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1日-星期一
【作者按】對于周家莊,我是早就仰慕的,因為聽過它們太多的事跡,但一直苦于沒有機會見學。巧的是,兩年前的一次聚會,見到了晉州市人大副主任馮寸改同志、晉州市營里鄉黨委書記曹志濤同志,而曹志濤同志原來就任周家莊鄉人民政府鄉長。這樣,今年的五一假期,我的見學心愿得以實現。
實打實地說,實地的見學,于我往日的耳聞而言,還是給予了心理上的不小震撼。因由,我梳理成文,分則以饗諸君。
農村為什么分田單干呢?四十年前那時認為,農村集體所有制限制農村生產力,而分田單干能解放農村生產力。并且為農村集體所有制羅織了很多罪名,例如出工不出力養懶漢、集體所有制導致糧食產量低餓死人等,甚至有的地方不惜把1942年餓殍遍野的照片用來做證明。即使是今天,還仍能不時聽到對農村集體所有制所持有的極力貶低的論調。
那么,到底哪種體制更有利于解放農村生產力呢?通過周家莊實地見學,我的答案是確定的,是集體所有制更有利于解放農村生產力。
農村生產力,通俗地講,就是農村勞動力生產物質和精神的能力,它通過生產資料和勞動對象的不同組合形式產生差別。
實際上,在農村的生產實踐中,農民早已發現了一家一戶勞動的無能為力。所以,當共產黨領導農民進行了土地改革后,分得土地的農民就開始了插犋、互助組等臨時集體性勞動,后來發展到了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一直到成立人民公社。這些農村集體組織,都是解放了的農民的創造,在不同的歷史階段,都大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農村生產力的提高,有賴于農業機械化的推廣和農民科技文化的提升,而分田單干的體制,則明顯限制和制約了這一途徑。現在的周家莊,因為堅持了鄉(公社)、隊集體所有制,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完全實現了農業機械化,糧油菜蔬產量普遍大大高于分田單干的村。更為重要的是,周家莊以集體所有制的優勢,極大地積累了集體的固定資產和公共資金,又為擴大再生產和提高勞動效率奠定了堅實基礎,使農村生產力得以有效良性循環。同時,周家莊以豐厚的集體財富,對全體社員全部完成了農民類別墅式的安居工程,現在又適應年輕人結婚的新需求,在靠近城市適宜的位置,建起了新的現代化小區。從周家莊所有農村看,現都已實現了農村基礎設施和文化設施建設的更新換代,農村綠化美化,新農村面貌令人心曠神怡。
如從精神生產能力看,集體所有制體制與分田單干的體制相比,更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語。分田單干的大多數農村,幾乎成了空心村,老人種地,孩子留守,死氣沉沉,加之缺乏文化活動場所和文化活動設施,文化生活幾乎沒有。而周家莊則完全是另有一番天地。農民文化宮、農民樂園、籃球場、羽毛球場、游藝室、圖書閱覽室,各種群眾體育設施,各項體育活動,應有盡有;鄉(公社)文學藝術協會、科學普及協會、體育運動協會、電影隊、演出隊、大鼓隊、創作組、美術組,各種文體組織健全,農民文化活動積極活躍,豐富多彩,農村生氣勃勃,精神昂然。
總之,我看到了,周家莊的集體所有制體制,以巨大的活力、巨大的優勢、巨大的成果,以無可爭辯的事實,完全證明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更有利于解放生產力。
受篇幅限制,本文不詳細列舉各類數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研究。
【相關閱讀】
劉振起:他們有著濃重的向黨情懷——周家莊回來有話說(二)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原解放軍后勤學院教授、博導,《毛澤東精神》作者,中國管理科學學會領導力專委會專家,中國動畫工程促進會紅色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泰山紅色文化研究院院長;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