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理論建設 > 閱讀信息
郝貴生:究竟應該“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與辛向陽同志商榷
點擊:  作者:郝貴生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2-14 09:34:28

 

1.webp (24).jpg

中共中央黨校《學習時報》1月25日刊載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研究員辛向陽同志的文章《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以下簡稱“辛文”,見【附錄】)。筆者也是馬克思主義專業的研究工作者,對這一題目顯然非常感興趣。但讀完之后,總感覺該文許多問題沒有講到點子上。也想就這一問題談談個人的見解,同時與辛向陽同志商榷。

首先,辛文這個題目非常好!黨章憲法規定,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始終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確實應該帶頭學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在《學習時報》發表這樣的文章非常有必要。其次,辛文提到“如何學習”問題,提了四點內容,即:一帶著深厚的感情學,二帶著深沉的學理思考學,三帶著深思縝密的邏輯學,四帶著深遠的歷史底蘊學。從抽象的意義上講,這四點概括沒有任何錯誤。

該文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呢?筆者認為,關鍵是沒有針對當今領導干部、學者存在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方面的主要或根本性問題講。“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這個題目,實質涉及什么樣的學習觀念和學習方法問題,可以講出十幾條或幾十條。筆者一直從事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原著的教學研究工作。因篇幅所限,也就這一題目簡要談三點認識:
 

一、要解決“要不要學”和“為什么學”的問題


依據筆者對中國當今各級領導干部、黨員和學者對馬列著作的學習狀況,首先存在的問題不是如何學的問題,而是要不要學和為什么學的問題。不解決這兩個問題,談何“如何學”?跟那些不想學、不愿意學的領導干部和共產黨員講“如何學”沒有任何意義。

黨章憲法規定我們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多次強調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不能丟,丟了就要丟掉根本。但實際狀況是什么呢?

一是,一些人宣傳馬克思恩格斯思想是19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今天是21世紀了。19世紀、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顯然“過時”了,那么為什么還要學習“過時”了的19世紀、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呢?直接學習“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不就可以了嗎?

二是,一些人宣傳“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格”。今天這個時代不僅與馬克思恩格斯時代,也與列寧時代發生了極其巨大的變化,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的某些觀點必然存在過時或不正確的觀點。我們今天應該學習“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而沒有必要學習那些“僵化”的、“教條”的馬克思主義觀點。

三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從原蘇聯傳播過來的。原蘇聯已經解體了。蘇聯解體說明原“蘇聯”版的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是錯誤的,那么傳播到中國的原蘇聯的馬克思主義也證明是錯誤的。中國當今出版的馬克思主義原著也大多是直接從俄文翻譯過的,那么這種“馬克思主義”就不是“原汁原味”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還要學習這種馬克思主義原著呢?

四是,認為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晚年理論經過實踐檢驗是錯誤的,而且毛澤東一直認為,他的理論都是以“馬克思主義原著”為理論依據的,由此不能不懷疑作為毛澤東“錯誤”理論依據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都是真理嗎?而且國內外相當多的學者已經指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中有這種或那種“錯誤”。那么這種“錯誤”的“馬克思主義著作”我們為什么要學它呢?

五是,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近幾十年,無論是生產力、科學技術、社會管理等多方面都超過原蘇聯、原社會主義陣營,包括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所以中國要“改革開放”,不僅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也要學習西方的各種文化包括管理、治理國家的理論、方法、制度。而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是革命的理論、造反的理論,不是管理治理國家搞現代化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理論中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我們今天是在搞現代化。既然馬克思主義理論沒有這方面的內容或者極少,我們為什么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呢?我們直接向美國等西方國家學習,不就能夠與世界接軌,在“全球化”進程中實現“現代化”嗎?根本沒有必要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

此外,在領導干部和學者中還有其他許多不愿也不想“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的理由,如此狀況,給這些人講“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有意義嗎?筆者前不久寫的一篇評西安一位校長談論中國大學改革的文章。該校長整篇一萬多字的演講稿只字不提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而卻總是用美國的教育觀念和模式對照提出中國的教育問題和改革措施。個別中包含一般,這在一定意義上反映出,中國當代的領導干部是否真信馬列呢?給他們提出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他們聽得進去嗎?

