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軍事領域的廣泛運用,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不斷發生嬗變。國外一些學術文章認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作戰力量形態、增強作戰體系效能、提升作戰指揮實效、提高作戰協同質量,推動作戰活動發生深刻變化。
重塑作戰力量形態
這些學術文章指出,作戰力量主要由作戰人員、武器裝備及編組方式等整體構成,受人工智能技術影響,正發生著巨大變化。
從人員結構上看,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及相關裝備系統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對具備人工智能技術研發、管理、使用和維護能力的專業人才需求大幅上升,技術人員在作戰力量中的占比將不斷提高。一線作戰人員不再只是武器的直接操作者,而是逐漸向戰場監控者、系統指揮員和人機協同作戰中的關鍵決策者轉變,對其科技素養和信息處理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
從裝備體系上看,無人機、無人戰車、智能導彈等智能武器裝備將大量出現,并成為裝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裝備具有高度的精確性和靈活性,自主作戰能力更強,能夠獨立完成偵察、打擊等任務,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裝備結構和作戰模式。此外,傳統武器裝備也將通過加裝智能傳感器、通信模塊和自動控制系統等,加速進行智能化改造,以具備與人工智能系統互聯互通和協同作戰的能力。如老式坦克通過升級改造,可以實現自動駕駛、自動瞄準和智能彈藥裝填等功能,提升整體作戰效能。
從作戰單元編成上看,無人作戰系統憑借其在高風險、高強度作戰環境中的獨特優勢,將逐漸從輔助作戰力量發展為獨立的作戰單元并進行編組。西方國家一些智庫的研究報告認為,無人機集群作戰部隊、無人戰車營等將成為常見的作戰編制,它們可以完成偵察監視、情報分析、火力打擊等多種任務。為了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與人類戰士的各自優勢,人機混合編隊也將成為未來作戰力量的主要編成形式。在這種編隊中,人類戰士與智能武器裝備緊密配合,共同完成作戰任務。
增強作戰體系效能
從演進趨勢看,智能化技術跨域集成無人裝備、賦能傳統作戰平臺,將成為未來體系作戰的“賦能器”。
目前,西方國家很多軍事專家認為,人工智能可以對作戰體系的各個要素進行全面分析和評估,找出體系中的薄弱環節和優化空間,為作戰體系的建設和調整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優化作戰體系的結構和功能,可以提高作戰體系的整體效能和穩定性,使其在面對多變戰場環境和強大作戰體系時更具競爭力。
在作戰過程中,人工智能可實時分析作戰雙方的作戰體系,預測對方的可能行動和薄弱點,提出針對性的體系對抗策略,并根據作戰過程中的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優化,以實現己方作戰體系的高效運行,提升作戰體系對抗質效。
西方國家軍隊認為,基于人工智能賦能優勢,可以大大增強安全風險防御能力,通過自動預測、識別、發現、處置復雜安全風險,自主化保護人員、裝備、物資免受各類攻擊,能夠提升全領域、全方位防衛能力,確保作戰體系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提升作戰指揮實效
當前,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作戰指揮的各個環節,影響著作戰指揮的外在表現形式及主要活動方式。人工智能技術支撐下的人機智聯融合控制,將成為作戰行動控制的基本形態。
國外一些研究機構發現,人工智能系統可以根據實時戰場態勢和大量歷史數據,快速分析態勢,生成多種作戰方案,并及時推演評估方案、調整優化行動,為指揮員提供更科學合理的決策建議,高效指導計劃執行,讓作戰籌劃跟上快速變化的戰場節奏。尤其是在面對瞬息萬變的戰場情況時,能夠幫助指揮員更快地作出準確判斷。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智能作戰系統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決策能力。在特定情況下,如面對突發的威脅或臨時出現的戰機,基于人工智能輔助的作戰指揮系統可以在預設的規則和權限范圍內,自主作出決策并采取行動,縮短決策鏈路,提高作戰的反應速度和靈活性。當作戰末端具備更強智能自主能力時,甚至可以實現作戰方案自生成、自評估、自調整,突破人的反應能力局限,形成更具適應性的作戰指揮。
很多實驗證明,基于海量作戰數據的積累和大數據分析技術的增強,人工智能技術可在模擬條件下對作戰籌劃全程進行精確計算,助力指揮員預先精準分析態勢、綜合研判趨勢、合理規劃走勢,進而通過作戰仿真、模擬推演等方式,虛擬開展參戰力量需求計算、戰法行動優化優選等活動,進而在籌劃過程中科學動態調整作戰方案策略,形成最佳選項,為作戰指揮提供更可靠的參考依據,提升指揮控制精確性。
提高作戰協同質量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入作戰體系,各作戰要素在戰場上的反應能力不斷提高,響應時間逐步縮短,適應水平日漸增強,作戰協同質量不斷提升。
西方國家一些軍事專家認為,未來戰場將呈現跨域、網絡化、非線性等特點,人工智能可以通過高效的算法,打破各作戰域、各作戰要素之間的界限,使不同作戰力量之間的協同更加緊密和高效。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可實現有人無人作戰力量編組之間的自主協同配合,使得有人無人作戰力量相互補充、相得益彰,顯著提升作戰效能。而且,無人作戰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大量無人作戰平臺進行集群控制和協同管理,實現它們之間的高效配合和任務分配,提高無人作戰的整體效能和安全性。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黃永剛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