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吳易風:駁否定勞動價值論的奇談怪論
點擊:  作者:吳易風    來源:《吳易風文集》  發布時間:2017-07-05 21:33:58

 

歷史和現實一再宣告西方學者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的批判的破產。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是經得住實踐的檢驗的,是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的,因而是否定不了的。

1.jpg

吳易風教授1932年4月21日出生于江蘇高郵,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宄會前任會長和現任名譽會長,全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說史學會副會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宄和建設工程西方經濟學課題組首席專家。吳易風教授曾獲世界馬克思經濟學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吳玉章優秀科研成果獎、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宄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北京市優秀社會科學研宄成果獎一等獎等獎勵,并獲全國模范教師、資深翻譯家、北京市人民教師等榮譽稱號。

 

一、對勞動價值論的某些錯誤認識

 

我國近年來有一些人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產生了模糊的甚至錯誤的看法。就多數人來說,這是認識問題。通過學理論,擺事實,講道理,這些模糊觀點和錯誤認識是不難糾正的。

 

問題是,我國經濟理論界有少數經濟學家刮起了一股懷疑、批判、修正以至否定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風,并用西方經濟學的生產要素價值論取代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個別經濟學家甚至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左”的思潮來批,當作“激進主義”來批,斷言“極左思想”的根源就在于勞動價值論。

 

目前在國內常見的錯誤說法是,不是勞動創造價值,而是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持這種生產要素價值論的經濟學家在具體說法上不盡相同。有的說,土地、勞動、資本三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有的說,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四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有的說,共同創造價值的不僅有土地、勞動、資本、企業家才能這幾種生產要素或經濟要素,而且還有其他若干非經濟要素。

 

宣傳生產要素價值論的經濟學家的目的何在呢?答案包含在他們的結論之中。有的說,勞動、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在價值形成中各自都作出了貢獻,因此,工資、利息、地租是對各種生產要素所作貢獻的報酬,這是按貢獻分配。有的說,由于資本創造價值,所以,按資分配不存在剝削問題。十分明顯,這些經濟學家否認勞動價值論的目的,就在于否認資本主義剝削,就在于否認揭開了資本主義剝削秘密的剩余價值理論。

 

個別經濟學家的目的恐怕還不止于此。何以見得?請看一位經濟學家的結論吧:“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前景的估計和判斷的失誤,有其經濟理論上的深刻原因。……最重要的就在于作為馬克思經濟學基礎的勞動價值論的偏頗。”這一結論的另一種表述是:“勞動價值論的……偏頗,是導致馬克思經濟分析的激進主義結論的最主要的理論原因。”這位經濟學家還說,勞動價值論“極容易導致理論上和實踐上的極左傾向。……我們隊伍中長期存在的極左思想的一個深層次思想來源正在這里。”十分明顯,這位經濟學家否認勞動價值論的目的不僅在于否認資本主義剝削,不僅在于否認剩余價值理論,而且在于斷言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是“激進主義”的,斷言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前景的估計和判斷“失誤”,斷言勞動價值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導致“極左傾向”和“極左思想”。

 

    二、勞動價值論和生產要素價值論的根本區別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價值概念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商品有兩個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商品的二因素來源于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生產商品的一切勞動,從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特殊的、有用的形式上的耗費,例如在生產千差萬別的使用價值上的耗費,馬克思稱這種勞動為具體勞動;從另一方面看,是人類勞動力在生理學意義上的耗費,是人的腦力、體力等等的耗費,馬克思稱這種勞動為抽象勞動。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兩個方面。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商品中包含的價值量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勞動者的抽象勞動創造的新價值,一部分是勞動者的具體勞動轉移的生產資料原有的價值。商品價值決定于體現和物化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

 

勞動價值論是剩余價值論的理論基礎。馬克思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勞動力是商品。與其他商品一樣,勞動力商品也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勞動力的價值決定于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即決定于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勞動力的使用價值是能創造價值,而且能創造出比勞動力價值更大的價值。這種由勞動力在生產過程中創造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就是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的無償占有是資本主義剝削的特有形式。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第一次科學地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

