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張殿閣:毛澤東改變世界格局的一盤妙棋
點擊:  作者:張殿閣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3-12-29 07:22:26

 

1.jpg


【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30周年】

中美破冰  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新中國成立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封鎖我們,中國被封鎖二十多年,不但沒有倒下,反而越來越強。

20世紀50年代,隨著中國志愿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世界格局就形成了大三角關系。中美變成了對抗關系,蘇美依然是競爭關系,中蘇是友好同盟關系。

20世紀60年代,隨著世界局勢的變化,中美蘇三角關系也發生了變化。蘇聯赫魯曉夫的背叛,與中國交惡,蘇聯在中蘇邊界大量增兵,1969年3月,蘇軍悍然入侵我珍寶島,中蘇關系徹底破裂,中蘇之間變成了對抗關系。

新中國在毛主席領導下,全國人民大團結,大力推動經濟建設,改變一窮二白的落后面貌,發展了包括“兩彈一星”、核潛艇等在內的強大國防力量,我國國防力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大國屹立于世界東方。古老的中國換了人間,中國人民揚眉吐氣,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日益提高。正像毛主席說的那樣:“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大洋彼岸的美國領導人尤其是尼克松看到了這一點。

60年代末,美蘇之間互為對手,爭奪世界霸權,在世界各地對抗并進行大規模的軍備競賽,而且哪一方都沒有壓倒對方的絕對優勢。中、美、蘇三邊都處于緊張狀態,在三角關系的博弈中,從而出現了大三角戰略關系。美蘇之間矛盾要大于美中矛盾,中蘇矛盾要大于中美矛盾,蘇聯和美國的沖突是冷戰的戰略本質,而美國和中國的敵對則是次要矛盾。中國無論站在哪一方,對于美蘇力量對比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中美之間就形成了某種特殊戰略關系,大洋彼岸的美國需要中國,而中國也需要美國,中美戰略聯合抑制蘇聯就成為雙方共同的需求。這難得的歷史機遇,作為偉大戰略家的毛澤東看透了這盤棋的妙處,而大洋彼岸的尼克松憑借其戰略膽識,更想抓住并利用這個歷史機遇,于是就有了兩位政治家的互動。

20年來,中美兩國都視對方為死敵,中國常常以革命的姿態立志要把美國趕出西太平洋。美國認為毛澤東是比蘇聯領導人更加強勁的對手,美國政府20年來一貫奉行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

進入20世紀70年代,國際局勢的發展變化,為中國外交戰略的轉變提供了機遇。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毛主席和周總理審時度勢,運籌帷幄,以毛澤東的戰略遠見和周恩來高超的外交藝術,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取得中美關系正常化和百余國與我建交等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實現了國家對外關系的前所未有的突破。

從新中國誕生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有47個國家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其中,絕大多數是亞洲、非洲的發展中國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長期以來一直沒有放棄對新中國的敵視政策,同時中國共產黨批評和抵制了蘇聯大國沙文主義,中蘇關系從此惡化。蘇聯以重兵集結在中蘇和中蒙邊境,對中國構成嚴重威脅,1969年3月發生了中蘇邊防部隊在中國黑龍江省珍寶島地區的武裝沖突,一時戰爭陰云籠罩,兩國關系降到建國以來的最低點。

2.jpg


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葉,毛主席對大洋彼岸的美國動向就更加關注了。

1965年1月9日下午,毛主席在人民大會堂118廳會見了美國作家和記者斯諾,喬冠華、龔澎在座。主席與斯諾談話時發表了令人驚訝的言論,可惜當時華盛頓沒有人注意到這番話。主席對斯諾說:“很遺憾,由于歷史原因,中美兩國人民被分開了。15年了,老死不相往來,今天隔閡更大了。不過我是不相信最后會以戰禍告終的。”毛主席還說:“我們不會打出去,只有美國打進來,我們才打……我們不會打到美國去,這我已經說了,你們可以放心。”毛主席同斯諾的談話可以說是發出了一種信號,可是華盛頓約翰遜政府把斯諾看成是北京的宣傳干將,所以沒有理會。