還有一個“為什么學”的問題?辛文也在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說明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引用法國學者雅克·阿塔利在2005年出版的《卡爾·馬克思》一書的結尾中對馬克思高度贊揚的一段話,說明學習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但習近平同志的這一認識究竟在多少領導干部中轉化為自身素質和學習馬克思主義著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呢?據筆者觀察少之又少。即使個別領導干部也講幾句學習馬列的重要性,但也只是裝裝門面,形式主義地講幾句馬列主義的詞句,并不是發自內心地真心實意學習。

改革開放以來,各個大學幾乎都有專業的馬克思主義教學和研究工作者。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后,各個大學幾乎都成立了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學科碩士點、博士點,碩士生、博士生,碩導、博導,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但現實生活中,真信、真懂、真用馬克思主義的教授、學者究竟有多少呢?相當一大批都是把“馬克思主義”學科當做混飯吃的工具和獲取個人名利地位的敲門磚。看看全國那么多的馬克思主義教授、博導,在當今中國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甚囂塵上的時候,有幾個敢于站出來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呢?他們中的某些人甚至成為攻擊、歪曲、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急先鋒。黨校教授本來應該是馬克思主義的最堅定的信仰者、捍衛者和傳播者,但近些年卻出現了極其嚴重的在黨校反黨、直接攻擊和反對馬克思主義的一批專家教授。2016年7月,中央黨校黨建部主任王長江竟然在全國黨校教師培訓班上講,馬克思主義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出幾個概念、范疇,然后邏輯推演一番,就構成了一個體系。我們這些專業人員都沒有搞懂,怎么能夠把它作為指導思想呢?他的這種思想必然影響到地方黨校的一些教師,這些教師又影響到地方各級領導干部。對于這些混飯吃甚至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教授、學者以及受其影響的各級領導干部,對他們講“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有意義嗎?

因此在筆者看來,要解決“如何學”經典著作的問題,首要的問題是要緊密結合當今中國和世界極其尖銳復雜的階級斗爭形勢和黨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任務,在全黨和整個社會真正確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科學性及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不結合批判上述對“馬克思主義”的種種偏見和錯誤認識,在領導干部和群眾中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觀,就根本談不上“如何學”的問題。這個任務極其重要、艱巨,偉大。這是時代賦予我們這些馬克思主義專業學者的極其重要的社會職責。希望中國社會科學院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領導和研究人員深入調查領導干部和黨員中對“馬克思主義”究竟有哪些偏見和錯誤認識?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不批判和糾正這些錯誤認識,不解決領導干部和馬克思主義學者對馬克思主義的真心信仰問題,談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呢?
 
二、要解決“學什么”的問題

筆者指出上述現象的嚴重性,同時也應該承認,有相當多的領導干部和馬克思主義學者還是真心實意愿意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但要解決“如何學”的問題,還要先解決又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學什么”。毛主席多次強調學立場、觀點、方法。習近平同志也多次重申這一思想。但筆者觀察,相當多的干部和知識分子把學習馬克思主義及其著作僅僅只是看作為一門普通文化知識,國內個別“馬克思主義教授”把馬克思只是看做類似亞當·斯密、黑格爾、弗洛依德這樣杰出學術思想的大家,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只是停留在對馬克思主義“知”的認識程度,而不是真正學立場、觀點、方法。因為馬克思主義不同于任何其他文化知識,它是無產階級認識和改造世界,實現無產階級徹底解放的科學的理論武器。它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實踐性、科學性和革命性等特征。因此,要談“如何學習”的問題,也要先談一下“學什么”的問題。

辛文沒有這樣一個具體題目,但整篇文章還是涉及這一問題。如文中提到的馬克思主義的兩大基石、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兩個決不會、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法蘭西內戰》、恩格斯的《關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關于普魯士農民的歷史》、《論原始基督教的歷史》等。但辛文在這個問題上講得的過于籠統、概括,基本沒有結合馬恩著作中的具體內容如何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和基本觀點,同時對馬克思“兩個決不會”還做了錯誤的解讀 。

筆者認為,談辛文的這個題目一定要具體化,要結合大家所熟悉的基本著作的內容講如何學習,特別是學習其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著作中對大家最熟悉的著作應該是《共產黨宣言》了,毛澤東時代就多次號召全黨學習,因為它是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之作。之后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列寧毛澤東的著作都是對其深入具體的展開、豐富、發展。不學好《共產黨宣言》就無法學好馬列其它著作。同時近些年,習近平同志也多次號召學習《共產黨宣言》。那么辛文為什么不結合《宣言》談該題目呢?如此闡發你的觀點、方法不是更具有說服力和影響力嗎?文中舉到的馬克思和恩格斯一些其他著作,我看許多專業學者都未必讀過,對領導干部和一般學者闡發你的觀點沒有任何意義。

