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進入到關鍵階段,作為武漢籍的著名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自然對疫情的進展,對家鄉人民戰勝疫情十分關注,期待盡快取得抗擊疫情的勝利,把各種損失降到最小。他認為,預防疫情,我們已經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必須把疫情控制住,同時,現在我們應該重視研究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并想方設法讓疫情過后的中國經濟快速趕上來。金燦榮還對此次疫情的經驗教訓進行了總結:
金燦榮教授
疫情過后,我們需要反思,有一些東西要改進:
第一是我們的醫療系統,要把重點放到防疫上面去,這幾年醫療改革走市場化的道路,把重點放到治病,因為治病可以賺錢,防疫是不賺錢的。這樣實際上就很不利,對全民健康很不利。所以我們醫改工作重點要從治病轉向防疫,那么應對危機管理機制也是這樣,從應對危機延伸到預防危機,在體制上要做到。
第二是干部素質,現在可能還是要加強。現在很顯然,有些地方的干部,基層干部素質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增強防御抗擊疫情的人才儲備。
第三是科研要強調為實踐服務。就是科技部通知里面講的,就是要把那個科研成果寫在中國大地上,不是重點放到英文刊物核心期刊的發表上,這是我們需要改進的。
最后,想感謝白衣天使,他們平時待遇也不是很高,然后經常受到社會的曲解。但是在關鍵的時候他們都挺身而出,(我們)對他們要感謝。其他一線工作者也都要感謝,比如基層民警、工人。這幾天在網上傳得很火的,就是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速度。現在好像說是5000萬“云監工”在網上能觀看到他們戰斗在建設一線。這些不僅對于國內民眾來講很鼓舞人心,在國際上影響其實也挺大的。就連美國輿論界也感慨:10天建造一個有千張床位的醫院,在別的國家完全沒法想象。
一線的醫護人員、一線民警、一線工人、一線干部,是我們國家抗疫勝利的堅強柱石,還有人民子弟兵,還有科研人員等等。客觀地講,我國科學界這次對病毒的鑒定、疫苗的分離,技術上是做得還是很好的,國際同行非常肯定的。但是醫療成果和科學決策怎么更好地結合,這個當中可能是出了一些問題。后面就應該吸取教訓,做得更好。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