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
有人跟我說經濟不好,尤其是影視行業是重災區,甚至有個朋友原來在北京影視圈混飯的,現在公司解散了,要換工作。跑到廣州,改行去教育公司寫稿去了。
要我說,這分你怎么看,你站在什么位置。
你站在舊生產力一邊,自然冰凍三尺,那也是非一日之寒。如果你站在新生產力一邊,你會看到火力全開,熱火朝天的景象,比如華為就天天加班,比如特斯拉跑來上海,剛在臨港還搞了個新工廠,比如新能源汽車就翻番,比如哪吒創出了40多個億,史上第二的票房。
就工業來說,你要是技術升級,你要是核心能力,你肯定忙不過來,象最近長江存儲在64層的3D NAND閃存上取得突破,你有核心能力,只要擔心產能不夠,拼命加碼投入。
比如華為,營收創新高,技術研發投入全國第一,任正非還狂批說技術研發投入少了。
但如果你沒啥競爭力,反而通過投機手法,撈金氪金,那就象最近自首的戴某一樣,曾經翻云覆雨,長袖善舞,現在的環境就不行了。更不要說一些淘汰的產能與行業,肯定走下坡路。
以前我們一切都是為了開創,開天辟地,解決的是從無到有的問題;現在開始,我們一切的主題都是圍繞著“勝出”、“打贏”、“升級”。可以參考前文:華夏升龍!這個浪潮迭起的時代!開天之力!參透未來十年大氣象!
所以,不了解大環境是不行的。誰說看文章沒用?不看文章,就會象我前面說的朋友一樣,以為在影視圈好混,結果關門轉行。
他以為是山佳同志放炮的TAX原因,導致影視查TAX以及連鎖反應。其實只是其中之一。再看華誼更慘,有道是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當年怎么吃相難看,怎么空手套白狼,怎么玩大變活錢的,現在都要吐出來,賣房賣畫。
其實你看這些年,影視圈的亂像,就知道必不可久了。就不說那些混亂的圈子關系、各種花邊炒作,就說作品吧,能有幾個好作品,無非砸錢堆幾個小鮮肉買票房,資本唱主角,演好演壞一個樣,為了出名女演員搔首弄姿,圈子里烏煙瘴氣。
這只是表象,背后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一方面,西方奶頭樂策略,要把我們也變成象日本一樣AV大國、平成廢宅,資本控制的傳媒當然要首選這些題材。一方面,既然資本控制了整條產業鏈,控制了票房,怎么都能賺錢,那么,與其勞心去制作好作品,要投入,還不如簡單搞點五毛特效打完收工,典型的圈子劣幣驅逐良幣。你看,近年高票房,真正突破的,從戰狼2開始,到哪吒,都是“不務正業”出來的,吳京當導演,沒人給他投資,自己要賣房,圈子不看好他,他搞出了戰狼2,還投資了流浪地球,最近的哪吒也不是典型圈內人,而是一個學醫的半路出家。說明啥?圈內近親繁殖,已經沒有生命力了。
不是不報,時侯未到。
現在有一個轉折點,是什么呢?中美貿易戰。
以前是什么,夫妻論為主導,去年還有很多投降派,又是發言,又是講話。央視六套一度放了《上甘嶺》《奇襲》等有戰斗精神的片子,但接著又放了一部《黃河絕戀》,讓人跟吃了蒼蠅一樣。寧靜那片子,是好久前拍的,就是夫妻論下的產物,講紅色女兵愛上美國白皮。
以前沒有貿易戰,美粉多,精美多,所有的電影電視都是美吹,大多影視片結尾,男女主人公的結局,事有不順,最后都是他去了美國。好象去了美國就是天堂,就滿地黃金,就鍍了層金。包括象以新東方為藍本的《中國合伙人》,把去美國當成某種至高無上的榮耀,沒去美國的就低人一等。我剛上大學那陣,更是如此,當時最流行的是《曼哈頓的中國女人》《北京人在紐約》里的:千萬里我追尋著你,追尋啥?不言而喻,美國精神,錢。
所以,個性解放,金錢至上,以西方尤其是美國為精神母國,這就是很多影視表達的主題。再加上引進大片,沒見過世面的我們,驚為天人,美國人都是一個打一百個,拯救地球的大英雄。象地球反擊戰、反恐24小時、兄弟連、拯救大兵瑞恩,個個體現了燈塔國的偉大、勇敢、大無畏的人文民主精神。
如果不是貿易戰,如果不是特沒譜撕碎了假面,我想大多數人還堅信美國,還信仰美國。
大環境變了,投降派越來越沒有市場,精美越來越不受歡迎。
