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牟承晉:數據安全是網絡化信息安全的核心
點擊:  作者:牟承晉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3-08-05 07:44:37

 

1.jpg


從事黨和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人員,首先要懂網絡。懂網絡結構、網絡術語、網絡的基本知識,懂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信息安全及其相互之間的作用和關系。懂,就是明白,心里有數;不懂,就是糊涂,心亂神迷,不知所措,不得要領。

一、數字化時代,網絡是什么?

我們所說的網絡,是指以獲取和掌握數據為目的,能夠提供搜索、傳輸、存儲、分析、共享數據的功能,服務于人類和人類活動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構成的網絡。換句話說,網絡是人類利用已知的科學知識和工具創造的計算機控制系統。

兩個或兩個以上,可以相互連接、相互通訊、相互操作、數據共享的計算機控制系統,構成互聯網(互連網)。互聯網并不是一個獨立的實體網絡(或“骨干網”),而是由多個實體網絡(跨界)互聯和(跨域)互通所形成的互操作的信息環境。目前我們使用的公眾互聯網,是以美國設計管理、編織控制的域名(如.COM、.NET、.CN)、地址(如IPv4、IPv6)以及AS自治域構成的互聯互通的計算機網絡信息環境。

上世紀中葉以來,從阿帕網(ARPANET)→因特網(INTERNET)→互聯網(internet Work),都是美國設計管理、編織控制的計算機網絡,已經演進構成全球性“開放式復雜巨系統”。美國在技術(標準)、政策(法律)和發展戰略方面集中體現和宣示“網絡霸權”,至為關鍵的意識、理念和概念,就是“控制”。“控制權”就是“霸權”,就是除了美國以外,任何國家和組織不由分說(沒有話語權)、不準抗爭(沒有主導權)、不得不讓渡(沒有主權)的美國獨家擁有、一家獨大的控制權。

其中,阿帕網為基礎的美國軍網是源生核心網(事實上的“網中網”);延伸的因特網是美國軍民融合的框架與骨干網;進而擴展演進的互聯網,是人機物理架構網絡和數學與哲學(人文)邏輯結構網絡,以及衍伸服務于各種人的行為目的而構建的應用虛擬網絡,交織構成重疊覆蓋的智能化“開放式復雜巨系統”。

或者可以說,本世紀不斷完善、強化、演進的互聯網,就是一個龐大繁復的人造AI(人機智能)組合體系。其中:

基于域名、地址和AS自治域構成的DNS解析系統(或者說是13個根域名服務器系統構成的域名地址解析體系),基于TCP/IP協議和協議棧單一結構信息通信技術(ICT)供應鏈及其指揮與控制(C2)系統,是貫穿阿帕網→因特網→互聯網基礎的基礎、根本的根本、關鍵的關鍵,是美國主導的互聯網擴展、衍化與演進的生命紐帶和神經中樞。

域名、地址、AS自治域編碼三部分,是阿帕網→因特網→互聯網的基礎數字化資源(Basic digital resources),始終由美國政府控制和授權。2016年10月1日之后,移交給依照與聯邦政府商務部的契約提供服務的“互聯網域名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管理,從而(在表面上和形式上)看上去結束了對互聯網基礎數字化資源的美國政府單邊壟斷和管轄。

這些基礎數字化資源直接涉及、關聯和作用到:物理的網絡安全(Network Security)、邏輯的數據安全(Data Security)、虛擬的行為安全(Persona Security)。系統性地統稱為“網信安全”(Cyber Security)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演進,全球網信業界形成了基本共識,互聯網的基礎數字化資源,是國家數字經濟重要與核心的戰略資源(尤其是各個國家的頂級域名和世界通用的頂級域名),由層次化的三個核心部分所組成。簡單地說:

⑴ 域名(空間),是實現和支持“互操作”的本源;

⑵ 地址(IPv4,IPv6,亦或同一框架內的其它IPvX),是實現和支持“互通”的協議;