筆者談“如何學”之前,還要談“學習什么”問題,實質上這也是“如何學”的問題。主要就是結合《共產黨宣言》一書談談筆者個人的見解。任何一本書都要闡發作者的許多觀點,但這些觀點中卻有主要觀點、核心觀點。筆者上中學學習語文課,老師講任何一門課文都要講中心思想,全文的整體結構和其他觀點都是圍繞中心展開的。學習《共產黨宣言》也不例外。那么《共產黨宣言》的中心思想、核心觀點究竟是什么?上世紀60、70 年代,許多老同志都讀過《宣言》,對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階級斗爭、兩個必然、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等思想。改開后隨著毛澤東繼續革命理論的被否定,對“宣言”也出現了新的解讀。一種解讀就是原國防大學教授辛子陵等人根本否定《宣言》中的“兩個必然”、“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等觀點,認為這是《宣言》中的最大錯誤。還一種就是以人大高放教授為代表,他們并不根本否定“消滅私有制”思想,但核心不是“消滅私有制”,而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那個去年被中央黨校開除黨籍的蔡霞教授也持這種觀點。筆者堅決反對上述觀點,曾寫文批判之。2008年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第2期發表《<共產黨宣言>中的“兩個決裂”思想及其現實意義》,2010年在山東省委黨校學報《理論學刊》第9期發表《<共產黨宣言>中的“消滅私有制”思想是科學的結論——評辛子陵否定“消滅私有制”的根本錯誤》,2013年也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第11期發表《如何認識<共產黨宣言>的核心思想》,強調“消滅私有制”思想在《宣言》中的核心地位,同時指出,把“階級斗爭”、“兩個必然”作為核心思想與“消滅私有制”是完全一致的。恩格斯在《宣言》1883年《序言》中實際就指明了階級斗爭、兩個必然的理論地位。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宣言》的主要觀點、“一般基本原理”(1872年《序言》馬克思恩格斯用語),但不能抬高到核心觀點的地位。因為只有通過階級斗爭的實踐“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才有人的真正的自由全面發展。這在《宣言》第二章末尾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近些年來理論界有一種極其錯誤的否定《宣言》“兩個必然”和“消滅私有制”的研究傾向。具體表現之一就是用馬克思的“兩個決不會”否定前者。而辛文中兩次提到“兩個決不會”,實際是用對馬克思觀點的錯誤的解讀含義否定前者。“兩個決不會”是馬克思1859年《<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的一段話。聯系上下文。馬克思整段都是談唯物史觀的基本內容,即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談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基本矛盾運動等。“兩個決不會”思想實際是對社會基本矛盾原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對立”思想的具體化。而不是具體針對和評論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矛盾具體狀況的個別結論。但國內個別學者卻以此為依據,主觀斷定馬克思認為當時的資本主義的生產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還沒有發展到滅亡的地步,還不應該“消滅”之,這是馬克思對《宣言》思想的修正。列寧時代和今天的資本主義的生產力也沒有完全發揮出來,也沒有到“必然滅亡”的地步。所以我們今天講《共產黨宣言》就不能再繼續講“消滅私有制”了。所以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應該搞私有化、市場化,就應該與西方資本主義接軌,與資本主義合作共贏。所以“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觀念幾十年來在領導人講話、主流媒體中基本消失了。這顯然是對馬克思“兩個決不會”的歪曲解讀,由此推論和繼續歪曲《宣言》“消滅私有制”的觀點。如果按照這種解讀,那么馬克思恩格斯1859年之后的1872年在《共產黨宣言》《序言》中為什么再次強調《宣言》的“一般基本原理”是正確的,當然也包括“兩個必然”和“消滅私有制”思想。辛文整篇基本沒有直接引用馬克思恩格斯的根本思想的有關論述,卻唯一把“兩個決不會”論述全文引用下來。其實就是強調他們錯誤解讀的“兩個決不會”在整個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這是正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嗎?辛文這種對“兩個決不會”的錯誤解讀本身就說明了其自身并沒有科學學習和解讀“馬克思主義原著”。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對于領導干部和群眾特別是沒有讀過《宣言》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同志難道不是一種錯誤的引導嗎?這難道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最高研究機構的馬克思主義素質和水平嗎?

