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元背后的機制眾所周知,正是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個完美的石油貨幣閉環額外的支撐了美元的使用量及在其與黃金分手后的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地位,并通過一個被美國間接控制的國際清算體系來完成交易,美元由此從“黃金美元”變成了“石油美元”,成為了全球金融秩序的基石。
這就進一步解釋了石油美元就是美元的核心根基,而向需要購買石油的國家出口美元正是其向全球市場收割財富利差的手段之一,但是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盛寶銀行在12月7日發表的報告中稱,目前,包括伊朗、俄羅斯、安哥拉、印尼和委內瑞拉等在內的許多產油國和參與方很樂意用人民幣進行交易結算石油和天然氣,這有助于人民幣從主要的國際基準手中分享部分石油定價權,并促進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
最新的消息也表明,目前,中國、印度、俄羅斯、伊朗、歐洲及中東等多國已經為繞開或放棄美元結算石油采取了一定的現實步驟,同時,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四年多以來成交量表現強勁。
根據上期所在11月29日給到BWC中文網記者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前10個月,以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合約累計成交4572萬手,成交金額30萬億,同比分別增長35.2%和113.01%。
這其中,國際投資者日均交易量占比約18%,截至目前,有68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服務,而2021年只有45個,這些交易者來自包括英國、阿聯酋、日本、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25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人民幣原油期貨與美國原油期貨、英國布倫特原油期貨和迪拜阿曼原油期貨的相關性均超過95%,而一個新的石油貨幣體系是否有國外投資者的積極參與,更是人民幣定價功能發揮的具體體現,這意味著石油美元可能不再那么重要。
目前,人民幣原油期貨已經開始帶動歐美等國際市場夜盤的活躍度,據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對人民幣原油期貨興趣陡升,在過去的12個月中,交易額幾乎增加了一倍。
同時,中國能源買家也和一些產油國進行原油交易時已經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且事情取得了新進展。
比如,目前,包括英國石油公司在內的西方發達國家主要石油公司已經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原油,參與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實物交割。
緊接著,分析稱,中國相關機構可能還會接下去開始用人民幣大規模結算進口原油,這就意味著美元將收不到過路費,而早在一年前,中國的一家石化巨頭也已簽署了以人民幣原油期貨計價的原油進口協議,而且這筆石油出口協議來自伊朗,這就意味著石油人民幣成功進入了中東,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
要知道,有了英國參與原油期貨實物交割和中東第一筆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進口協議,接下來就會有更多筆,這更意味著打開了未來人民幣大規模結算石油合同的空間,更代表著由于石油人民幣國際化的鞏固,從而為那些有繞開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方便,并對沖以美元定價的原油期貨價格波動風險。
因為,中國市場上設定了原油價格區間在每桶在40美元至130美元之間,而這種油價機制有助于保護免受過分波動,這也是吸引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證券、巴黎銀行、興業銀行等國際投資者在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這背后體現的正是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且目前,人民幣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
另外一面,現在對一些外儲管理者來說,也想要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因為高盛分析師扎克潘克斯在12月6日發表的最新報告中認為,美國利用松緊美元周期來收割全球市場和把美元當作制裁工具,會讓美元地位和使用份額繼續下降,并可能會削弱美元在全球原油市場的主導地位,最新的數據正在反饋這個趨勢。
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在11月17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雖然,美元在10月份的全球使用量仍穩居榜首,但全球使用份額已經從2020年時的43.5%緩慢下降至42.05%。
IMF最新公布數據也在顯示這個趨勢,截至9月,美元在國際儲備資產中的份額占比已經意外的下降到2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至58.8%,請注意,2000年時該比例曾高達73%,延續了二十多年以來的下跌趨勢。
上面這些數據表明美元地位正處于歷史性的下跌邊緣,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與此同時,目前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結算金融體系裂痕正在美國和經濟盟友間內部擴大,特別是,作為維護美元核心根基的石油美元協議似乎出現了問題,很明顯,這將成為美元貨幣地位收縮的開始,會促使全球市場為繞開或放棄美元結算石油而采取一些現實步驟。
比如,這股拋棄美元的烈火更是蔓延至歐盟和日本,歐盟打算在與伊朗的石油結算時用歐元替代美元結算,創建一個替代型美元結算金融體系。
新消息也顯示,以德國和法國為代表的歐盟已經計劃將在2023年開始為原油創建以歐元定價的基準,并作為與第三國能源合同的默認貨幣。
日本央行也在12月3日正式宣布已開始測試數字貨幣(CBDC),布置一個能用于數字貨幣支付的類似于SWIFT的國際網絡,與包括伊朗在內的全球多國在石油等經貿領域繞開美元中心化,數字貨幣被認為是一種國際替代支付方式,有助于減少美元儲備,增加日本央行捍衛日元的金融選項,以震懾美元。
當然,這將導致美元需求下降,更長遠的意義還在于石油美元正在不斷失去市場份額,多國也對美元再次開始失去信心(上一次是美元離開黃金標準后),想要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從而重新改寫了“石油-美元-美債”這個運行了半個世紀的石油交易體系。
對此,日本媒體也在12月6日解釋稱,亞洲國家應將原油貿易和結算向日元和人民幣過渡。分析稱,接下去中國能源買家或將更大規模地采用人民幣交易石油,至此,意味著又一顆石油貨幣新星正在升起,更代表著將有更多全球能源領域的資金涌入中國實體經濟。
該外媒直言不諱的稱,中國版的人民幣原油期貨打破了石油領域中以美元定價的主導格局,而此前包括阿聯酋、俄羅斯、日本和印度等在內的多個石油國家希望能分享全球石油貨幣紅利的嘗試都沒能取得突破,而中國做到了俄羅斯和日本等國沒能做成的事情。
霍爾木茲海峽的伊朗油輪
而以上這些發生在全球石油領域的新消息可能表明石油游戲規則將開始發生變化,特別是隨著去美元化的最新重要標志事件不斷出現,結合俄羅斯和加納等多國用黃金結算石油——“石油黃金”時代將到來的背景下。(完)
來源:BWC中文網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