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座談會前,習近平1日下午在中國國家版本館考察。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2023年6月2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一、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發展的連續性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習近平主席說:“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說到底還是要堅持文化自信。”因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
第一,中華文明的淵源
研究要究理于事物始生之處,研理于心意初動之時。龔自珍說,欲要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語言文字,是人們用以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文明和文化的主要工具和載體。
1、文明和文化的關系。語言文字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有著定國神針之用。語言用以意念、思想的表達。天人感應,感而遂通,意念意理呈現。語言文字不僅用以交流思想,還能展現人的思維方式方法,確定思想內容和明確思想成果。就文明和文化來說,簡而言之,文明是文以明之,文化是文以化之。
經過幾代學者接續努力,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實證了我國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當一個民族、一個社會(或組織)需要文以明之的時候,文以明之的思想內容,就是這個文以明之之時的民族、社會(或組織)的大多數人認可的認識(共識),明(顯示)示了這個民族、社會(或組織)的文明進(展里)程和文明(進)程(高)度。文明的思想內容顯示(標明)了文明的程度和高度。
共識一旦形成,就會作用于社會實踐,引領指導實踐。當一個民族、社會(或組織)文以明之的思想內容確立后,這個文以明之的思想內容,就為確立之時和確立之后的民族、社會(或組織)的人,在思想和行為諸方面,起到制約、引領和促進作用,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潛移默化,起到文以化之的文化作用。久而久之,積淀為民族意識,文化意識,成為明確的文化內容。文明與文化,兩個概念相通相融。
2、“文明”語詞的產生。在中國的古籍文獻中,發現最早的是《易經》中的“見龍在田,天下文明”。如同現在社會產生的語詞,一定有其相對應的內容一樣,文明語詞的出現,也會有相應的內容。當時的“文明”語詞,雖具體內容現代人仍不詳,但文明語詞的出現,說明當時的中國社會的發展,文明已是當時社會發展所需,文明的內容是當時社會族群許多人的共識,能夠體現當時社會這一地域的人的自然觀,歷史觀、價值觀,文明內容將根植于這一地域內的人的行為中,更多地以精神的傳承而實現代際延續。
3、“文化”語詞的產生。在《周易》中,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語。人文與化成天下緊密聯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確。西漢劉向《說苑?指武》中,有“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這是“文化”語詞最早出處。 《舊唐書?音樂志》三有“經緯兩儀文化洽,削平萬域武功成。”“既薦羽旌文化啟,還呈干鏚武威揚。”這里文化與武功、武威相對,是“文以化之”之意。 《清史稿?饒應祺傳》:又規復豐登書院,創修府志,文化蔚興,士民為立生祠。這里文化見其教育之意。 《清史稿?屬國傳一?朝鮮傳》:琉球自入清代以來,受中國文化頗深,故慕效華風如此?!肚迨犯?文苑傳三?林紓傳附嚴復傳》:窮無所之,日人聘講東方文化,留東數年,歸。 這里的“中國文化”、“東方文化”等提法,已與當今文化之義相合。
4、中國文化的本質。中國文化民為邦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早的文獻之一中的《尚書》提倡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渡袝?middot;夏書·五子之歌》云:“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夏朝以前的先祖,就已傳下訓誡:對于人民宜可親近而不可輕視,唯人民是國家根本,根本牢靠,國家安定?!渡袝贩謩e記載了皋陶“安民”、盤庚“重民”、周公“保民”的思想。春秋時期管子說:“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老子說:“圣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孔子則說:“民之所欲,天必從之。”戰國時期孟子是民本論的突出代表,他提出了著名的“民貴君輕”說,闡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毛澤東主席的為人民服務思想,習近平主席的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都深深植根于中華文明的這些奠基性的文化基因中,是一脈相承。
5、中華文明的稱謂。人類歷史的前期,今人稱之為古文明,如曾經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一一西亞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中華大地的古中華文明。
中華文明又稱華夏文明。黃河中游是中華文明發源的核心區域,黃河在中國南北方的大河和大江中居于中部,主要的中華史前文化分布在黃河流域中游。從五帝時代,經夏商周至秦漢、魏晉南北朝再至唐宋,歷代王朝的都城均在大中原地區,中華民族“擇中立國”,稱為中國。宋代以后金元明清王朝建都北京,仍然是擇中立國,大金王朝的都城就稱為中都,認為“燕京乃天下之中”。
農業是文明之母,中華民族從伏義氏、神農氏、黃帝時就愛耕種土地種糧且愛花(北魏以前沒有“花”字,華就是花。黃河岸邊的石峁遺址皇城臺,有豎立著的長石雕圓立柱。立柱為中型,立柱上面雕有花紋,意為大地母親,彰顯王權。現在的全國各地也大都有“市”花)。到夏朝時,稱為“華夏”。周朝認為自己是黃帝的后裔,自稱為“有夏”,也自稱“華夏”,后又將周王朝分封出去的諸侯國稱作“諸夏”或“諸華”,成為華夏民族。中原地區后來和燕山腳下的龍圖騰標志的部族,形成了中華文化的共同體,成為中華民族。
6、對文明的研究。人類發展的歷史,從多側面多角度來看,是生產逐漸發展的歷史,是經濟逐漸發展的歷史,是文化逐漸發展的歷史,是文學逐漸發展的歷史,是科學技術逐漸發展的歷史,是哲學逐漸發展的歷史,是美學逐漸發展的歷史,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逐步發展的歷史,是政治發展的歷史,是各個國家國家機制、制度發展的歷史,是社會意識形態逐漸發展的歷史等等。人類發展的歷史,涵蓋人類歷史發展的方方面面,含有人類現有的所有學科和以后產生的所有學科的內容。對所有學科的學者來說,人類發展的歷史,含有所有學科都能研究整理出來的、各個學科的學科萌芽和學科發展史。
