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遲近兩周后,美國參議院商務委員會最終以24比4的表決結果,審議通過了《無盡前沿法案》。該法案授權在五年內為美國基礎和先進技術研究提供超過11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以便實現美國在相應技術領域的發展野心。該法案明確將中國視作勁敵與防范對象,并將出臺嚴苛規定限制與中方有聯系的科學家參與美國科研項目。該法案尚需美國參議兩院的進一步批準,而法案的支持者正在確保相關努力順利進行。如若最終得到批準,中美學界的合作關系或將面臨難以逆轉的致命破壞。
參議員瑪麗亞·坎特威爾昨天就“無盡邊界法”進行了數小時的辯論。圖源:美國參議院
《無盡前沿法案》(Endless Frontier Act, 下稱EFA)由美參院民主黨領袖Chuck Schumer、共和黨參議員Todd Young等人于去年5月提出,EFA得名于美國1945年科技政策報告《科學,無盡的前沿(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后者是美國科研發展史上的一份里程碑式的文件,它提議當時的美國政府進一步增加對學術研究的支持,并最終促成了1950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創立。
顯然,提案者意圖通過EFA增加美國的產業科研投資、維持美國在尖端科技領域的絕對優勢。EFA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措施有四:第一,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立一個新的技術和創新部門(DTI,Directorate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第二,創設區域技術中心;第三,針對經濟安全、科學、研究、創新、制造和就業建立一個戰略報告體系;第四,設立供應鏈韌性和危機應對計劃的項目。而其中第一個措施占去了絕大部分的預算,聲稱將在5年內投入1000億美元,用于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量子計算、先進通信、生物技術和先進能源在內的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和先進研究、商業化、教育和培訓項目。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構建新學部的思想已經影響到了NSF的最新動向,一個類似的新型交叉學部已經在NSF中計劃建立,詳情請參見知社往期報道美國版交叉學部呼之欲出。除開第一項主要預算,EFA還將授權撥款100億美元建設至少10個區域技術中心,并建立一個供應鏈危機應對計劃,以解決像芯片短缺影響汽車生產等問題。
EFA為人們所關注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具有明顯的國家競爭企圖,其政策安排與中國等國家針鋒相對。EFA 的支持者將中國視為對美國科研創新的主要威脅。他們聲稱,將基礎研究轉化為提升經濟和國家安全的關鍵技術,這是美國需要確保的重要能力,而EFA正是為此而生。EFA自提出以來已經經歷了多次討論,而本次得到參議院商委會通過的最新版本(S.1260)內容已翔實許多,篇幅也由最初的160頁擴增到了現在的340頁。而新版本中納入的一百多項修正案,包括多項試圖防堵中國在信息戰方面對美國社會“滲透”和“影響”的條款。
自2018年11月起,美國司法部發起 “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 ,美國政府以未披露與國外機構合作信息等理由,對美國學界尤其是華人科學家群體展開了大規模清查,許多華人科學家遭到刑事指控,面臨罰款甚至監禁的處罰。這種帶有明顯種族定性的執法方式在學界引發了巨大爭議,但依然持續了相當時間。這樣的態勢令許多研究人員無所適從,學界人心惶惶。因此,許多科學家以及學界組織開始要求政府出臺“明確相關規定”,以避免研究人員“踩雷”。(詳情見拜登持續推行強硬政策防控“科研間諜”)
如今,這種要求得到了EFA的正面回應。根據EFA第303條,白宮科學技術政策辦公室(OSTP)將被要求“為聯邦科學機構制定有關外國政府人才招聘計劃的統一政策準則”。此前特朗普政府也曾發布類似性質的備忘錄,但只提及了建議,不具約束力。而EFA本次則明確闡述了指導意見。
中國行動計劃的雷厲風行,令許多研究機構禁止了其下屬員工及機構參與中國相關的人才計劃,這一決策更多是出于風險規避的考量,許多研究機構并不希望政治風波沖擊到其研究工作。而EFA的指導意見則直接將這一禁令擴大到了整個聯邦政府,以及那些接受聯邦政府資助的科學家。
原則上而言,目前的規定是,聯邦資助機構要求這些參與了中國人才計劃的研究人員,在接受聯邦資助時完全披露外國資助的相關信息。而EFA如果施行,那么只要時涉及到中國、俄羅斯、朝鮮或伊朗資助項目的研究人員,都將被明令禁止擔任聯邦新研究項目的主要研究員。在某些可能情況下,這些科學家也將被禁止參與其同事的項目,或是從其隸屬機構的任何聯邦資助項目中受益。換言之,那些與中國等國家的研究項目有關系的研究人員,將會被嚴格排斥在美國科研項目之外。一道學界鐵幕,正隨著EFA的提出在中美之間緩緩降下。
Schumer在參院商委會表決后的一份聲明中說,他打算讓參議院全體議員在月底前“考慮并完成”這項立法,并呼吁美國兩黨能夠大力支持。據悉,如果EFA最終獲批,那么OSTP將在EFA通過后的6個月內發布新的學界限制準則。
可以看到,EFA不僅僅是美國當下具有先導性的創新法案,更是美國對華政策的重要體現。有美媒評論稱,盡管EFA的創新法案贏得了較多的支持(如拜登政府已經批準了新的NSF學部),但美國內部在對華政策上仍存在較明顯的黨派分歧。EFA想要最終通過必須加以解決。
原文鏈接: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5/senate-panel-backs-funding-ban-us-researchers-chinese-talent-programs
來源:知社學術圈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