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峰(最前者)在8連1班當戰士
1958年2月25日,陸軍第37師政委何云峰大校、副師長張化民中校以及張彬等5名師機關參謀、助理員來到步兵第109團8連當戰士。109團的副團長張雙清、政治處主任李春陽等8名干部也隨同到8連當戰士。
這15名師、團領導和機關干部脫下校、尉軍官衣服,穿上士兵衣服,佩戴列兵軍銜,分配到8連各班,完全以普通一兵的身份與戰士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勞動、同娛樂。
何云峰、張化民等15名干部下連當兵的目的,就是要通過與戰士實行“五同”,觀察、體驗連隊生活,全面了解連隊建設情況,為全師部隊領導、機關克服官僚主義、改進工作作風,種一塊“試驗田”。
這一創舉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揚和倡導。1958年8月19日,在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主席說:“軍官要下放當兵,沒有當過兵的要當一下,當過兵的再當一下有好處,師長、軍長下放讓班長管,搞三個月后再回來當師長、軍長。云南有個師長當了幾個月兵,了解士兵的生活、心理,這很好。” 8月21日,毛主席再次強調:“我們的軍官要像云南的一個師長,一年當一個月兵,我看這是個好辦法,是否到處推廣?這樣,我們的軍隊就是永遠打不敗的軍隊。”
楊得志上將(中)是第一個下連當兵的將軍
9月19日《解放軍報》報道:濟南部隊(軍區)黨代會作出決議,司令員楊得志等下連當兵。
9月20日,解放軍總政治部作出《關于軍隊各級干部每年當兵一個月的規定》。
沈陽軍區司令員鄧華上將、北京軍區司令員楊成武上將、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上將、武漢軍區司令員陳再道上將、昆明軍區司令員秦基偉中將、東海艦隊司令員陶勇中將、空軍副司令員成均中將等開國將軍紛紛帶頭下連當兵。據統計,自1958年8月至1962年底,全軍下連當兵的干部,共有77萬多人次,其中將軍250人,形成了干部下連當兵的熱潮。
下連當兵的許世友上將(中)和戰士們一起娛樂
開國將軍下連當兵的佳話一直在軍內外廣泛傳頌,軍隊各級干部下連當兵的制度至今仍在堅持。
但是,當人們回首這段往事時,尤其是后來寫這段史實的作者們,總有一個揮之不去的疑惑:毛主席表揚首創下連當兵的師指揮員,為什么說“師長”,而不說“師政委”呢?
今天,筆者就來道出原委。
話要從頭說起。何云峰在班里當了5天的戰士,就到13軍軍部、昆明軍區連續開會,并且作為師黨委書記有全局的諸事需要他去處理,這是主官職責所系。張化民等14名干部繼續留在班里,和戰士們同住、同吃、同訓練、同勞動、同娛樂。
張化民在8連4班當兵持續了兩個多月,期間正課時間都是和戰士們一起摸、爬、滾、打搞訓練,互教互學。
在單兵戰術訓練中,排長張志福講課過深,戰士們有些接受不了,張化民就和張志福一起先找戰士們座談,了解他們的特點,然后幫助張志福備課,把戰士們的口語、俗語和軍事術語結合起來,并制作了形象化的教具,采取直觀教學的方法進行講課,受到了戰士們的好評。
在一次居民地進攻戰斗演習中,戰士們沒有搞過,缺乏經驗,張化民就深入淺出地進行講解,并做示范動作,第一個越過高樓。4班長李體發上士感動地喊道:“師首長這么大的年紀,那么高的樓房都能越過,我們年輕人死也要越過去。”然后一躍而上,率領全班戰士越過了高樓。
張化民不僅實戰經驗豐富,打過日軍“戰地參觀團”,攻克過洛陽國民黨206師核心陣地,在淮海戰役中立過大功;而且文化程度相對較高,入伍前上過中學,1938年入黨后又到抗大分校學習。六十年代前期,他任昆明軍區軍訓部部長時,擔任過軍事教學電影片《叢林戰》的總指導。