7、對人類發展歷史規律的研究。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是順規律者昌逆規律者亡。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發展是如此,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也是如此。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在國家層面上來看,是在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過程中,尋找解決各種棘手問題和深層次矛盾的過程。哪個族群哪個國家能夠找到相對公平公正的系統治理方法,哪個族群哪個國家就會發展得好。
8、文明、文化的交流。族群中民族中國家中,兩種或幾種文化相互學習和借鑒,往往能發展出更先進的文化。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各族群文化不斷融合發展的歷史。中國發展的歷史,世界各國發展的歷史,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從文明和文化層面來看,也都是文明、文化發展的歷史。都是不斷地在治世和亂世之間循環、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探索和確立更適合人類生存發展的治世模式,探索走向人民幸福的和平盛世的途徑。各個文明的萌芽、發展、昌盛和衰落,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發展、昌盛和衰落,從其文化發展中就能展現。而世界文化的內容,則記錄、展示了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各種探索的進展里程,發展的程度與高度。
第二、中華文明與世界文化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上古時期,世界各個民族是各自獨立發展(后來互相影響),形成了人類歷史上光輝燦爛光華四射的四大古代文明。但是西亞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這三個古文明,后來都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的原因而中斷了,只有古中華文明沒有中斷,延續發展至今。探索其他古文明中斷的諸多的原因之中,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中斷的原因。
1、世界文化的國別劃分。世界文化(地球文化)按國別劃分,包括中國文化、印度文化、伊朗文化、俄國文化、英國文化、法國文化、美國文化等等國家文化,不一一列舉。世界文化按洲別劃分,包括亞洲文化、歐洲文化、非洲文化、澳洲文化、南北美洲文化。世界文化按東西半球劃分,包括東方文化、西方文化。
2、世界文化的內容。世界文化由各國優秀文化而組成。世界上有二百多個國家和地區,兩千多個民族以及多種宗教。人類文明因此多彩多姿。每一種文明都有自己賴以生存和繁榮的土壤,都凝聚著一民族之智慧、一國家之精神。各個國家的文化,都是由各國所居地域的生存狀況所需而生成,隨經濟發展制約而發展,逐步形成發展到現在的文化程度。各個國家的文化,都是由其優秀的文化逐漸淘汰非優秀文化而形成的。文明的多樣性是人類社會存在的客觀現實,是當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類進步的重要動力。世界文化寶庫由世界各國文化的優秀部分來組成,世界各國人民的發展歷史進程中所積淀下來的優秀文化內容,既充實了各國的文化寶庫,也充實了世界文化寶庫,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3、世界文化的共識價值。世界各國人民共同認識和認可的價值,叫共識價值(或稱普世價值)。共識價值就產生在世界文化寶庫里、產生在世界各國文化中(而不是只能產生在某一個國家文化中)、產生在文化的過程中。如《馬太福音》記載耶穌曾說“無論何事、你們愿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這句話被認為是具有共識(普世)價值的行為化認識、是行為規定道德義理的實踐化要求,是人們為人處事應該遵守的金科玉律。但當羅馬傳教士來到中國,看到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時,他們目瞪口呆,因為耶穌比孔子要晚整整五個世紀,而耶穌與孔子的價值觀卻如出一轍。如今德國柏林得月園的入口處,矗立著兩米多高的大理石孔子像,孔子像花崗石基座上刻著的正是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句名言。
第三、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承續發展
綿延數千年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也是當今中國發展的豐厚滋養。中華民族之所以是現代世界各民族中具有最悠久歷史的民族,是因為中國文化始終是一種博采眾長、海納百川、具有人類普遍適用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文化。
(一)、中國文化的人文性最具有人類普(遍)適(用)性。在世界文化的中國文化中,“人文”一詞古已有之,《周易》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即天道運行的自然規律。“人文”,指人倫事理的社會規律。治國者須觀察天文,明了時序之變化;須觀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從文明禮儀,行為得當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人文與化成天下緊密聯系,以文教化的思想已十分明確。比西方社會文藝復興時提倡的人文主義,早了大約兩千年。
中國人不僅最早提出了人文概念,而且和天文對舉,天文講自然之序、屬于自然科學,人文講人倫事理、屬于人文科學,兩者互補、相輔相成,形成了人類科學、形成了中國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思想文化體系。
談文明或文化,首先要談古代文化,因為人類最早產生的文化內容,就是生存行為化規定的內容,表達著最深刻徹底的維護生存的意愿,這也是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因為最早產生的生存行為化規定,決定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初和今后的發展方向和如何長久地生存延續。在人類自然演化的進程中,不同的族群所組成的社會結構雖有不同,但無論個體行為有何差異,都受族群約束,其行為都會指向實現自身和群體的生存發展的穩定性。越原始的東西,越具有奠基性,決定性與穩定性。