1967年10月,毛主席注意到了尼克松在美國《外交季刊》上發表的一篇文章:“在這個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使10億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憤怒的孤立狀態中。”他預測尼克松會當選,并看好這位共和黨“右派 ”總統,認為此人是合適的打交道對手。他說,要打開中美僵局,選擇對手這點很重要。

1968年冬天,毛主席又饒有興趣地讀了有關美國總統競選的材料,他還仔細研究了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所寫的《六大危機》,認為該書寫得不錯。

1969年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尼克松發表了就職演說,表示有意改善中美關系。毛主席看到了尼克松的姿態,并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此時,似乎對美國有了新的思路。毛主席指示人民日報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講話。

尼克松宣誓就職時,曾決定出兵越南的美國決策部門的精英們,大多數已經轉變了看法,認為越戰不光是打不贏的,而且還反映出美國政治制度的先天性道德失敗。尼克松的批評者們要求現在就從越南無條件撤軍。

到1968年,侵越美軍兵力已達到54萬余人,越戰以來,美國耗資2000多億美元,陣亡5萬多人。越戰失敗使美國在美蘇爭霸態勢中陷于被動,尼克松有決心結束越戰以維護美國的利益。但他很清楚,在他的設想中能否發展與中國的戰略關系是個關鍵。

面對中美蘇三角關系,尼克松將中美和解視為改變美國外交政策和被動局面的一個機會,竭力爭取與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重新建立聯系,以減輕從東南亞黯然撤軍的痛苦。在毛主席看來,中美和解是掌握國際斗爭主動權的一個戰略步驟。

1969年2月19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118廳召集中央文革碰頭會成員和陳毅、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開會。在會上,毛主席說:“你們幾位老總研究一下國際問題,由陳毅掛帥,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參加。國際問題有些怪,英美報紙經常吹蘇聯要出問題,蘇聯要在遠東搞演習,又不聲張。還有我們從來不理什么承認不承認的問題。最近,意大利、加拿大要承認我們,蔣介石有些慌,日本有些不安。研究國際問題要注意那些我們不注意的國家。”

同年7月和9月,四位老帥先后將《對戰爭形勢的初步估計》《對目前局勢的看法》兩份研究報告送交中央。在這兩份報告里提出:在中美蘇大三角關系中,中蘇矛盾大于中美矛盾,美蘇矛盾大于中蘇矛盾;在目前美蘇兩國都急于“打中國牌”的情況下,中國處于戰略主動地位。

美國想盡快消除越南戰爭敗局造成的影響并維持它在世界上的霸權地位,還要應對蘇聯的挑戰,迫切需要改善同中國的關系。

中國要著重應對蘇聯當時對我安全所構成的直接和嚴重的威脅,要解決臺灣問題以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要恢復和擴大國際交往、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也需要緩和同美國的關系。

這就是作為偉大戰略家的毛澤東和勇氣十足的政治家尼克松兩人的不謀而合。

毛澤東曾說,中美關系是一把鑰匙,這個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1970年國慶前,國內多次急電中國駐法大使館,尋找斯諾,邀請他訪華。10月1日,毛主席讓斯諾登上天安門城樓,并緊挨著他觀看國慶大典游行。一個美國人站在毛主席身邊,或許是故意向全國人民表明,現在跟美國可以接觸,而且還是一件大事。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休息室會見了斯諾夫婦,林彪、周恩來在座。會談后中方給斯諾一份會談記錄,但只許他間接援引毛主席的話,而且要在三個月以后才能發表。中方或許是希望斯諾把稿件交給美國政府,為中美和解進程再加一把勁兒。可是,斯諾沒有理解中方的意圖,稿件沒有傳到白宮,尼克松政府還為當時沒有拿到這份稿件感到十分可惜。因為毛主席在會談中發表了一些驚世駭俗的觀點。毛主席說:尼克松當做旅行者來談也行,當做總統來談也行,都會受到歡迎。中美之間的問題要跟尼克松解決。