⑶ 自治系統(ASN),是實現和支持“互聯”的基礎。

重要的是,這三部分基礎數字化資源,必須在全球互聯網中統一和唯一,且不可再生、不可復制、不可濫用。

由基礎數字化資源構成的網絡主權,包括命名權、管轄權、設計規劃權、規則確定權、運行主導權、路由支配權、數據控制權,以及域名地址的分配與租用權、根域名服務器系統“任播”和鏡像節點的分布與協調權等等,都只能是美國(政府)說了算。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和組織機構(包括聯合國、ISO/IEC、ITU等)都說了不算。

2017年5月,美國因特網工程任務組(IETF)發布正式文件RFC 8179(BCP 79),即“IETF技術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公開闡明其處理知識產權主張的三個基本原則(同時廢棄RFC 3979 和RFC 4879)

⑴ IETF將不會確定任何具體知識產權主張的有效性。

⑵ 在遵循正常的流程中,如果必要,IETF可以決定使用已經被公開知識產權的技術。

⑶ 所有參與IETF工作組討論的人員,必須披露已知的知識產權或任何涵蓋及可能將涵蓋正在討論技術的任何知識產權及其推薦者。該要求適用于所有知識產權的主張者、知識產權主張者的雇主、贊助商或知識產權主張者的代理人,而不需要進行專利搜索。

這就是說,IETF可以自主選擇尚未聲明知識產權的技術,或者免費使用任何知識產權技術;可以自主酌情采用任何技術,也可以不承諾讓任何授權許可;可以自主規范強制實施的安全技術。也就是說,“我就是我,我劃定的網絡信息空間我說了算”,奈我其何?

我們對網絡,對阿帕網→因特網→互聯網有清醒地認識,才能對網絡信息空間領域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對“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有清醒地認識。

二、網絡基本術語的概念和定義

1、數據術語

數字- figure,俗稱“數目字”,是人們用來表示數目、數量、數率的文字、符號。

數據- data,指計算機控制系統中描述事物的程序、文稿、數字、圖像、聲音等信息的標識、編程、代碼,是人們在網絡信息空間領域認識世界、交流信息的計算機語言。

信息-information,數據輸入計算機控制系統處理后輸出的結果為信息,如經電腦計算后的數字、統計后的圖表、整理后的文字等。

元數據-Metadata,是描述數據及其環境的數據,即關于數據庫的存儲目標、規則、條件的數據,包括計算機控制系統中的標識、導出類型、運行的安全權限等程序集的說明;名稱、屬性、成員等類型的說明。

數據源-Data source,或稱“源數據”、“本源數據”,即數據(生成)的來源,是來自數據庫,還是來自自然的環境生態,或來自哪個國家(地區)。

必須指出,美國設計與管理、編織與控制的域名、地址和AS自治域編碼,是公眾互聯網及其關聯網絡的本源數據。失去了對IPv4/IPv6域名地址,.COM、.NET等通用頂級域名和.CN等國家頂級域名,以及AS自治域編碼的控制,美國就從根本上失去了對全球互聯網所有數據的控制,失去了美國指定、勾畫、操控的網絡信息空間。

美國前總統小布什曾經宣布,美國永久保留這一(控制域名地址的)權限。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

數字化(digitization)是信息社會的技術基礎,是對信息化(informatization)的深化和演進,主要目的在于完成信息及信息交流的標準化,促進實時掌控信息,強化信息決策能力。

智能化(intelligentialize)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持下,具有滿足人類各種需求的屬性。

信息化孕育數字化,數字化催生智能化;信息化是數字化的基礎,數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礎;智能化是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2、網絡術語

“旋轉門”(revolving door),由境內公司主導和聯手引導數據流到境外的“馬甲”效應,稱之為“內旋轉門”,反之,則稱之為“外旋轉門”。一般來說,我國被導向境外的是原始本源數據,境外托管;國外推送到境內的是篩選之后的“冗余”沉淀數據,境內緩存。

DNS,英文Domain Name System的簡稱,指“阿帕網→因特網→互聯網”的“域名解析系統”(Domain name resolution system)。近幾年,國際網信業界權威人士提出,“DNS就是互聯網”。

