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李鴻章(不是東西),年老方知真中堂(真的不是東西)。
——黎俊杉】
不得不說,李鴻章可謂是中國近代歷史第一人,他成功搶走了本該屬于統治者的歷史光環,無論是背鍋還是奪功,他都不是清朝后期的其他任何一個人可以比擬的。
不過,“重臣”是不是“忠臣”,以及所謂的“忠臣”對中國歷史的推進作用,到底值不值得今天的我們為其大書特書?
評價一個人是復雜的,不要說人是會變的,就算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發揮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而在不同情況下對同一個人給出的評價同樣也是不同的,而一些評價里人物的人為了彰顯自己的能力,還故意說的“轉圈圈”,讓聽的人一頭霧水,什么“年少不知李鴻章,年老方知真中堂”等等說辭,就是在這一情況之下給說出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某些文人這“茴字有幾種寫法”的臭毛病還是沒改過來。
李鴻章在如今的互聯網上之所以能夠被成功“洗白”,從評價者的角度來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普通人也有了發出自己聲音的權力,而普通人評價歷史有些時候主觀性過強,在這種情況下,李中堂要么就是一心想著賣國、不賣國就不舒服的大奸臣,要么就是一顆紅心向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良,不存在中間選項。他們對一個決策做出來的前因后果背景環境動機來源都不關心,他們甚至不關心他們聽說的這件事是不是真的——畢竟思考太費腦子了。
而另一方面,則是在“經濟社會”的沖擊之下,必須博眼球,你不博眼球,如何賺錢?大多數人想要賺眼球,就必須有一個“逼格很高的形象”,那最好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對正面人物的批判,另一個是對反面人物的辯解——
正面人物的批判舉個例子,例如什么諸葛亮其實沒那么聰明忠誠,就是個普通人之類之類的;反面人物的辯解就得算李鴻章了,非要說成是在各種政治斗爭中被裹挾而身不由己,而無所作為,很符合現在一些人自我陶醉的認可,吹一吹,捧一捧,當給自己洗臉了。
赤血不否認李鴻章也努力想要國家便好,從這個角度來說也許他不能說是一無是處,但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僅僅有一個好的目的和好的理想,就一定不會把事情搞砸,讓這個國家和他的人民付出更多的代價嗎?
一些人只看到了李鴻章的艱難不易,卻沒看到他的私心自保沒有擔當;一些人津津樂道于李鴻章搞洋務辦了多少實業、建了多少兵工廠,卻沒看到李合肥拿著朝廷的海量銀子,將實業辦得多么糟糕,并在其中大肆中飽私囊;當李鴻章用“我只是一個裱糊匠”自嘲,引發許多人“理解”與同情的時候,他們想不到的是李鴻章在那種環境下,也只愿去做一個裱糊匠,而不愿做以身許國不計安危的商鞅。
李鴻章愛國嗎?從某個角度來說,他是愛國的——畢竟大清給了他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一等肅毅伯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頭銜與位高權重的官職,基本實現了當年“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的夙愿。說他不愛大清,肯定不合常理。
但是,他愛的是那個能給他高官厚祿的朝廷,而不是大清國的江山社稷,更不是大清國的億萬子民,李中堂只是一個狹隘的“愛國者”;同時他的“愛國”有一個前提,不能損傷自己的利益。當個人權利與愛國發生沖突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永遠是先保全自己。
甲午戰敗,某些人說他是鞠躬盡瘁;簽約無數,某些人說他是為國背鍋。
那給收復新疆的左宗棠掣肘,扣著戶部不給發錢怎么算?要說之前你不同意收復新疆。要放棄,還能說屬于政見不合,現在中央政府定調要收復新疆,李鴻章卻跟威妥瑪一唱一和,上躥下跳怎么回事?不停的在國內宣揚戰敗,最后眼看左要贏了又撲過去搶功怎么算?李不給左收復新疆的行動撥款,結果左靠著胡雪巖在上海籌款,硬是自己打完了整個戰役,于是李吸取教訓,授意盛宣懷搞死胡雪巖,最終導致中法戰爭想要領兵出戰的左無法復刻新疆模式,最后感嘆一個李鴻章比十個法國將軍還要壞事!
