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解讀之三
著力提升配電網承載能力
推動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劉世宇 劉強 王雅婷 郭津瑞 崔陽 黃瀚燕
近期,國家能源局對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作出相關部署,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晰配電網發展面臨的形勢和挑戰,明確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配電網的主要發展目標和任務舉措,為推動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
一、《指導意見》出臺意義重大
(一)配電網是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最后一公里”
配電網是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在保障電力供應、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三五”以來,在《關于加快配電網建設改造的指導意見》和《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等政策文件指導下,通過加強統籌規劃、構建標準體系、提升配電網供應能力、優化網架結構、提高裝備水平、加強配電自動化建設、完善新能源和分布式電源接入體系等一系列行動舉措,中心城市(區)智能化建設和應用水平大幅提高,城鎮地區供電能力和供電安全水平顯著提升,鄉村地區電網薄弱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當前,我國電力可靠性和電能質量已達到較高水平,用戶平均供電可靠率達到99.89%以上,全國綜合電壓合格率達到99.86%以上,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卓有成效。
(二)新形勢下促進配電網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關于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二十字方針”,為支撐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指導意見》提出“打造安全高效、清潔低碳、柔性靈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電系統”。
新能源和新型負荷大規模發展亟須提升配電網承載力。一是需提升對分布式新能源的承載力。近年來,分布式光伏快速發展,截至2023年底,分布式光伏累計并網裝機已突破2.5億千瓦,占光伏總裝機的41.8%。分布式光伏具有開發建設規模及時序難以預測、發展布局及出力特性與負荷不協調等特點,當前部分地區配電網承載能力已接近極限,反送電問題突出,給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帶來極大挑戰。二是需提升對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的承載力。截至2023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000萬輛,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859.6萬臺。電動汽車充電的隨機性可能會加劇負荷的峰谷差,為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帶來一定沖擊。隨著電動汽車的加速發展,亟須進一步提升配電網承載力,為保障用電需求和大規模車網互動提供堅實的物理基礎。
配電網進一步向智慧靈活轉型升級亟待提速。新形勢下,伴隨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及新型儲能的接入,源網荷儲各環節數據信息將海量發展。同時,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車網互動等貼近終端用戶的新業態新模式也將不斷涌現。配電網作為電力系統轉型升級的關鍵環節,亟須加快向柔性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支撐實現《指導意見》提出的“在形態上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系統轉變,在功能上從單一供配電服務主體向源網荷儲資源高效配置平臺轉變”。
新形勢下,《指導意見》的出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將為系統推進配電網與源荷儲各側科學有序融合發展、全面提升城鄉配電網供電保障能力和綜合承載能力提供重要指導,為推動新型電力系統構建、能源電力清潔低碳轉型提供重要支撐。
二、《指導意見》聚焦提升配電網承載能力,支撐電力系統轉型發展
為實現“雙碳”目標、支撐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配電網需具備更強的承載力,在形態上從傳統的“無源”單向輻射網絡向“有源”雙向交互系統轉變,以滿足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新型儲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等各類新業態發展接入需求。《指導意見》提出了2025年配電網承載能力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顯著提升,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
(一)推動網源協同,提升配電網分布式新能源承載能力
滿足大規模分布式新能源接網需求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為實現2025年配電網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的發展目標,《指導意見》提出“有針對性加強配電網建設”,“評估配電網承載能力,建立可承載新能源規模的發布和預警機制,引導分布式新能源科學布局、有序開發、就近接入、就地消納”。一是夯實物理支撐,通過優化加強配電網網架結構,合理配置布點容量,不斷豐富配電網調節手段,加快配電網一二次融合和智能化升級,滿足分布式新能源規模化接入需要。二是完善管理機制,通過統籌配電網容量、負荷特性、調節資源情況,系統開展新能源接網影響分析,建立定期分布式新能源可開放容量的發布和預警機制,優化分布式新能源發展規模、布局和并網時序。
(二)推動網荷協同,提升配電網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承載能力
保障電動汽車等新型負荷用電需求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為實現2025年配電網具備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的發展目標,《指導意見》提出“科學銜接充電設施點位布局和配電網建設改造工程”,“結合負荷特性分析,有序安排配電網升級改造”,“建立配電網可接入新型負荷容量的信息發布機制,引導充電設施合理分層接入中低壓配電網”。一是加強規劃引領,在配電網規劃中充分考慮電動汽車、電能替代帶來的用電需求增長,加強負荷特性、布局和配電網匹配分析,科學銜接,助力構建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網絡。二是在夯實物理支撐的基礎上,完善管理機制,科學引導充電設施等新型負荷分層分區接入,充分利用各級配電網承載容量。
(三)推動網儲協同,提升配電網靈活調節能力
提升靈活調節能力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路徑。《指導意見》提出“基于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分析,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科學安排新型儲能發展規模”。一是在電源側,推動新型儲能與分布式新能源充分協同、深度融合。引導分布式新能源根據自身運行需要通過自建或共享模式合理配置新型儲能,促進新能源消納,提升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二是在電網側,在局部新能源占比偏高、負荷密集接入等電網關鍵節點和電網末端合理布局新型儲能。充分發揮新型儲能頂峰、調頻、調壓、事故備用等功能,提高電網穩定運行水平和應急供應保障能力。三是在用戶側,圍繞大數據中心、5G基站、充電設施、綠色工業園區等終端用戶配置新型儲能。充分挖掘負荷側靈活調節潛力,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等方式實現局部就地電力電量平衡和新能源消納利用。四是推動長時儲能技術應用。推動儲電、儲熱、儲氣、儲氫等覆蓋全周期的多類型儲能協同運行,大幅提升電力系統運行靈活性,為跨月(季)平衡調節困難提供可行解決方案。
(四)統籌大電網與配電網建設,推動新業態健康發展
大電網與配電網兼容并存是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指導意見》提出“建設滿足分布式新能源規模化開發和就地消納要求的分布式智能電網”“推動微電網建設”。一是提升配電網自我平衡能力。統籌考慮新能源出力特性、負荷特性及調節能力等要素,系統優化源荷儲容量配置,同時依托信息調控技術,逐步實現自主調峰、自我平衡。二是挖掘用戶側調節潛力。依托分散資源聚合互動等技術,創新需求響應組織模式,鼓勵可調節負荷、新型儲能、分布式新能源、電動汽車等資源以虛擬電廠、負荷聚合商、綜合能源服務等貼近終端用戶的新業態新模式主動參與需求響應,充分發揮用戶側資源靈活調節能力。三是推動主配銜接。新型電力系統將呈現大電網與分布式兼容并舉的形態,亟須理順大電網與配電網關系,為分布式智能電網、微電網接入公網創造便利條件。簡化接網程序,明確資產管理界面,明晰與大電網在調度權責、安全責任的界線劃分,確保大電網和配電網在規劃設計、調度運行等方面有機銜接,保障電能的高效利用和平穩輸送。
來源:中國電力報微信號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解讀《關于新形勢下配電網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4-03-13張志敏|俄猛烈反擊!烏克蘭電網遭遇毀滅性打擊,國際能源價格會大漲嗎?
2022-09-13明德先生 | 河南省委省政府發來感謝信:電網鐵軍,豫見你真好!
2021-09-0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