 

與勞動價值論根本不同,生產要素價值論斷言商品的價值是由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的。在西方經濟學中,生產要素是指生產商品所投入的資源。資源分為自然資源、資本資源、人力資源。這三類資源被簡稱為土地、資本、勞動,即所謂生產三要素。法國庸俗經濟學家薩伊最先提出勞動、資本、土地三要素“協同創造”價值的理論,這就是經濟思想史上的“生產三要素論”。在西方經濟學中,資源中的人力資源又被分為勞動和企業家才能。因此,生產三要素論又演變成為“生產四要素論”。這種理論認為勞動、土地、資本、企業家才能四個要素共同創造價值。西方價值理論史上更為庸俗的價值論還宣稱,不僅生產要素,而且自然力、畜力等經濟因素也創造價值。生產要素價值論是生產要素分配論的理論基礎。這種分配理論宣稱,既然價值是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的,當然就應該按生產要素分配:工人得工資,資本得利息,土地得地租。這就是經濟思想史上的“三位一體”的分配公式。這種分配理論否定資本主義剝削的存在,掩蓋了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

 

由上可見,勞動價值論和生產要素價值論是兩種根本對立的理論。在階級對立的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價值論是無產階級反對資本主義剝削的理論武器,而生產要素價值論則是資產階級維護資本主義剝削的理論武器。

 

      三、為什么有人從勞動價值論轉向生產要素價值論

 

國內目前流行的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的理論,以及非生產要素或非經濟因素也創造價值的理論,根本不是什么新東西,而是西方故紙堆中的舊貨色。對于這種理論的反科學性和辯護性,馬克思早就作過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問題是,為什么今天在我國有人又從西方故紙堆中搬來這種早就被馬克思批判過的資產階級的舊理論呢?為什么有些原本相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人今天又懷疑起勞動價值論呢?根本原因在于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所呈現出的現象容易模糊人們的視線,使有些人看不清現象背后的本質,誤把現象當作本質。市場經濟的表面現象很容易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似乎在生產領域中各種生產要素都參加了商品價值的生產,因而似乎在分配領域中每種生產要素都要得到自己應得的報酬。媒體宣傳的“知識經濟”也很容易使人產生一種錯覺,似乎創造價值的主要是知識,是高科技,而不是勞動。在價值理論問題上,只要被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這些表面現象所困擾,亂了思路,就會懷疑勞動價值論,就會轉向生產要素價值論,或者轉向科技價值論、知識價值論。

 

要不被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表面現象所困擾,就必須回答兩個重要的理論問題:一是資本等非勞動生產要素是否創造價值?二是新知識和新科技是否創造價值?下面就順次討論這兩個問題。

 

      四、資本等非勞動生產要素是否創造價值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有三個要素:人的勞動、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其中,勞動對象是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勞動加于其上的一切東西,土地是自然存在的、未經勞動加工的勞動對象,經過勞動加工的勞動對象則稱為原料。勞動資料是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用來作用于勞動對象的物質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合稱生產資料。因此,勞動過程的三要素又可以簡化為兩要素,即勞動力和生產資料。馬克思曾經嚴肅地批判過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的錯誤觀點,指出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也是財富的源泉。這里的財富是指使用價值,勞動是指創造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就價值形成過程來說,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都不創造價值,只有勞動才是價值的唯一源泉。這里的勞動不是指創造使用價值的具體勞動,而是指創造價值的抽象勞動。

 

西方經濟學家所說的資本,即機器、廠房等生產資料,是生產使用價值所必需的。雇傭勞動者通過自己的具體勞動運用生產資料生產出商品,并且通過自己的具體勞動把機器、廠房等形式的生產資料原有的價值依照消耗的程度轉移到商品中去。資本家用在機器、廠房等生產資料上的資本是不變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只是轉移它原有的舊價值,而不創造新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都是雇傭勞動者的剩余勞動創造的。“資本創造價值”、“資本創造剩余價值”的說法,純粹是為了否認剝削,根本不符合事實。

