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安全戰略 > 閱讀信息
牟承晉:針對美國網信戰略反其道而行之的探索 ——牛年網信安全學習與思考之三
點擊:  作者:牟承晉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2-24 08:43:03

 

1.webp (10).jpg 

 
1月20日(農歷臘月八日),是中國人民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重要節日。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小年(臘月廿三日)過大年(除夕,春節)。過年就是喜慶安康,就是幸福團圓。

這個辛丑牛年的春節不平靜。在網信領域,美國不斷給中國添堵,咄咄逼人。

如何從美國針對中國、遏制中國、霸凌中國的網信戰略和策略中,感悟和探索中國網信戰略與科技創新變革的原動力、驅動力和永動力,是一個重要與有效的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自強自立的途徑和方法。

本文為一個嘗試。
 
一、美國確定中國是頭號“敵人”

就在臘八這一天,美國商務部發布《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的供應鏈安全暫行規則》,赫然將中國列為美國排名第一(頭號)的“外國敵人”。添堵。

2月3日(臘月廿二日),立春。路透社報道,疑似中國黑客利用“太陽風”管理軟件漏洞,入侵了美國農業部下屬的聯邦工資發放機構國家金融中心(National Finance Center)。但又承認,“沒有發現任何決定性的信息”來表明誰負責。又添堵。

2月10日(臘月廿九日),拜登宣布,組建美國國防部中國問題特別工作組。其中,梅拉妮•哈特曾幫助特朗普政府推動針對中國的“清潔網絡”計劃;拉特納和羅森伯格原所在的“新美國安全中心”一再認為,美國面臨“來自中國的挑戰”。美國媒體評論,拜登組建了一支態度強硬的中國政策團隊。還添堵。

2月13日(大年初二),美國媒體報道,美空軍部分網站人員轉移到太空部隊。美國國防部正在組建專注于空間系統的網信安全協調中心(cybersecurity service cell ),作為“太空三角洲-6”(Space Delta 6)網信體系的一部分,將與空軍網信特戰隊(Mission Force Team)協同網信安全防御,并提供網信作戰支持。美國媒體指出,1996年,美軍就在南卡羅來納州空軍基地,成立了世界第一支網絡戰部隊——計算機網絡作戰聯合特戰部隊。網戰部隊主要擔負網信偵察、網信攻擊和網信防護等職能及使命,主要任務是削弱、破壞對方網信的使用效能以及保障己方網信效能的優勢發揮。再添堵。

中國被美國作為排名第一的“外國敵人”,顯然是美國軍事戰略的頭號對象,是美國網絡戰、信息戰、數據戰的頭號目標。從地面到海洋、到太空、到網絡信息空間,美國政府一波接一波地強化對中國的軍事封鎖和網信圍剿,處心積慮地部署隨時對中國斷網、斷服、癱瘓網信指揮與控制(C2)系統和供應鏈安全系統,持久遞進,步步為營,一刻也沒有放松。

美國絕不是在單純地恐嚇、威脅中國。而是早就從基礎理論、核心科技、關鍵技術、網信術語、基礎設施等各方面集中精英(團隊)和精銳(實力),精心策劃運籌,精準圍追堵截,精深勾畫未來。但是,中國早已不是120年前受西方列強欺辱的中國了,中國人民也早已不是120年前任憑外國侵略者欺凌的百姓了。
 
二、美國網信空間戰略直指中國

2020年10月19日,美國“網信空間戰略方法磋商委員會”發布系列白皮書之四:“構建可信賴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供應鏈”。其核心內容是,為確保關鍵信息和通信技術(簡稱ICT)的持續可用性和可信賴性,必須制定全面戰略,以對抗中國的經濟侵略和安全威脅。美國商務部頒發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的供應鏈安全暫行規則”,正是這個白皮書的延伸。