3.jpg


國慶節斯諾出現在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稱之為釋放了一個“探空氣球”。

1970年10月初,尼克松會見美國《時代》周刊雜志記者時稱:“如果說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想做的話,那就是到中國去。如果我去不了,我要我的孩子們去。”

10月下旬,尼克松當面同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汗商量,請葉作為“中介人”,為中美關系正常化“提供助力”。隨后,他又借歡迎羅馬尼亞總統齊奧塞斯庫宴會的機會,尼克松談到國際問題時,“第一次有意地”使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并在私下托羅領導人再次將希望美中進行高級接觸的“口信”轉達給中方。這即是尼克松所建立的“葉海亞渠道”和“齊奧塞斯庫渠道”二個渠道。

11月中、下旬,中國方面先后通過巴基斯坦和羅馬尼亞二個渠道收到了尼克松的口信。毛主席和周總理商量以后,也通過這兩個渠道向尼克松反饋了“口信”。尼克松在回憶錄中說:接到周恩來的口信后使我們受到了鼓舞。

中美雙方秘密接觸前期,為了不受反對派的干擾,以防功敗垂成,嚴格限定知密范圍,中方運作者是毛澤東和得力助手周恩來,美方是尼克松和基辛格,雙方均未通過政府的外交機構。中間傳遞信件的是巴基斯坦總統和羅馬尼亞總統。

乒乓外交 小球轉動大球

1971年春,中美關系出現了出人意外的突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當時,國家體委內部出現了參賽與不參賽兩種不同的意見,而且不贊成赴日參賽的還占了多數,理由是得知國外有幾股敵對勢力想破壞中國隊的參賽,去了危險性很大。但是,毛主席和周總理明確表示支持赴日參賽。

 

4.jpg

 

在第三十一屆世乒賽舉行期間,美國代表團曾向中國代表團表示,在比賽結束之后,希望到中國訪問。消息傳回北京,外交部和國家體委聯合起草了“關于不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的報告”送周總理,認為目前邀請美國隊的時機還不成熟。4月4日,總理在報告上批注“擬同意”后呈報毛主席審批。主席圈閱后退回外交部。4月6日晚,毛主席經過深思遠慮,深夜作出決定,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這一消息立刻引起轟動,日本各大媒體都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個消息。

美國總統尼克松驚喜地批準了接受這一邀請。

1971年4月10日,美國乒乓球代表團和幾名美國記者抵達北京,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一批獲準進入中國境內的美國人。美國乒乓球代表團開啟了為期一周的訪華之旅,爬長城、觀故宮、訪清華大學、舉辦友誼賽,一切都顯得妙不可言。

5.jpg


1971年4月14日, 周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美國、加拿大、哥倫比亞等國乒乓球代表團,并同美國代表團進行了長時間談話。

毛主席不失時機地作出決策,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從此打開了隔絕22年的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此舉對中美關系的突破產生了重要影響。“小球推動大球”的“乒乓外交”,出人意料地促進了中美關系的發展和世界形勢的變化,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歷史性進程。

尼克松在回憶錄中寫道:

4月6日,誰都沒有料到出現了一個突破:美國駐東京大使館報告說,在日本參加世界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隊接到了去中華人民共和國訪問,以便進行幾場表演賽的邀請。這個消息使我又驚又喜。我從未料到對華的主動行動會以乒乓球隊訪問的形式得以實現。我們立即批準接受邀請,中國方面做出的響應是,發給幾名西方記者簽證以采訪球隊的訪問。4月14日,我宣布結束已存在20年的對我們兩國間貿易的禁令。我還下令采取一系列新的步驟,放寬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和航運管制。同一天在北京,周恩來親自接見了我們的乒乓球運動員。