CDN,英文Content Delivery Network的簡稱,是基于DNS重定向的“內容分發(推送)網絡”。

“洋蔥路由”(Onion routing),是以匿名為目的,自成體系的域名系統和代理機制,多被用于“暗網”和黑客;使用“洋蔥路由”端口凸顯被托管主機存在明確無誤嚴重的數據泄露風險。

三、數據主權、安全和數據保護

數字化時代,越來越豐富的數據源(哪里來)和元數據(怎樣生成),水乳交融于人類的一切經濟(商業)、政治(軍事)、社會(文化)活動之中。數字和標識、符號的組合在域名地址的驅動下,成為具有各種可利用價值且價值不斷變化的數據,圍繞數據價值靶向的資本運作應運而生,數據成為網絡信息空間資本的爭奪目標和尋租標的。

數字化時代,網絡服務的是數據,應用產生的是數據,技術承載的是數據,威脅針對的是數據,漏洞泄露的是數據,安全保障的是數據,決策依靠的還是數據。

1、數據主權

國際上通常認為,數據主權包括:政府對本國國內數據收集的控制,按照數據屬地(data residency)原則強制性控制數據存儲的地點,強制性控制數據保全(data retention)即保留數據交易的記錄等。

在資本的運作下,被“轉基因”、“重定位”、“再教化”的數據普遍產生,形成數據價值的重新轉換和再循環。傳統數據被再生的過程具有以下主要特點,也是數據保護涉及主權、治權、管轄權、控制權等,必須特別關注的具體特性和切入點:

⑴ 數據的屬性發生轉移,如存貯地點、屬地、屬主等。

 

⑵ 數據的用途發生變化,如泄露和失竊的數據及其交易。

⑶ 數據的開源出現新的關聯關系,如IP地址、郵件地址、社交通信目錄等。

⑷ 數據的再標識衍生出新的數據應用,如代管托管數據被再外包等。

⑸ 數據被合成生成(或克隆)為新的數據,如圖象、文字、音視頻再被重建、重組(PS處理)等。

中國是網絡大國,也是數據大國。數據主權和安全關系中國國家主權和安全的根基、前途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與全局。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數據主權不可讓渡,網絡信息空間主權不可讓渡,國家主權不可讓渡。

2、數據安全

1)數據安全與安全數據大不相同

目前我國的數據存在跨境傳輸和境外存儲的普遍性。業務數據被托管境外,服務數據被代管境外,應用數據被外包境外,已經成為通行的商業模式和普遍的市場現象,形成了動態交織、靜態交錯的“特色”網絡信息數據供應鏈,“觸一發而動全身”,極其不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不利于保護公民個人隱私和企業的商業秘密。

涉及國家安全核心、敏感、關鍵的重要數據,統稱為“安全數據”,應當有明確具體的界定和定義。請注意,不是所有的“安全數據”都是安全的,即便采取了物理隔離、邏輯隔離、多重密碼組合構成的“防火墻”措施,也未必是安全的。“安全數據”不等于數據安全,數據安全也不限于只針對安全數據。

2023年初,美國國家情報局下屬的情報高級研究計劃局(IARPA)提出,“物理隔離”的安全性,或已成為過去時,尤其是射頻技術已得到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并在客觀上被融合到日趨復雜的信息環境和安全領域;事實上,在現實環境中真正的“物理隔離”并不存在。

應當注意,在數據和信息的分級分類中,涉及國家安全的核心、敏感、關鍵重要數據即“安全數據”中,存在“國家安全”與“公共安全”保護的差分。保護的標準和要求是有區別的。

從數據安全的角度,國家安全(National Security)與公共安全(Public Safety),既具有不同的術語界定,也具有不同的內涵與外延。公共利益必須服從國家利益。即使在標榜“法治”的美西方國家中,對數據安全和數據主權也是“有差別”的處理,涉及國家安全采取強制性措施,而對于公共安全則需要聽證與辯論、協調與統籌。因此,清晰地界定數據安全的起點與定位、措施與實施,至關重要。

2)錯誤信息與虛假信息應當分清

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實踐中,保護涉及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的數據和信息,是主動性的顯式需求;而對錯誤信息(Misinformation)和虛假信息(Disinformation)的界定與治理,則是數據和信息保護被動性的隱式組成。