依據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成立的“網信空間戰略咨詢委員會”(簡稱CSC,Cyberspace Solarium Commission),是一個跨黨派、跨政府部門的機構,其定位和作用旨在“為避免在網信空間遭受攻擊及產生重大后果,制定保衛美國的戰略方法并達成共識。”CSC亦被直譯為“網絡空間日光浴委員會”。

上述CSC白皮書,分析了美國對關鍵ICT的高度依賴性,闡述了美國高科技行業和制造業現狀的脆弱性,強調了在全球政府間和產業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性。具體向國會提出:

1)敦促美國總統設立“國家供應鏈情報中心”(National Supply Chain Intelligence Center)

旨在將聯邦政府的供應鏈情報工作,與其他政府與民營企業合作伙伴的相關工作結合,并作為應對供應鏈威脅行為以及保障供應鏈完整性的核心、共享知識的源頭。其與現有的“供應鏈和反情報風險管理工作組”任務同步。總統對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和情報機構進行審核、評估和授權。

2)國會撥款,由國土安全部會同商務部、能源部、國家情報總局(DNI)和國防部,聯合構建三個國家級關鍵技術安全中心:
⑴ 網絡技術安全中心(Network Technology Security Center),主要任務是:測試軟件和硬件的安全性;

⑵ 聯網的工控系統安全中心(Connected 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Security Center),主要任務是:測試工控系統與互聯的其它工業設備的安全性;

⑶ 開源軟件安全中心(Open-Source Software Security Center), 主要任務是:測試開源軟件庫(當今大多數軟件的基礎)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根據美國法典第50卷第3370章的規定,“供應鏈和反情報風險管理工作組”(Supply Chain and Counterintelligence Risk Management Task Force),是由國家情報總局局長(DNI)負責建立的一個部門,以規范情報體系和美國政府采購部門之間關于供應鏈和反情報風險的信息共享。

隸屬于美國國家情報總局的“國家反情報及安全中心”(簡稱NCSC,National Counter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enter),負責對供應鏈的風險管理。NCSC在其網站上對供應鏈風險管理的表述是:

評估及緩解外國情報機構和其他對手試圖損害美國政府與行業供應鏈的活動。這些對手利用供應鏈漏洞竊取我們的知識產權,破壞我們的軟件,監視我們的關鍵基礎設施,并進行其他惡意活動。他們滲透到某些有信譽的供應商和制造商中,針對政府、企業和個人所使用的設備、系統和信息為目標。我們為此付出的代價不僅在于國家失去了創新、就業和經濟優勢, 而且還在于削弱了美國的軍事力量。

▲ 關聯分析思考:

——美國設立“國家供應鏈情報中心”,揭示現實斗爭的緊迫需求必須與發展相適應,不是簡單的部門重復建設,而是顯現法典(法律)相關條款存在缺失,須另由總統發布政令授權、及時彌補。

——美國構建三個國家級關鍵技術安全中心,表明(網絡)通信技術與(軟件)信息技術存在差異性,以及技術和產品背后持續遞進服務的重要性;表明安全性“測試”不可能一勞永逸。

—— ICT及服務的供應鏈安全,既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基礎(以及關鍵基礎設施之基礎)。自上而下地統一指揮和協同(包括情報及知識的共享),是保障ICT及服務供應鏈安全的重中之重。

▲ 進一步分析思考:

——美國是以中國為映射的模板和遏制的目標,不斷揭示美國自身“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的供應鏈安全”之不足,不斷強化美國在網信領域自上而下指揮與控制的支配力,不斷優化美國網絡信息通信技術持續遞進供應鏈安全、產業鏈保障的系統能力。

——美國的網信空間戰略,是將美國的國家安全定位在世界霸權的基礎上,具體目標直指中國,指引其體制、機制不斷創新和完善(壟斷)以適應需要,始終保持其對中國網絡信息領域的戰略優勢、科技優勢、控制優勢、高壓優勢。

▲ 再深入地分析思考:

——中國在網信領域“契而不舍”地追隨美國幾十年,始終處于劣勢、頹勢、被動受制之勢,是不是將美國遏制中國的網信空間戰略套在了自己身上作繭自縛、進退兩難?是不是有中國人自覺不自覺地為美國遏制中國盡心竭力、毀我長城?是不是鉆進了美國誤導中國網信戰略和策略的政治陷阱與科技迷霧?

