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與韓國總統文在寅在白宮舉行聯合記者會。美聯社圖】
韓國總統文在寅于5月19日至22日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美國總統拜登21日在白宮與文在寅舉行了約171分鐘的單獨會談與擴大會談,并發布了《聯合公報》。這是繼日本首相菅義偉之后拜登會見的第二位外國領導人。美國中文網21、22日就這次美韓首腦會晤連續發表了《拜登文在寅白宮會晤 重申美韓“共患難”盟友關系》、《美韓高峰會談聯合公報的幾個看點》等多篇評論,老夫試圖加以綜合梳理。美國總統拜登上臺后,致力于整合國際“整個同盟”資源,建設一個所謂的民主人權共同價值觀體系,恢復和重建“反華統一戰線”,全面打壓中國和平崛起,因為拜登認為,“當美國與盟友合作時,美國才是最強大的。”《金融時報》在評價拜登100天對華政策時指出:在完整保留“特朗普的政治遺產”的基礎上,拾遺補漏,固強補弱,形成更加全面、更加系統、更加強硬、更加有力的對華打壓政策。韓國,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同盟國,一直成為美國拉攏加入對付中國的印太戰略同盟的主要對象,白宮的“小目標”就是首先拉攏韓國入伙“四國機制”。毫無疑問,此次文在寅訪美,就是美國政府企圖達成“拉韓抗中”戰略目標設下的“小圈套”,就像前不久“拉日抗中”一樣。我們看到,美國政府可謂費盡心機,軟硬兼施。拜登在與文在寅的雙邊會議上說:“美國和韓國是有著共患難的悠久歷史的盟國”,“我期待今天在這里繼續我們的討論,并在我們面對新挑戰并共同應對時,進一步發展美韓的關系。”拜登與文在寅共同向參加了朝鮮戰爭的美國老兵拉爾夫·普基特授予榮譽勛章,這是外國領導人首次參加這樣的儀式。“雖然我們兩國之間持久的伙伴關系在戰爭時期就開始了,但這種關系在和平時期進一步提升”,拜登在儀式上說,“我認為,這證明了我們同盟的非凡力量,正如我所說,今天文在寅總統能夠來這里,我無法告訴你我有多高興。”《聯合公報》特別強調,美韓兩國在70年前并肩作戰中所發展起來的聯盟關系堅如磐石,牢不可破。白宮發言人普薩基表示,文在寅的訪問“突顯美韓堅如磐石的聯盟,以及兩國政府、民眾和經濟之間廣泛而深厚的聯系”。但是,美國的如意算盤好像并未如愿以償或者說不太盡人意。此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對韓國進行了訪問,期間與韓國舉行了所謂的“2+2”雙邊會晤,不過當時韓國非常剛硬,沒有與日本一樣公開站隊美國,韓國外長宣稱,不會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選擇,因為美國和中國對于韓國都很重要。很長時間以來,韓國總統文在寅對于美國都非常的強硬,包括在駐韓美軍分攤費用問題上,韓國就非常的堅持立場。路透社指出,對于這次美韓高峰會談,華盛頓一直渴望看到文在寅對中國發表強有力的聲明,但文在寅一直未表態。不過,與之前的表現比較,文在寅在這次訪美過程中顯然有“服軟”的跡象。他雖然并沒有完全追隨拜登的“對抗中國”政策,從《聯合公報》的表述來看,與中國相關的內容不完全是此前美日聯合聲明的“翻版”,沒有直接提“中國”,也沒有提“新疆”,但是對美國的“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和“南中國海的自由航行”政策表示支持,反對破壞“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和印太地區的穩定性……可以說是對中國的不指名批評。而且,《聯合公報》提到了臺灣問題,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話——“拜登總統和文在寅總統強調臺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但這和美日高峰會談公報的提法基本一致。《聯合公報》還表示,美韓兩國將在氣候、疫苗、空間、5G、6G、半導體、人工智能、供應鏈等方面,建立全面的合作伙伴關系。韓國拿出了芯片和汽車電池技術等,要與美國進行利益交換,包括要求美國的新冠病毒疫苗在韓國進行代工等。有觀點認為,鑒于美國需要壯大半導體產業,而韓國需要大量新冠疫苗,因此雙方可能各取所需,達成“半導體換疫苗”的協議。老夫在前些文章中指出過,對于韓國(包括日本),其實根本沒有自己的真正主權可言,其命運幾乎完全掌控在美國手中,只要哪個領導人對中國表現出一點點友好,馬上就會離奇地出事,要么被違法送進監獄,要么被丑聞引咎辭職,甚至被自殺……媒體普遍認為,總體來說,這次韓美會晤不像正式的會談,而更像是拜登向文在寅“訓話”。