其中,虛假信息不是一般的錯誤信息,而是“信息戰”的主要載體和內容,其所導致和產生的過程與結果,包括政治分歧角斗、安全威脅膨脹、隨意侵犯人權、社會意識沖突等現象的流行蔓延和無序擴張。

由深度偽造(Deep forgery)生成的虛假信息欺騙性、危害性很強,這類虛假信息的傳播給國家安全帶來潛在的嚴重危害。須警惕所謂“技術中性”論,對西方掌控優勢且對全球治理產生重大影響力的技術提前布控,做好謀劃,避免其成為危害國家安全的武器。例如:加快反深度偽造檢測技術的更新迭代,實施政府、民間企業、社交平臺跨部門合作;解構西方話語陷阱,洞察虛假信息背后的戰略意圖,掌握議程設置主動權,加強國際輿論引導;推進培育新媒體素養,提升對深度偽造信息的辨識能力。

實踐證明,兼顧主動性的顯式需求與被動性的隱式組成,數據安全和信息安全(國家安全及社會穩定)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當前國際社會對錯誤信息與虛假信息,并沒有統一明確的分類和定義的共識,以致錯誤信息往往得不到及時糾正,虛假信息往往不能被明確識別,錯誤信息、虛假信息往往被當作正式信息、正常信息、正統信息傳播宣傳,蠱惑人心、擾亂視聽、誤國誤民、誤人子弟。

2021年7月,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向人權理事會第四十七屆會議,提交的“虛假信息”專題報告中定義:故意地或以其他方式制造和傳播不真實的信息,損害了社會大眾的風俗習慣和相關利益。

這個定義引發了廣泛爭議。較為突出的質疑認為,該定義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問題:

一是,以誤導或破壞為目的而故意傳播的(虛假)信息;

二是,以反映不確定的認識、不同意見、不同信仰或對事實有分歧的陳述,但可能被證明是不真實的(錯誤信息)。

無論出于網絡信息領域持續斗爭的需要,或高質量提升安全狀態能力的重要性,國家、企業(行業)從自身數據保護的具體實踐和需要出發,針對性地界定和(識別)治理錯誤信息與虛假信息,非常必要。

3)數據主權與數據管轄權必須界定

數據安全,首先是對數據作為資產的主權和管轄權的主張、維護及保障。在網信實踐中,主張對數據擁有主權,未必能有管轄權;對數據擁有管轄權,未必需要主權。但是,顯而易見的是,沒有控制權,管轄權形同虛設。

在互聯網絡中傳輸、流通、存儲和交換的數據,具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可以被復制、合成和衍生。

例如,某數據中心的數據從表象上看似乎是正常可用的,但是其數據并不一定是安全的。這個數據中心可能僅僅是一個邊緣服務節點,關聯到數據在境內外的緩存節點和同步節點,使得收集、存儲、加工、使用、提供、交易、公開等數據活動是分散、分布、分級地進行。內容推送網絡(CDN),就是典型的模式。

網絡的數據活動,與銀行存款和交易的性質完全不同。“網絡銀行”的抽象概念和意識,很容易掩飾網絡數據活動的實質和真相,致使維護與處置不當,或存在缺失。

例如,亞馬遜(Amazon)、蘋果(Apple)、阿卡邁(Akamai)等在全球范圍控制大量數據中心,以不同的商業模式托管各國政府、企業和個人的大量數據,擁有絕對的管轄權和使用權,而無需擔心“主權”。反之,在本國本地區產生的數據,理論上可以主張擁有主權,實際上對托管和代管的數據卻沒有真正的管轄權。

數據安全是以對數據的實際所有權(主權)和實際控制權(管轄權)為治理基礎的理念及活動。

“數據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僅是理論上的定義,或存在“水桶”(短板)效應: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以最長的那塊木板為衡量,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

網絡化信息安全處于國家安全的最前沿,映射與影響國家總體安全的方方面面。數據安全則是網絡化信息安全的核心安全。

事實上,管轄權與控制權是兩個不同的維度,可以組合4種可能的狀態:

