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許多科學家是數學家,許多數學家是哲學家,許多哲學家是精神病人。
最近嫦娥六號登月,說明中國的科技水平達到了新高度。這也證明中國的數學應用水平已經很高了。在登月這個系統工程里。每一個環節都要用到大量的應用數學知識。中國科技界的應用數學水平很高,這才能支撐這些系統工程完美實現。項立剛和丘成桐完全沒必要有爭議中國的數學水平,兩個人站的角度不一樣。
有人會說,你說的是應用數學,不是丘成桐說的理論數學。這我知道,當年我也學過不少數學分支,但最后絕大多數都沒有在工作中用到。應用數學涉及到的數學原理知識肯定不如理論數學分支涉及到的數學原理總和多。
但我認為,現在數學領域的發展水平已經遠遠超過基礎應用需要。我上大學時曾經聽到一種論斷,說人類社會現在研究到的數學知識,早就超前人類發展400多年了。雖然我不知道這個400多年是怎么估算出來的,但我認為,現在許多數學分支都是數學家自己構造數學概念,然后設計能夠自洽的數學結構創造出來的不同數學體系。
也就是說,只要一個人有創造力,哪怕對當代數學沒有多少了解,一樣能夠構造出新的數學結構,創造新的數學分支。
說得不明白?再舉一個淺顯的例子。學過近世代數的人都知道群、環、域的概念。如果你能在腦海里構造出一堆新的群、環、域的概念,然后建立它們之間的數學結構公式,而且可以在邏輯上自洽,恭喜你,你已經創造出一門新的數學分支。至于你設計出的新的數學分支有沒有實際應用,不好說。也許有一天有人未解決一個實際問題恰好用到你創造的數學分支的一點知識,那你的數學分支就有應用價值了。也許,一千年甚至一萬年都沒有人用到你創造的數學分支的理論。理論數學與應用數學就是這么一種關系。
所以,項立剛與丘成桐對待數學的看法其實就是從應用數學和理論數學兩個不同角度來看待數學的。
我們大可不必爭論,數學家們可以繼續依靠自己的頭腦風暴創造無盡的數學分支,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家們只要能找到合適的數學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就可以了。
中國正在進入科技大爆發的時代,各行各業人才輩出,需要解決的應用問題越來越多。有些問題我們可以找到現成的應用數學分支來解決。但也有些問題我們暫時還找不到合適的應用數學分支解決。
怎么辦?要么我們扎進理論數學的汪洋大海里,不懈地進行浪里淘沙,篩選出可以用到的理論數學,對其進行應用化研究;要么我們自己設計一套數學工具,用來解決我們碰到的實際問題。有可能我們設計出來的數學工具在若干年前就曾經有數學家提出過相應的理論數學分支,只是我們恰好沒學到而已。
在這個世界上——許多科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家;而許多數學家,同時也是哲學家;許多哲學家,同時也是人類社會中的精神病患者。我說的對不對?
來源:泰岱程碩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許多科學家是數學家,許多數學家是哲學家,許多哲學家是精神病人
2024-05-1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