關于《宣言》中以及全部馬克思恩格斯列寧著作中的“階級斗爭”思想,辛文更是只字不提。稍微懂得毛澤東思想基本常識的人都知道毛主席讀《共產黨宣言》講了一句話,“我只抓住了‘階級斗爭’四個字”。那么么今天告訴領導干部和群眾要如何如何學習馬列著作,卻只字不提學習馬列階級斗爭觀點。如此怎么能夠輔導干部、群眾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呢?

關于學立場、方法問題,筆者這里就簡略不談了。
 
三、要解決“如何學”的問題

筆者認為,只有基本解決了前兩個問題之后,再談“如何學”。辛文講的四點內容也是正確的,但比較膚淺,同時如何學的根本問題也沒有講出來。一般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首先要了解寫作背景、目的特別是首先讀主要著作的《序言》等。這里就不講了。筆者主要結合自己多年學習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體會,簡要從三個方面談“如何學習”。

第一,要多讀

讀有些書,如文藝書籍讀一遍就可以了。但讀馬列著作,讀一遍絕對不可以,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作如《共產黨宣言》、《資本論》、《哥達綱領批判》、《反杜林論》、《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是終結》這些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作一遍兩遍絕對是不行的。毛主席《共產黨宣言》就讀了100多遍。列寧、毛主席著作也同樣如此。多讀包括勤讀、刻苦讀、持之以恒地讀。這一道理筆者也不費筆墨了。

第二,要多思

這一點筆者要多說幾句。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古人還說“博學之、慎思之、審問之、明辨之、篤行之”,實際就是揭示了學習的一條基本規律即學思結合規律,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條規律。離開思考的學習沒有任何效果。因為只有思考才能真正理解、真正消化,才能把知識內化為自身素質、能力。如列寧所說,把知識融化為我們血液的一部分。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在學思規律基礎上再具體化提出了“敢思、愛思、勤思、會思”的方法,在“會思”方法上又提出“思內容、思根據、思功能”(或者可歸結為三知理解法即知其然、知其所有然、知其用的思維理解方法)。我覺得學習馬克思主義原著在“多讀”基礎上,一定要“多思”,一定要“敢思、愛思、勤思、會思”,同時運用“三思法”或“三知理解法”。下面結合《共產黨宣言》談如何運用這一方法。

一是“思內容”或“知其然”。任何“知識”都一定包含它的確切的內容,是什么或包含什么。學習知識不能停留在對一個“概念”或“判斷”字詞的記憶或背誦,而要深刻理解掌握其深層次的含義。如《宣言》中的“兩個絕大多數”思想。不能停留在“我們的運動是多數人的為多數人的運動”字面意思上。一是應該解讀“大多數人的運動”實質是說歷史的主體或歷史的創造者是人民群眾。二是應該解讀“為大多數人的運動”是講共產黨人無產階級運動的價值觀、價值目標。三是解讀歷史主體和價值目標是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不能只講一個“大多數”,不講另一個“大多數”。四是“兩個大多數”是與“兩個少數”對立講的,實際揭示兩種根本對立的歷史觀、價值觀。同時要求樹立“兩個大多數”思想必須同“兩個少數”做斗爭。不區分與后者對立并同后者做斗爭,不可能真正理解、掌握、運用“兩個絕大多數思想”的觀點、思想。這就是對“兩個大多數”思想的“思內容”或“知其然”的學習方法。當今個別主流媒體講“兩個大多數”,只講“為大多數人”的問題,不講“大多數人的運動”,不講“兩個少數”在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及對其批判。這是片面的,也是對《宣言》這一思想的歪曲。當今生活中,主流媒體只強調領導干部樹立“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但對現實中極其嚴重的自私自利為核心的剝削階級世界觀在整個社會特別是官員隊伍中的表現不進行揭露和批判。這種形而上學的思維方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宣言》“兩個大多數”思想的“知其然”的錯誤解讀。

