發展和成長,更多的是分享了與時代、國家共同進步發展的機會。
華為是這樣,阿里、騰訊、小米、格力又何嘗不是呢?
5
很多時候,我們現在所謂的“階層固化”,更多的是希望把幾代人要走的逆襲之路讓一代人走完的焦慮。
從整個社會歷史來看,除了戰亂,整個社會的階層固化是常態,像當代中國這樣大范圍、深層次的階層流動才是異態。
中國當前的年輕人,很少有重復父母一代人工作和生活的。
哪怕是父母這一代人,現在的他們也過著和小時候、年輕時天上地下的生活。
去年共和國70年成就展在北京開展,我帶著母親去看,當她看到那些還原度極高的六七十年代生活場景時,忍不住感嘆:現在都沒法相信,三四十年前我們過得是那樣的生活。
從我母親的角度,她并不需要格外地付出什么,只要跟著國家的腳步走到現在,就自然而然地過上了過去無法想象的“好日子”。
我只能說,我們是趕上了好時代。
人最不能決定的,是生存的大環境,是一個大的社會趨勢。
你看不清這樣的趨勢,作出了錯誤的選擇,之后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勞。
有人分享了自己人生作出的兩個最愚蠢的決定(不知道真假):1999年的時候非得要賣掉北京的四合院,去歐美留學;以及今年2月初的時候,想盡辦法跑去美國逃避新冠疫情。
你站在一塊從南極飄向北極的巨大冰塊上,無論如何努力往南走,也會離南極越來越遠。
生在當代中國,我們現在的每天,都在活生生地見證歷史。
我們現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將改變未來歷史的走向,決定中國的發展。
甚至,我們自己,就已經是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部分。
認清了這樣的大趨勢,就知道該如何同向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馳。
6
當然,我們也要認識到,日本當下的情況實際上是為我們敲響了未來的警鐘,也是給了我們一個參考的樣本。
我們的年輕人最大的優勢是有進取心,凝聚力和責任感。
但也有差距,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高精尖教育投入不夠,特別是學理工科的人數在變少。
這次疫情應該讓很多人明白了,文藝也好、娛樂也罷,都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
對社會真正有大用的是醫護人員,是各種高科技設備,是強大的生產能力。
金一南教授在演講里說過,對美國人而言,殲20的研究組平均年齡31歲,這是極其恐怖的。
這也說明,我們有多少明星、多少網紅、多少寫手、多少作家,美國人都不關心;他們最怕的是,我們有多少年輕的理工類人才。
而這些都需要社會里有更多的人愿意奮不顧身地去學習艱深的數學、物理、醫學等基礎科學,去研究生物醫療、機械設備等領域。
日本雖然年輕人少了,但他們的理工還是很強,高校的諾貝爾獎也沒少拿。
讓人擔憂的是,當年我們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現在的社會導向卻讓更多的年輕人傾向于去學習文藝,學金融,搞投資、當網紅。
這樣的導向和趨勢是絕對不可取的,需要盡快扭轉,否則多年以后,還有誰愿意吃力不討好地去學習高等數學,搞科學研究?
有一個街頭采訪,問“你最喜歡哪個明星”,一位大叔直接擺手說:
我不喜歡明星。這些都不能強國,只能害下一代,你看看你采訪現在的子女,你長大了干什么,都是要當明星,要唱歌,沒有說要當科學家,當解放軍,當教師的……不是你明星推出來(國家就能強大),國家強大都是靠科技人員、廣大勞動人民干出來的。
二是文化傳承方面。
這次疫情里形成的凝聚力,戰斗力,以及年輕人的這種責任感,單靠政府的動員引導是做不到的。
由南往北,無論東西,能讓這么多人自發自絕地擰成一股繩,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是因為我們都傳承著同一種文化。
當國家出現大難,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會想起那些老祖宗留下的精神。
知乎上有個問題是:“中華文明的自信源自何處?”
有一個回答深得我心:
可要是有外人來欺負我們: “那就全國皆死士,不死、不休!”
教育可能并不能完全做到讓大家思想行動那么一致,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做到了。
這是屬于中國人特有的集體意識,是外國人所不能理解的頑強生命力之所在。
但現在,由于資本文化、西方文化、享樂文化特別是過度娛樂化的沖擊,我們的很多文化傳統面臨著斷層、失傳的風險。
更可怕的是,現在的教育導向也有一種“西學東漸”的思潮,動不動就要學國外的先進教育理念,要求把外語學好,可以不學古文不學詩,甚至不寫作文。
我們中國人不學這些,還叫中國人嗎?
學了現代西方兩三百年歷史的資本文化,卻丟了我們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化,這不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嗎?
7
最后,再多說一點吧。
長征里的紅軍戰士基本都是年輕人,連那些帶頭的領導干部也都才二十多歲,
金一南曾經在書里寫過:
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干大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時代,無一人老態龍鐘,無一人德高望重。無一人切磋長壽、研究保養。需要熱血的時代,便只能是年輕人的時代。
如今一百多年過去了,我又欣喜地看到,時間和機遇又回到了我們的年輕人手中。
這一代的年輕人,格局大、見識廣、思想新,對國家越來越認同,對民族和文化也越來越有自豪感。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穿漢服,從喜歡國風到戲腔,我看,再往下得喜歡戲曲了。
他們還推崇國產的品牌。
其實,最認可西方奢侈品的,很多都是大爺大媽,或者就是中年的職業白領、中產階級。
覺得外企最好,洋品牌最好,也是這幫人。
他們在青年時代,趕上的是中國打開國門,各路思潮,資本,產品,牛鬼蛇神一擁而入,看到了當年正如日中天的“歐美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于是,瞧不起自己的國家,連帶著從文化到生活方式甚至是對政府的全盤否定。
而這些青年時代形成的想法,最難改變,看看那些鬧騰得最歡騰的“公知”,基本都是油膩的中老年人了。
但現代社會,信息資訊這么發達,不是那些公知大V們一手遮天、掌握話語權的時代了,他們再怎么把外國吹得天花亂墜,在這次疫情中,也會被一次次地無情打臉。
我在逛知乎的時候,看到有年輕人分享的真實感受,很有意思:
我覺得,這才是我們這個時代發展最大的趨勢。
才是中國年輕人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而那些還活在“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跳梁小丑們,那些不能認清這種趨勢的人,不能適應新時代的人,必將被時代所淘汰。
經過了這一次的大疫,很多人都打心底里實現了對國家、對政府乃至對世界形勢認識的重大轉變。
我堅信,這一代年輕人,以及后面的年輕人長大后,有文化、有盼頭,有包容、有擔當,可能是我們最好的年輕人,在他們手里,也將迎來中國最好的時代。
一百年前的話怎么說的?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