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毛主席誕辰129周年】
毛主席又回咱延安
——迎接毛澤東銅像回延安紀實
一個偉大的名字被億萬人傳頌。
一代天驕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毛澤東,這位共和國的締造者時時激勵著每一位中國人。為了緬懷領袖的豐功偉績,共瞻領袖風采,經中央批準,中共延安地委、行署決定在延安王家坪的革命紀念館廣場敬塑一尊毛澤東銅像,并將于1997年1月13日黨中央、毛主席進駐延安60周年紀念日揭幕。銅像由國家著名雕塑師程允賢先生設計,由大連市大青金屬有限公司敬鑄。像高5米,重約3噸。在行署副專員蔣旭光率領下,我們一行23人赴大連迎接毛澤東銅像回延安。
任務光榮而艱巨!作為延安人能承接這個任務我感到是我一生的榮幸。漫漫八千里,風塵仆仆,多少動人的、奇妙的、難忘的情景留在心中。不能有半點渲染,也莫怪我文筆缺少色彩,我只能用多年記者的新聞筆法記敘那真實的經歷。
奔赴大連
我作為領隊之一與三位同伴組成聯絡組于10月26日提前去打前站。
車一開出延安賓館,馬延林師傅看了里程表,高興地說:“嗬!剛好是‘8341’。”我們心里一陣興奮。傳說毛主席離開陜北時曾在佳縣白云山道觀抽到8341的簽,便把他的警衛部隊的番號定為“8341”。現在我們的“240”號車又充當了“8341”部隊的一員,也成了毛主席的衛士。
這天的天氣非常晴朗,陜北高原秋高氣爽。車經吳堡縣城東渡黃河,在進入山西省柳林縣的路上要通過收費站。收費的同志一看車上掛著“迎接毛澤東銅像回延安”的牌匾,把手一揮,放行。過山西交城,也是這樣。
第二天趕到天津時,已是晚上8時多。華燈初放,夜色瑰麗。東尋西找,最后在中山飯店找到住處。可一細看,沒有停車場,車輛都在大街上放著。我們很擔心,猶豫不決。看管車的老人是位退休工人,他說:“不怕!”
“萬一......”
老人堅決地說:“我一夜都守在這里,沒人敢破壞。人們都懷念著毛主席。要不是毛主席,我怎么能拿400多元的退休費!”接著,他如數家珍,說他原在運輸公司開車,1958年參加工作,1988年退休......”趕天明我們去看,車安安全全。想給老人感謝幾句,才知他已下班,又換了另一位熱情的老人。
由于路線不熟,再加上路上車輛很多,我們的車速不快。原計劃第三天趕到錦州,可車到山海關天已經黑了。為了再趕一段路,我們乘著月色前行。正好是農歷9月17日,一輪皎潔的圓月在頭頂懸著,像是露出欣喜的笑臉。“月亮走,我也走......”我想起了這首歌,一股暖流流遍全身。
第四天,從興城趕往大連。天開始陰陰的,冷氣襲人,據氣象預報有小雨。進入大連境內時,不但沒下雨,太陽反而出來了。一塊云彩快速地從太陽身旁飄過,讓人感到太陽和我們的車一起飛奔。一進大青公司,沒來得及喝口水,副總經理范希莊立即領我們去瞻仰毛澤東銅像。望著毛主席雙手插腰名為“高瞻遠矚”的銅像,歷史的風煙又滾過眼前。銅像太逼真了!重現了領袖當年在延安叱咤風云的風采。不少知名專家都認為銅像達到國內一流水平,與國外大型雕塑相比也不遜色。我們感到十分滿意,連夜和公司商量,研究把銅像迎回延安的具體事項。
滿意的答卷
程允賢是國內一流的雕塑師,能不能敬鑄成一流的雕像,對大連大青金屬有限公司來講也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沐浴著強勁的海風,沒來得及參觀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名勝,我采訪了公司負責鑄造的高級工程師賀傳忠和工程師扶粵凌。
“接受任務后,我們決心向老區和全國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他們說,過去我們敬鑄過周總理、朱德、劉少奇等領袖像,全廠員工一直想再敬鑄一尊毛主席的像,這次我們的心愿終于得以實現。
1935年出生的賀傳忠原在造船廠工作,后來迷上了青銅鑄造,帶著扶粵凌一起來到大青公司。他說:“我當過亡國奴,嘗過三等公民的滋味。伯父因是反滿抗日分子,日軍曾通緝他,沒抓住,把父親抓去蹲了監獄。國民黨的腐敗我也見過。是毛主席解放了中國人民,我對毛主席的感情特別深。我要求派出一流的師傅,拿出一流的技術敬鑄好毛主席銅像。并多次開會協調,解決問題。”