另外一方面,中國經濟如汪洋大海,中美各有優勢,中國不是美國可以單方面制裁得了的,就連一個民企華為,一個深圳街道辦,白房子都束手無策,反倒是華為越戰越勇,反倒是激起同仇敵愷,正如毛主席所說,敵人是最好的教員,最能幫我們統一思想。現在舉國上下,同樣也是發展經濟,但是現在的想法,跟以前就完全不同了,以前還有造不如買,還有貿工技的爭論,現在基本上沒有了,以前還會發生大飛機下馬的事情,現在我想不會發生了,現在沒有人會質疑,為什么我們要獨立自主,為什么別人有的我們還要自己研發。
所以,香港也不著急,先給你表演的舞臺,主要是教育人民,反正也是螞蚱到了秋后,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今天的大環境跟若干年前,是大不一樣了。動車事件的時候,整個輿論是反的,結果讓中國高鐵降速,其實有點腦子就知道,關鍵不在降不降速,關鍵在于安不安全,你安全200公里300公里一樣,你如果不安全,200公里撞上跟300公里撞上,有啥區別?但最終就是降速了,明明是按高標準設計建造的,非要按低標準運營。
貿易戰也有好處,就是教育人民。反正該吃吃,該喝喝,反正是大家更心齊了,有道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了特沒譜這么搞一搞,那些想忽悠我們的精美言論就沒有了立足之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那些精美和資本為王的影視圈,自然會被人民所淘汰,人民會用人民幣投票。
我不止一次說過,其實過去的影視,是忽略了一個主要群體,就是人民大眾的群體,他們的聲音從來沒有被重視。資本無視他們的需要。所以,才會有包裝一下,買個票房,幾個小鮮肉就可以在資本市場上收割韭菜的現象。而今天,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滲透到四五線,更多的人民,更多的甚至是中老年人,都成為能夠用手機投票的人,所以,你看新榜排名自媒體,第一陣營,就是時政類,所以象我寫點小文章,也會有上萬的閱讀,為什么,因為別的地方很少,被資本控制的媒體不會寫這些,他們會曝明星八卦,他們會象馬桶臺找一堆港臺明星老老小小做個菜旅個游啥的,給我們秀豪華平民的生活,就象很多電視劇里所謂的平民,都住著豪宅不用上班,天天談情說愛一樣。
資本其實需要平民主要用來羨慕有錢人的生活就夠了,然后做夢自己也能躋身這一族,有夢想然后回去搬磚。麻醉劑效果好好的。現在香港就是這樣,所謂中產,所謂千尺豪宅,不過就是內地100方,內地差不多家家都有,但是這點念想,讓他們可以拒絕八萬五,讓他們被洗腦后,智商都下線了。這就是資本要達到的目的。
然后資本就可以安心地做張家城,王家城,收生活稅、醫療稅、住房稅。
是什么時候改變了呢?戰狼2,驚破了很多人的眼球。人民用人民幣投票,用票房表達了自己的需求。讓我看到,這里有一個被資本和影視圈忽略的人群,恰恰他們才是生活的主力,才有真正的力量。這也因為中國能大面積消滅貧困,所以讓更多人有時間和余錢參與這場投票。
對影視圈,文化產業來說,一個時代已經結束了。
不能意識到這一點的人,將被時代拋棄。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上升,隨著中國話語權的上升,隨著更多中國人的覺醒,在上升的過程中,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巨大的壓力,都讓更多的中國人覺醒。中國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精神產品。
所以,我前面說,有的影視公司關門、倒閉、破產,華誼走到今天,都是時代使然,你沒看到戰狼2紅紅火火,沒看到流浪地球紅紅火火,沒看到哪吒紅紅火火,而恰這一些來自圈外的獨特的力量,包括每個拿著手機的四五線城市的中國人,小鎮青年也罷,中老年人也罷,在改變影視文化的游戲規則。
快刀洪七預測,戰狼2和哪吒只是一個開始。你現在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中國市場巨大的能量。中國人不再只是看美國的超人,不再只是看美式的復仇者聯盟英雄,中國人也有自己的英雄。現在只是中國自己的產能、文化產業還在成長,原來的買辦資本下的影視圈吃不開了,新力量還不夠強大,還在發展。
