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朱康有:為何自古以來政治家、思想家都反復強調這一點?
點擊:4366  作者:朱康有    來源:“國防大學”  發布時間:2019-09-08 08:54:02

 

1.webp (16).jpg 

 

“于安思危,于治憂亂。”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一段講話,深刻闡明了防范政治風險是黨的政治建設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

“于安思危,于治憂亂”,前半句較早出自諸如《逸周書·程典》“于安思危,于始思終”、《戰國策·楚策四》“臣聞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則慮安”、《呂氏春秋·慎大》“賢主于安思危,于達思窮,于得思喪”、東漢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是以大雅君子于安思危,以遠咎悔”等文,完整的用典源于清代魏源《默觚·學篇七》:“不亂離,不知太平之難;不疾痛,不知無病之福;故君子于安思危,于治憂亂”,強調處在平安的環境里應思慮到危難和風險,在穩定的時候要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動亂;應防患于未然,把困難、壞事估計得充分一些,隨時有應付意外風險的思想準備。

 

1.webp (17).jpg

 

為何自古及今政治家、思想家都反復強調這一點?其實,它反映了對人類社會運行的規律性認知。

在社會的安與危、治與亂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從空間分布狀況看,往往是安中有危、治中有亂;從時間發展歷程說,安可轉危、治可轉亂;反之亦然。而人的視野卻在很多情況下,受到主客觀條件限制,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只見一時,難料長遠。《道德經》通過“反者道之動”的哲理告誡我們:既有矛盾雙方“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的相互依存,亦有“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的相互轉化,在表層平靜的水面底下常有激流之涌動,禍福相依又不時轉化為各自的對立面。《孫子兵法》還指出,“亂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強”,意謂在一定條件下“亂”可以由“治”產生,“怯”可以由“勇”產生,“弱”可以由“強”產生。

 

1.webp (18).jpg

 

孔子著《春秋》論十二世之事,“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細惡不絕之所致也”,而“亡者,自亡也,非人亡之也”,故此“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豫禁乎未然之前”。中國歷代史書都充滿了這種憂患意識。為什么歷史上統治者都希望長治久安卻擺脫不了“周期律”,不斷陷入“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的宿命,在內憂外患中喪失政權呢?一個個統治集團在草莽創建之初,流血犧牲,萬死不辭,“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但“打得了天下”并不等于“坐穩了江山”。不少盛極一時的王朝在建立初期,往往能夠鑒于前朝覆滅的教訓,注意勵精圖治,注重反貪反腐,以爭取民心、鞏固江山,而到了中期特別是后期,往往奢靡腐敗之風滋長蔓延,直至病入膏肓。因此,“外患”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外部原因,而“內憂”則易被人忽視,卻為導致失敗的真正決定性因素。

 

1.webp (19).jpg

 

轉換的“契機”在哪里?困苦“大如山”之際,反而能激發徹底的大無畏意志,使一個人、一個政黨峰回路轉,起死回生,度過極其艱難的歲月,向上、向前發展,固屬可貴;難的是,有些憂患的發生恰恰不是在最艱難和最艱苦的時期。漢武帝稱雄后由盛轉衰,“開元盛世”唐明皇、清乾隆的后期也開始走下坡路。蘇聯共產黨20萬黨員時打敗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建立了政權;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保衛了政權;2000萬黨員時卻自己打敗了自己,失去了政權。這些中外歷史上比比皆是的例子說明了什么?在大家普遍以為“強大、穩定、安全”的時候,在贊美聲四起、掌聲和鮮花包圍之際,還能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憂患的意識?

明代《錢公良測語》一書中說“天下之禍不生于逆,生于順”,《淮南子·說山訓》給出的解決方法是“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圣人者,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習近平總書記提醒全黨,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易傳》如何解決因處于剛強位置而帶來的加速轉化問題?其一,它提供一種制約性的思維方法,如“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以此來避免片面的行為;其二,不斷對自身進行修正,革故鼎新,盡可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日新之謂盛德”,日日增新不斷更善叫作盛德美行。

 

1.webp (20).jpg

 

“其亡也忽也”,一個“忽”字點明了一切。這里的“忽”,意為突如其來,強調的是客觀情勢;同時暗含著結果的出人意料,與人的主觀失察緊密相關。歷史上王朝盛極而衰的悲劇、歷代農民起義失敗的教訓,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問題”,陷入“革別人命容易,革自己命難”的境地。

以史為鑒,我們作為世界第一大政黨,很容易在執政業績光環的照耀下,出現忽略自身不足的現象。任務越繁重,風險考驗越大,越要發揚自我革命的精神。這才是決定興衰成敗的關鍵因素。

 

(作者系國防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來源:昆侖策網,轉自“國防大學”)

 

2.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