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勒萬河谷沖突的前因后果
(二)為什么現在才公布沖突詳情
(三)沖突中解放軍再現優秀特質
(一)加勒萬河谷沖突的前因后果
昨天,中國全方位公布了加勒萬沖突的細節,一個令人悲慟的事實是,沖突之初我方十名交涉人員突遭印軍黑手,最終四名戰士不幸犧牲,團長身負重傷。
我一直不愿意直面這個殘酷的事實,更不忍心去了解細節。但是后來看到有個網名叫蠟筆小球的人渣惡毒攻擊烈士,詆毀英雄團長,看把團團氣的。
這說明一個問題,輿論陣地,你不占領別人就會占領。解放軍戰士用鮮血、用生命捍衛祖國利益,我們不能讓他們受到任何詆毀,因此我也要走出悲慟,好好寫一寫。
加勒萬河谷,位于我國新疆和西藏交界處的新疆和田縣境內,而班公湖則位于我國西藏阿里地區。加勒萬河谷在北,班公湖在南,兩者直線距離約120公里。
加勒萬河發源于我國和田縣西南的阿克賽欽地區,匯入印度實控線內的什約克河,這里海拔幾乎都在4300米以上,兩邊都是雪山。
加勒萬河谷,地理位置尤為重要,兩側終年積雪覆蓋,是印軍從西線入侵我國新疆阿克賽欽和西藏阿里地區的必經之路,距離新藏公路也僅僅約百余公里。
1962年,印度不斷蠶食我國領土,從約克河谷沿著加勒萬河谷向內推進40多公里,并設置了77個據點,大約有5600人駐守。
1962年10月20日,忍無可忍的解放軍駐守部隊,對印度發起了自衛反擊,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解放軍收復了整個加勒萬河谷,奉命前來增援的印軍精銳114旅被打殘。
至此,加勒萬河谷重新回到解放軍控制之下,什約克河成了臨時邊界,我軍在加勒萬河口的山頂設有巡邏哨,時刻可以監視印軍的一舉一動。
但這讓印軍很難受,因為什約克河谷是印軍的交通要道,是印軍的生命線,印軍親切地稱之為雞脖走廊。
也因此,河口以北印度實控范圍內(橙色區域)所有的駐軍,隨時會被解放軍包餃子。比如德普平桑平地,印軍就駐有幾千人。
我發現解放軍對餃子是真愛啊,隨時準備包,無論是加勒萬河谷,還是班公湖(控制了淡水部分),還是洞朗(時刻準備控制西里古里走廊),印軍那是相當難受。
印軍處在一個難受的體位,所以總想動一動,雙方在加勒萬河谷口的對峙時有發生,但在可控的范圍之內,直到2019年。
2019年,莫迪政府決定兩年時間內在中印邊境修建66條戰備公路,以便印軍和重型武器通過, 這就包括沿著這個雞脖走廊的公路。
2020年4月,印軍沿著什約克河谷把公路修到了加勒萬河谷。不僅如此,印軍還越過什約克河把公路修向了加勒萬河谷,向內延伸了兩公里,并且還要架橋。
印軍單方面改變邊境現狀,蠶食我國領土,并且嚴重威脅我軍安全,我軍當然要上前制止,驅趕印軍,并重新控制了加勒萬河口和附近的山頂。
于是兩軍在加勒萬河谷發生了對峙。2020年6月,印軍公然違背了雙方達成的共識,越線搭設帳篷,局勢面臨升級失控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團長祁發寶,按照兩軍交涉規則,本著通過談判解決問題的原則,帶著誠意,蹚著齊腰深的河水前去交涉,僅帶了10名官兵,其中有5人負責攝像取證。
在交涉的過程中,更多的印軍陸續從山崖后冒出來,黑壓壓一片擠滿了河灘,并企圖憑借人多來勢眾逼退解放軍的談判團隊。
面對黑壓壓步步緊逼的印軍,祁發寶不但沒有退卻,反而身先士卒,展開了雙臂進行阻攔,用血肉之軀護住祖國。
我不認可“他把自己站成界碑”的說法,因為這里根本不是界,他把自己站成了一道防線,身前是一群豺狼,身后是祖國。
其他戰士也迅速組成戰斗隊形,與數十倍于己的印軍對峙起來。這時候,蓄謀已久的印軍突然發起攻擊,用鋼管、棍棒、石塊進攻我方官兵。
而且祁發寶成為對方攻擊的重點,身陷重圍,頭部遭到了重創。印度阿三下手有多狠?祁團長左側顱骨幾乎凹下去一半,傷口長達十幾厘米,血流不止。
