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任何一項已知的技術,要卡是卡不住的”。
這是一句大實話,說這話的婁勤儉,我第一次注意到這個人,他這個說法在全國政協召開的莊嚴場合,笑瞇瞇地講出來,有一定的權威性,頗有一點戰略的意味。
美國人工智能方面的新技術,每推出一項,就有人出來大喊中國完了,中國永遠追不上了。然而中國很快的就有反應,有響應,有動作,甚至有創新,眨眼睛功夫就進入規模性的商業化。
于是,再進入下一個循環,大家想想,這些年來,什么區塊鏈、什么元宇宙、什么CHATGPT,最近又有什么sora……是不是有這么一個規律呀?
我們當然承認美國技術的先進性,過去是全面先進,現在在某些方面依然先進,我們承認別人有比我們能耐的地方,這正是改革開放的初衷啊。就是要像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上所有國家的先進的地方學習,我們打定了主意,虛心地學習你們先進的地方,你們過去封鎖我們,后來又要我們用8億條襯衫換你們一架飛機,也成,定價權在你手里,國際貿易規則在你手里,我們認了,再后來,我們不僅做襯衫,也做5G,也做空間站,也做大飛機無人機的時候,你們設置更高的門檻,試圖讓我們永遠沒有辦法獲知最先進的東西,那怎么辦?我們還是要盯著你們學習。
嘿嘿,那有什么辦法,我們愛學習啊,我們想學習啊。有一個美國人不理解的東西,我的一個美國朋友問我:你們的黨怎么叫學習型政黨呢?大領導開會怎么叫集體學習呢?我們美國從來沒有,三權大頭目到一起來集體學習,這種事在美國從來不會有,學習圣經也不會有。
呵呵,我只好給他不厭其煩給他講鄒瑜(今天中國很多年輕人大概也不記得這位老部長了,仍然健在,100多歲了,精神得很)是誰,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
彼時新憲法剛剛公布,各地積極進行普法活動。1986是“一五普法”第一年,時任司法部部長鄒瑜給胡耀邦同志寫了一封信,建議在中南海舉辦法制講座。那以后,中央政治局的集體學習就沒有斷過,在自學的基礎之上,有計劃地安排集體學習,這成了中國黨的一個重要特點,一項長期制度,一種提高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有效的民主的方法,中國領導人大概是沒有你們美國領導人聰明啊,一天公務員沒干過,地產商直接上來干總統,拍腦袋做決策,推特上任免或者撤掉大員,這是你們的文化特色,我們中國人學不了,也不打算學。
向美國學習,中國的很多企業都學得很好啊,華為如同一只技術母雞,現在咯咯咯地下蛋,每滾落一枚,便喚來國人嘖嘖的稱贊聲,華為作為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之所以獲得巨大的進步,是華為人努力的結果,也是向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學習的結果。無論你們用什么樣的態度來對待我們,我們都不會放棄向最先進的東西學習。
試圖永遠壟斷最先進的技術,把中國人擋在大門之外,你們可以做這種設想,也可以做這種努力,但是能不能實現,恒不能由你們的主觀愿望來決定。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從一窮二白走到今天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人已經學習到的突破了的實踐了的乃至部分取得領先的技術,大概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我們就是抱定了一個信念,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爾無忿疾于頑。無求備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這話太早,古奧一點兒,用林則徐的話就直白了一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像大海一樣的寬廣胸襟,能容納無數江河細流,拿來拿來拿來再拿來,為我所用之。
拿不來咋辦?
自己搞唄,自己整唄,三搞四搞,七八搞,也就搞出來了,沒啥子了不起。橫豎你不給,死活拿不來,我們還能怎么辦?
過去有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之說,買不到,租不來,那只好自己造嘛,活人怎么能讓尿憋死呢?華為沒讓尿憋死,這個精神這個勁頭兒很讓美國人感到害怕,于是他們加緊封鎖阻撓中國,這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的創造熱情,正如婁勤儉所說,任何一項已知的技術,要卡是卡不住的。
毛主席喜歡說,一萬年也要搞出來,一萬年的概念,在這個地方不是時間副詞,而是表示決心,無論經歷怎么樣的,千辛萬苦也要把它搞出來。事實如此,中國人已經搞出來了很多。那些卡脖子的工程,正在一個一個突破當中。對中國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我們應該抱定必勝的信心。
附:相關新聞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今天(3月4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婁勤儉介紹,5G、芯片、人工智能都屬于計算機和通訊的范疇。近年來,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帶來了交叉融合創新、集成創新和應用創新,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各國在科技領域出現競爭是正常的。中國主張,開放合作才是探索科技前沿、推動科技發展的正確選擇,科技競技場應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符合市場經濟規則。搞“脫鉤斷鏈”、“小院高墻”只會阻礙全球科技進步,損害全球產業發展,拉大全球發展鴻溝。
在這里,我想舉一個例子,關于衛星導航系統。中國在本世紀初就曾經希望通過國際合作,與有關國家和地區共同研發一套衛星導航系統。但由于種種原因,進展緩慢,陷入僵局。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不得不下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建設一個技術先進、功能強大、世界一流的衛星導航系統。通過近30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攻關,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廣泛應用,賦能各行各業,融入基礎設施,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時空基石”。
這個例子充分說明,只要我們堅持自立自強,就沒有攻克不了的難關。任何一項已知的技術,要卡是卡不住的,最多就是時間問題。關鍵是我們要加強科技知識產權的創造、應用和保護,我們提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并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而是致力于推動全球科技創新協作,積極參與全球創新網絡,共同推進基礎研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更好增進人類福祉。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科技領域的立法主要是科學技術進步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科學技術普及法等三部法律,2023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科學技術進步法實施情況進行了執法檢查。下一步我們將研究推進科技創新方面的立法,特別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有關能力、道德、安全等重要問題,不斷完善科技法律體系。
2024年3月6日于海花島椰子樹下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