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福建三明是全國首個在所有公立醫院進行綜合改革的地級市,以徹底取消藥品加成、整頓藥品流通使用秩序為切入點,以大幅提高醫務人員合法收入、建立公立醫院考核評估制度、完善公立醫院治理結構為支撐,以加強領導和配套改革為保障,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這一改革真正觸及了利益,扭轉了公立醫院的核心體制機制,回答了“怎樣破除舊機制、怎樣建立新機制”的問題,具有借鑒推廣意義。
2012年年初以來,福建三明市在所有22家縣級以上(含縣級)公立醫院實行綜合改革,成為全國首個在所有公立醫院進行綜合改革的地級市。改革以徹底取消藥品加成、整頓藥品流通使用秩序為切入點,以大幅提高醫務人員合法收入、建立公立醫院考核評估制度、完善公立醫院治理結構為支撐,以加強領導和配套改革為保障,取得顯著成效。藥品費用顯著下降,患者負擔明顯降低,醫務人員收入和積極性明顯提高。
改革的主要做法
改革前,三明市醫藥費用居高不下,醫保收不抵支。2012年以來,他們直面公立醫院改革的三個核心問題進行攻堅:
一是錢的問題,如何控制醫療費用、減輕患者負擔?
二是人的問題,如何規范醫務人員收入分配,使他們主動控制費用、改進服務?
三是管理問題,即如何落實政府辦醫院、管醫院的職責?
這是公立醫院改革爭議和難度最大的問題,他們都取得了突破。
★ 徹底取消藥品加成,整頓藥品流通使用秩序,控制醫藥費用。
面對“以藥補醫”這個導致藥價虛高和藥品流通領域商業腐敗的體制性根源,三明市雙管齊下進行治理:
一方面是徹底取消藥品加成。所有22家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器械、耗材加成,通過調整服務價格、增加財政補貼等途徑增加醫院收入,但財政補貼同醫院藥品及服務收入均不掛鉤,而是直接投向基本建設、設備購置和人員支出等政策規定的項目,以徹底消除醫院逐利動機。就全國來看,在全市范圍完全取消藥品、器械和耗材加成,是很少見的。
另一方面是嚴格整頓藥品流通使用秩序。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商業賄賂活動,查處一批醫院院長和藥品企業。自2012年4月起,對129個品規的常用藥進行重點監控,將發現有回扣情況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取消供貨資格。嚴控醫師處方權限,對連續三個月用量排名靠前的抗菌藥物暫停使用,對責任醫生誡勉談話。對醫務人員收受回扣的,視情節對其及所在醫療機構實行吊銷執照、停止醫保結算、取消醫保定點、追究領導責任等處分。
★ 大幅增加醫務人員合法收入,實行按勞分配,提高積極性。
大膽突破事業單位分配制度,實行醫生(技師)和臨床藥師年薪制。根據社會平均收入3—5倍水平確定各類崗位平均年薪,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和主任醫師平均年薪分別為7萬元、12萬元、18萬元和25萬元。政府就各家醫院工資總額逐一核定。在工資總額范圍內,各醫院根據服務量、服務質量、醫德醫風進行考核,內部拉開收入差距。取消藥品加成、整頓用藥秩序和增加醫務人員合法收入,這“一疏一堵”,扭轉了醫務人員激勵機制。
★ 加強院長管理,建立公立醫院考核制度,完善公立醫院治理結構。
首先是加強院長管理。三明市委組織部專門出臺加強院長管理的文件。實行院長年薪制,由財政全額支付院長年薪,院長年薪和公立醫院考核結果掛鉤。
其次是建立公立醫院考核制度。從醫院服務評價、辦醫方向、平安建設、醫院管理、醫院發展等方面對院長進行全面考核,考核的重點是辦院方向,包括均次費用、藥占比、住院率、目錄外藥品比例、檢查化驗收入比等,體現公立醫院公益性。
再就是強化醫院內部考核。核定的醫生工資總額和醫院的考核掛鉤。促使全體員工都主動關心、自覺參與到醫院管理上來。
上述三項措施,是三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核心措施,可以稱為“一體兩翼”。其中,第一項著眼于破除舊機制,后兩項著眼于建立新機制,全部觸及了公立醫院的核心體制機制,調整了利益關系。同時,為確保保障改革順利進行,他們還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主要是強化政府責任和實施配套改革,主要領導親自推動。
改革的成效