⑴ 有管轄權,有控制權,為“陰性”;

⑵ 有管轄權,沒有控制權,為“假陰性”;

⑶ 沒有管轄權,沒有控制權,為“陽性”;

⑷ 沒有管轄權,有控制權,為“假陽性”。

如同傳染病毒的宿主,“假陰性”(False-negative)的危害性最大。表面上對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擁有管轄權,但實際控制權已經(自覺或不自覺地)拱手相讓(或被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第X方操控)。

確保以及監督擁有管轄權和控制權(即“陰性”)的環境, 是維護數據安全與主權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反之,不難設想, 周而復始的“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數據擁有者還可能“不知其所以然”。對于在數據安全中潛在的“假陰性”狀況,必要時應果斷采用“熔斷機制”。

在統籌安全與發展中行穩致遠,維護國家數據安全,是一項長期與常態、艱巨與細致的工作,其關鍵的基礎性和系統性舉措必須包括(但不限于):

? 界定國家安全與公共安全(戰術);

? 澄清網絡的基本特征(技術);

? 治理管轄權與控制權(過程)。

四、數據是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的核心資源


數據是地緣政治力量和競爭的來源,被視為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的核心。有一種說法,數據化時代,或表現為全球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The era of the global internet is over)

數據,是網絡信息空間主權和安全的核心資源、核心部分及核心目標。數據就是情報,數據就是武器,數據就是今天或明天的財富。

數據安全,更為準確地說,是“網絡化”(Networked)的數據安全,已經成為當前國際間競爭和斗爭的焦點。

網絡化的數據安全已經發生了質和量的根本性變化。美國提出和宣傳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互聯網”已經是曾經不切實際的幻想,或成為混淆當下競爭原則和誤導嚴峻斗爭立場的人為制造的數據安全、數據保護“迷霧”、“蒙汗藥”。

當前最典型的網絡化數據安全事件,就是Chat GPT。Chat GPT是互聯網數字化、數據網絡化(Networked)的產物,是網絡信息空間領域科學技術創造積累和技術科學創新集聚的成果,是基于阿帕網→因特網→互聯網演進過程中的人機智能升華展現,是數字化轉型時代互聯網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系統性數據技術革命的必然趨勢。或者說,是互聯網演進到大數據時代的技術科學革命,是互聯網融入與體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知識文化傳輸革命。

有意思的是,微軟Windows 11最新配裝的Chat GPT智能助理“AI bot智能聊天機器人”,在回答訪問時說:“Chat GPT既是互聯網的工具,也是數據技術革命的一部分。”細細品味思忖,這個智能助手或是在宣示,“我(Chat GPT)不甘心只是工具,我是在革命!”

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知識計算實驗室分析,幾乎與阿帕網→因特網→互聯網發展演進同時期、同步,人機智能經歷了三次發展波峰、兩次波谷。

第一次波峰1956-1974年淺嘗輒止,第一次波谷1974-1980年深入困難;第二次波峰1980-1987年系統性介入,第二次波谷1987-1993年折戟沉沙;1993-2010年為第一次平穩過渡期,并無大的突破。

2010年開始形成第三次深度學習波峰,主要表現在:

⑴ Alex Net代表的卷積神經網絡(2010-2016)

⑵ Alpha Go代表的深度強化學習(2016-2022)

⑶ Chat GPT代表的語言大模型(2022-)

Chat GPT突破了單一模式和目標的一般機械性編程規律,在探索“開放式復雜巨系統”交織重疊覆蓋的有機復合編程中,激活了互聯網承載與推動數據信息活動的全新生命經絡,開創了在互聯網(大數據運用)基礎上培養人機智能的全新方法。

從這個意義上說,圍繞Chat GPT的技術科學發現和發展,不是元宇宙那般漫無邊際的臆想,而是人類在互聯網發展進程中智慧積累和智能集聚的實踐升騰,很可能顛覆人類對互聯網的傳統認知,以及在傳統認知基礎上構成的理論和實踐,形成創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未來系統性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路徑。