二是“思根據”或“知其所以然”。任何知識在具有“內容”這一要素之外,還具有“根據”。就是說這個知識是對的,為什么對?這個知識是錯的為什么錯?就如同一道數學公式或一個物理定律,不僅知其內容、含義,還要知其為什么是對的、正確的。這就要證明,要找根據。這種根據一是理論根據,二是事實根據。這個證明或找根據的過程也就是“思”的過程。這種“根據”原著中一般都有,同時學習者也可根據以往學過的其他理論知識、歷史知識、現實知識進一步論證所學的觀點。就以《宣言》中的“消滅私有制”為例,從理論和事實依據上找根據,“知其所以然”。就這一觀點書中的理論依據主要就是三條:一是社會基本矛盾原理即歷史發展規律原理,二就是階級斗爭規律原理,三就是“兩個必然”。書中的事實依據就是書中所揭露的資本主義生產社會性與私人占有性導致的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和無產階級反抗資本主義的階級斗爭事實。上面三點實質就是《宣言》第一章的全部內容,是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現狀的客觀認識。所以它也是第二章的理論觀點如共產黨的性質、綱領、消滅私有制、兩個決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的理論、事實依據。第一章內容不僅在整個《宣言》中、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中,在列寧、毛澤東著作中都占有極其重要的理論地位。整個《宣言》的科學性及其嚴密的科學邏輯思維方式主要就體現在第一章及其與第二章的關系上。這兩章內容及其內在邏輯聯系是整個《宣言》的秘密所在,也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秘密所在。讀不好整個《宣言》特別是讀不好這兩章內容及其邏輯聯系,就絕對不可能真正認識掌握馬克思主義全部學說的實質、核心。

在運用“知其然”、“知其所有然”思維方法時,同時還要運用“比較思維法”。如對“消滅私有制”的理解上要與空想社會主義比較。《宣言》提到“空想社會主義”也有“消滅私有制”思想,但其與馬克思恩格斯的根本區別是什么呢?就要結合原著具體揭示出來。就事實依據來說,空想社會主義也發現了資本主義造成的不平等現象即經濟危機。但他們說明這種現象及提出“消滅私有制”的理論依據卻是照搬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武器“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性原則,實際也是唯心史觀。同時,主張“消滅私有制”的途徑是用少數人的實驗和慈善行為,反對工人階級的階級斗爭實踐。如此思考“消滅私有制”思想,就必然加深理解其深刻含義和內容。

三是“思價值”或“知其用”。人們生產的物質產品都有用,在經濟學上稱之為“使用價值”。同理,人類的任何精神產品也都有“用”,“用”在哲學上就是都有價值、功能。沒有價值、功能的知識是不存在的。但知識都是個別的,所以不同類型知識、不同知識的價值、功能都是有區別的。所有知識都要回到實踐中,也就是用來指導實踐。如果學習者只是知內容、知根據,不知其功能、價值,就如同一個昂貴的商品,你買之后,根本不知用途和使用方法。買這樣的商品就沒有任何意義。學習知識也是如此。一定要在前兩者基礎上“知其用”,努力挖掘其深層次的價值和意義。

《共產黨宣言》揭示了馬克思主義許多基本原理。那么,所有這些基本原理對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對人民群眾反對剝削制度,建立和捍衛社會主義,實現共產主義大目標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功能”。所以研究馬克思主義全部原理特別是《共產黨宣言》中的原理都要研究其理論價值、理論意義、歷史意義、現實意義。這就是“思價值”、“知其用”。但“思價值”、“知其用”必須建立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上。沒有對前兩者的正確和深刻揭示,就不可能真正揭示“知其用”的思想內容來。篇幅所限,就不結合《宣言》的具體觀點如何揭示其“價值”、“功能”的內容來。筆者近些年來,寫了大量研究《共產黨宣言》的理論文章,包括“價值”、“功能”這方面的內容。請網友同志們上網搜索。

第三,要多用

按照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原理,認識的目的全在于實踐,也就是人類獲取的任何知識都必須應用到實踐中去。馬克思主義理論更是如此。毛主席在《整頓黨的作風》一文講了一段膾炙人口的名言,即:精通馬克思主義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如果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說明解釋一兩個實際問題,那就有了成績。被你說明的問題越多,你的成就就越大。毛主席《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深刻批判了那種“馬克思主義好箭、好箭,就是不會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革命之‘的’”的理論脫離實際的學習方法。這種學風今天不僅存在,而且較之延安整風期間更為嚴重。毛主席強調應樹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指導”的學習方針。因此,今天在講“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問題時,應該特別強調馬克思主義的應用意識即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這是最重要的學習方法。毛主席不僅在讀《共產黨宣言》時抓住了“階級斗爭”的核心,而且也是自覺應用“階級斗爭”觀點的楷模。如他自己所說,《宣言》書本上沒有講中國的階級斗爭,沒有講湖南湖北的階級斗爭。他要研究中國的階級斗爭。《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就是毛主席應用馬克思主義著作的典范。但在辛文中對馬克思主義如此重要根本的學習方法卻只字不提,這能夠學習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嗎?