在張化民等下連當兵同志的言傳身教下,8連的軍事訓練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該連第一次野營就超額百分之一百四十完成了訓練任務,難度最大的訓練科目獲得了優秀成績。
昆明軍區在向軍委總部匯報上半年部隊訓練情況的一份報告(機密級)中,列舉了張化民副師長下連當兵兩個多月,和戰士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同勞動、同娛樂,了解戰士們的生活和心理,有力地提高了連隊訓練質量的事例。因為這是一份訓練專題報告,里面沒有提到何云峰等干部下連當兵的情況。
毛主席看到了這份報告。因為37師位于云南,所以毛主席說“云南有個師長當了幾個月兵”。
講到這里,讀者自然明白了,毛主席表揚首創下連當兵的師指揮員時,為什么說“師長”,而不說“師政委”。
1958年9月19日,《解放軍報》發表了何云峰的文章《當兵給我們的教育》;當月20日《解放軍報》又發表了楊國星、張皆淳撰寫的長篇報道《師長政委當兵記》。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媒體報道過何云峰、張化民等15干部下連當兵的事跡。也就是說,毛主席表揚在前,媒體報道在后。這是近二十年來,有些作者撰寫這一史實有誤的地方。
朱德元帥先前看過昆明軍區的訓練報告,之后又看了《解放軍報》的報道,于是在軍委擴大會議上說:“37師政委何云峰、副師長張化民同志,以當兵的方式到連隊去種‘試驗田’,完全以平等的態度和戰士一起生活、上操和執勤……這種‘種試驗田’的領導方法是毛澤東同志群眾路線的發展,用這種方法來領導軍隊,就徹底改變了舊軍隊的官兵關系和管理方法,成為新型的人民軍隊的官兵關系和領導與群眾相結合的領導方法,它是歷史上任何軍隊所沒有的,也不可能有的。這種‘種試驗田’的方法發展下去,將來我們的軍隊一定比任何軍隊都好!”
對于何云峰、張化民等15名干部下連當兵的創舉,我軍的主要締造者毛主席說:“這樣,我們的軍隊就是永遠打不敗的軍隊。” 我軍唯一的總司令朱德元帥說:“這種‘種試驗田’的方法發展下去,將來我們的軍隊一定比任何軍隊都好!”足見其意義之重大,影響之深遠。
1958年9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昆明軍區第一屆代表大會二次會議上,張化民同志代表何云峰、張化民兩人發言,匯報他們下連當兵的情況。
昆明軍區黨代會為什么安排張化民同志發言呢?看一下發言的標題,就不言而喻了。
這份珍貴的史料,記載著何云峰、張化民等干部下連當兵的動人事跡,筆者將在另一篇紀念文章里作更多的引述。
何云峰是1933年入伍的老紅軍,后來任過13軍政委、成都軍區副政委、福州軍區副政委等職,并于1964年晉升為少將。
1979年,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時任14軍副軍長的張化民在緊要關頭,從軍基本指揮所下到主要方向40師指揮所,指揮該師部隊一舉攻克了老街,這是我軍攻克的第一個越南省會城市;接著又指揮部隊一直打到鋪樓,這是西線昆明軍區方向進攻最遠的地點,取得了重大勝利。戰后,張化民擔任昆明軍區英模代表團團長,到北京及各地向黨和人民匯報。之后提升為昆明軍區副參謀長(正軍)。
中央領導同志和廣州軍區、昆明軍區英模代表團成員合影留念(局部)。鄧小平后面是張化民,張化民后面(右者)是戰斗英雄李作成。
文:張丁;來源:觀察者網【授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張丁:毛主席表揚首創下連當兵的師指揮員,為何說“師長”,而不說“師政委”?
2023-01-3159年毛主席約談周總理,問出15年的疑惑:55年了,你怎么不回家鄉
2023-01-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