1、Chat GPT沖擊中國

當美國的Chat GPT展現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在追隨美國“規模部署IPv6”的思維和道路上,還沒有做好學習和利用Chat GPT的準備,更不要說獨立自主地開發、創新Chat GPT。我們現在的網信認知和努力,我們的人力物力財力及各方面資源,我們的網信管理和治理的體制機制,我們的網信管理和治理法律法規,還停滯、集中、環繞在因特網框架下的IPv4、IPv6等網絡層IP協議糾纏不休;我們的數字化轉型還局限、桎梏、拘泥于美國在2017年已經宣告廢止的“下一代互聯網”(IPng)的戰略策略考量之中。

Chat GPT對我國網絡信息空間領域明網暗網的沖擊,已經和正在進一步形成對現有國內國際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科學、教育的思維邏輯、認知基礎、倫理結構、輿論生態、環境保護、未來發展的快速深化影響,形成美西方針對我國最有效的意識形態滲透和社會矛盾異化之武器化技術(系統),凸顯我國網信領域的戰略被動、策略混亂、應對無序。尤其是,信息戰已經升級為智能化作戰。依托人機智能(AI)“深度偽造”的虛假信息,可以以假亂真,引發病毒式傳播,已經成為虛假信息的一種高級形態。

另一方面,我國海量源生數據、主權數據、重要敏感數據的管轄權、控制權、處置(治理)權等被拱手送出,被“讓渡”主權,長期嚴重失控、失守、放任自流,迄今沒有重錘治理。數據庫(和數據)普遍嚴重的“失控”現象,不僅嚴重浪費我國資源、耗費我國能源,嚴重阻礙中國獨立自主地創新和崛起,更給我國埋下了重大的網絡和數據安全隱患。

近十多年來,一方面,海外對我國內數據信息搜尋類企業,以及國內的大數據、云計算企業機構,利用股權控制、業務合作、收購贖買等多種渠道和方式,大量搜集、整合我國相關企業掌握的數據信息,充實、訓練、引導、升級潛心開發的Chat GPT,緊鑼密鼓、無孔不入地向我國各個方面、各個層面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滲透。

另一方面,我國各方面企業機構單位的數據庫后臺,普遍被托管代管在境外(主要是美國和臺灣),包括電子郵件系統、信用卡系統等的數據庫,有的甚至與光明會網站、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網站等,在美國阿卡邁公司(Akamai)的同一個數據庫集群被集中“管理”、“維護”。最典型的安全事件(案例)包括但不限于12306、交通銀行、網易等。

嚴重的問題在于,2017年,我國放開“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內容分發網絡業務”(CDN),截至2023年5月9日,獲許可牌照已達4449家(其中外資控股企業機構占很大比例)。

CDN服務至少必須滿足三個充分條件:一是具有分布式專用域名服務系統DNS和大數據采集能力;二是具有跨地域(跨國界)的規模化內容存儲服務器集群;三是具有本地化的集成商和代理商持續不斷地提供數據支持。可見,CDN就是為高性能高效率采集、存儲、利用數據所服務,一旦為敵視仇視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勢力掌控,后果極其嚴重。

近幾年,我國內數據庫一哄而起,涌現出大量基于外國開源軟件包裝、穿“馬甲”的號稱自主可控的“國產數據庫”。實際上,這些“國產數據庫”既不自主,也不可控。國外一些所謂的“開源數據庫”,已經在國內大規模野蠻生長。我國許多縣市低價或無償出讓土地、大幅度補助電費,吸引海內外投資數據庫、云中心。

亞馬遜(Amazon)與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簽定合同、為美國政府服務的AWS云計算網絡推出的政務云(GOV cloud),堂而皇之地落在我國“兩彈一星”試驗科研腹地。蘋果(Apple)在我國部署典型的內外“旋轉門”,搜索有用數據出境,推送垃圾數據堆砌“云上貴州”(我重要軍事生產科研集中地區)。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院士提出構建全國“數據互聯網”,需要特別慎重,或更有利于美西方控制我國數據和網絡,后果不堪設想。