筆者前邊已經指出,“階級斗爭”及“消滅私有制”思想在《共產黨宣言》一書及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地位。那么應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首先要學會運用“階級斗爭”和“消滅私有制”觀點,但非常遺憾,恰恰是這兩個基本觀點當今現實中應用極其之差。筆者引用人大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周新城教授去年10月去世前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不容忘卻》一文講的幾段話說明這種狀況的嚴重性。
然而改革開放以來出現了一種令人不安的危險傾向:西方資產階級理論泛濫,許多領域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了。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敵攻我守的態勢,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對我們發起了猖狂進攻,一會兒是新自由主義,一會兒是民主社會主義,一會兒是憲政民主,一會兒是普世價值,它們輪番進攻,你方唱罷我登場,十分熱鬧,我們則窮于應付,由于工作不得力,應付得還不好。思想陣地一個接一個丟失。涌現出了一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掘墓人,“砸鍋黨”、“推墻派”盛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國是在帝國主義包圍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資本主義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科技上、軍事上以至意識形態領域,都處于優勢。尤其是在蘇東劇變以后,世界社會主義跌入低潮,國際舞臺上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力量對比更是如此。在這種條件下,敵攻我守是正常的。一些人面對這樣的情勢,跟著帝國主義走,反對馬克思主義也是難免的。加上改革以后,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私有制經濟得到較大的增長,形成了一股強大經濟力量,國內階級關系發生了變化。私有制的存在和發展,必然產生為私有制辯護的理論。多種所有制的存在和發展,必然引起意識形態的多元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敵對勢力反對馬克思主義,不僅可以理解,而且也并不可怕。問題在于,黨內,尤其是高級干部中間,在一定程度上也出現了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傾向。不讀馬列,不懂馬列,卻使勁批判馬列,成為一種時尚。據一份干部思想狀態的調查材料,在干部中間,聽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微微一笑;聽到馬克思主義,哼哼冷笑;聽到共產主義,哈哈大笑。這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一股嘲笑、諷刺馬克思主義的風氣彌漫開來。我們的干部,面對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進攻,無動于衷,袖手旁觀,充當開明紳士,而當有人正面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卻積極參與圍攻。最典型的是這樣兩件事。一是2014年王偉光同志撰寫了一篇文章《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并不輸理》(這是鄧小平的原話),正面宣傳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此文發表后,網上點擊率高達100多萬,其中大部分是攻擊、諷刺、挖苦、嘲笑,很明顯大量的是敵對勢力雇傭的“水軍”干的,他們的目的是壓制馬克思主義的聲音,誰宣傳馬克思主義就圍攻誰,使得人們不敢宣傳馬克思主義,這樣就可以保證輿論宣傳權牢牢掌握在他們手里(這一手確實收到了成效,一些理論家由于害怕圍攻,怕“惹麻煩”,怕“人肉搜索”,不吭聲了)。這是可以理解的。難于理解的是,一些所謂的理論家、政治家也參與圍攻,他們責問王偉光同志:你現在宣傳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專政這一套,想干什么?是不是又想搞以階級斗爭為綱?是不是還想搞“文化大革命”?與敵對勢力配合得十分默契。這種似是而非的責問,真讓人哭笑不得。好一點的也不過是在激烈的斗爭中,僅僅作為旁觀者,不予表態。主流媒體沒有一個站出來,旗幟鮮明地支持王偉光同志。一時間王偉光同志陷于十分孤立的境地。在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宣傳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卻遭遇這樣的情況,令人心寒。另一件事是我親身經歷的事。2018年為了紀念《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我寫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引用《共產黨宣言》的原話:“共產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制。”這么一篇宣傳《共產黨宣言》的極其普通的文章,卻出乎意料地引起軒然大波。網上點擊率高達150萬,這是極不正常的,一般理論文章有幾千人看就不少了,150萬點擊,顯然是有組織的“水軍”所為。與王偉光文章的命運相類似,敵對勢力組織了圍攻。他們企圖控制輿論,不準講消滅私有制(這確實觸犯了他們的根本利益)。然而黨內也有人積極配合,他們責問,現在私營經濟是發展經濟的“主力”,你提出消滅私有制,想阻止經濟發展嗎?甚至批評說,消滅私有制是“舊共產黨”的主張,“新共產黨”是主張維護、發展私有制的,你想對抗黨中央嗎?只顧利用私營企業來發展經濟的眼前需要,忘記、甚至不準講共產黨的長遠的目標——消滅私有制,這是機會主義。黨內的機會主義是同敵對勢力沆瀣一氣的。在這樣的氛圍下,除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明確表態,支持我文章的觀點外,沒有一個部門和主流媒體站出來,反擊這股反馬克思主義逆流。他們在激烈的意識形態斗爭中,明哲保身,心安理得地充當開明紳士。