負責現場指揮的扶粵凌正好是1962年12月26日出生的,每當全國人民慶賀毛主席誕辰時,他感到非常自豪。這次負責工藝,他對每道工序都進行了嚴格檢查,挑選配置了最好的原料。所有擔負任務的師傅都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田傳漢師傅的母親因病每天都需要他去照顧,可他接了任務后,整整22天泡在車間里,沒請一天假。澆鑄那天,全廠職工當成最神圣的日子。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車間,不知多少顆心在激烈地跳動。扶粵凌緊張得不敢去現場,和平時完全成了兩個人,躲在車間里悶著頭抽煙,好幾次手抖動得點不著煙。
“成功了!”當消息傳來后,扶粵凌心中的石頭才落了地。他到車間一看,真是奇跡!主席銅像的臉部出奇的好,線條吻合形成的幾條細線,為銅像增添了不少光彩。
“不可思議!沒想到……”師傅們說。審查的和連前來參觀的專家們也都說不可思議!
像是成功的,剩下的問題是如何把像完好無損地迎回延安。我去大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宣傳部聯系,于懷江部長熱情接待了我們,并說一定要熱熱鬧鬧把主席像送出大連。大連市委常委、副市長高姿聽說延安的同志來大連接毛主席銅像,親自設宴款待我們。他深情地說:“沒有延安就沒有大連開發區的今天。老一輩革命家在延安為新中國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大連人民定要為老一輩革命家獻份忠心!”
激動人心的禮儀
11月1日,是毛澤東銅像啟程的日子。清晨,強勁的海風掠過了這座美麗的城市,氣溫驟然下降。開發區的同志領我去港口參觀,風吹得人不時打趔趄,本應升在空中的幾個彩色氣球被風吹得幾乎挨著地,寒風讓人冷得有點受不了。抬頭看天,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雨的樣子。我很擔心下午2時啟程儀式能不能舉行。
風,一直在刮。
午飯是開發區專設的送行宴會。于懷江部長告誡說氣象預報當晚有大風,一定要準備些暈船藥片。我看了餐廳內的電視,果然如此,心里分外擔心,馬上安排人瞅機會買藥。誰知,飯后天氣突然變晴,燦爛的陽光使這座城市更加美麗。
啟程儀式是在大青公司院內舉行的。大連人以隆重的儀式,歡送毛澤東銅像回延安。彩色氣球把巨幅標語懸掛在空中。數十面彩旗把會場裝扮得十分熱烈。軍樂隊高奏著《東方紅》伴著禮炮升空把氣氛掀到高潮。高姿副市長說:“敬鑄毛澤東銅像不僅是延安人民的大事,也是大連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大事,能承接敬鑄工程是大連的光榮。”延安行署副專員蔣旭光講話,向大連市委、市政府、大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以及大青公司表示感謝。在啟程儀式上,開發區管委會還給毛澤東銅像捐資10萬元。
望著威武的毛澤東銅像,人們心中心潮起伏,都爭著在像前留影。下午4時,毛澤東銅像在警車的引導下駛向大連港。港務局副局長張德馨、副書記朱寶學親自迎接,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黃萬江、副書記鄭浩上船會見了我們。這艘名為“海洋島”號的輪船,是國內目前最豪華的船。船長于忠義、政委侯忠福聽說我們是迎接毛澤東銅像的,親自安排艙位,把我們幾位硬換到一等艙。晚飯又免費招待我們。晚上,他們還安排我們去多功能廳,為延安的同志舉辦了別開生面的舞會。
樂聲陣陣。看到延安的同志,人們感到格外親。一首首歌曲為延安而點,祝福延安繁榮昌盛。
這一晚,我久久不能入睡。因為沒時間離開隊伍去買暈船藥,我一直忐忑不安。思來想去,曾有人把延安當成歷史的陳跡,認為它是早已翻過的一頁。在船上我強烈感受到“延安”這兩個字仍然響在全國人民心中,因為她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連在一起。盡管她現在仍然貧困,但有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關懷和支持,富裕的延安即將到來。
迷迷糊糊,當被叫醒時,已是第二天清晨5時, 整整一夜,船沒有絲毫顛簸,我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侯書記破例帶我們到駕駛艙參觀,并介紹了“海洋島”號的大體情況。大家精神百倍,望著愈來愈近的天津港,都感激地說:“有毛主席的在天之靈,連一夜的大風浪都無影無蹤了。”
歸程令人留戀
穿越6省市,縱橫八千里。從大連返回延安,有多少令人難忘的故事?有多少令人難忘的面孔?