 

生產要素價值論的錯誤之一是混同了使用價值生產和價值生產,混同了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商品生產過程是使用價值生產和價值生產的統一。從使用價值生產來說,只有勞動是生產不出物質產品的,物質產品生產是人的勞動、勞動資料、勞動對象這幾個要素的結合,即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結合;從價值生產來說,只有勞動創造價值,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或抽象的人類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勞動過程是生產使用價值的過程,說各種要素共同創造使用價值,這是對的;價值形成過程是耗費勞動的過程,說各種生產要素共同創造價值,這是錯誤的。

 

生產要素價值論的另一個錯誤是混同了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混同了價值創造和價值轉移。在商品生產中,生產者的勞動具有兩個方面: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并且將所消耗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舊價值即所消耗的生產資料的舊價值轉移到新生產的商品中去;抽象勞動則創造新價值。

 

生產要素價值論的又一個錯誤是混同了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過程如果只進行到勞動創造的新價值等于勞動力價值這一點,那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進行到這一點以上,那就是價值增殖過程。價值增殖過程是剩余價值的生產過程,是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的形成過程。資本主義商品生產過程是價值形成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在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勞動者的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

 

生產要素價值論還有一個錯誤,這就是混同了生產領域的價值創造和分配領域的價值分配。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勞動者在工資形式上得到的只是勞動力價值的等價,他們創造的剩余價值完全被資本家無償占有。這就是說,收入分配同要素在創造價值中的貢獻率無關。勞動創造了全部價值,即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貢獻率等于100%,卻只能得到等價于勞動力價值的工資。資本和土地不創造任何價值,即資本和土地在價值創造中的貢獻率等于零,卻能在利息和地租的形式上占有剩余價值。資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剝削收入取決于法律上的財產權,他們憑借資本和土地所有權獲得了對利息和地租的索取權即對剩余價值的要求權。財產權是生產關系的法律表現,索取權是財產權中的一項重要權利,所以法律上的索取權本質上取決于生產關系,特別是取決于生產資料所有制。

 

      五、新知識、新科技是否創造價值

 

近年來在我國媒體中反復出現的“新經濟”、“知識經濟”、“信息經濟”、“高科技經濟”等概念,促使人們思考一個問題:新知識、新科技是否創造價值?勞動價值論是否已經過時?

 

新與舊是相對而言的。新知識是相對于原有的知識而言的,新科技是相對于原有的科技而言的。新知識是否創造價值、新科技是否創造價值的問題,實質上也就是知識是否創造價值、科技是否創造價值的問題。

 

在以生產者自己的勞動為基礎的簡單商品生產中,生產者就必須有知識,就必須掌握為生產商品所需要的科學技術。在以雇傭勞動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中,勞動者必須有比過去更多的知識,必須掌握比過去更先進的科學技術。在近二百多年的歷史時期中,人類已經經歷三次科學技術革命。現在,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開發、新材料研制、先進制造技術、航天航空技術、海洋開發等關鍵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人們正在迎接第四次科學技術革命的到來。知識科技可以將潛在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新知識、新科技可以轉化為新生產力。在知識和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勞動者就更必須掌握比過去更多、更新的知識和技術。

 

馬克思十分重視知識,十分重視科學技術。他認真考察過第一次科學技術革命,考察過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同勞動生產力的關系。

 

馬克思嚴格地區分了決定勞動生產力的因素和決定價值的因素。知識、科技是決定勞動生產力的因素,但不是決定價值的因素。

 

決定勞動生產力的因素有:工人的平均熟練程度,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生產資料的規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條件。可見,決定勞動生產力的因素是多元的。在這些因素中,科學的發展水平和它在工藝上應用的程度居于重要地位。新知識、新科技在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時,分別作用于生產力中的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人的因素包括工人、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新知識和新科技在生產上的應用使勞動資料中的動力系統、機具系統、運輸系統和信息系統等更為先進,使勞動對象的范圍更廣,性能更好。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知識、新科技會造就出素質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高素質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結合,形成新的生產力,從而大大提高人類支配自然的程度。新知識、新科技通過作用于生產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進入勞動過程,但不進入價值形成過程。這就是說,新知識、新科技本身并不創造價值。