人的行為準則,在動物親緣社會和人類原始社會,屬于后人所稱謂的倫理、道德類的內容,有了這些行為化規定,才能使得這種自然的家長式的社會結構,穩定地存在和延續發展。人們必須按照這種規定方式執行,否則你和你的(家)族群(體)將會被自然淘汰。
中國文化的人文性,使中華民族形成了“天下為公、天下大同的社會理想,民為邦本、以政為德的治理思想,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厚德載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義利兼顧的經濟倫理,天人合一、萬物并育的生態理念,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思維方法、講信修睦、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等諸多人類優秀的理念與方略。
(二)、中國文化的內容方面。中華民族與世界各國各民族一樣,文化中既含有各民族共有的文化成分,也有著自己特有的文化成分,有著中華民族處理各種關系所特有的方法和途徑,是中華民族對生活生存的秩序及意義的一種特殊的把握。因而也形成了特有的問題意識、解決方式方法和特有的價值目標。中國傳統文化,各個國家的傳統文化,都是在其過去的特定的自然生存境遇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發展起來的。
1、中國文化依據身份擔當責任。中華文明、中國傳統文化,注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依據身份擔當責任。從《周禮》到孔孟之道的禮制,“親親、尊尊、長長”等,都特別重視責任。父母對子女的責任,子女對父母的責任、兄弟姐妹之間的責任、夫妻之間的相互責任、家族中集體中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責任等,從家庭到社會都有一種責任。西周以宗法等級制度為核心的禮的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正統思想的核心。到漢代以后轉變為社會生活層面秩序塑造和維持的機制,但禮的基本原則,親親、尊尊、長長,孝敬父母、尊長愛幼,并未發生改變。責任本身是一種美德,是具備良好道德品質的人所具有的。中國文化認為自私不是好品德,中國文化不像西方社會那樣,提倡個人利益高于一切的自私自利。自私自利是西方“民主、自由、人權”追求者的追求。
2、國家利益高于個人利益。中華文明、中國文化,始終注重家國情懷,對國家利益的推崇,永遠高于個人利益,也成為個人應具有的美德。比如提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個人應以國家利益為重,國家為首要服務目標。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表明了個人為國家利益獻身的精神。宋代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朝廷為官為百姓憂慮,身處江湖就為君主憂慮,體現了范仲淹的憂國憂民思想。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始終將國家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感召了后代多少志士仁人為國家正義事業而英勇獻身。這些人成為中華民族永遠的道德楷模。
3、家族利益高于個人利益。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維護國家的利益,家族宗親的利益也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商、周時期就有文獻記載“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論語·陽貨》)。“三年之喪,齊疏之服”(《孟子·滕文公上》)。 “守孝三年”的傳統要求人們,父母去世之后,子女需要在家守孝三年,其間不能工作,不能進行娛樂活動,將家族宗親利益置于個人之上,這已經將家族孝道傳統,轉化成為了個人的道德行為準則。中國文化,從個人修身到關愛他人、奉獻社會,遵循孔子所設想的至善之路——從個人、家庭到國家和天下,而實現至善的關鍵在于各盡其責,在井然有序中盡好自己的職責。
4、公平和諧公私兼顧。中華文明、中國文化,“公平、公道、和諧、責任”是最具哲理又符合人們向往追求的共識價值(普世價值)。社會既重視每個人的個人利益,個人的個人利益又都不能凌駕于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與國家、人類的利益之上,是較之西方社會更合理、更具普世文明的共識價值理念。《禮記》中的“禮運”篇,記載了孔子對人類未來大同世界的精彩描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孔子提倡仁愛與仁政,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與孔子思想一脈相承的孟子則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關愛人性是人類永恒的需要,是中國文化中從古至今一以貫之的追求。
5、去惡揚善文治教化。中華文明、中國文化認為人性本善、強調文以化之去惡向善。人文區別于自然,有人倫之意。人文區別于野蠻,有文治教化之義。人文一詞的產生,標志著人類文明時代與野蠻時代的區別,彰顯著人之所以為人的人性。恩格斯說過:“人類是從野獸開始的,因此,為了擺脫野蠻狀態,他們必須使用野蠻的、幾乎是野獸般的手段。”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逐步摒棄野蠻、逐漸走向更加文明的歷史。中國文化中普遍的道德觀點認為,自我本位與他人本位是人性的兩面。春秋戰國時的孟子主張“人性本善”,通過學習修身永保善良。荀子主張“人性本惡”,但是也是強調學習、修身養性去惡向善。善與惡是寄生在人類思想中的兩個對立面。但孟子與荀子都認為要以文化之、提倡且重視人的后天的教育。
人們生活在社會群體之中,無法離開社會環境單獨生活,過度的自我本位,在集體生活中的弊端會被無限放大。而個人本位的自私自利者,在中國社會始終無法得到社會和人民群眾的認可。比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君子所不齒、成不了社會主流,曹操的“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這一類的理念信條,讓曹操一類的人成為了各大戲曲舞臺上的白臉人物。
6、克己修身嚴于律已。中華文明、中國文化提倡克己修身、嚴于律己。自我本位意味著自私、貪婪,而這些行為和傳統文化的“仁、義、禮”等觀念相背離,為無數文人墨客所唾棄、為主流文化所不齒。 “觀乎人文”是道德義理的人文化,宋代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教條》中說,“古昔圣賢所以教人為學之意,莫非使之講明義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他說:“古之圣王,設為學校,以教天下之人……必皆有以去其氣質之偏,物欲之蔽,以復其性,以盡其倫而后已焉。”朱熹認為,要克服“氣質之偏”、革盡“物欲之蔽”,社會上的人都釋放出人性中所具有的善性,人類社會才能和諧,人們的生活才能幸福。
