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從貨幣問題說起。
今年2月份,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占比2.11%,比上個月上升0.46%,境內非銀行部門跨境收付占了32.4%,比去年同期增加9.5%。總體來說,人民幣的國際化走的比較穩。
由于前段時間美聯儲搞出了無限量化寬松,等于丟了一個炸彈出來,美聯儲的行為主要是為了緩解美元危機,前段時間美股的劇烈下跌,甚至可以帶動黃金一起下跌,這是非常罕見的,黃金甚至都不可以作為風險的對沖了,無限量化寬松后,美元流動性得以緩解,黃金迅速拉高。
另外一方面,由于預期的貶值效應,導致人民幣出現一定的升值,人民幣貶值的壓力緩解。
從目前的情況來判斷,如果疫情能夠緩解,經濟開始恢復正常,由于前段時間美國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國政府債務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只增不減,而中國在貨幣政策上沒有做出大的調整,會吸引國際資本進入中國。
但是如果疫情不能緩解,那么美元會發揮避險貨幣的作用,資本重新流入美國,而新興經濟體的資產可能會被拋售,導致資本外流,因此從整體上來看,疫情越早結束,對中國越是有利。
關于最近全世界大放水的問題,大家可能觀察到了,從歐盟到美國,都不約而同的開始了大放水,我個人判斷的是,歐盟可能要糟糕,美國還好,但是也要面臨非常嚴重的沖擊
在傳統理論上,關于貨幣政策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央行必須獨立。
央行獨立的問題,也是外國經濟學家經常責難中國的金融政策的一個點,其實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央行----人民銀行就是不獨立的,因為這個事情,也有很多人抨擊。
那么央行到底應該不應該獨立呢?
我們以美聯儲為例,美聯儲之所以能夠誕生,就是當年美國金融混亂的結果。
建國前美國是沒有美元的,各州關于貨幣是一片混亂,初期大家都用實物作為貨幣,比如說馬薩諸塞州宣布玉米是法定貨幣,弗吉利亞宣布煙草為法定貨幣,大家以物易物,當然這種實物貨幣早在中國很多年前就拋棄了,美國很快轉向了硬幣,但是才建立起來的美國缺乏硬幣,一般都是從歐洲進口。
1792年美國鑄幣局成立,開始發行美元硬幣,但是此時的美國流通的貨幣非常混亂,從墨西哥比索到西班牙銀元,到英國殖民地的貨幣都有,由于沒有央行,什么人都可以發行貨幣,發行人只要一臺印刷機就可以開銀行了,所有的人都可以發行貨幣,在南北戰爭時期,全美一共有1395家銀行,全部在發行貨幣,全美一共以后8370種貨幣,創下世界紀錄。
貨幣問題引發金融問題,金融問題催生了美聯儲。
美聯儲成立之時,其官方職責就是:解決銀行危機所帶來的恐慌性問題承擔美國中央銀行的角色,在銀行的利益和政府的責任之間尋求平衡。
因此在設計美聯儲的時候,特別強調獨立于美國政府。
因此美聯儲的主席,副主席,乃至于7名理事會成員,每一個任期14年,理事任期錯開,總統提名,國會任命,同時美聯儲獨立運作,不接受國會撥款,主要就是防止總統利用美聯儲來獲得政績。
第十二任主席沃爾克頂著里根的壓力,堅持貨幣緊縮,格林斯潘時期,頂著老布什的壓力不下調利率,給美聯儲贏得不少聲譽。
但是很顯然的是:自格林斯潘下臺后,美聯儲的聲譽一日不如一日,到現在的這位鮑威爾,基本上就屬于特朗普的應聲蟲的地步。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上看:美聯儲應該獨立嗎?
現代貨幣理論認為:央行就不應該獨立,為何呢?
傳統觀點認為,中央銀行獨立制度能夠避免政府直接從中央銀行獲得融資,這樣就可以對政府施加財政約束,阻止政府通過創造貨幣的方式進行赤字支出。具體來說,這要求政府支出必須通過財政部開設在中央銀行的賬戶,中央銀行不能給予財政部賬戶透支的權利,中央銀行不能在一級市場上直接購買國債。
但是現代貨幣理論認為,這是鬼扯,因為政府總能夠在制度上找到種種辦法來繞開這種限制,間接的取得央行的融資,大不了就發債,赤字最后的結果就是赤字貨幣化。
其實前段時間,民主黨眾議員Rashida Tlaib有一個天才般的設想。首先由于法律不允許美國政府發行美元,只能增加主權債務的方式來籌資,但是現在有一個新辦法。財政部可以鑄造一些鉑金硬幣,然后合法招標。
由于1997年有關于紀念幣的規定,只要硬幣包含一定的鉑金,其面值并沒有限制。因此財政部可以鑄造2枚鉑金銀幣,以每枚1萬億美元的價格賣給美聯儲,這樣美聯儲就把2萬億美元的儲備金記入美國造幣廠的中央銀行賬戶,這樣既回避了不允許美國政府發行貨幣的規定,又可以不增加債務。
所以就壓根不可能阻止政府來獲取央行融資,傳統觀點就是一個偽命題。
為什么特朗普每次向美聯儲要錢都能夠得逞?