在一次會議上,我曾經問道:你們老責問我們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斗爭理論和無產階級專政學說、消滅私有制的觀點,想干什么?我倒要反問一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不準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甚至參與圍攻,你想干什么?沒有人回答我這個問題。在反馬克思主義思潮面前,無動于衷,卻對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肆意挑剔和反對,真是咄咄怪事!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近來在黨的重要文件中,一些馬克思主義的重要觀點銷聲匿跡了。談到政治問題,回避“階級”二字,不敢講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和階級斗爭理論,不敢運用階級分析方法,不講分清敵、我、友這樣的革命首要問題,盡講一些資本主義社會、資產階級也能接受的話語。談到經濟問題,往往停留在討論具體的經濟運行層次的現象上,提出具體的對策、措施,而回避生產資料所有制這個根本問題。面對鼓吹“所有制中立”、取消所有制分類等反馬克思主義謬論,不置可否,聽之任之。更不愿提到消滅私有制的話題,甚至連紀念《共產黨宣言》的時候,也只字不提消滅私有制。談到國際問題,回避美國的帝國主義本質,不愿提“美帝國主義”這個詞,更不愿提起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與美帝國主義是你死我活的敵我關系。不講美帝國主義是紙老虎,本質上是虛弱的,是可以戰勝的,在此基礎上建立我們的戰略思想,當然每一個具體戰役應該看到它是真老虎,要認真對待。看不到美國的帝國主義本性,就不可能正確處理中美矛盾。然而在我們的重要文件里,見不到“帝國主義”這個詞,更不用說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帝國主義的理論來分析國際問題了。

上文是筆者從周新城教授文章一字不差地引用下來的。這段話既說明中國當今意識形態領域里尖銳激烈的階級斗爭,也說明思想理論界軟弱無力沒有絲毫批判斗爭之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助紂為虐。面臨著中國當今思想理論界如此嚴重的狀況,我們今天給領導干部和群眾講“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應用實際的極其重要方法,不批判當今這種社會現實,能是真正教誨人們“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嗎?

歡迎辛向陽同志反批評!

2021年2月10日
 
【附錄】
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作者:辛向陽,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研究員

文章來源:2021年1月25日《學習時報》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力作,體現出來的思想不僅氣勢恢宏、博大精深,而且影響力穿越一個又一個世紀,沖擊波越來越強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強大生命力,表明馬克思主義對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社會進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系統掌握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需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不僅要有刻苦學習的毅力,還要有科學的方法。 

帶著深厚的感情學

馬克思主義占據著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制高點,強調人類解放的崇高價值。這一解放要把人類從舊式分工中解放出來,使人們擺脫片面發展的狀態;從私有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出社會所有制的基礎;從各種精神枷鎖中擺脫出來,使人們能夠成為自身精神的主人翁。馬克思主義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反映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的美好憧憬。這種美好傾注了馬克思對無產階級解放、人類解放的無上感情。法國學者雅克·阿塔利在2005年出版的《卡爾·馬克思》一書的結尾中十分感慨地寫道,“今后幾代人都將懷念流亡途中的卡爾·馬克思。在倫敦那段無比艱難的歲月里,他為孩子們的夭折痛苦不已,但依舊心懷夢想,盼望人性會更加美好。他們會重新提及馬克思的世界精神及其主要內容:這個人值得擁有人們對他的所有期待。”馬克思一生飽嘗顛沛流離的艱辛、貧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為人類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高尚的人們灑下了熱淚。我們在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在很多地方都能夠體會到那種為人類求解放的偉大的情感。