在這種情況下,5人攝像取證組的營長陳紅軍一看大事不妙,立刻冒著石頭雨和棍棒陣突入重圍營救團長。
盾牌手陳祥榕,雖然年僅19歲,聽到有人又喊營長被人圍攻了,立刻前去營救營長。而負責攝像的肖思遠,本來已經突出重圍,但他又回頭殺進去營救戰友。
沖突發生后,我軍首批70人立刻前來增援,一番血戰,他們擊敗了600來人的來犯之敵,打死30多人(棺材數超過30),俘虜36人,打傷100來人。
其中最值得矚目的是,帶頭挑釁的印軍上校巴布,被當場打死,他是印度比哈爾連隊第16營的營長。
令人淚崩的是,當前來營救的戰友找到陳祥榕時,他依然死死趴在營長陳紅軍身上,用身體護著營長。
最終,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班長肖思遠在戰斗中英勇犧牲。戰士王焯冉在支援途中,為了營救戰友脫險,把三名戰友推上了岸,自己卻不幸倒在了激流中犧牲。
在這里,我想到了《英雄兒女》插曲《英雄贊歌》中的歌詞:為什么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身受重傷的團長被救出后,軍醫給他包扎傷口時,他一把扯掉頭上的繃帶,還想起身往前沖,那是他最后一絲力氣,隨后又暈倒了。
祁發寶被立刻用直升機送往了西南醫院,經過醫護人員幾個月的精心搶救和治療,目前已經康復出院,重返戰斗崗位。
2021年2月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二)為什么現在才公布沖突詳情
半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有勇有謀,解放軍還是那支威武之師》,但是被刪了好幾遍,其中提到,中方有五人受傷,沒想到這么嚴重,一人重傷四人犧牲。
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為啥四人犧牲的消息現在才公布。之前我就說過,有的事情可說不可做,有的事情可做不可說,有的事情先說而后做,有的事情先做而后說。
說起保衛每一寸領土,我對解放軍一百個放心,一方面是有士氣,一方面是有能力;不信你看看祁團長之前的視頻。如果讓祁團長放開了打,他一定能殺到新德里。從他身上,我看到了李云龍的身影。
關鍵是中印之間有矛盾,但不是外交領域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在東南方向,在太平洋對岸,如何破解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清除偉大復興道路上的攔路虎。
因此,處理對印沖突是一項高難度附加題,附加了太多的條件:我們既要捍衛領土主權,守護每一寸土地,但又要防止中印沖突失控,被美國利用而影響偉大復興全局。
雖然說我們的解放軍戰士守護住了國土,雖然說我們的解放軍勇猛無敵,以一當十,擊退了來犯之敵,還擊斃俘獲了那么多,但如果當時報道出來,全國上下一定會群情激奮。
因為首先錯在印度,另外印度雖然死了二十多個,也抵不上我們一個。如果美國再趁機拱拱火,局勢有失控的可能。
而現在,中印雙方已經達成互撤協議,軍事沖突已經基本平息,這時候公布名單,也是對之前階段沖突的階段性總結,告慰烈士,也給人民交差。
當然,有個理由很具有說服力。33歲的陳紅軍烈士犧牲的時候,還有4個多月就要做爸爸了,大家一致同意暫時隱瞞了這個消息……
現在公布加勒萬河谷沖突的詳細情況,是對事情的正本清源,把事情的原委公之于眾,責任完全在印度一方。
同時公布傷亡,也是對印度的再次敲打,因為印度媒體把印度軍隊宣傳得神乎其神,把解放軍的傷亡說得很大,但實際上依然跟1962年一樣是一群烏合之眾。
(三)沖突中解放軍再現優秀特質
現在公布,也是解放軍向老百姓匯報,同時把解放軍真正的風采展現給大家,讓大家放心,解放軍還是毛主席締造的那支戰無不勝的文明之師、威武之師、勝利之師。
