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不久前法國智庫舉行的一次會議上,奧爾洛夫(2008-2017年曾經擔任俄駐法大使)呼吁歐盟與俄羅斯必須結束不大的爭吵,因為歐俄都無法單獨對中國和美國產生足夠的影響力,歐俄應相互補充。他認為中美才是歐俄共同面臨的迫在眉睫的威脅:美國正在經歷深刻的危機,它由即將謝幕一代的最后代表領導,尚不知道誰領導未來的美國,既可能是真正的民粹主義者,也可能是真正的左派;中國在崛起,正從經濟大國向軍事大國轉變,但不知道它是否能夠承擔起這一責任。奧爾洛夫還將中俄兩國的走近稱之為鄰居間的“自然現象”而已,因為“這在經濟上非常重要”,但中俄并未尋求結盟。他稱“中華文明是偉大的,但不是我們的文明。”
這位俄羅斯大使的用語雖然比較委婉,但字里行間的意思,卻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俄歐必須聯合起來,共同對抗中美的強大影響力,簡單歸納其政治立場,那就是親歐疏中。考慮到當前俄歐之間的現狀,以及俄羅斯外長之前公開表示不排除與歐盟斷交的可能,那么,把奧爾洛夫的這番言論解釋為投降主義,似乎一點也不過分。
從蘇聯到俄羅斯,都曾向西方妥協,教訓非常深刻。戈爾巴喬夫執政后期,教條般迷信西方的政治模式,導致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蘇聯的解體。這是在政治上向西方的妥協,也可以叫政治上的投降主義,因為從最高層開始,對自己的國家已經失去了信仰,結果自然是非常可怕的。葉利欽領導下的俄羅斯,面對經濟困難,盲目聽從西方的建議,對俄羅斯經濟采取“休克療法”,結果從1991年到1995年,俄羅斯經濟遭到毀滅性打擊,GDP直線下滑高達42%,資本大量外流。這是經濟上的投降主義,代價同樣沉重不堪。面對這樣近乎血的教訓,而且剛剛過去不久,投降主義在俄羅斯竟然還有市場,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俄羅斯對歐洲的幻想一直都在,但幻想終究是幻想。俄羅斯地跨亞歐兩大洲,但俄羅斯一直以歐洲國家自詡,首都莫斯科也位于俄羅斯西部,非常接近歐洲。從感情上而言,俄羅斯是希望獲得歐洲接納,并獲得其認可的,但因為種種歷史原因,歐洲卻始終把俄羅斯當做異類,視為威脅,即便曾經挑起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都被接受了,但俄羅斯還是不被認可。當前,俄羅斯和歐盟、美國的關系近乎敵對,始終處于不同程度的斗爭之中,這是無法忽視的客觀現實,因此,無論俄羅斯的感情傾向如何,對歐洲抱有多大幻想,面對美歐唯有斗爭一途,如果采取投降主義,下場只會更慘。要知道,在國際關系中,大國注定是主角,是不能投降的。
親歐疏中看似睿智,其實非常短見甚至幼稚。如果拋開一切歷史因素不談,奧爾洛夫的這番言論,還有一定可取之處,但現實是,俄歐敵對空前,中俄關系非常密切,那么,再試圖鼓吹親歐疏中,就顯得別有用心了。鑒于其多年的駐法大使經歷,不得不讓人懷疑,是不是思想被嚴重侵蝕了?一方面,歐盟是不會接受俄羅斯的,還將一如既往地同美國一起,共同對付、削弱俄羅斯;另一方面,一旦失去中國這個最好的朋友,俄羅斯恐怕連經濟都扛不住,更別提什么大戰略了。所以,奧爾洛夫的主張不僅短見,更是幼稚,和向西方投降在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而這,注定是一條行不通的道路。
投降主義對于任何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是非常可怕的,一旦成為主流,就會徹底毀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對于俄羅斯而言,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斗爭到底,絕不可輕言妥協,更不能走上投降主義的路子,否則,俄羅斯不僅會丟掉未來,還將遭遇滅頂之災,畢竟,殷鑒不遠。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 來源:政委燦榮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投降主義不死,俄羅斯就沒有未來:到今天竟然還有人鼓吹親歐疏中
2021-02-23突發!俄羅斯最終攤牌,“新八國聯軍”齊聚莫斯科,美軍司令釋放核戰信號,暴風雨要來了!
2021-02-0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