一下輪船,天津市的同志前來迎接。他們是早上五時就到達碼頭的。為了迎接毛澤東銅像,有位司機同志3時從家里騎車出發,4時趕到市政府,5時又奔到碼頭的。第二天一早,市政府的同志又為銅像送行,一直送到津京高速公路上。
從天津奔向太原的這天,是個大霧天。從新聞節目中知道,這場大霧籠罩北京,使47架進港航班和全部出港航班120架次延誤,近萬名旅客滯留候機大廳。我們的車隊就是在這樣的天氣下緩緩而行的。車近北京時,霧氣更大,迷迷蒙蒙,把一個神秘藏在京城。可是車進入北京市三環路后,天突然亮起來,太陽也出來了。同車的小馮開玩笑說:“毛主席經過北京,要回中南海 看看的,所以天亮了 。”我們是唯物論者,并不相信神靈保佑。可一路的許多事,讓人深思。這到底是冥冥之中主席在天之靈的護佑,還是巧合?我說不清。還是如實記錄吧。車出豐臺,大霧又重新漫下來。一直到中午吃飯時,我才發現,大連敬送銅像的卡車車號為60240,尾數竟和我的車一樣,這真是仔細挑選也恐怕是難以找到的。
大霧、大霧。中午經過石家莊,仍是大霧,還有星星細雨。車過井陘煤礦駛進山西娘子關,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人們的心情為之一振。大家用對講機唱著歌,消除著長途的疲勞。車隊經過后,不少警察都為車隊行禮,表達了對主席的崇敬。
11月3日晚,住宿在太原并州賓館。太原市的張市長和市委宣傳部黃部長設宴招待我們,表達了秦晉之好的深厚情誼。可天氣預報山西境內全省有雨,第二天起床一看,又是出人預料,天氣格外的好。渡過黃河進入吳堡縣城,天空纖塵不染,連一絲云也沒有。我想起,毛主席從吳堡東渡黃河后,曾回首河西,深情地說:“陜北是個好地方!”50年后,他的銅像又回到陜北,陜北是以最好的天氣迎接他的。
陜北人對毛主席的感情特別深,好幾處地方都修了“三老廟”(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我曾去過一處,鄉親們說,三老同年升天,至今保佑我們幸福安康。我們的車隊在吳堡小憩時,不少人圍著車看。一位叫薛振福的老人對我說:“毛主席是從川口東渡黃河的。我家離川口只有5里路。那時大家都想去看毛主席,因戰火正緊,沒見上。現在延安塑了主席像,我們可以隨時瞻仰了。”車過綏德義和鎮,正逢集日,不少人喊:“毛主席回延安哩!”整個集市上都轟動起來。
當晚,車到延川縣城,縣委副書記李軍安、副縣長高遠航負責迎接。他們看到一輛輛車上沾滿風塵,立即組織人員來裝扮,“要讓車隊干干凈凈進延安。”他們連夜派人砍來柏樹枝,買來花束和大紅綢,為拉像的車挽了兩朵大紅花,把柏樹枝和花束插滿銅像周圍,象征著毛澤東英靈萬古長青。第二天早晨,天還未亮,延川縣的干部群眾就擠滿了公路兩邊,在鼓號隊的導引下,車隊緩緩駛出延川。車過永坪鎮,聞訊而來的群眾擠滿了公路兩邊,用鞭炮和鑼鼓歡送車隊駛向延安。
神州精神支柱
毛主席和黨中央在延安生活戰斗了13年。
延安時期是毛澤東思想的成熟時期。
在毛澤東旗幟的指引下,全黨實現了空前的大團結,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推翻了三座大山。革命就是從延安走進北京的。
毛澤東在延安培育的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毛主席身體力行,延河邊、窯院里、山峁上,到處都留下他的身影。
毛主席和延安人民建立的感情比山高,比海深。這是一種魚水之情,是雨露和禾苗之情。
