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噩耗傳來。沒想到去年的中印沖突中,我軍竟然犧牲4人!
2020年6月,中印軍長級會談剛剛結束,兩面三刀的印軍違背雙方達成的共識,100多人的印軍在第16比哈爾軍團指揮官桑托什·巴布上校帶領下在加勒萬河谷地區(qū)趁夜越線,企圖把蠶食我方領土變成既成事實。
大家要明白一個事實,中印之間并沒有確定國界。目前的所謂邊境線,用更專業(yè)的術語應該是叫實際控制線。所以,在漫長的中印接壤地區(qū),除去歷史原因外,在印度看來,誰占領就是誰的。
那么印軍為何選擇加勒萬河谷?看下圖。
從地圖上看,長達80公里的加勒萬河谷地勢居高臨下。而不遠處就是印軍建立在平緩的什約克河谷之中的一處兵站。可以說,扼守此處,進可攻,退可守。
從軍事上來講,如果我軍從加勒萬河谷發(fā)起進攻,對方無險可守,可以順著河谷直取印度首都新德里。所以,印軍一直想占為己有。
對領土極其貪婪的的印度,即使1962年中印之戰(zhàn)慘敗后,仍然不吸取教訓,一直奉行北進戰(zhàn)略,企圖蠶食我方領土。這就是中印對峙,以及第三次軍長級會談的大背景。
2020年6月15日深夜,印軍背信棄義,越線來襲。對于這種常見的摩擦,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我邊防軍團長祁發(fā)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但是,早有預謀的印軍像蟑螂一樣從山崖一側涌出,企圖憑借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腳下就是祖國,豈能后退?祁團長一邊大聲呵斥:“你們破壞共識,要承擔一切后果!”,一邊張開雙臂擋在印軍面前,掩護身后戰(zhàn)友占據(jù)有利地形,展開戰(zhàn)斗隊形,與印軍對峙。
但是,這種冷兵器對峙,100多人的印軍占盡優(yōu)勢。印軍依仗自己人多勢眾,用鋼管、棍棒、石塊向力單勢薄的解放軍發(fā)起攻擊。我軍將士用實際行動踐行“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的誓言,誓死不退。
身先士卒,頂在最前面的祁團長成為印軍重點攻擊目標,頭部遭到重創(chuàng)。營長陳紅軍看到形勢危急,立即帶人迎著“石頭雨”、“棍棒陣”突入重圍營救團長,戰(zhàn)士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zhàn)斗在最前面。攝像取證的肖思遠本來已經突出重圍,見狀立即反身、投入戰(zhàn)斗。
在那個漆黑的高原之夜,巍巍喀喇昆侖山見證令14億國人動容的一幕:團長在最前面頂住瘋狂的印軍,營長救團長、戰(zhàn)士救營長、班長救戰(zhàn)士!
祁發(fā)寶團長被救出后,軍醫(yī)韓子偉發(fā)現(xiàn)他左前額骨破裂,留下一道十幾厘米長的大口子。包扎傷口時,尚處清醒的祁團長一把扯掉頭上的繃帶,還想起身往前沖,卻身體不支、傷重暈倒。
在這場戰(zhàn)斗中,團長祁發(fā)寶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zhàn)士陳祥榕、肖思遠毫不畏懼、英勇戰(zhàn)斗,直至壯烈犧牲!前來支援的戰(zhàn)士王焯冉,在渡河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zhàn)友脫險,自己卻犧牲在冰河里。
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愛的人!祁發(fā)寶所在團有一個讓人淚目的不成文“規(guī)定”:“對峙時干部站前頭、戰(zhàn)士站后頭,吃飯時戰(zhàn)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營時戰(zhàn)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
這就是我們英雄的軍隊!大家可以想象,在那個高原之夜,殺紅眼的人民子弟兵為何奮不顧身如猛虎下山般的漫山遍野追擊印軍了吧。因為,犧牲的每一位烈士,印軍都百死莫贖。
最后印軍抱頭鼠竄,潰不成軍,丟下大量傷亡人員,任其在寒冷的高原暗夜里自生自滅。這一戰(zhàn),包括印軍指揮官桑托什·巴布上校在內至少20人死亡,數(shù)十人受傷。很多印軍當場向解放軍投降。
歸西的印軍
而我軍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無一人被俘。“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雪山為證,英雄不朽!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fā)寶“衛(wèi)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wèi)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去年中印加勒萬河谷沖突發(fā)生后,我在7月6號曾寫了《我們還是低估了印度》,事實再次證明,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休想在談判桌上得到。
印度自1962慘敗之后,幾十年如一日的想一雪前恥,對于這種極度仇華的國家,你的忍讓,它們會認為是軟弱。
一定要放棄幻想,否則,容易吃大虧。這一戰(zhàn)之后,我軍加速對西南邊疆地區(qū)部署先進武器。從主戰(zhàn)坦克到遠程火炮,以及先進戰(zhàn)機、無人機等等統(tǒng)統(tǒng)上了高原。
在這之后,我軍也加快更新一線官兵的裝備。看下圖,瞧瞧這身披掛:棉帽、頭盔、護面罩,防彈背心、護甲、打狗棒、手套、口罩...一個都不能少。
還記不記得去年9月份解放軍曾出現(xiàn)的長刀隊?印軍說,解放軍在用“野蠻武器”對付它們。
所謂野蠻武器,不過是一把大唐陌刀而已。這種刀出現(xiàn)在中印邊境,有著特殊的含義。因為早在一千多年前,這種刀就曾橫掃西域。當然,連歷史都不記錄的阿三肯定不知道。《新唐書·西域傳》有記載, 大唐名將李嗣業(yè)攻打小勃律國,“北五百里當護密之娑勒城” 即“娑勒色訶城”(今阿富汗東北的薩爾哈德)。
嗣業(yè)引步軍持長刀上,山頭拋櫑蔽空而下,嗣業(yè)獨引一旗于絕險處先登,諸將因之齊上。
(想象一下,一手大旗,一手長刀,一身金甲,在峭壁上疾走如飛,巨石滾滾而下,李嗣業(yè)完全不為所動,這是何等驍勇?)