快刀洪七預測,以后會有更多的中國題材,中國英雄,中國力量,有更多的草根導演和編劇,在這一波中國文化崛起中成長起來。
為什么我們拍攝朝鮮戰爭的片子那么少?其實上甘嶺是最著名的一場戰役,還上了西點軍校的案例教學。但是,這么多年來,我很少看到宣傳朝鮮戰爭的片子。
上甘嶺戰役馳名中外,戰斗的戰斗激烈程度為前所罕見,特別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過二次大戰最高水平。據統計,當年美軍調集兵力6萬余人,大炮300余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愿軍兩個連約3.7平方公里的陣地上,傾瀉炮彈190余萬發,炸彈5000余枚。我方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高地的土石被炸松1—2米,成了一片焦土,許多坑道被打短了五六米。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持續鏖戰43天,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我擊退敵人900多次沖鋒。
現在最知名的一部,央視六套之前放的,就是《上甘嶺》。而這一部片子,還是當時毛主席指示要拍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嶺戰役后,指示有關方面將上甘嶺戰役拍成電影,擅長軍事題材片拍攝的長春電影制片廠承擔了這一任務。而后來最有名的傳遍大江南北的《我的祖國》就是這部片子的插曲之一。但是這樣的片子太少了。
觀眾現場合唱《我的祖國》
近年也有一部三八線的電視連續劇,拍得也不錯,不過,視角僅僅是從志愿軍角度,很多故事都沒有表現,拍得中規中矩。舉例最后的狙擊對決,主要的主人公都犧牲在狙擊對決中,就是冷槍冷炮運動,但是只用了幾秒時間蒙太奇過的,看得很莫名其妙。而且,真正的冷槍冷炮運動,戰果是相當棒的,而不是劇中這樣同歸于盡式的。
我的朋友千里冰封的紀實小說《龍鷹搏擊》里有這么一段:據12軍統計,從1952年7月下旬至10月底,三個月內12軍全軍狙擊殲敵兩千五百零六名,只消耗步槍子彈五千八百四十三發,自己竟只傷亡了十一個人。67軍202師在兩個半月中,冷槍冷炮斃、傷敵近四千名,占全師兩個半月防御作戰殲敵總數的80%。
事實上,冷槍冷炮運動戰果卓著。消滅一個,就往罐頭盒里放一粒豆子,晚上回到坑道里數豆子,打死五個以上的報功,打死十五個以上的評狙擊模范。那時候志愿軍統計戰果極其嚴格,打倒之后,敵人至少十五分鐘沒能爬起來才算擊斃,同時要有至少兩個戰友證明。后來狙擊手們還總結了不少經驗:洗澡的,脫下一條褲子再打;拉屎的,蹲下再打;坐汽車的,上坡轉彎再打……
國內某電視臺曾經攝制了一個名為《狙擊英雄》的紀錄片,編導祁少華先生在接受電視采訪時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
“他(指張桃芳)當時被評為‘二級狙擊英雄’。我特別奇怪的是 ——我不知道他是二級的,那誰(敢)說自己是一級的呢?!……”
戰爭有它自己的鐵血法則。在慘烈的朝鮮戰場上,張桃芳狙擊殺敵214名,最后全身而退,我們不能不說這是一個神話。
張桃芳,一個令眾多的軍事愛好者熱血沸騰的名字。
以前有部著名影片《兵臨城下》講狙擊對決的,那只是一對一的蘇德狙擊手的斗智斗勇。但是志愿軍是成建制的,一批一批的,成千上萬消滅敵人,世界戰史上獨一份。志愿軍那是全軍皆狙擊手。這樣的戰例,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而且,大家只知道有狙擊手用槍狙擊,不知道志愿軍還有狙擊炮吧。
炮手們把一些輕炮部件拆開,扛著上了山,這是志愿軍炮兵獨創的、世界軍事史上從未有過的“游動炮”射擊。這些神炮手們滿山轉悠,看準目標后打一炮換一個地方,迅速轉移,和敵人展開了炮兵“游擊戰”。
八二迫擊炮狙擊冠軍是15軍45師135團八二迫擊炮連十七歲的小戰士唐章洪,他曾在十五天內用九十三發迫擊炮彈殺傷了一百零一個敵人,是志愿軍的第一名“百名狙擊手”。在整個狙擊活動中,他總共獵殺敵人一百七十七名,超過了一個連!