延安人民以最隆重的禮儀、最熱烈的場面、最真摯的感情迎接毛澤東銅像回到延安。看到組織宏大的迎接隊伍我也大出意外。10米長的巨幅橫幅由8名武警戰士抬著,上書“延安人民熱烈歡迎毛澤東銅像回延安”。3輛警車,7輛摩托車前邊開道。40人組成的嗩吶隊吹奏著《咱們的領袖毛澤東》的曲調。百人儀仗隊、百人鼓號隊、百人花束隊使歡迎隊伍格外壯觀。在地、市領導的簇擁下,運載銅像的汽車緩緩而行。后面又跟著延安卷煙廠的秧歌隊和安塞腰鼓隊。
真是一個盛大的節日!十幾里的長街人山人海,幾乎水泄不通。鞭炮炸響鑼鼓齊鳴,所有人都翹首仰望。組織活動的梁鳳民副市長告訴我,沒想到來了這么多人,連附近農村的人都趕來參加。專程護送的于懷江部長也激動地說:“沒見過這樣熱烈的場面,沒想到延安人對毛主席還保留這樣深的感情!”事后了解,就在那天把延市商店所有的鞭炮都燃放一空。
還應該提及的是,那天的天氣格外好,暖融融的太陽照耀著寶塔山。往年這個季節,樹葉早該落盡了。可今年好像是為了歡迎毛主席,自然界也有了靈性,兩旁的綠樹依然青翠,顯出勃勃生機。
毛主席離開延安后再也沒有回過延安。延安人民多么盼望他再來寶塔山下啊!他老人家也時刻惦念著延安人民。共和國剛宣告成立的20多天,他就給延安人民發回《復電》。一聽說延安的同志去北京,他總要召見詢問。據我所知。有幾次他準備啟程回延安,又因種種原因留下了終身的遺憾。毛澤東銅像將要在延安聳立起來,毛主席終于回來了。又是一個奇跡!當吊車把銅像輕輕敬放在早已砌好的底座時,只一次,嚴密合縫不差分毫。準備調整位置的專家和技工都說多年來安裝這是第一次。
圍著高高聳立的銅像,不少人熱淚盈眶。任務圓滿完成了,我的淚水也幾次模糊雙眼。一位多次見過主席的老人流著淚水說:“我多么想再見一見他老人家,這回......”當銅像車停放在紀念館廣場時,幾位老太太圍著車轉啊轉啊,突然放聲大哭,以泉涌的淚水表達對毛主席的思念。就連延安地委書記高宜新和副書記劉兆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嗚咽著說不下去,他們表明了一個態度:“敬塑毛澤東銅像,必將激勵我們繼承毛澤東思想,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把延安建設好。”
說來也怪,當我檢查完銅像安裝合格并覆上紅綢后,就帶著同伴們奔向七里鋪。車隊經過南關時,我看到西天涌來一片黑云,當晚,大雨瓢潑,第二天早晨,街兩旁大大小小的樹木似乎也完成了心愿,全部落光了葉子。
八千里路云和月,抖落風塵心釋然,延安王家坪重現領袖風采。當我回味這番特殊旅程時,多少玄機、多少“巧合”?看似“自然”的大自然隱藏著多少奧秘?我無力探索。但聳立在延安的毛澤東銅像,必將成為人民心中的精神支柱,這是無可置疑的。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張黎平:弘揚延安精神 堅定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道路
2022-12-18李革新:學習馬克思主義筑牢靈魂工程師的紅色靈魂——紀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80周年
2022-05-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