三明的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觸及了公立醫院的核心體制機制,打破了藥品流通使用環節的利益鏈,扭轉了院長和醫務人員的激勵機制,強化了政府對公立醫院的管理監督。通過改革,使公立醫院回歸到公益性,而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使醫生回歸到治病防病的角色,而不是推銷藥品的商人;使藥品回歸到治病的功能,而不是營利創收的工具。
由于改革方向正確,措施有力,雖然改革時間不長,但已經取得明顯成效,藥品費用顯著下降,患者負擔相對減輕,醫院收入有所增加,醫生收入增加較多,社保收支恢復平衡。出現患者、醫生、醫院、政府多贏的局面。
★ 藥品費用顯著下降,醫藥營銷和使用秩序初步好轉。
三明全市藥品費用從2011年約9億元下降到2012年的7.46億元,再下降到2013年的5.67億元,藥品占比由2011年47.1%下降到2013年的28.2%,遠低于全省40%的水平。如不進行改革,2013年的藥品支出將超過13億元,這一進一出就節約了7.3億多元藥品費用。
★ 患者負擔明顯下降。
全市縣級以上醫院出院者平均費用從2011年的4937元下降的2012年的4913元、2013年的4692元,逐年下降。2013年職工醫保次均住院醫療費用為6738元,比上年同期7351元下降8.34%。
★ 醫保收支恢復平衡。
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由2011年虧損8000多萬元,扭轉為2012年當期結余2632萬元,2013年統籌基金當期結余5021萬元,扭轉了收不抵支的局面,醫保基金可持續性增強。
★ 醫務人員合法收入增加,積極性提高。
除個別過去收回扣過多者外,大部分醫務人員實際收入明顯提高,灰色收入轉為陽光收入,職業榮譽感、歸屬感和積極性得到提高。2013年,全市公立醫院入院人次比上年增長9.63%;門急診人次比上年增長4.18%。
★ 公立醫院辦院宗旨導向公益性,精細化管理加強,院長主要精力從原來的保運行、保增長轉變為保質量、抓管理。
一些醫院重新修訂或新出臺一系列內部管理規定,醫院管理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
改革的經驗和啟示
★ 堅定辦好公立醫院的信心,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三明的實踐證明,只要搞好頂層設計,公立醫院改革就不會增加財政負擔。相反,放任公立醫院在舊機制下運行,費用虛高不下,才會給財政帶來長期風險。
★ 公立醫院改革的核心是轉換運行機制,向改革要紅利。
既要切斷藥品費用和醫務人員收入的聯系,又要切斷業務收入、檢查收入同醫務人員收入的直接聯系。如果取消加成之后,又允許醫務人員收入同檢查、服務收入掛鉤,或者由政府按藥品費用的15%給予補貼,都起不到控制費用的作用。建立新機制,就是建立有激勵、有約束的公益性運行機制,使控制成本、提高質量、改善服務成為公立醫院院長和醫務人員的內在動力,讓醫院和醫務人員的行為有了正確的指揮棒,從根本上解決醫務人員的激勵問題。
★ 以壯士斷腕的氣概整頓藥品流通使用秩序,取消藥品加成,是公立醫院改革的最大紅利。
三明改革之前,對藥品流通領域進行了摸底,發現藥品企業通過省外企業轉票(實質是洗錢),省級采購中標價達到出廠價的3—4倍,最終患者支付價格是出廠價的4—5倍左右,銷售價和出廠價之間的差額,由醫療機構獲得15%—20%的藥品加價,配送企業獲得6%的配送費,醫藥代表獲得20%左右推銷費,醫生獲得30%左右的處方回扣費,省外過票公司獲得10%的手續費。按此計算,如果完全擠出水分,即使把30%的回扣完全轉變為陽光工資直接發放給醫生,藥價也起碼可以下降一半,置換醫療費用增長空間。只要解決藥價虛高問題,財政和醫保并不需要大幅增加支出,醫改是可以省錢的。三明只有230萬人口,藥價就能夠這樣明顯的下降,如果能夠在一省甚至幾省聯合起來搞帶量采購,藥價下降的空間更大。
★ 只有大幅度提高醫務人員合法收入,同時進行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才能真正扭轉醫務人員激勵機制。
三明市的實踐證明,只有把醫務人員合法收入提高到合理水平,才有條件真正切斷醫務人員收入和藥品、服務費用的關系,讓醫務人員主動為醫保和患者節約費用。這也是國際上的普遍做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醫生收入是社會平均工資的3—5倍。有的同志擔心“按下葫蘆浮起瓢”,財政和醫保不堪重負,這種危險是存在的。但三明的實踐表明,改革前,醫務人員灰色收入只占虛高藥價的一小部分,只要把這一部分堂堂正正發給醫生,甚至再提高一些,同時整頓藥品流通秩序,總費用是可以控制甚至降低的。同時要避免出現新的“養閑人”和“大鍋飯”。三明市不是把工資發到每個醫務人員,而是確定工資總額,內部通過嚴格的崗位績效考核,根據服務量和服務質量拉開差距,這樣院長也就有了管理的抓手。
