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偉大’(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討嫌!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我還是當教員,其他一概辭去。”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毛主席到晚年沉重地說:“建立新中國死了多少人?有誰認真想過?我是想過這個問題的。”這么多可愛的青年、這么多鮮活的生命犧牲了,成了毛主席所領導的中國革命道路上的一塊塊奠基石,毛主席時刻感覺自己背負了對他們的債務。正是這種深深的“負債感”,時時鞭策著毛主席,使他在巨大的成績面前,不愿去追求個人的物質享受,更是時刻不敢驕傲,不敢放松警惕。事實上,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毛主席一家犧牲了七位親人,今天的中國人,是對毛主席欠了很深的債的。
毛主席教導我們,馬克思主義是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有力武器,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要我們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我們讀馬克思主義的書籍,逐漸懂得了存在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物質的反映,如馬克思所說:“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知道認識必須符合事物的本來面目;慢慢地理解了毛主席的教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階級斗爭,一些階級勝利了,一些階級消滅了,這就是歷史,這就是幾千年的文明史”,知道勞動群眾是社會的主體,了解了勞動群眾的斗爭,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等一些基本原理。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認識社會,就必須深入社會,深入實際;僅僅“跑馬觀花”不夠,還要“下馬觀花”,必須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這還不夠,還要參加各種改造社會的斗爭,在斗爭中認識社會。在他的教導和推動下,我們深入了農村、工廠,和農民、工人交朋友,和他們一起進行改天換地的斗爭、參加各種形式的社會斗爭,在實際斗爭中進一步加深了對社會的認識。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具有理論知識,就要改造我們的學習。不能憑主觀想象,不能憑一時的熱情,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詳細地占有材料,并“將豐富的感覺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從其中引出規律,作為行動的向導,這樣的認識才能稱得上科學的知識。
毛主席教導我們,要科學地認識社會、認識客觀世界,還必須改造主觀世界。只有在深入實際,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不斷地清除個人的私心雜念,改造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眼睛不被陰影蒙蔽,有可能真實、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世界。為此,他提倡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毛澤東時代,很多人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地工作、學習,但是,還不斷地受到同志們的批評,甚至于受處分。正是在這樣的自我改造和批評、處分的教育中,我們逐漸擦亮眼睛,學會了“夾著尾巴做人”,懂得了個人在社會中,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在歷史的長河中,更是轉瞬即逝的流星。也只有如實地認識個人在世界、社會中的實際地位,才更好地發揮了個人的作用。
……
(上面這段直接引述了笑多同志的總結)
“無論人們將毛澤東時代作何種評價,正是這個中國現代工業革命時期為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礎,使中國從一個完全的農業國家變成了一個以工業為主的國家,從小于比利時工業規模開始,以世界上6個最大工業國之一的姿態出現于世。”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謹以此文紀念革命導師逝世43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