帶著深沉的學理思考學

馬克思主義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實踐也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學如何進步,馬克思主義依然顯示出科學思想的偉力,依然占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的占據,是因為馬克思主義源于那個時代又超越了那個時代,既是那個時代精神的精華又是整個人類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兩大基石的理論,關于勞動價值的理論和剩余價值的理論,關于“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兩個決不會”的理論,關于“大體說來,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是經濟的社會形態演進的幾個時代”的社會形態的理論,關于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理論,關于無產階級政黨的理論和國家的理論,等等,都是具有極其深厚學理性的。201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特別談到過“兩個決不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的這一重要論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資本主義至今沒有完全消亡,為什么社會主義還會出現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那樣的曲折,為什么馬克思主義預見的共產主義還需要經過很長的歷史發展才能實現。把握了馬克思的“兩個決不會”的思想,理解了“三個為什么”,我們就能堅定理想的主心骨、筑牢信念的壓艙石,不為風雨所動,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 

帶著深思縝密的邏輯學

馬克思主義強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內在的邏輯性。20世紀30年代意大利乃至歐洲著名的反法西斯主義知識分子卡洛·羅塞利指出,只要重讀一下《共產黨宣言》,它是歷史上最為有力的小冊子之一,我們就足以理解它所具有的巨大影響的原因。羅塞利說,他(指馬克思)會用如同復仇女神那樣的宣言使你的思想顫抖。沒有什么比他對資本主義的剝削體系所作的有意的、冷酷無情的分析更生動,最后以不可避免的災難前景結束,從中能夠出現的是自由和平等之人的社會,即社會主義社會。這是歷史邏輯展現出來的震撼。馬克思主義的內在邏輯性體現在很多著作中,例如馬克思寫于1851年-1852年3月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是一部天才的著作,更是有強大邏輯的著作。馬克思在這一著作的最后講:“如果皇袍終于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那么拿破侖的銅像就將從旺多姆圓柱頂上倒塌下來。”神奇的是,馬克思作出預測20年后的1871年4月12日,巴黎公社委員會通過法令,決定拆除旺多姆圓柱,法令指出,它是“野蠻行為的紀念物,暴力和虛榮的象征,對軍國主義的贊揚”。5月16日下午,公社藝術委員會主席、畫家居斯塔夫·庫爾貝下令在雄壯的馬賽曲中舉行拆毀儀式。波拿巴成為法蘭西人的皇帝,拿破侖的銅像就將從旺多姆圓柱頂上倒塌下來,這兩者之間為什么是這樣一種邏輯關系呢?馬克思認為,波拿巴成為皇帝的結果就是使他成為所有階級都反對的人,他會把法蘭西所有神圣的東西都敗壞掉,包括他伯父的所有神圣的遺產都會敗壞掉,結果就是拿破侖的銅像最終會被搗毀。

帶著深遠的歷史底蘊學

馬克思恩格斯都十分重視研究歷史問題,通過歷史事實的把握,發現其中的歷史發展規律。馬克思一生寫了很多對歷史問題研究以及評論的作品。馬克思在1849年到1850年寫的《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1851年至1852年寫的《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71年5月寫的《法蘭西內戰》等著作中,都十分嫻熟地在分析歷史中把握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性。正如恩格斯在為《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1885年第三版寫的序言中所說,正是馬克思最先發現了偉大的歷史運動規律,根據這個規律,一切歷史上的斗爭,無論是在政治、宗教、哲學的領域中進行的,還是在任何其他意識形態領域中進行的,實際上只是各社會階級的斗爭或多或少明顯的表現,而這些階級的存在以及它們之間的沖突,又為它們的經濟狀況的發展程度、生產的性質和方式以及由生產所決定的交換的性質和方式所制約。這個規律對于歷史,同能量轉化定律對于自然科學具有同樣的意義。它在這里也是馬克思用以理解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歷史的鑰匙。在這部著作中,他用這段歷史檢驗了他的這個規律;即使已經過了33年,我們還是應該承認,這個檢驗獲得了輝煌的成果。恩格斯也是研究歷史問題的高手。他一生寫過很多歷史方面的著作,并且尋找到了很多歷史規律。恩格斯在1885年10月寫的《關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一文中總結了無產階級力量壯大的一個基本規律就是各國無產階級堅如磐石的團結。他在1885年11月又寫了《關于普魯士農民的歷史》,分析了普魯士農民農奴化的過程,揭示了農民在封建制度下貧困化的基本規律與趨勢。恩格斯還在1894年寫了《論原始基督教的歷史》一文,通過分析原始基督教與現代工人運動的相似性,強調了一切有力量的因素最初都是十分弱小的,這是一個基本的發展規律。
 

(作者系天津師范大學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