7、天人合一、自然合諧。中華文明、中國文化,提倡天人合一、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人類是從自然界進化而來的,人類的歷史就是逐漸摒棄野蠻、逐漸走向更加文明的歷史。人類必須永遠遵循自然規律而生活,否則就是自取滅亡被淘汰而成為地球的過客。在地球產生以來的運行中,從三十五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以來,已有五億種生物生存過,如今絕大多數早已消逝。如2.5億年前的三葉蟲、6500萬年前的恐龍,它們都已經成為地球的過客就是對人類的教訓。
自然科學,是人類對于自然萬物存在規律的真實存在性的認識。人文科學,是人類遵循自然規律生活的經驗智慧結晶真實存在性的認識。“觀乎天文”注重自然規律,是中華民族周代以前就認識到,至少從《周易》產生的時代就已經開始用文字表明,就已經懂得了人類需要了解自然規律、掌握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規律而生活,人類才能生存延續、人類才能生活幸福、而絕不能違背自然規律而生活。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就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認識自然,遵循自然規律生活的明證。順應天時的自然科學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更多地認識自然規律、使人都越來越自覺地遵循自然規律,使人類社會的生活更加美好。人類取得的一切科學技術成果,不是人定勝天(誰也改變不了自然規律)、而是人定順天(認識自然規律遵守遵循自然規律、利用自然規律),是更積極主動地順應自然。
8、人人合睦、社會合諧。中華文明、中國文化提倡合睦、人與社會和諧。“觀乎人文”注重社會規律,是中華民族周代以前就認識到,至少從《周易》產生的時代就已經開始用文字表明,就已經懂得了人類需要解決、需要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家族、個人與村落(部落)、個人與民族、與社會、與國家的關系,懂得處理好族群與族群,民族與民族、族群與國家、國家與國家的關系,人人平等、和諧、合睦、和平,社會才能和諧和平,個人才能生活幸福,人民才能生活幸福,人類才能生活幸福。
9、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華文明、中國文化,強調個人的修身律己是管理家族、管理國家的前提和根本條件。以個人的修身,和對社會倫理、政治的關注為歸宿,是孔子儒家思想最根本的兩個方面。《大學》中提出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修己是個人生存于社會的前提,是治國的前提,修己能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根本之處。
繼孔子之后,孟子對修己有了更加充分的發展。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基本上成為了封建社會讀書人的基本信條,唐代詩人白居易就是如此。以修身為本而構建的一整套理論體系,被稱為儒學。而將儒家這一套學說結合時代、社會、政治的需要,以求治國平天下的實踐被稱為儒術。儒家學問體用合一,儒學與儒術是體和用的辯證統一。儒家學問自身的這種特性,使從管理者到普通百姓的一切人的個人道德修養,及現實政治實踐都能找到明確的路徑。無論是在亂世還是在治世、無論是在道德自覺修養還是現實政治實踐,儒家學問都存在相應的進路。
10、主張天地之序、百物皆化、人和為貴。《禮記·樂記》有云:“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西周開國元勛周公在古代圣賢制作的古禮的基礎上,創造了禮樂制度——周禮。用禮的方式,制定行為規范,進行禮樂文化,把歌、樂、舞與禮緊密聯系在一起,樂舞、樂曲、樂章等,也必須體現藝術表演內涵,建構起一套禮樂文明。春秋時期,隨著社會形態的演變和政治格局的變遷,逐漸出現了禮壞樂崩的局面??鬃右钥思簭投Y為己任,在周公制禮作樂的基礎上,逐漸建立以禮與樂為核心的儒家思想體系,宣揚“禮之用,和為貴”的禮樂文化。
此后,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自覺繼承問禮、學禮、復禮、傳禮,把禮、樂作為倫理道德的載體,構建儒學政治思想和社會倫理思想。古老的禮樂觀念,逐步升華被全社會普遍接受和認可,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對后世的政治生活、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禮樂文化體現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體現了中國傳統音樂的深刻內涵。在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今天,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引領人類和平發展等,都具有特殊的時代價值和深遠意義。
(三)、中國文化的經世致用性,在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中一以貫之?!肚f子·齊物論》:“春秋經世,先王之志。”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周易》哲理到孔孟之道、經漢尊儒術到唐納四方、再經宋朱(熹)理學對孔孟之道的堅守、一直到明朝鄭和下西洋與世界各國各民族的自由貿易的平等、尊重與不擴張,中國文化一直堅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堅持不掠奪自然、不掠奪社會、不掠奪其他國家與民族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人文思想文化體系。
第四、中國文化發展的淵與流
中國的上古時期,與世界各個民族一樣各自獨立發展,形成了人類歷史上光輝燦爛光華四射的古代文明。但是西亞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還有稍后歐洲南部的古希臘,這些古文明,后來都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的原因而中斷了,只有東亞華夏地區的古中華文明一直沒有中斷而延續至今。
中華民族雖也歷經波折、但至今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因為中華民族自覺地遵循自然規律、堅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堅持不掠奪自然、不掠奪社會、不掠奪其他國家與民族的“天人合一、自然合諧”的人文思想體系。
1、大同理想的融通發展。中國文化中,作為主流文化的儒家大同理想與現代民主制度相通相融。儒家的大同太平理想,與現代民主社會雖不全然相同,但兩者本質一致。大同太平理想在許多數國家已得到局部實現,如民主選舉制以保證“天下為公、選賢舉能”;健全的福利制度保證“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博愛精神支配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維系著講信修睦的人際關系,使整個社會互助互濟、扶弱救貧和睦相處。