原因很簡單:央行最基本的職責在于維護一國支付系統的穩定運行。這意味著它需要保證在支付系統內有足夠的準備金滿足結算的需要。
只要央行還要承擔流動性的職責,政府想要錢,總是要的到的,反面的例子也不是沒有,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德國作為戰敗國,經濟需要重建,由于當時的流動性極為短缺,因此當時的布呂寧政府想發債,但是由于戰后列強賠款條約上強加給了德國金本位的要求,導致德國喪失了貨幣主權,結果發債失敗,催生了后來一大堆的問題,后來的歷史我也不多講了。
現代貨幣理論認為,央行本身是不獨立的,而財政赤字要貨幣化,政府要承擔最后的雇傭者,通過債務融資保證充分就業,也就是現代貨幣理論最關心的:是就業問題。
應該通過政府支出和稅收來管理經濟,同時不需要稅收來支付政府的開支,稅收只要確保大家都接受法定貨幣,并且能夠控制通貨膨脹即可。滿足了這些,請隨便發債吧。
債務爆棚,豈能不通貨膨脹?但是實際上看看日本,債務都到天了,也沒發生通貨膨脹。
同時,現代貨幣理論認為,政府赤字會增加私營部門的凈金融資產,私營部門各方產生的金融資產被金融負債抵消,這樣對于公共金融資產沒有影響,但是財政赤字增加了公眾的金融財富總額,增加收入并且刺激開支,這樣就帶來更大的投資。
這個理論的一個點在于:現代貨幣理論認為,政府債務不是債務,而是貨幣的替代品,你可以簡單認為政府債務就是貨幣。
短時間大規模發債以后,又怎么會不通貨膨脹呢?
以美國為例,在08金融危機之后,美聯儲開始大規模的量化寬松,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基礎貨幣增長,美國的債務在這個期間沖到了天際。
但是其后果并沒有像很多人預期的那樣,通貨膨脹迅速上升,主要原因是經濟衰退期間,由于獲利機會不多,投資意愿下降,社會上流動的資金會變少,同時美聯儲又開始對商業銀行支付存款準備金利息,此時的準備金利息很高,商業銀行也愿意持有準備金,這樣多出來的貨幣并沒有大規模的釋放到市場上去。
而此時由于大規模的量化寬松,美國也獲得喘息,實際上從這幾天的美元來看,在美聯儲承諾無限制量化寬松,并且美聯儲一個月內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已經暴增了2萬億美元,而奇怪的是,大家可以看看匯率,美元的匯率在這期間并沒有產生劇烈的貶值。
當然,隨著基礎貨幣的不斷增加,當越來越多的人預期到通貨膨脹,變得不愿意持有現金的時候,貨幣的需求變化導致貨幣流通速度加快,此時物價上漲,為了平抑物價,政府必須印更多的貨幣,這確實可以導致通貨膨脹,但是這個過程是緩慢且可控的,只要能夠拉平曲線,解決就業問題,那么一切都不是問題。
現代貨幣理論其實出現已經近四十年了,之前一直默默無聞,一直到08年金融危機才被重視起來,橋水基金的達利奧就非常支持,他認為,美國在貧富問題上,一方面,大批的富人手里都是錢,不知道用來干什么,而窮人手里沒錢,大學都上不起,怎么解決呢?
所以美國最終要使用零利率為政府大規模支出提供資金,來實現更廣泛的增長,政府開支加大有利于平抑目前美國嚴重的貧富分化問題,例如政府支持的養老和醫療。
當然,這個理論現在爭議還很大,拋開爭議不談,這個理論的方向似乎是非常確定的:走的是大政府的路子。
其實目前東亞是最適合走這個路子的,可以說日本已經走了很久了,美歐走這個路子都有各自的問題:美國還不太適應大政府模式,所以對這個問題肯定有抵觸,尤其是共和黨喜歡搞自由主義。
而歐洲的問題則更加明顯,雖然已經適應了大政府模式,且歐洲有統一的央行,但是卻沒有統一的財政部。
周小川曾經說過:“實際上我們中國還是可以盡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這個負利率時代,如果能夠管理好微觀貨幣政策,可以不用那么依賴非常規的貨幣政策。”
周小川的意思是“盡量避免快速進入負利率”,而沒說“避免進入負利率”,也就是說未來中國也會進入負利率時代,現代貨幣理論可能現在還有很多人不接受,但是任何新事物都會經歷激烈否定----默然接受----視為天經地義的過程。
來源于李建秋的世界 ,作者李建秋的世界 轉自防務新視角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