★ 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重點是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和監管責任。
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關鍵不在于形式上誰來管、誰來辦,而是在于政府切實盡到辦醫院、管醫院的責任。辦醫院的責任,主要體現在政府盡到出資人的責任,對基本建設、設備購置和醫院發展進行投入,對醫院院長加強管理。管醫院的責任,主要體現在建立綜合績效考核制度,這也是國際的普遍做法。實踐表明,市場化的競爭手段,固然能提高公立醫院和醫生的積極性,但這種競爭會刺激醫療費用上升,同公益性的目標有偏差。靠衛生、醫保等部門對公立醫院監管,各部門往往只側重于單個目標。只有建立綜合性的績效考核體系,并且根據實踐不斷調整,才能完整反映公立醫院績效,激勵他們提高績效。
★ 實行綜合配套改革,強力推進機制轉換。
三明市的改革能夠順利推行,首先是因為在全市所有醫院開展,體現規模效應。在政府統籌下,各醫院之間形成充分競爭,便于對改革措施進行試點和對比,營造了改革氛圍。其次是實行綜合配套改革,效果比一些僅僅在單項進行試點的地方要顯著得多。再就是實行強有力的領導和合理的策略。敢于破除既得利益,抵擋住了醫藥企業打招呼、施加壓力。短期整頓和長效機制建設相結合,充分發動政法、紀檢、宣傳部門,查處部分醫療機構負責人貪污腐敗,為改革的各項部署創造條件。
對全國醫改的建議
三明和其他一些地方的試點,已經使公立醫院改革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建議進一步加強工作力度,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
★ 確定福建省或三明市為“醫藥衛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給予更大的先行先試權限。
三明在公立醫院方面突破最多,在醫保、醫藥方面也都有明顯突破,改革基礎和條件很好,應當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典型,允許他們繼續大膽探索。當前,三明要繼續深化改革,面臨不少體制障礙。例如:現行三種醫保管理體制尚未整合,導致他們上下不對口;現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同他們的醫師年薪制有沖突;現行的財政體制限制他們整合各類衛生投入統籌使用;現行的省級集中采購規定和三明市組織藥品招標采購的辦法有沖突。在全國性政策短期無法調整的情況下,建議國務院醫改辦確定福建省或三明市為“醫藥衛生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給予更大的先行先試權限。
★ 加快公立醫院改革步伐。醫改“十二五”規劃確定2015年完成縣醫院改革。
按照近幾年醫藥費用增長趨勢,如果到2015年之后再規劃三級大醫院的改革,財政和醫保早已不堪重負。鑒于已經有三明這樣成熟的經驗,建議在今明兩年內開展大型三級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將縣醫院改革和三級醫院改革“兩步并作一步”,以切實取得實效。
★ 進一步整頓藥品生產流通秩序。
三年多的實踐證明,不對藥品流通領域進行根本整頓,醫改的一切政策都無法真正惠及人民。建議對基本藥物和公立醫院常用藥實行招標定點生產,零差率銷售,并要求生產企業把藥品出廠價標在包裝盒上。
★ 建立科學規范的公立醫院工資制度和綜合績效考核制度。
三明市對這兩個方面已經進行了探索,但還是初步的,需要繼續完善。建議對公立醫院試點城市,允許突破事業單位工資制度,鼓勵探索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組織力量對公立醫院綜合績效考核制度進行研究,出臺指導意見。
★ 進一步加速信息化建設。
從國際上看,實行公立醫院綜合績效考核,必須依托信息化手段。當前應以擴大內需、調整結構為契機,在全國加快建設高效統一、互聯互通的信息化平臺,使得政府能夠實時對醫院運營狀況、醫生醫療活動、財務流程、患者個體信息及群體疾病特征各個子系統進行監測,為公立醫院運行和監管提供有力手段。
來源:人民食物主權論壇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