2、民本思想的融通發展。儒家民本思想與民主思想、在義理上一脈相承。儒學肯定國家社會以民為本,就是肯定了人的生存權、發展權?!渡袝分械?ldquo;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戰國時代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唐代柳宗元《封建論》中的“君由民舉”、明代黃宗羲《明夷待訪錄》中關于“君臣皆為民立”的思想等,都是相當成熟的社會契約思想?!睹饕拇L錄》是一套基本完整的制度設計,體現了黃宗羲復興儒家政治理想的努力。
清末的譚嗣同,在《仁學》中暢言:“生民之初,本無所謂君臣,則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舉一民為君。夫曰共舉之,則非君擇民,而民擇君也……夫曰共舉之,則且必可共廢之。”這些論述都是儒家人民性民主性的思想精華,是民主憲政題中應有之義。梁啟超說:“儒家舍人生哲學外無學問,舍人格主義外無人生哲學”。儒家重視人、關心人、尊重人,肯定人的價值和人格尊嚴。毛澤東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習近平主席的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皆是如此。
3、重民尊民思想的承續發展。傳統文化重民尊民,重視集體、重視社會。儒家認為自我理想只有在社會中才能實現,理想人格是能在群性與個性之間維持平衡的人。儒家富有體己度人的道義關懷,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己欲立立人,己欲達達人。十分重視個人自主的獨立品格和對自由意志的堅守。孟子認為“道惟在自得”、“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都是對人的獨立性和主動性的充分肯定。
4、責任使命憂患意識的承續發展。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大儒和大理學家極富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使命意識及尊嚴意識。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不斷高漲的尊嚴意識、道德意識、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必定要在人的行為上尋找出路,在理論和實踐中逐步走向反對專制、追求民主的大道,這是道德心性邏輯發展之必然。
5、天下為公思想的承續發展。采取了共產主義公有制理念建國的新中國建立以后,新中國的創始人、開國元勛毛、周、鄧等第一代領導人,對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按照“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的原則,繼承優良傳統并超越傳統而發展,普及民眾并推向世界。
毛澤東主席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指出:“革命戰爭是群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爭”“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毛主席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在紀念革命戰士張思德的追悼會時,就號召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要“為人民服務”,“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建立的新中國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人民政府”,軍隊是“人民解放軍”,法院是“人民法院”,檢察院是“人民檢察院”,廣播電臺是“人民廣播電臺”,貨幣稱“人民幣”,中央級銀行是“中國人民銀行”等等不再贅述。
6、人民至上的發揚光大。習近平主席新一代領導人,仍然承續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繼續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習主席的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的提出和實施,既是繼承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是共產主義理想應時而生的具體的現代性實踐,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也是深深植根于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應時而生與時俱進的現代化顯現。
習主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具體實踐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開辟發展了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從孔子時期就產生出的大同世界思想的實踐化的理論升華和發展完善。
二、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發展中的創新性
中華文化的長盛不衰,是因為中華文化海納百川博采眾長、主動學習各個兄弟民族的長處的文化包容性、開放性和創新性。距今四五千年前或更早,中國不同區域間已有普遍的文化交流,中華文明在今天的中國地域范圍內,史前時期每一個地理單元或地區如燕遼地區、海岱地區、長江中游、長江下游、中原地區等,都有著各自區域內文化與社會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但同時這些區域文化之間也存在互動交流。
(一)、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學習交流
文化互動的結果,直接表現為周邊諸文化先進因素不斷匯聚與融合發展,使中國文化在創新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帶來了中國文華的繁榮。中國文化在春秋戰國時期,就產生了儒家、道家、法家、農家、墨家兵家、醫家、雜家、名家、縱橫家、小說家、陰陽家等包羅社會方方面面學說的諸子百家,發展出和而不同、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既有符合管理社會的最科學的社會秩序管理學說的儒家,還有本就崇尚自然科學進行各種工具制作的墨家,制作先進農具進行深耕細作的農家等等,否則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還有古歷法、渾天儀、造船技術、先進農具等,一直到產生早于哥倫布航海技術的明代的鄭和下西洋,怎么能夠經濟發展科技領先世界千年?
