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所大力提倡推行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其重點就是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搞市場化的資本化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具體來說就是要構建以社會資本企業所提供的農業服務為主體的資本化農業服務體系建設,而淡化輕視鄉鎮和村組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
這樣的市場化資本化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特征是:其服務著重點是放在依賴社會資本企業身上;其服務著力點是放在依賴市場化整合配置農業服務資源力量上;其在鄉鎮層面原有的七站八所的農業服務體系的服務職能已經逐步轉變為行政執法管理的職能,并且鄉鎮供銷合作社的服務業務也日漸萎縮不景氣;其在村組層面“統“的服務職能,也在農村人民公社制度解體后,因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基本處于名存實亡的狀態。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長期以來所傾力打造的這樣特征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其對農村農民農業及農戶家庭承包生產經營是十分不利的。大家知道:我國農業是弱質產業,農民農戶是弱勢群體,農村是相對欠發達地區,因此以我國這樣的“三農”地位處境特殊國情條件,去直接在市場經濟競爭大環境條件下與社會資本企業所提供的農業服務項目進行對接,實踐表明其產生的負面后果是非常明顯的,突出表現在:社會資本企業所提供的農業服務供給與農戶所需求的服務在服務項目內容和時空要求及性價比上往往是不精準不及時不到位的,農戶家庭一家一戶生產經營所需要的服務保障不及時不充分,農民從事農業收入效益相對較低,做農業的積極性明顯降低,出現了年輕人不愿意種地而老人從事農業的狀況,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土地拋荒現象,并且農業因為化肥農藥除草劑的長久大量使用而產生面源性污染和食品安全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推進農業適度規模集約化和標準化生態化的生產經營方式轉變步履維艱,推動農業強國建設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進程非常困難,鄉村治理的難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等等。再從理論分析上來看:因為市場化整合配置資源的規律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競爭,其提供市場化服務主體的社會資本企業的本性是唯利是圖的,因此在市場競爭叢林法則作用下,社會資本企業在唯利是圖本性促使下,建設這樣的資本化社會農業服務體系,其必然是以追求社會資本企業自身利益最大化為根本追求的,而不可能真正是真心實意地為農戶設身處地做好產前產中產后服務著想的。因此所造成產生的一系列三農問題的后果就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正如上所分析的:是由于市場競爭規律法則,資本企業本性和農業農村農民農戶所處于特殊身份地位國情條件等綜合作用而使然的。
因此,我們應當看到這樣的所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其偏頗之處就是在指導思想上和具體做法上已經發生了異化,其異化主要突出表現在長期以來把農戶農業家庭承包經營所需要的集體“統”的服務體系建設的著重點和著力點,放在了依賴依靠社會資本企業所提供的所謂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上了。那么如何糾正異化歸回正道?從中國的國情出發,我國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的著重點應當放在哪里?著力點應當如何發力?
其正確的思路和做法應當是把著重點和著力點放在構建以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提供集體“統”的農業服務為基礎為重點為根本的,以其他社會資本企業所提供農業服務為補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體化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其具體理由是:因為憲法規定我國農業基本經營制度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實行以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采取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辦法,在農戶家庭承包經營“分”的基礎上,村組集體經濟組織從農戶實際需求出發,為農戶提供一家一戶解決不了的或解決不劃算的產前產中產后所需要的“統”的服務。這才是我國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的正確之策和根本之道。
因為就一般來說,在農業的整個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綜合性系統的鏈條中,其服務環節是穩賺不賠的,風險是比較小的,而長期以來,在國家制定出臺的扶持農業服務體系政策上,其重點主要是傾斜扶持社會資本企業所搞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支持把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鏈條中最能夠盈利的部分,從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給分離剝離出去了,而交給市場競爭去配置服務資源,交給社會資本企業去穩賺不賠的盈利賺錢,其這種做法的實際后果就是嚴重肢解了憲法所確定的農業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就是嚴重瓦解了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內在的統分結合的運行機制。其做法無異于用偷梁換柱暗度陳倉溫水煮蛙的方式推動農村農業私有化,其做法具有異曲同工之妙。是打著社會化服務這個掛羊頭的標簽而行資本化服務賣狗肉的馬甲,是名副其實的削弱農村農業集體化和去集體組織化的做法。這就是本文所提出所分析的我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已經發生異化發展的內涵外延及實質。
對此進入新時代,如何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從戰略上來說:就是要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農理論思想為指導,堅定不移走組織化的市場化的農業發展之路,圍繞著建設農業強國和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目標任務,把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與鞏固完善農村基本產權制度、農村基本組織制度和農村基本治理制度有機結合起來,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并通過逐步加大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的農業服務內容的份量數量質量及服務力度,推動“分與統”由量變而質變,實現由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為主轉變為由村組集體統一經營為主,最終實現小平同志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所提出的農業二次飛躍的理論構想的要求即“社會主義農村改革和發展會有兩個飛躍,第一個飛躍就是廢除人民公社,實行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第二個飛躍就是發展集體經濟“;“在一定條件下,走集體化集約化的道路是必要的。從長遠觀點來看,科學技術發展了,管理能力增強了,又會產生一個飛躍“;“農村經濟最終還是要實現集體化和集約化”;“這是又一個很大的前進,當然這是很長的過程”。
從戰術策略上來說:其切入點突破點就是要構建以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提供的集體化的農業服務為主體為基礎為根本,從強化集體“統”的服務功能入手,盡可能滿足農戶家庭承包生產經營所需要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從而完善健全農業雙層經營體制,并結合農村農戶承包土地三權分立改革,推進農戶承包的土地逐步有序流轉到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手里,把零碎分散在農戶家庭承包手中的土地解放出來,集中到村組集體經濟組織手中實行集體化集中經營,同時把農村勞動力從農業家庭承包中解放出來去發展多種經營去搞工副業去外出打工獲取勞務收入。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因此把土地和勞動力解放出來,這既是解放生產力也發展生產力,其意義之重大之深遠已經遠遠超越了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作用的本身!