朝鮮戰爭有很多活生生的戰例和故事,但是只是沉睡于歷史之中。
不象美國人,明明是蘇聯在二戰中貢獻巨大,打了最多的惡戰,斯大林格勒、莫斯科保衛戰等,但偏偏是美國人拍了最多的二戰英雄片,包括后來的拯救大兵瑞恩,把一個海灘登陸戰拍得舉世皆知,諾曼底登陸才17萬人,而經過大肆宣傳開辟第二戰場,好象是美國人打敗了德國一樣,實際是美國人最后摘了桃子。要知道在朝鮮,美國先后投入近200萬軍隊。但關于美軍傷亡人數說法很多,相差很大。據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愿軍公布,在朝鮮戰爭中供殲滅美軍39.7萬人。根據艾奇遜在回憶錄公布的數字,美軍在朝鮮戰爭中傷亡總數為142000人。
快刀洪七相信,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朝鮮戰爭的題材終會成為一個中國故事的豐富寶礦。今天,我們說要講好中國故事,首先就不能忘記朝鮮戰爭。這是立國之戰,全世界的大國都是靠打出來的。不立威,何以服眾。沒有那些烈士的鮮血,世界這么多豺狼,誰會讓你歲月靜好?
我們要學習的,是先進的包裝,以及現代影視重工業的表現手法。膾灸人口的好故事,哪個不需要藝術再加工,源于現實而又高于現實。比如,古代的三英戰呂布、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這些故事,今天,我們了解的飛奪瀘定橋,不都是經過了從故事了解,到藝術加工,技術重現等過程嗎。
今天中國故事已經不缺重工業的技術,這一塊已經慢慢補上來,但是真正缺的是好故事,是從歷史中挖掘好故事的耐心與細心,莫讓英雄的故事消逝于歷史塵煙中,讓他們活起來,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其實在朝鮮戰爭中,好故事很多,比如,外號“拆彈大王”的志愿軍特等功臣郭金生,他先后拆除過美軍飛機投擲的四十多種六百零三枚定時炸彈,并從中起出了27噸炸藥!這不比那個電影拆彈專家要牛逼么?
堵槍眼、烈火中永生、一個人守一整個陣地、狙擊手是成建制幾萬幾萬消滅敵人,一個上甘嶺小山頭,坑道土石方可以繞地球一圈,哪個不是傳奇呵?你以為就憑著簡陋的武器,是怎么把美國野心狼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的?不光是精神,不光是勇氣,還有智慧和各種創新的戰法,反斜面坑道、反絞殺、各種創新發明,各種技戰術,都是實打實的硬功夫才能做到呵。全世界有哪個民族能做到?
比如,反絞殺戰中的“頂牛過江”。
在反“絞殺戰”中,當橋梁被炸后,一般只能在晚上搶修,往往快要到天明了還很難達到通過機車車頭的載重標準,經不起車頭的重壓。聰明的鐵道兵們就將機車頭置于全部車廂之后,將一列車廂頂過橋面對岸,再由對岸的另一個機車頭將這一列車廂拉走,這就是“頂牛過江”。
戰后,蘇聯人專門派遣了專家來中國了解、學習中國鐵道兵的經驗,蘇聯的洋顧問們對“頂牛過江”等這類土發明贊不絕口 ——他們在衛國戰爭時期遇到這種情況一般都是束手無策,他們認為如果是在蘇聯,這些創造一定會獲得重大科學發明獎!