——如果我們以美國針對中國網信空間戰略的方法和措施、體制和機制,反其道而行之,針鋒相對,持久遞進地創新和完善、不斷強化和優化我國網信主權和安全以及抗御網絡戰的能力,將會是怎樣的發展格局?
 

三、美國網信領域轉型和創新發展的啟示與警示


1、為了確保可信賴供應鏈的更為安全性,以及關鍵信息和通信技術的可用性,落實和實施“構建可信賴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供應鏈”的策略,CSC提出“五個支柱”的(建議)方法:
1)通過由政府審查公共項目與民營企業的合作伙伴關系,確認關鍵技術和設備,以發現存在的安全風險。

2)通過戰略投資及建立集群經濟(經濟特區),以確保具備基本的、切實可行的制造能力。

3)通過有效的情報和信息共享以及產品測試能力,以保護供應鏈免遭損害。

4)通過有針對性地基礎設施投資,刺激國內市場,以確保美國公司有能力提供與國際市場類似的產品。

5)通過應對中國在全球市場的反競爭行為,以確保美國公司及合作伙伴企業的可信賴供應鏈在全球的競爭力。

概括起來,“五個支柱”可以說是:反省弱點、強化產能、積極抗御、壟斷市場、遏制中國。

鑒于供應鏈風險管理本身也存在“供應鏈”,CSC提出相應的行動建議(供應鏈風險管理之“供應鏈”的環節)是:
● 供應鏈1:國會應監督國家行政部門制定和實施信息和通信技術的產業基礎戰略。

● 供應鏈2:國會應監督國土安全部與商務部、國防部、國務院等部門和機構協調,通過政府審查和行業咨詢,以確定關鍵信息和通信技術以及原材料。

● 供應鏈3:國會應與國土安全部、國務院和國防部協商,監督商務部對適合集群經濟的地區進行可行性研究;與國土安全部,國務院和國防部協商,為商務部提供資金,向相關的州、市和地區征求競爭性投標和申請,最終確定不少于三個且不超過五個關鍵技術制造集群(類“硅谷”)。

上述策略、方法和行動建議,僅是針對信息技術(IT)和通信技術(CT)所“定制”,運營技術(OT)和具體的生產環境及服務領域,也需要作出類似的努力和持續的工作。

可見,對ICT及服務的供應鏈安全風險管理,是一個復雜且動態關聯的系統工程(包括“政治化”因素),可以直觀劃分為:
● 縱向決策及指揮(三個層次):國家(總體),行業(領域),企業和公司(專業);

● 橫向合作與創新(多個環節):供應鏈風險管理之“供應鏈”,同樣包括物質性(有形)和非物質性(無形)。

我國網信領域,面對世界“前所未有之大變局”, 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亟須國家自上而下的統一指揮和協同,不僅必須適時定義和修正供應鏈安全風險管理的框架(或頂層設計)、規范化的概念和術語、及時的情報及知識共享、有效的資源整合,而且有助于高質量地提升攻防一體化的能力并形成合力。
 
四、風險挑戰與發展機遇并存

美國網信空間戰略咨詢委員會(CSC)認為,在采購關鍵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以及其他關鍵技術的過程中,美國參與了全球市場。但是,僅僅限制不受信任的公司(如華為)及其技術(如5G)對美國網絡生態系統的影響,不足以控制ICT供應鏈的安全風險。如果沒有合適的替代方案,可能會扼殺美國的經濟增長,使美國經濟的核心領域,無法獲得和運用潛在的變革性技術。

CSC指稱,中國政府對本國產業、全球貿易和標準制定機構的干預,造成了一個不平衡的競爭環境;中國制造商削弱競爭對手的能力,已造成在美國和其他地方,從電信網絡到電網和港口,中國關鍵系統技術的日益壯大,美國和伙伴國的公司都在競爭中“苦苦掙扎”。