特別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和軍事控制,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統一國家的進步和發展。而且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有了大一統的成熟的國家機構機制,為以后各朝各代所沿用。文化互動帶來文化的創新發展,在中國歷史上屢屢出現。
(二)、文化發展過程中的容納百川
1、春秋戰國時期的胡服騎射。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了“著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毅然發布了“胡服騎射”政令,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在與北方民族及中原諸侯的抗爭中起了很大作用。文化互動的結果是在吸收的基礎上對其他文化與社會的文明因素有所揚棄、改造或創新,使自身的文明發展程度更高。
2、漢代漢武帝時的張騫出使西域,到了大宛、康居(今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內)、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今印度)、于闐(今和田)和周邊地區。烏孫也派遣了使臣和向導、翻譯送張騫回國。烏孫使臣隨著張騫來到了漢朝,看到漢朝的繁盛景象,其它國家的使臣也陸續跟著漢朝使團來到了漢朝。漢朝與西域各國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開拓了后世聞名的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國與西域之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文化的交流,豐富了漢朝人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3、唐代的唐僧取經。唐朝僧人陳諱,法號玄奘,唐太宗時玄奘從長安出發,經我國新疆和中亞等國,到達天竺國即今天的印度,學習了許多語言,研究了大量佛經,同天竺各地的一些名僧一起研討佛經,回國時帶回佛經六百多部。玄奘還和他的弟子合寫了一部《大唐西域記》,詳細記載了當時的一百多個國家的情況,成為今天研究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國以及中亞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資料。
秦漢時期,來自印度的佛教已有流傳,經唐僧取經引入的佛教,更豐富了中國境內的佛教內容,促進了佛教的傳播,佛教也更深融入了中華文化之中,儒、道、佛并列,成為唐代以后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中亞、南亞許多國家與民族文化的長處也自然納入到博采眾長的中華文化之中、使中華文化開始具有了亞洲文化的內涵、成為東方文化的代表。
4、在唐、宋、明、清時代,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也傳入我國。在晚清時期,西學大規模傳入,也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文化,促進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文化交流的意義在于互相借鑒,超越自我,共享一切文明成果,文化互動的發展過程,都是不斷邁向更加文明的過程。
5、明代鄭和下西洋納入多國文化元素
明代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末歐洲地理大發現的航行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航行。鄭和七次下西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貿易,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制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也把這些國家和民族的先進文化元素,納入到博采眾長的中國文化之中。
6、清末洋務運動學習資本主義。到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的清代的洋務運動開始學習西方的資本主義。清政府在與入侵中國的帝國主義國家的軍隊聯手對抗太平天國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中,看到了外國先進科技的好處,有了學習外國科技的欲望,六十年代后,清政府引進西方科技、買西方的機器、造輪船、修鐵路,開始電報、新式郵政等。江南制造總局,金陵制造局、天津機器局、福州船政局,漢陽槍炮廠相繼開辦。紡織工業,蘭州織呢局、上海機器織布局、華盛機器紡織總廠相繼開辦。漢口辦的湖北織布官局實際上包括織布廠、紡紗廠、繅絲廠和制麻廠四局。洋務運動對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生發展在客觀上起到了進步作用。
7、二十世紀初引入馬克思主義。到了二十世紀初期,俄國十月革命后開始學習西方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洋務運動經過中日甲午戰爭、經過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帝國主義侵略破產了。實踐證明,科技落后的國家,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化機械化的資本主義之路是走不通的。因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以先進剝削落后為前提為基礎、是以強者剝削弱勢群體為前提為基礎的。落后的國家都發達了,先發達的國家它剝削誰?