 

決定價值的因素是: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也就是抽象勞動。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決定價值的因素。可見,決定價值的因素是一元的。

 

如果認為新知識、新科技與勞動共同決定價值,就會陷入二元論或多元論的價值論。事實上,在新知識、新科技作用于生產力中人和物兩類因素的情況下,創造價值的仍然只是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而不包括新知識和新科技本身。

 

新知識、新科技與價值之間存在以下的若干關系:

 

新知識、新科技可以轉化為新生產力,新生產力代表更高的勞動生產率,在單位時間內會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從而使單位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減少。

 

新知識、新科技在生產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勞動力的價值,從而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延長剩余勞動時間。這樣,雇傭勞動者就會為資本家創造更多的剩余價值。

 

新知識、新科技的應用對勞動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過教育和再培訓的勞動者具有更多的科技知識和更熟練的生產技能,能從事更復雜的勞動。這種更復雜的勞動在同樣時間內會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新知識、新科技會造就出由生產技能更高的工人、經營管理水平更高的管理人員和科學技術水平更高的科技人員組成的生產集體,這種生產集體所提供的勞動是更復雜的勞動,在單位時間內會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馬克思早就指出,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工人、工程師和管理人員都是勞動者。這些勞動者合在一起,作為一個生產集體,是生產產品的活機器。產品是所有這些人的共同勞動的產品。這些人都是雇傭勞動者,他們的勞動都直接同資本相交換。這些人的勞動都由有酬勞動和無酬勞動組成。這就是說,他們不僅在生產中創造出等于自己勞動力價值的那一部分價值,而且創造出剩余價值。

 

      六、勞動價值論是否定不了的

 

勞動價值論不是馬克思的首創。遠在馬克思以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在建立勞動價值論方面就有著不可低估的歷史功績。從配第到斯密再到李嘉圖,他們越來越明確地認識到商品有兩個要素,即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越來越明確地認為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因素,又是創造使用價值的唯一積極因素。但是,他們不懂勞動二重性,總是把體現在價值上的勞動和體現在使用價值上的勞動混為一談,因而在一系列重要理論問題上陷入混亂狀態。

 

馬克思的功績是在經濟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勞動二重性學說,這是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的核心,是理解政治經濟學的關鍵。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建立了剩余價值論。剩余價值論是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基石。馬克思畢生完成了兩大發現: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正是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論的建立,才使社會主義從空想發展為科學。科學社會主義就是建立在這兩大發現的基礎之上的。

 

敵視馬克思主義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完全明白,要推翻馬克思以剩余價值論為基石的經濟理論,要否定馬克思揭示的資本主義必將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發展規律,就必須首先否定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資本論》第一卷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國出版,這部科學巨著震撼了整個資產階級經濟學界。過了不到一年時間,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就對《資本論》作出反應,十分明確地提出,要推翻馬克思的全部結論,就必須從推翻勞動價值論開始。1868年7月4日,一個德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說:“駁倒價值理論是反對馬克思的人的唯一任務,因為如果同意這個定理,那就必然要承認以鐵的邏輯所做出的差不多全部結論。”(1868年7月4日《德國中央文學報》第28號。引文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353頁)《資本論》問世以來,從十九世紀后期的龐巴維克,到今天的一些西方經濟學家,都把反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矛頭首先指向勞動價值論。但是,一百幾十年過去了,西方學者的多次批判、攻擊和謾罵,都絲毫未能動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都絲毫未能動搖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剩余價值論。歷史和現實是無情的。歷史和現實一再宣告西方學者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的批判的破產。歷史和現實一再證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是經得住實踐的檢驗的,是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的,因而是否定不了的。

 

【原載于《吳易風文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