7月9日至11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秘密訪華。中美會談的安排一直在秘密進行中。中方提出,美方可派基辛格或羅杰斯作為總統特使秘密來華溝通商談有關事宜,尼克松決定派基辛格來華。為了避開媒體跟蹤,基辛格一行4人繞道西貢、曼谷、新德里、伊斯蘭堡,然后假裝生病,乘坐巴基斯坦總統專機飛來北京。美方和中方知道這次秘密行動的人屈指可數。

6.jpg


7月16日,中美雙方發表基辛格訪問中國公告:“周恩來總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尼克松總統于1972年5月以前的適當時間訪問中國。尼克松總統愉快地接受了這一邀請。”這一消息震動了全世界。

尼克松跨洋登門拜訪毛主席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性多數,通過了開除臺灣、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作為代表中國的唯一政府的2758號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臺灣國民黨當局的代表從聯合國的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當得知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時,毛主席感到格外欣慰,他說:主要是第三世界兄弟把我們抬進去的。

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升起。

1972年2月21日,最讓世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尼克松總統飛抵北京拜見毛澤東。多少世紀以來,諸侯王公攜貢進朝紫禁城,但從未有過世界最強國家的元首跑來東方,拜訪中國領袖。

上午十一時,尼克松的專機出現在北京機場上空,候機樓小休息室里,周恩來、葉劍英、李先念已在此等候。美國“空軍一號”落地,艙門打開,尼克松微笑著快速走出艙門,當走下旋梯一半兒的時候,他就急迫地向幾米開外的周恩來伸出了手。

7.jpg


周恩來面帶笑容,不卑不亢,也伸出手等待著。周恩來與尼克松的手握在了一起。尼克松激動地說:“總理先生,我感到很榮幸,終于來到了你們偉大的國家。”

周恩來說:“總統先生,我非常歡迎你到我們的國家訪問,你把手伸過了世界最遼闊的海洋和我握手,我們二十五年沒有交往了。”

當天下午二時四十分,毛主席就在中南海游泳池自己的書房里會見了尼克松,周恩來、基辛格在座。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

8.jpg


當尼克松走進毛主席的書房,握住毛澤東的手時,舊時代結束了,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世界政治格局從此發生了巨大變化。

尼克松在他的回憶錄里寫道:

我們彼此先寒暄了一會兒。基辛格提到,他在哈佛大學教書時,曾經指定他班上的學生研讀毛澤東的著作。毛澤東用典型的謙虛口吻說:“我寫的這些東西算不了什么,沒有什么可學的。”我說:“主席的著作推動了一個民族的進步,改變了整個世界。”可是毛回答說:“我沒有能夠改變世界,只是改變了北京附近的幾個地方。”


那天,尼克松在日記中還寫下了他初次見毛澤東的印象:

我們被引進一個陳設簡單、放滿了書籍和文稿的房間。在他座椅旁邊的咖啡桌上攤開著幾本書。我同他握手時,他說:“我說話不大利索了。”每一個人,包括周在內,都對他表示他所應得的尊敬。他伸出手來,我也伸過手去,他握住我的手,約一分鐘之久。這一動人的時刻在談話的記錄里大概沒有寫進去。他有一種非凡的幽默感。盡管他說話有些困難,他的思維仍然像閃電一樣敏捷。


原定十五分鐘的會見時間,主席和尼克松談了六十五分鐘。

9.jpg


為了實現中美關系正常化,為了改變世界格局,主席以頑強的精神支撐著病體,與總理一起日夜操勞,推動著中美關系向前發展。

這次會見,距離2月12日主席突然休克危急的日子只有九天,他的健康狀況仍然處在極不穩定的狀態,隨時都有惡化和發生危險的可能。他的身體還沒有康復,特別是雙腳腫得很厲害,過去的鞋都穿不進去了,為了這次會見尼克松,事先為主席定做了肥大的圓口布鞋。