據媒體報道,就在文在寅剛剛到訪華盛頓之際,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代表美國企業的美國商會,竟然要求文在寅釋放三星集團老板李在镕。李在镕是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的獨子,也是三星集團的副會長,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因貪污和賄賂罪被判兩年半有期徒刑。李在镕被捕入獄后,韓國商會和保守派一直在呼吁釋放李在镕。白宮也借此給出了一張警告的“黃牌”,可謂越俎代庖,足以看出文在寅的“地位”。更有意思的是,就在前不久白宮就芯片問題召開會議時,只邀請了三星一家非美國公司。美國商會甚至發話,“三星作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如果不能全面支持美國總統的工作,韓國作為美國戰略合作伙伴的地位將受到威脅。”一塊小小的芯片,已成為中美競爭的“前線”。為牽制中國發展,美國再次使出了熟悉的“圍剿”招數,極力拉攏日韓盟友,欲建立半導體聯盟,以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媒體說,當前韓國文在寅總統與中國保持著較為密切友好的關系,兩國更是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對于美國要求韓國在對抗中國的圈子中選邊站隊,韓國也予以拒絕。但是韓國把韓美同盟和加強中韓關系都作為了國家外交的基礎。眼下的文在寅政府,一方面不得不加強對美同盟關系,另一方面又受到來自美方的巨大壓力。軍事上,韓國離不開美國的保護,美韓軍事同盟永遠都是美韓外交中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拜登曾在他的署名文章《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希望》中提到:“作為總統,我不會以撤回駐韓美軍的魯莽威脅來勒索或敲詐韓國,而會加強我們的同盟,與韓國站在一起,以便在東亞和更大的地區維護和平。我將參與立足于原則的外交,繼續向無核化的朝鮮和統一的半島邁進。”不過,說歸說做歸做,據悉,當前美國在韓國駐扎的軍隊數量接近3萬人,雖然對外一直宣揚是在保護對方,但真實意圖早已昭然若揭。最重要的是,美軍在韓國的行動絲毫不收斂,他們常常無視法律,欺負韓國市民,已經引起不少抗議。盡管如此,韓國還是打掉牙往肚里咽,不得不乖乖交錢,駐韓美軍防衛費額度較去年上調13.9%。
政治上,文在寅的政治生命更是仰美國鼻息。在早些時候的選舉中,韓國最大在野黨——國民力量在首爾市長和釜山市長補選中均取得壓倒性勝利,給執政黨——共同民主黨政權格局亮起紅燈,這將嚴重影響2022年的總統選舉。分析人士指出,對于文在寅而言,此次訪美的意義非常重大,如果能與美國達成一系列合作及共識,那么就可以為自己的政黨留下一筆重要的政治遺產。反之,一旦保守派上臺,韓國在外交領域來之不易的獨立性就會受到削弱,而且文在寅可能面臨卸任后被清算的風險。文在寅謀求在總統任期內改善朝韓關系,此次美國之行,最希望拜登政府能夠緩和對朝政策,尋求就恢復朝鮮半島和平談判取得突破,并希望成為他參加2022年總統大選的政治王牌。但是有專家指出,朝鮮不認為其與韓國是對等狀態,朝鮮的不滿更集中于美國,從本質上推動朝韓合作(或不合作)的主要因素是朝美關系,而不是韓方的政策。目前拜登政府已完成對朝政策評估,但詳細內容尚未公布,有韓國專家認為,半島問題對拜登政府來說不是核心議題,因此美方可能會利用韓國急切心情,坐等韓方做出更大讓步。看得出來,在中國問題上,韓國“想讓中國和美國都滿意”。對韓國而言,中國和美國是其最大的兩個出口市場。去年,中國占韓國出口的26%,美國為14.5%。媒體認為,文在寅執政期間,韓國一直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希望謀求更多的自主性,只要文在寅及其政黨掌權,韓國將繼續保持一定的自主性。而一旦保守派上臺,他們將立即選擇依附美國,韓國將重返“反華時代”,像日本一樣,成為美國圍堵中國的馬前卒。目前韓國之所以還沒有選邊站,主要是巨大的經濟利益在發揮牽制作用。因此,中國要積極做工作,繼續打“經濟牌”,力爭韓國保持中立。
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Ksliu近日發文指出,拜登上任4個月來,開展了一系列圍堵中國的外交活動,有些國家已經明確倒向美國,5月20日歐洲議會高票通過一項決議(599票支持,30票反對,58票棄權),無限期凍結《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可見美國政府組建“反華統一戰線”已初見成效,中國面臨一場艱巨的“反圍剿戰爭”。
老夫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對付美帝圍堵兩個字:“強拆”》,基本思路是:高舉“創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大旗,以“一帶一路”為平臺,以市場為導向,以利益為驅動,抓住“資本逐利”這個牛鼻子,打造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共同體,以“經濟牌”破解“民主牌”,強拆“反華統一戰線”,讓美帝打壓中國和平崛起的圖謀徹底失敗。
(作者系昆侖策特約評論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老夫子雜貨鋪”)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