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當地時間16日在華盛頓舉行會晤。路透社援引日本時事通訊社消息,在會晤后,日美領導人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提及了“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報道炒作稱,這是自1969年以來,日美兩國領導人首次在一份聯合聲明中提及臺灣。據此前媒體報道,1969年,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與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一份聲明中稱,臺灣的安全對日本安全至關重要。路透社在另一篇報道里提到,在當天的會晤中,“中國是首要議題”。報道稱,在白宮玫瑰園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拜登重申了“對美日同盟和共同安全的堅定支持”,“致力于共同應對來自中國的各種挑戰”,宣稱“以確保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未來”。
從1969年至今,已經52年了,期間,日本再也未提及過臺灣問題,為什么呢?因為尼克松主導美國期間,中美建交了,并且美國明確承認“一個中國”政策,那么,日本自然也就折騰不下去了。而今,日本之所以再次插手臺灣問題,無非是兩點,其一是日本覺得日本又行了,在中美博弈中分量很重;其二則是日本判斷中美關系破裂在即,日本的機會又來了。
日本飄了,本質是自信過度的表現。日本之所以選擇在52年之后,重新插手臺灣問題,遠遠不是美國脅迫可以概括的,也不是政治交易所能代替的,盡管其中的美國因素非常重要,但根子還是日本自己,這是其過度自信的表現。為什么這么說呢?日本之所以插手臺灣問題,自然是經過充分考慮的,其一,日本認為中國無能為力,無論是軍事手段,還是經濟手段,日本都不怕中國報復;其二,日本認為自己的加入,可以加強對中國的威懾,這樣能保證大陸不采取武力手段收復臺灣;其三,日本認為中美博弈到了關鍵時刻,日本的表態可以打破這種焦灼局面,改變現有的力量平衡。如果沒有以上幾點自信,日本斷然不會插手臺灣問題。
現實是,日本可能過度高估了自己。無論日本方面出于何種考慮插手臺灣問題,都改變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日本成為美國的遏華馬前卒,沖在了反華的第一線。日本需要知道的是,這是一個悲劇性的角色,弄不好就是最大的犧牲品,美日同盟固然重要,但這并不是日本為其火中取栗的理由。當前,中國整體實力正在迅速增長,美國則衰落很快,或許,中美之間的力量對比,馬上就要發生徹底反轉。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提前押寶美國,還是缺乏戰略智慧的表現。對美國而言,日本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工具,就等著獨自承受中國的猛烈報復吧,到時候,美國只會是一個無所謂的旁觀者,日本能不能扛得住,時間會給出答案的。
日本的插手,或打破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戰略規劃。對于日本的表態,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政治事件,盡管中國在臺灣問題上準備非常充分,也有實力和自信能解決好臺灣問題,但日本的突然插手,絕對是一個變量,極可能會打破中國的整體戰略規劃。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假如日本不表態,頂多就是為美軍提供后勤支援,像抗美援朝戰場那樣;而今,日本可能會直接跟隨美國軍事介入,那么,中日之間就是實質性的戰爭爆發。所以,在臺灣問題的解決上,中國可能會面臨與美日軍事同盟作戰,這性質和美軍的有限介入,大大不同。那么,就需要重新考慮一下,是接著以臺灣為突破口,還是先給日本點顏色看看再說。
曾經,印度也幾乎就充當了美國的遏華馬前卒,被中國智慧化解,如今,又輪到了日本,這已經是美國手中的最后一張王牌了。一旦搞定日本,臺灣問題的解決,就是一馬平川,但這個事沒那么容易。當年美國怎么搞定日本的呢?有一定借鑒意義,很多時候,廢話是沒用的,直接出手效果或許更好。所以,日本雖然麻煩些,也并非無解。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宋同學 來源:政委燦榮騰訊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