新中國成立前一百多年的時間里,中華民族始終處于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救亡圖存的斗爭中,現代化的努力舉步維艱。這讓中國人認識到,資本主義的貪婪和剝削本性,讓積貧積弱的國家發展不了資本主義,也不可能實現現代化。而共產主義則是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提倡一切受剝削受壓迫的人聯合起來,是弱勢群體聯合對抗強勢群體、追求公平公道的哲學與思想體系。二十世紀初俄國的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共產主義,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使即將被西方列強瓜分的中華民族,又重新自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8、新中國的改革開放。新中國成立后使行了公有制,到了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新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交流合作、互相學習、博采眾長,根據中國的實際、充分學習一切國家的一切長處,而又避免走他們的彎路,使中國的經濟發展走向了快車道,在世界的排名越來越往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迅速崛起,不僅能夠解決中國自身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而且能夠抵御并且化解西方社會出現的經濟危機、幫助世界許多國家化解經濟危機。
(三)中國自然走向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中國經歷了一百多年的艱苦歷練,已經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又像漢、唐、明代一樣,走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我們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走出了一條在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目標統領下、國營企業、中外合資企業、私營企業、個人中小微企業并存發展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做大事的優越性。相對于中國歷史,相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西方社會,體現了中國文化、國家制度體制的創新性發展。
中國社會從孔子時的大同世界的集體主義,到與傳入中國的馬克主義的共產主義的大同世界的集體主義相契合相融合,使在西方社會產生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開花結果,長足發展而生成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道路,也使得中國文化中的集體主義與時俱進,自然走向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
三、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統一性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中國在漢、唐、明各個時代,發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令人贊嘆的成就,展現出了中華民族開拓創新、與時俱進、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是蘊涵著豐富知識、智慧、藝術的無盡寶藏,特別是現在的重新崛起,使中華民族重新堅定了文化自信,開始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
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經天緯地之智,是中華文明歷經長期歲月演化融合而成、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精華、各種觀念精華的結晶,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繼承發展,是具有鮮明中華民族特色、歷史最悠久、內涵博大精深的文化。
中國是一個大國,但中國并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個大國。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境內有許多民族,有許多的小國,空間上分布的廣闊,覆蓋了眾多地理氣候帶,并因此產生了作物多樣性、生活習俗多樣化,文化多樣性,文化多元性,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和而不同、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但那個時候出了思想家孔子,他招徒講學,創立了儒家學派,建立了仁義禮智信這一思想文化體系,各族人民在這一思想文化體系中相互交流逐漸認同,最后許許多多小國逐漸并成了一個大國。特別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加強了經濟文化交流和軍事控制,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于統一國家的進步和發展。而且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有了大一統的成熟的國家機構機制,為以后各朝各代所沿用。
為便于國家治理,秦始皇廢棄儒術,但滅秦而興的漢代卻獨尊儒術,使孔孟思想文化體系又興盛延續發展。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崇尚統一的家國情懷,在這個大國中,人們有著大致相同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盡管有時候因為利益的訴求也發生沖突以致于分裂,但是因為有這個相同的思想文化體系存在,過不了多久,分裂的國家又會統一起來。而且隨著時間的進程,這一思想文化體系不斷被周邊地區認同,周邊地區的人民也不斷的加入進來,這個國家就越來越大了。中國歷史上多次發生過中原政權被邊疆少數民族政權奪取,如元和清,但無論哪一次邊疆少數民族的奪取中國中原政權,無一例外地都反過來被征服,并不是被中原政權的武力征服,而是被文化征服。邊疆少數民族武力征服中原政權,反而又被文化征服,使中國的版圖逐漸擴大,中華民族大家庭也越來越大。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
四、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包容性
中國文化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中華文明中國文化海納百川,中華民族容己容人與人為善,宰相肚里能撐船,與相同者不同者都能和平相處。善于學習、博采眾長、海納百川的包容性、使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對內、對外互相學習,善于學習,并且學為中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所學內容納于自己文明自己文化體系之中。胡服騎射提高了中華民族的能力,張騫出使西域,中華文明中納入了中亞西亞文化元素,唐僧取經學習了中亞南亞文化的可用之處,納入了南亞文化元素,提高了中華民族的能力和文化內涵,鄭和下西洋,中國文化中又增加亞非等多國多民族中的許多文化元素。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的資本主義,發展自己的經濟和科技,學習西方馬列的共產主義思想,都充實發展了中國文化。
習主席說,中華文明具有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國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諧格局,決定了中華文化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也獲得了世界各民族各國家的理解信賴,中華民族朋友遍天下。
中華民族善于學習善于創新,中國在學習世界各國的可學可用之處的過程中,明確提出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即使是學習西方社會產生的共產主義,中國也提出和實行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具體實踐相結合,在武裝奪取政權時期,走出了不同于蘇聯的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產生了不同于世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充分發展利用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集體主義精神,發展自己經濟文化的同時,也在為世界發展做出貢獻。自古以來,有著文化包容性的中華民族是在學習中發展,在發展中學習。一直在創新改進,一直在發展進步