明知親信丁汝昌是個對海軍一竅不通的旱鴨子,仍然讓他擔任水師提督,導致外行管理內行的丁將北洋水師帶成一盤散沙;所以即便洋教習瑯威理治軍嚴明,做事勤勉,連丁汝昌都承認:“洋員之在水師最得實益者,瑯總查為第一”。只因北洋官兵厭惡瑯威理的管理風格,外加瑯本人與李鴻章性格不合,李中堂便縱容福建派軍官將他排擠走,任憑北洋水師墮落成嬉戲娼賭的廢物軍隊;清廷確實挪用了海軍軍費來為老太后修園子,給北洋水師的發展造成極大桎梏,以至于甲午開戰前軍艦性能與火炮彈藥數量均落后于倭寇,這是鼠目寸光的慈禧壓制漢臣的伎倆,北洋艦隊從一開始就處于劣勢;但是更該譴責的是,李鴻章濫用親信、治軍不嚴造成水師戰斗力低下,開戰后又出于私心避戰自保,無視光緒帝的一再催促和原有的戰場良機,生怕一動真格自己的寶貝艦隊就原形畢露,更擔心北洋系的家當在開打后丟干丟凈。
結果國家耗費巨資修建的威海衛軍港和龐大艦隊,在戰爭中幾乎沒發揮什么作用,用一種非常憋屈丟人的方式全軍覆沒,而日本艦隊的主力艦一艘未沉。
慈禧的短視奠定北洋水師戰敗的結局,李鴻章的自私更進一步,將它徹底推向灰飛煙滅的深淵。
“吾以一人敵一國”,虧得李中堂還能說出這樣的話為自己辯解,他似乎忘了當年朝廷為打造艦隊撥付的幾千萬白銀,真是好大一張老臉!
大清虧負了北洋水師,但食君之祿的李鴻章又何嘗對得起朝廷?
這些是很難解釋的問題,所以很多粉絲紛紛給李鴻章開脫,于是就有了一種說法,叫做“大清對中堂薛定諤的控制力”——簽訂條約時,大清對中堂控制力很強,中堂不得不出去為國背鍋,不得不被逼的出去單人對抗日本……可是到了東南互保時期,大清的命令到了李中堂這里又成了一張廢紙。
職場上有一種人,他們把投機鉆營當成最大的本領,過度強調人脈、關系的作用。但是能讓一個企業做大做強的管理者,永遠是那種敢于擔當、勇于任事的人,圓滑精明和投機鉆營對他們來說只是輔助的手段,而不可能是成功的主因。
非常不幸的是,大清帝國宰相,朝廷重臣李鴻章,就是一個將權謀詭詐奉為圭臬的人。無論治軍還是辦實業,都能看到他這種貫穿始終的風格;甚至外交這種國家大事,在他看來也是可以用“以夷制夷”的巧詭手段來解決的。最后他才發現,自己爐火純青的權謀在國際關系中一文不值,該打的敗仗一個不少,該賠的銀子一兩不少,該割的地一塊也沒保住。小聰明終究是小聰明,沒有理想與格局支撐,是不可能做成大事的。
誠然,在歷史面前,李鴻章無論怎么做可能都沒用,畢竟當時我們需要國務總理,但是我們只有中堂。
年少不知讀書好,年老盡被攤文誤。
最后再說一句,宰相合肥天下瘦,李鴻章就是三座大山之一。作為清末漢族地主階級的代表,李中堂是典型的反動派。對內維持異族統治,鎮壓農民起義,維護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特權。對外出賣國家利益,出賣民族利益,喪權辱國。這種人難道不應該被打倒么?現在還為李中堂翻案的人,想清楚自己是哪個階級的,想清楚李鴻章代表了誰,維護的是什么。讀書少我不怪你,見識短我同情你,你自己尚不自知,我真的可憐你。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