CSC強調,美國面臨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同時涉及網信安全和經濟發展。面對解決這些問題的需求,美國的決策者采取的是零敲碎打的做法。如果沒有ICT產業基礎戰略,美國就有可能在競爭中落后,使國民面臨嚴重風險。目前勢在必行且當務之急的是:加強戰略凝聚力(strategic cohesion)

綜上,CSC針對ICT供應鏈的風險管理,是從美國戰略方法的角度,以及基于美國網信安全和經濟發展的觀點,提出的策略、方法及行動建議,具有較強的政策指導性和前瞻性。如果將其作為一個范例學習和理解:
● 表現出CSC對ICT供應鏈安全風險的全局性意識和系統性認識,而且是在一個演進過程中的完善及趨于共識。尤其在如“太陽風”安全事件的驅動下,充分證明(全球性)供應鏈安全風險的高危態勢,以及風險管理的“綱”就是“統一指揮”。

● 雖然 ICT產業是基礎戰略,對諸如工控系統、武器系統等特殊領域的運營技術和服務,也需要做出類似努力的持續工作。因而,對ICT及服務的供應鏈風險管理是一項常態工作,其本身也存在一個“供應鏈”,包括指揮,監管,評估,培訓等環節。

● “國家供應鏈情報中心”應該是供應鏈風險管理之“供應鏈”的核心樞紐機構,既是統一指揮和管理的必要基礎,也是攻防一體化的斗爭與制衡平臺。同時,凸顯“以數據為中心”的信息優勢與決策優勢。

我國網信領域的政府主管部門、專業科研機構、關聯企業單位和各層次、各方面的從業人員,都應該研究和探討、學習和借鑒美國“構建可信賴的信息和通信技術供應鏈”的策略、方法和行動建議,整體提高理論與實踐的斗爭水平,吸取精華,剔除糟粕,反其道而行之,以群策群力的自主創新、自強自立精神,把握新發展階段,落實新發展理念,開拓新發展格局。
 

五、中國網信戰略必須突破美國陷阱


1、長期以來,當中國網信領域的主流,集中精力追隨美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提出的網信架構時,美國阻斷、遏制、毀滅中國網絡科技創新也全面展開,并將中國網信領域的人力物力財力,引入了美國難以解決、幾度轉變方向和策略的網絡陷阱與科技迷霧,如規模部署IPv6。與此同步,美國舉全國之力,聯合國際合作伙伴,積極推動量子互聯網的超前研發和推進。

2020年10月19日,與美國“網信空間戰略方法磋商委員會”發布系列白皮書之四的同一天,日本東芝公司(Toshiba)宣布,經過20 多年的研究和積累,已經與美國國家信息和通信技術研究院(NICT)簽訂合同,提供部署和管理其定制的量子密鑰分發(QKD)系統平臺,并將安裝在NICT網絡的多個位置。東芝的QKD平臺實現了多項世界第一,包括業界最高的密鑰分發速率和最長的光纖傳輸距離。2020年第四季度,東芝開始建立全球化業務以推廣QKD系統及網絡部署。

在歐洲,東芝已與英國電信(BT)合作,在英國兩個領先行業之間首次實現量子加密網絡的工業部署,并在劍橋建立了生產基地。在美國,東芝參與了威爾森(Verizon)網絡通信公司與量子交換公司(Quantum Xchange)舉行的QKD演示。2021-2025年,東芝將在日本和其他國家建立QKD網絡,重點針對金融機構提供QKD服務。東芝正在開發的量子平臺及服務,不僅提供量子密鑰和量子網絡,而且目標是推動量子互聯網(quantum internet)的誕生。

值得關注的“賣點”,是網絡運營商與客戶合作的“定制”服務平臺模式,打破了簡單銷售硬件的傳統做法,將成為世界各國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保障與維護的大趨勢。