賊不虞漢軍暴至,遂大潰,填溪谷,投水溺死,僅十八九。
(落水溺亡,阿三6月情景再現(xiàn))
遂長驅至勃律城擒勃律王....于是拂林、大食諸胡七十二國皆歸國家。
陌刀做杖,玄甲為裳,馬蹄踏處,即為大唐。壯哉!
還記不記得前一段時間,一個名為“成功奪占5104高地”的視頻在網上瘋傳。愛國軍迷們稱之為“班公湖大捷”!一個光禿禿的山頭,一隊解放軍戰(zhàn)士冒著雨點般的石頭向上仰攻。
視頻中飛石如矢,叫罵聲不絕于耳。古今中外,高地攻堅戰(zhàn)最考驗一個軍隊的戰(zhàn)斗力。
解放軍陣型很有講究,沖在最前面的戰(zhàn)士,手持防爆盾牌,不僅可以抵擋山上印軍投擲的石頭,還可以遮擋印軍視野,掩護后續(xù)手持打狗棒的戰(zhàn)友,用石頭反擊。
另外,我軍戰(zhàn)術上是正面主攻,兩側夾擊,即"圍三闕一”。正面手持盾牌的戰(zhàn)士吸引印軍注意力,小分隊從兩側快速包抄。短短十幾秒的時間,一場冷兵器攻堅戰(zhàn),印軍就全線崩潰,掉頭逃竄。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用生命捍衛(wèi)著她!事實再次證明,面對侵略者,唯有強大的拳頭才仍讓敵人信服。
知道這場不知名的戰(zhàn)斗發(fā)生在哪里嗎?班公湖!在班公湖北岸有8個手指型山脊,所以,外媒在地圖上經常稱為Finger(手指)1到Finger 8。
依據(jù)1959年實控線,印軍只能巡邏到第3指,中方相應巡邏至第5指。也就是說,4指范圍留出作為雙方緩沖區(qū)。
大家都知道,印度對領土極其貪婪,根本不理會中方的緩沖區(qū)概念,而是認為誰占領算誰的。直接把巡邏線推到4指,企圖將4指蠶食進自己的實控范圍。
中國忍無可忍,只能將印軍趕回去。在距離5104高地不遠的5指位置,如果你將地圖放大的話,你會看到:我們的子弟兵在那里用石頭擺成了一個“中國”、五星紅旗和中國地圖!
這是多么可愛、可敬的軍人啊!現(xiàn)在我們必須明白,與印度打交道,它們喜歡占便宜,我們就要不斷提高價碼!他們喜歡蠶食,我們就要不斷反蠶食。
寸土必爭,寸土必保!軍事上要讓它們每一次挑釁都受到嚴懲,只有這樣,它們才會深刻感受到中國不好惹,不能惹。同時,要想徹底解除西南邊境之患,只有讓印度徹底變成地理名詞,重回大大小小的城邦國家才行。
分而治之,永遠是真理!否則,同人口上幾乎和我們相當?shù)膰掖蛞粓龀R?guī)戰(zhàn),不是我們打不贏,而是耗不起。
軍事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zhàn)爭。印度屢次背信棄義、犯我國土、傷我子弟兵,血仇必報!怎么辦?
不管后面局勢如何演變,我們要牢記: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除了軍事打擊外,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對付印度,還要學習擁有核武器的前蘇聯(lián)是如何消失的?
文子稻認為,滅蘇之法,才是對付印度的良策。因為只有肢解的印度才是好印度。
自此故土收回,西南邊疆方安。有人問,為何我國在大年初八發(fā)布我軍烈士信息?除了公開宣稱英雄事跡外,這是對外宣告我軍已經做好了痛擊一切敵人的軍事準備。
談,可以!打,奉陪!就問對方,究竟是要和平,還是要戰(zhàn)爭?2021年,我們必將見證歷史!
最后,看看來自人民子弟兵的誓言吧:
絕不把領土守小了!絕不把主權守丟了!犯我者,雖遠必誅!這就是中國軍人!這就是我們的鋼鐵長城!英雄永不朽!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致敬中國人民解放軍!不贊網紅,不贊星,只贊人民子弟兵!
文章來源于文子稻 ,作者子稻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子稻:中印沖突我軍傷亡真相,這才是人民子弟兵不可戰(zhàn)勝的原因!
2021-02-20中印沖突的加勒萬河谷在哪里?1962年在這里還發(fā)生過一場全殲戰(zhàn)
2020-06-19王曉偉語中評:如果中印沖突升級,必將損壞中俄印的關系,俄羅斯更愿意當一個調停者。
2017-08-07?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