其具體方法步驟是:先行試點,引導宣傳,群眾自愿,分類對待,循序漸進,完善提高。
首先,要在全國不同地區區域不同農業生產條件下的農村選擇試點試驗樣本,待進行3至5年時間先行試點試驗取得成熟經驗基礎上,再進行宣傳引導和推廣應用。其實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白泥井鎮候家營村官牛懼南社(組),從2019年就已經開始實行了“統種共富”模式試驗試點,其五年來實踐探索所取得成就成果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價值意義。
這個村民組的主要做法經驗是:2019年4月春耕前,村黨支部了解到官牛懼南組的農戶多年來反復強烈反應,其農戶自己家庭承包生產經營的土地和流轉出租給種植大戶的土地的收入都是非常不理想的狀況。于是村黨支部根據農戶的意愿,幫助這個組籌建成立了“土地合作社”,全組110戶農民全部自愿以土地入股,對全社3000多畝耕地進行集體化經營。大家選出6位村民負責種地,每人年工資2萬元。每年年初,合作社召開成員大會協商確定種植品種;然后利用大型機械統一耕種、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實現生產流程、農產品質量標準化;秋季,作物成果由龍頭企業統一收購。其土地經營權由村黨組織掌握,土地歸于集體經營,而不是民間組織經營或資本運作。如此一來,成本層層降低,實現了農民收益最大化。其具體在土地收益分配方面,按照1:2:7的比例進行分配,即合作社提留10%,用于發展集體經濟;提留20%用于管理費,用于專業人員工資或補助;剩余70%多,用于社員分紅。2019年新模式啟動當年,全社281人人均土地分紅11300元。此后,根據市場調整種植結構,2020年人均土地分紅增至12000元,2021年增至14700元,2022年增至18000元。同時,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勞動力,可自由打工或進行畜禽養殖及其他副業,整體收入提高。目前,全社60多人打工,其余勞動力飼養2700多只羊,最大規模兩戶均有羊200多只,養殖在100只以下的有40余戶。2022年全社人均純收入由2021年的2.8萬元增加到3萬元,比全旗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5180元、比全市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4766元。這個組的“統種共富”做法既成功解決了“誰來種地和怎樣種地”的難題,也較好的解決了農業適度規模化集約經營和實行農業標準化生態化的問題,同時又增加了農民經濟收入和發展壯大了村組集體經濟,也有效推動了鄉村治理
其次,就是要在堅持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進行分類區別對待循序漸進的實施。就農戶層面來說:重點就是要尊重農戶對于其家庭所承包土地經營的不同意愿,把那些農戶自愿將所承包的土地流轉到村組集體手中的土地進行集體統一經營,而對于那些不愿意將土地流轉給集體的農戶,采取適當合理的辦法把這些農戶的土地相對集中連片整合在一起,讓這些農戶繼續維持家庭自主承包經營不變,不搞行政命令不搞操之過急不搞一刀切,直到這些農戶通過實踐結果的比較而轉變了認識態度后,自愿將其所承包的土地流轉給村組集體經營為止。就村組層面來說:如果整個全村組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戶把所承包的土地流轉給村組集體手中,那么這個村組的農業集體化經營的二次飛躍的目標就基本上達到了。就國家層面農村來說:如果全國有70%左右的村組實現了農業土地集體化經營的,那么全國農業土地集體化經營的二次飛躍的目標也就基本實現了。在具體時間步驟安排上爭取用五十年時間來基本完成我國的農業集體化二次飛躍的目標任務。即從2025年開始到2055年用三十時間,每年按照1%的比例來落實推進全國農村村組的土地集體化經營進度進程,這樣全國每年就有大約六千個左右的村可以實施二次飛躍的農業土地集體化經營,那么在這三十年里就有大約18萬個村可以基本實現;再用二十年時間即從2056年到2076 年,每年按照2%的比例來落實推進全國農村村組的土地集體化經營進度進程,這樣全國每年就有大約12000個村可以實施二次飛躍的農業土地的集體化經營,那么這二十年里就有大約24萬個村可以基本實現。
再次,就是要在全國實施推進農業二次飛躍過程中,要根據客觀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進行總結完善調整政策措施及具體方案,以適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和因情況制宜的需要。但是無論如何調整政策措施,其都不能把堅持農業集體化的大方向和基本路線基本道路給搞偏了搞錯了。
2024年3月7日
(作者:黃培武 系泗縣殘聯四級調研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