五、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和平性
中國文化主張天地之序、百物皆化、人和為貴,不掠奪自然、不掠奪社會、不恃強凌弱,不掠奪其他國家與民族。這種“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人文思想文化體系,一直具有和平性。
中國明朝的鄭和下西洋時,那時世界上還沒有強于中國的強國,按照西方的殖民理論與叢林法則,中國借此機會完全可以攻城略地、海外殖民、擴大勢力范圍。但中國沒有那樣做,中國完全尊重世界各國各民族自己的發展,絕不把自己的文化意識與做法強加給各國人民。反映出的是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民族的互相尊重與仁慈善良,反映出中國文化的德仁厚重與以和為貴的和平性。
鄭和下西洋通過多種形式與當地開展雙邊貿易,平等互利,互通有無。把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麝香、金屬制品和書籍等運往國外,換回當地的香料、藥材、動植物、珠寶及生產瓷器所需原料等多種貨物,推動了中國和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
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的雙向交流和共同進步。鄭和向海外傳播科學文化、典章制度、文教禮儀、宗教藝術等中華文明,將中國在建筑、繪畫、雕刻、服飾、醫學等領域的精湛技術帶入亞非國家,向當地人民傳授鑿井、筑路、捕魚技術,推廣農業技術和農作物栽培方法,推行貨幣、歷法、度量衡等。同時,亞非國家的文明成果也傳入中國,亞非國家文明的長處也自然納入到博采眾長的中華文化之中。鄭和下西洋推行親仁善鄰,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
人類歷史上也有很多大國,比如羅馬帝國,波斯帝國等等,后來都滅亡了,為什么中國不會滅亡?因為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等帝國,都是靠武力征服建立起來的大國,武力統治是不能長久的,是不得民心的,所以最后必然滅亡。中國不是只靠武力建立起來的國家,中國從來不想消滅異己和不同的文化,對于不同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中國堅持的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先生語)。
“各美其美”是尊重文化多樣性,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美人之美”是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尊重文化多樣性是實現世界文化繁榮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都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鮮明的民族特色豐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繁榮。
中國堅持的是海納百川互相學習,中國從來不想獨霸全球,毛澤東主席在詞作中把昆侖山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中國堅持的是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互惠互利,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靠文明、文化建立起來的國家。
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人文性人民性之根本,使中華文明發展之中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特點突出,緊密相連,密不可分。當談論某一特性時,都還不可避免地含有其他特性內容,都還可見其他方面的內容,因此在分而談論各特性時,前幾特性論述較詳,后幾特性論述則顯較簡。其實是幾特性的論述,能內容互文互現使之然。
中華文明具有的和平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決定了中國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決定了中國不會把自己的價值觀念與政治體制強加于人,決定了中國堅持合作、不搞對抗,不搞“黨同伐異”的小圈子,而是全球化的全世界人民共同體。
中華文明的發展始終建立在一個規律性的文化秩序基礎上,而這個文化秩序始終建立在與自然規律息息相關的基礎上,天行健而自強不息。中國西學為用的善于學習,在學習中發展的優秀文化傳統,以及公平公正公道、不僅尊重個人利益、同時尊重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重視責任的優秀文化傳統,自覺地遵循自然規律、堅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堅持不掠奪自然、不掠奪社會、不恃強凌弱掠奪其他國家與民族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諧”的人文思想文化體系,既能保持國家內部的合諧團結統一而不分裂,又能抵制外族的侵犯,永遠自立自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長盛不衰。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迅速的工業化和信息化,中國經濟總量已經世界第二,工業門類齊全,軍事、科技等領域已從原來的跟跑,發展成為并跑、領跑,逐步走到了世界舞臺的中央,走出令世人欣羨矚目的一條成功之路。中國人民已經堅定了自己的路道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文化和制度的力量,已被世界各國政界學界智者所公認,特別是被新冠疫情肆虐世界各國以來中國的抗疫碩果所震驚,再次證明了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經世偉力。
六、中華文明創新發展對世界文明的貢獻
中華文明、中國文化的持續創新性發展產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給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另一種發展模式,是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另一重大貢獻。
以資本為中心的西方現代化在現實運行中出現了越來越嚴重的貧富分化問題,如資本的積聚集中、勞動與資本的巨大分裂關系等都帶來貧富分化問題,而造成無所不在的悖論性的原因,就在于資本主義制度與現代工業的對抗。在資本現代化進程中,資本主義物質生產實踐愈發展,勞動者愈貧窮;而勞動者愈貧窮,愈發出現生產相對過剩問題,進一步引發周期性經濟危機,抑制了經濟社會發展。馬克思思格斯早就發現其不可克服而斷定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滅亡。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與以資本為中心的西方式現代化存在根本性不同。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習主席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目標。我們不能等實現了現代化再來解決共同富裕問題,而是要始終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實現現代化過程中不斷地、逐步地解決好這個問題。”中國共產黨一切為了人民的領導,決定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性質,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鮮明的特征和內在要求,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提供了根本保證。也為世界文明的發展,提供了不同的模式,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成,形成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關于現代化問題的重大理論創新。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長期探索的重大成就,在新時代偉大變革中得到了進一步推進和開拓,深刻改變了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格局,不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推動形成和發展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在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
作者:吳啟興;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