美國智庫去年公布了我國火箭軍軍官名冊、導彈基地情況等,看了“一頭冷汗”。海、空軍和戰支部隊、聯勤部隊的許多軍事秘密,也不斷被海內外披露在網上、書上、研究報告上。說明美國各類機構和團體,對我黨政軍數據信息、個人隱私信息的搜集掌握,早就在明里暗里進行中,并早就在類似Chat GPT的控制、整合與分析中。

大量事實證明,美國早就實時、同步、精準地控制掌握了我國的海量數據信息(特別是國家重要敏感關鍵數據信息)。焉知2016年以來,針對中國傳統技藝圍棋的Alpha Go,進而網羅海量中國源生數據的Chat GPT的開發成長,不是從一開始就針對中國,不是在控制掌握中國的海量數據信息的基礎上開發、成長、發展起來的?

Chat GPT初始團隊87人中,9人是華裔,占10%強;在馬斯克的AI團隊12名骨干成員中,4人是華裔,占三分之一;馬斯克的Space X公司9780名雇員中,來自清華大學的1022名,占10%以上。這應該與華裔熟悉和有較強能力解析中國文化、理念和數據信息不無關系。

2、Chat GPT改變中國

我們應當承認Chat GPT的開創性,重視Chat GPT的顛覆性,嚴防Chat GPT的破壞性(安全危害)。

我國公眾網絡信息領域,網絡及其承載的數據信息,包括技術關聯的專網、內網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應用技術服務、主權數據和安全數據等,長期多維度、多元化、多層次、多要素受制于美西方。美國不斷深化和強化對我國網絡(地緣)政治化、數據武器化的系統性威脅威懾,已經全面完成了針對我國“清潔網絡計劃”六個方面的步驟和部署,隨時可以透過其主導的IPv4、IPv6協議運行平臺,以及依賴IPv4協議平臺的傳輸信道,對我國實施全網或局部針對性的斷網斷服(癱瘓或崩潰式)打擊,遏制、阻撓、破壞、延宕、扭曲我國數字化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和強國進程。Chat GPT是目前美西方針對我國最具力度、最有效的滲透異化意識形態和激化經濟、政治、社會矛盾的武器化技術(系統)。

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長期追隨美國網信戰略形成的慣性思維,導致我國政府層面、專業部門,技術科學與學術研究層面的管理機制、治理方法、科研生態嚴重滯后,自立自強的阻力、壓力和摩擦力巨大,自主創新的張力、拉力、向心力不足,“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的強大動力與舉國協力,受到極大限制和深度困擾。

我們必須堅決從國家安全層面持續、深入、務實地有效介入網絡信息空間領域的管理和治理,堅持防御和自衛,堅持化被動為主動,堅持和善于反其道而行之,借力打力;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網絡基礎設施,開辟新領域新賽道,開拓新動能新優勢,全力打造和創新構建基于漢語言文字和文化、獨立自主、重在“制衡”的我國數據安全保護專網。

Chat GPT不僅表現出強大的語言表述功能,而且展現出強大的智能競爭力。Chat GPT背后的研發者們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突破和進展。這主要歸功于基于大數據的“深度學習”和“機器學習”。也就是說,人定義了規則、設計了算法,而機器提供了系統性的算力及(歸納)執行力。Chat GPT突破了“開放式復雜巨系統”綜合交錯、重疊覆蓋的大數據“垃圾壁壘”,激活了全球互聯網承載與推動數據信息活動的全新生命經絡,注入了培植培養人機智能的充裕血脈和新鮮機能。

Chat GPT幾乎構成了計算機軟硬件操作系統運用和利用的全體系;它已經不是偏重于英語體系的中性技術;相比較英語言文字和文化,漢語言文字和文化,更加具有獨到的、無可替代的豐富科學技術知識和深邃智慧智力優勢。

Chat CPT給我國送來了改變、改進、改造網絡信息領域變革的契機和良機,揭示了我國公眾網絡信息領域跨越因特網階段,創新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醫秘方”——傳承中華文明萬年以上的漢語言文字和文化寶藏。漢語言文字和文化的人才廣度、文化厚度、知識底蘊,是我國特有的獨立自主優勢和傳統強項。開發基于中華民族漢語言文字和文化的人機智能,唯我中國有基礎、有條件、有潛能、有動力,勢在必行、責無旁貸。