第一,官兵一致,這正是毛主席的建軍思想,也就是政治上一律平等,戰斗中生死與共,生活中同甘共苦,這是解放軍從紅軍時期就拖不垮、打不爛的秘訣。
很欣慰,從加勒萬河谷沖突中,我們發現這一原則在解放軍中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團長身先士卒,沖在最前。
出現情況后,感人的一幕立刻出現了,營長奮不顧身救團長,戰士奮不顧身救營長,班長奮不顧身救戰士,河對岸的官兵又奮不顧身沖過來救戰友……
相反印度那邊,600多人看似很多,卻被70人打得抱頭鼠竄,傷亡慘重。這就是解放軍官兵一致的原則大顯神威。
祁發寶所在的團,一直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對峙時干部站前頭、戰士站后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干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里頭、干部睡風口。
祁發寶帶隊巡邏時,為了能在哨所里用上熱水,讓戰士們在睡前洗個熱水腳,祁發寶想盡辦法改造取暖火爐。
為了節約物資,大家常去山里打柴。他要求戰士每次背柴不超過50斤,但他卻背100多斤,有一次竟然背了200斤。
祁發寶還用晚飯后到點名前的時間給大家燒洗腳水,熄燈后燒第二天喝的開水。連續5個多月,每晚忙到凌晨兩三點,燒了6000多暖瓶的開水。
他對士兵非常關愛,有危險總是沖在最前頭,帶領執勤分隊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40余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十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下圖,巡邏中的祁團長)
第二,解放軍還是那支軍紀如鐵、意志如鋼的文明之師。雖然說按照我的意思,能把印軍都突突了才過癮,但是解放軍太文明了。
在加勒萬河谷沖突中,我方俘虜了幾十個印軍士兵。其實殺他們跟殺雞一樣,但實際上都給予了優待,該休息休息,該治傷治傷。
后來留下來兩個軍官當人證,其他的悉數放回。解放軍還同意協助印方搜尋失聯的印軍士兵(據說目前還有34人失蹤),也允許他們過來收拾尸體。
解放軍優待俘虜的政策是有傳統的,早在1928年,毛澤東就在井岡山宣布了工農革命軍寬待俘虜的政策。
1929年的一份《紅軍布告》中明確提出:“敵方官兵,準其投順,以前行為,可以不問。”此后,毛澤東又增加了一條“不搜敵兵腰包”,奠定了紅軍優待俘虜的基礎。
1935年,周恩來簽署下發了《關于發白軍費的規定》,其中規定:繳槍回家的發二元,當紅軍的一元;攜槍投誠的回家發五元,當紅軍的發三元。
總之,這支軍隊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爭中忠實地執行了“繳槍不殺”的俘虜政策,留下了文明之師的美名。
雖然說我恨印軍,但是解放軍能優待俘虜,說實話形象還是很光輝偉岸的,我為這樣一支優秀的軍隊而自豪。這樣下一次印軍投降會更快。
紀律性還體現在保密上。之前關于前線的消息、照片、視頻,基本上都是印度方面發出來的,我方的保密工作做得真好。
第三,解放軍還是那支必勝之師(勝利之師)。比如這次加勒萬河谷沖突,要不是印軍偷襲,那是妥妥的完勝。
總之,這次加勒萬河谷沖突再次證明,解放軍還是那支信仰堅定、士氣高昂、紀律嚴明、軍事過硬的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勝利之師,是永遠不可戰勝的力量。
最后,再次哀悼烈士,致敬英雄!
作者:學爸蛋總 來源:超級學爸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