反絞殺戰中,除了“頂牛過江”,還有“搶22點”、“合并運轉”、“水下橋”、“爬行橋”等。后來,志愿軍鐵道兵們干脆在白天把鐵橋上的“Z”字梁和鋼軌等重要部件拆卸下來,敵機白天轟炸,到了晚上,官兵們出來把“Z”字梁和鋼軌一架,滿載物資的列車立刻轟鳴著沖上前線……
在敵人的“絞殺戰”最為猖獗的10月16日至22日七天中,通過東、西清川江橋的物資即達一千九百四十七節車皮,其中僅10月21日一個夜晚就用“片面運輸法”通過西清川江橋四百九十節車皮,創造了入朝以來最高的日通車紀錄。
最令人心服口服的贊揚來自于敵人。美國遠東空軍的情報部門驚訝地發現,盡管“聯合國軍”發動了世界戰爭史上規模空前的空中“絞殺戰”,但“北朝鮮仍一直有火車在行駛”。
“凡是炸斷了的鐵路,很少是在二十四小時內未能修復的。”現在的基建狂魔,當年是搶修狂魔!
當身穿嶄新棉軍裝的志愿軍警衛戰士出現在談判地點板門店時,“聯合國軍”方面的停戰談判代表都驚呆了。他們說:
“沒想到轟炸得這么厲害,你們還能穿上棉衣,比我們還早。”
美國陸軍則惱火地告訴遠東空軍:
“你們的阻隔戰術失敗了。”
美國拍了一個黑鷹墜落,不就是幾架直升機掉下來,然后去救人嗎?我們是一個兵守一個陣地,直到后續部隊上來,我們一個受傷站都站不起來的沒武器的士兵,仍然堅守著陣地,陣地仍然在我們手上,這不牛逼嗎?什么叫威震敵膽,什么叫舍生忘死,這就是!老子沒子彈,站都站不起來了,但是敵人就是不敢上來!這不比黑鷹墜落,一群美國大兵被一堆游擊隊暴揍要牛逼多了嗎?
我們還有一個故事,講五位戰士,現在已經沒有名字了,他們沖到敵人碉堡里了,敵人反撲炮彈犁地,回不去了,就只能守著這個碉堡,被團團圍困好多天,十幾天還是快一個月,記不清了,多少敵軍就是攻不進來。等下一波攻勢我們部隊上來的時候,五位戰士全死了。但是!所有的敵人的尸體,全在外面,外面有三位戰士是跟敵人撕打在一起的,與敵人同歸于盡。而里面還有兩位戰士,一直守著射擊口,身上沒有傷口,周圍也沒有敵人,據分析,應該是渴死的。
五位烈士留給我們的話,筆記上有這么一段:“吃的是美國餅干,用的是美國槍,打的是美國子彈,消滅的是美國豺狼。”然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這句話,烈士用血把它深深地刻在了堡壘一邊的石壁上:“中國人在此!”這不比美國的英雄片牛逼嗎?有太多太多優秀的戰士,感人的故事了。只是,我們很少有劇組、文人、動漫團隊,愿意去了解這群志愿軍,他們的故事,藏在歷史中,直到他們死去。(鏈接:列隊!向右看齊!一個志愿軍老兵的葬禮!)
你等中國國力再上一個臺階,中美對抗起碼還要十年甚至更長,才能看出大勢,那個時候,朝鮮戰爭就可以大書特書了,當中華民族真正復興之時,這一戰才能真正正名,那是中華民族的立國之戰!
我曾和幾個青年、和幾個大學生交談過,他們羨慕美國、日本,他們也對同在朝鮮半島的韓國相當了解,他們喜歡看日劇、韓劇,吃日、韓料理,熱追日、韓、臺明星……,但他們卻不知道邱少云、黃繼光、龍世昌,更不知道三所里、松骨峰、砥平里這些不但曾經讓一代中國人血脈賁張,而且也讓中、美兩國軍人同樣記憶深刻的名字。
快刀洪七預言,他們不會永遠沉寂于歷史塵土中,他們將會隨著中國的崛起,成為中國人的英雄與傳奇!告訴這個世界,中國人在此!
快刀洪七
2019年9月3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