從字、詞、句、文開始,創建漢語言文字和文化知識庫(及其構成的智慧中心),進而基于漢語言文字和文化知識天地,創建推動網絡信息空間命運共同體和未來網絡發展的“人機智能”基礎理論、科學知識與技術科學體系,是為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實久遠根基的百年大計。

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網絡基礎設施(包括并不限于公眾互聯網、廣電網、電力網、政務外網等),集成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秀技術成果,將長期追隨美國網絡信息戰略“規模部署IPv6”的主要人力物力財力,迅速調整轉移到保障和維護我國網絡數據信息安全方面來,創新構建我國獨立自主的數據安全保護專網。形勢緊迫、時不我待。

獨立自主的數據安全保護專網,創立包容IPv4、IPv6、IPV9等協議的自主標識標準系統,明確我國數據安全保護的空間、邊界、本源和用戶及公民權益,制衡與嚴控掠奪、偷盜、扭曲、異化我國源生數據、主權數據、重要敏感數據;制衡與嚴控垃圾數據在我國境內惡意存儲和利用;制衡與嚴控侵擾、危害、破壞我國數據安全保護的路由路徑和技術手段;制衡與嚴控分裂祖國、賣國求榮、里通外國、“顏色革命”各種包裝的網絡信息活動。

獨立自主的數據安全保護專網,全力打造和實踐基于漢語言文字和文化的知識安全平臺(智慧中心)、多維信源編碼操作系統、高節能微小型大算力超算系統、WAPI無線局域網強制標準等我國引領網信創新優秀技術成果的落實應用,全力打造和維護保障我國網絡信息領域知識產權活躍的網絡化數據保護生態。

獨立自主的數據安全保護專網,核心在“制衡”。制衡不是處處被動防守、步步被迫抵御,而是全面以靜制動,重點在于后發制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堅定不移地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人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和認知,數據主權和數據安全,已經從網絡主權和安全的主要內容、重點對象,上升到國家主權和安全的高度和層面。建立在網絡無邊界之說基礎上的跨國界控制數據,遭到了國家主權向網絡空間主權全面延伸的強力狙擊。創新構建獨立自主的數據安全保護專網,就是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務實之舉、創業之舉、根本之舉,是我國網絡信息領域的跨越之舉、翻身之舉、振興之舉。

五、結 語

創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主權是原則和底線,安全是核心和關鍵,發展利益是目標和歸宿。安全是綱,綱舉目張。方向正確,路線偏了可以糾正;開辟新領域新賽道,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方能后來居上。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和認知,基于域名、地址和AS自治域構成的DNS解析系統,基于TCP/IP協議和協議棧單一結構信息通信技術(ICT)供應鏈及其指揮與控制(C2)系統,是我國公眾互聯網受制于美國(和西方、臺灣)基礎的基礎、根本的根本、關鍵的關鍵。

我們必須徹底警醒和高度警惕,美西方持續不斷地深化和強化對我國網絡(地緣)政治化、數據武器化的系統性威脅威懾,已經全面完成了針對我國“清潔網絡計劃”六個方面的步驟和部署,隨時可以對我國實施全網或局部針對性的斷網斷服(癱瘓或崩潰式)打擊。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無所作為,必須奮起抗爭,有所作為、有大作為、大有作為。

我們必須明確和認真對待,Chat GPT很可能顛覆人類對互聯網的傳統認知,以及在傳統認知基礎上構成的既有理論和實踐,形成創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未來發展的創新思維、創新路徑和創新技術成果。

我們必須直面美西方對我國網絡信息領域的控制、制裁、遏制和封鎖,直面Chat GPT、AI等先進技術受制于人針對我國的主權沖擊和安全滲透,絕地反擊,釜底抽薪,揚長避短,洋為中用,務求在2030年以前,盡早贏得網絡信息空間領域后發制人的戰略性成功和歷史性勝利。

【本文根據作者2023年7月演講稿綜合整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