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從事網絡黑產交易的不法分子,利用電商平臺倒賣非法獲取的人臉等身份信息,“要的話五毛一張打包帶走,總共兩萬套,不議價”,一個賣家用微信語音向暗訪者介紹。專家提醒,這些人臉信息有可能被用于虛假注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臉識別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同時也給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只要有一張人臉高清照片,就能重建仿真人臉模型,從而順利騙過人臉識別系統?,F在支付寶、微信等支付軟件都有人臉識別功能,這是現在生活的主要支付方式,竊取金融賬戶內財產都是小把戲,所以說,打擊“人臉識別”售賣團伙勢在必行。保障人臉信息安全需要綜合治理,除了事后打擊,事前防范也很重要,尤其是對整個詐騙的產業鏈條的打擊。
綜合治理要求依法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應盡早對“人臉數據”的采集、保存、利用等進行規范,做到充分的預防,以防范網友“人臉數據”遭非法倒賣、利用。并且,在加強管理人臉信息違法犯罪行為的同時,更應強化全鏈條監管,切斷人臉信息非法采集、銷售的渠道,做到對人臉網絡詐騙犯罪實行全鏈條、全方位打擊。保障公眾的隱私信息安全,保護網絡空間的清朗。
綜合治理加強網絡平臺監管。平臺也要承擔起社會責任,依法加強對網絡電信違法犯罪活動監測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不能讓平臺成為犯罪的溫床。目前,筆者在一些電商平臺鍵入“人臉數據”關鍵詞,就能找到相應店鋪店鋪。平臺的監管很重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發現平臺內銷售或者提供法律、行政法規禁止交易的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依法采取必要的處置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因此,各電商平臺應認真履行監督義務,加強大數據監控,及時發現和下架不合規商品,斬斷出賣人臉信息的利益鏈條。
綜合治理也要求加強宣傳,提高公眾的防范意識。作為宣傳部門,有義務普及相關方面的安全知識,提高公眾的隱私保護意識,尤其是人臉照片,從源頭上避免人臉信息泄露。除了宣傳標語外,宣傳部門可以通過生動地案例給人們普及知識,通過生動的案例可以讓人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到人臉識別詐騙手段的多樣性,從而提高人們的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郭玲
作者:郭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