據護士長吳旭君回憶:

“醫療組是挺為這件事擔心的,因為我們盡量保證毛主席按時會見尼克松。可是我們必須要有兩手準備,就是我們要做好一切搶救準備,以防萬一在接見過程中發生什么意外。所以當時我們都站在門后頭等著,有領導,有警衛等等。我們準備了所有搶救用的物品,甚至于我們把給他用的強心劑都抽在了針管里。我們的準備工作是相當充分的,因為要分秒必爭,是處于臨戰狀態。可是我們的毛主席表現得非常頑強,也很驚人。他跟尼克松會談的時候,表現出偉人的氣魄,統帥的風度,他的思維是敏捷的,他是談笑風生的,我想他也是在頑強地與病痛進行著斗爭,這一點讓我們所有的人看到了,都非常敬佩,也很感動。”


尼克松在回憶錄中還寫道:

“一小時后,我們在人民大會堂參加宴會,我在祝酒辭里試圖用理想主義的語言來表述對華主動行動的實用主義的基礎。我說:毛主席寫過:‘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現在是只爭朝夕的時候了,是我們兩國人民攀登偉大境界的高峰,締造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時候了。”


在中美雙方接下來的談判中,毛主席和周總理既堅持原則又靈活處理,取得了預想的效果。2月27日雙方在上海正式簽署了《中美聯合公報》,這標志著兩國關系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2月28日,尼克松和夫人登上“空軍一號”總統專機,離開上海,返回美國。

打破西方封鎖 改變世界政治格局

通過尼克松訪華,毛主席一舉改變了中國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不利地位。毛主席構想的聯美抗蘇戰略策略如愿以償,中國在外交上打了一個大勝仗,迫使世界頭號強國登門求和,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西方世界封鎖中國長達二十多年的鐵幕終于被打破了。

中美和解如春雷般震動了環球,自尼克松訪華的消息公布開始,很多國家就急不可待地跑來中國商談建交。

10.jpg


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于1972年9月25日來華訪問。中日雙方于9月29日簽署建立外交關系的《聯合聲明》。

到尼克松訪華前,意大利、比利時、秘魯、冰島、馬耳他、阿根廷等國都與中國正式建交。

這一年與中國建交的還有馬耳他、墨西哥、阿根廷、毛里求斯、希臘、圭亞那、多哥、馬爾代夫、馬達加斯加、盧森堡、牙買加、乍得等共達18個國家,1972年是新中國建交國家最多的一年。日本媒體感嘆,中國在今年的國際外交舞臺上成了“臺風中心”,在該布局的地方已經布局完了。還有媒體評論,不到一年,北京就通過令人吃驚的外交攻勢奪取了世界政治舞臺上的一個突出的位置,中國雖然在經濟和軍事上的力量還是薄弱的,但卻在這個位置上與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平起平坐。蘇聯孤立中國的企圖完全失敗了。

尼克松訪華一年后,1973年2月22日中美雙方商定在北京和華盛頓互設聯絡處。此后,197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利堅合眾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這些重大成就的取得,根本來源于毛主席對國際局勢的研判和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并采取了正確的外交戰略和策略。他認為蘇美兩個超級大國屬于第一世界,蘇美以外的西方發達國家和東歐國家屬于第二世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屬于第三世界。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一戰略思想對指導我國的外交工作,堅持反對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和戰爭威脅,努力建立和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包括同美國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世紀70年代,偉大的戰略家毛澤東下了一盤外交妙棋,尼克松總統跨洋訪華,在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的書房里實現了中美歷史性握手,從此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打破了西方對新中國20余年的封鎖,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掀開了中華民族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新篇章。到1976年,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已經有110多個,這包括了當時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

參考文獻:
1.《毛澤東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2.《周恩來年譜》 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2月第1版
3.《尼克松回憶錄》 天地出版社 2019年5月第1版

 

(作者系原中央警衛團一中隊毛主席警衛;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