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防疫策略發生顯著變化,走出疫情的前景越來越清晰。這是大勢所趨,既符合新冠病毒毒性變化,又符合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整體利益。
但與此同時,中國需要加快與弱者共存的準備工作,以應對很可能會發生的感染人數暴增,在小城市和農村地區增加醫療資源的投入,加速提升老人的疫苗接種率,為老人、有基礎疾病的人建立保護屏障。
這既關乎道義和倫理,又是中國平穩有序走出疫情的關鍵。畢竟,走出疫情需要的不是硬著陸,而是軟著陸,需要的不是無準備放開,而是有準備的平穩有序。
衛健委不是立法機關,要尊重和愛護醫院和廣大醫生。
近日發布一系列讓醫院和醫生“不要...不要...”,好像以前是醫院和醫生有問題耽誤了大家。事實不是這樣的,醫院和醫生沒有問題。學醫的一般都老實,天天習慣服務大家,即使又急又難可以“招之即來 來揮之即”,但去的時候不能是看上去犯了錯誤,明明是按要求做了事。
撤退需要有序。不要忙著發無用的令,需要幫助醫院,例如建議/允許高峰到來前可能A/B角上班,以便避免全院醫生在同一個時期感染,既影響工作,也造成同時成為來院病人和家屬的傳染源。
大部分醫院也許知道以上道理,會采取措施,而飲食業就不一定就個個都知道。衛健委給它們提醒一些注意事項,避免它們同時發燒趴下、或同時帶病給大家“服務”,這類是衛健委可以做的好事...
學醫出身的,想著多做好事、多多行善,不要把衛生部門當成權力部門,就是好人。
作者:饒毅(1962年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著名生物學家,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理學部主任、生物學講席教授)
來源:旅游商報社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楊懷偉:推廣抗原自測刻不容緩——關于加強全民新冠病毒抗原技術推廣應用的建議
2022-11-2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