據澎湃新聞消息,白宮網站近日發布一份《美國量子網絡戰略構想》,提出美國開辟量子互聯網的兩個具體目標:一是未來5年中,美國的公司和實驗室將演示量子網絡的基礎科學和關鍵技術,包括量子互連、量子中繼器、量子存儲器、高通量量子信道和洲際天基糾纏分發。二是未來20年里,量子互聯網鏈路將利用網絡化量子設備,實現經典技術無法實現的新功能,同時促進對量子糾纏作用的理解。聯邦政府將在推動早期量子信息科學研究、引導國家研發活動時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全球網絡信息領域的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和新發展格局已經到來了。中國還能在“規模部署IPv6”的慣性圈子里頓足、止步、踟躇到幾時?還將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于追隨美國因特網IPv6的發展戰略?

2、還是這個春節期間,外媒披露,俄羅斯最大的電子郵件系統“Yandex.mail”發生重大數據泄露。在常規審計中發現,該系統管理員“為了個人利益”,給予未經授權訪問的數據庫提供了技術支持。Yandex公司認為,內部威脅仍然是安全的最大隱患。這又一次應驗了列寧的名言:“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蘇聯是從內部解體的。海外敵對勢力不遺余力、不惜代價地支持中國的臺獨、港獨、藏獨、疆獨分子不斷興風作浪,反對和污蔑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是企圖煽動導致中國解體的內亂,甚至早就有人公然提出分裂祖國的“邦聯制”主張。

中國的網絡信息空間領域,是中國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組成部分,任何將中國網信空間讓渡、割裂、任憑美國指揮與控制及從屬于美國的主張,都只能是分裂祖國的叛國、賣國主張,絕不允許得逞,也絕不可能得逞。

3、還是這個春節期間,美國國防部網站推出耐人尋味的軍事知識測試:“您對美國第一任總統軍事實力(Military Prowess)的了解?”其中一個問題是,1776年圣誕之夜,喬治•華盛頓率軍在哪條河上擊敗了英軍和黑森州部隊?給出的正確答案:盡管有間諜泄漏過境消息,華盛頓和他的士兵仍在極度的雪和寒冷中戰斗,越過特拉華河,在特倫頓戰役中取得了勝利。喬治•華盛頓是美國聯邦制共和政體美利堅合眾國的開國元勛,特倫頓戰役是華盛頓率領的大陸軍扭轉獨立戰爭局面的重大勝利。此時此刻,美國國防部的這個“軍事知識”測試,想說明什么?想告誡誰什么?還是想暗示些什么?

2021年,是中國人民的“九七國恥”120年。

1901年,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意大利、奧地利、西班牙、荷蘭、比利時11國的聯合威逼下,中國清政府簽訂了割讓主權的《辛丑條約》。其中規定,承諾賠款本息共計9.8億兩白銀,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各國可以駐兵的)租界,嚴禁中國人民反帝,拆除天津到北京的炮臺并準許各國駐兵京山鐵路沿線等等。自此,西方帝國主義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的全面控制和掠奪,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開啟了資本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浪潮。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浴血奮斗,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洗刷國恥,建立了中國人民揚眉吐氣的社會主義社會。
2021年,是中華民族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110周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四五”規劃開局第一年,也是中國人民繼續艱苦奮斗、銳意進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邁進的兩個一百年交匯之年。

習近平總書記新年寄語:“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的精神”。堅定不移地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是黨的使命、國家的任務、民族的重托、時代的責任。

沖出陷阱,突破困局,掃蕩污泥濁水,群策群力創新。中國網信領域針對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反其道而行之,借他山之石攻玉,不拘一格降人才,必將實踐和成就中國主權網信空間發展的新途徑、新天地、新遠景、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

 

【相關閱讀】
牟承晉:“太陽風”安全事件揭示了什么 ——牛年網信安全學習與思考之一
牟承晉:我國的國際出口帶寬安全隱患嚴重 ——牛年網信安全學習與思考之二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北斗未來網際網絡空間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