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毛澤東誕辰125周年。這一特殊的歷史交匯點,為我們考察毛澤東那代人與改革開放關系提供了一個很好時機。
毛澤東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改革開放是鄧小平這代共產黨人開創的,也是在毛澤東那代共產黨人奠定的基礎上開創的。毛澤東那代人到底為改革開放攢下了哪些家底兒?經過長期的歷史沉淀,有必要以更為寬廣的視野進行更為深入的理性剖析和追念。
一是創建了一個工人階級先進政黨并始終保持其先進性、純潔性,為改革開放準備了堅強領導力量。
毛澤東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締造者。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造性地解決了在中國這種特殊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建設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把黨建設成為用科學理論和革命精神武裝起來的、同人民群眾有著血肉聯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在中國山溝溝里鍛造出這樣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是世界政治史上的奇跡。這支隊伍在進城執政后沒有像李自成、太平軍那樣垮下來,沒有變質,沒有成為利益集團,沒有成為像西方政黨那樣的松散組織。
盡管黨的領導出現過錯誤,但黨始終保持著原有初心、本質和優良傳統作風。這是毛澤東那代人最寶貴的貢獻。也正是這樣,這個黨才有資格繼續領導著改革開放及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
在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進行持續時間長達40年的改革開放,而且還將持續下去,只有中國共產黨這樣先進、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能夠帶領人民創造這樣史無前例的壯舉。
二是建立新中國并始終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為一切社會進步及改革開放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國內各民族的團結,這是我們的事業必定要勝利的基本保證。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鄧小平曾經指出:“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
新中國的誕生,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外國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
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中國人民從此把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發展進步從此開啟了新紀元!盡管出現過“文化大革命”嚴重內亂,但像過去那種真正內戰并沒有發生,國家始終保持統一,我國作為世界大國的地位隨著在聯合國席位的恢復得到世界的普遍公認,新中國仍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東方!
偉大改革開放發生在新中國成立以后而不是在舊中國,與這一基本前提的建立有著最直接的關系。
三是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始終保持其根基,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制度基礎。
毛澤東那代人在建立新中國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轉變,使中國這個占世界1/4人口的東方大國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改革開放作為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是這一偉大社會變革的繼續。鄧小平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指出:“我們實行改革開放,這是怎樣搞社會主義的問題。作為制度來說,沒有社會主義這個前提,改革開放就會走向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制度不僅保證了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也禁絕了其他社會制度下各種利益集團掣肘的弊端,保證了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通過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步展現出獨特的清晰面貌,中國社會釋放出巨大能量和新鮮活力。
四是創建新型人民軍隊并始終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為國家穩定發展及改革開放提供了堅強保障力量。
毛澤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這支新型人民軍隊的創建,使軍隊由過去軍閥個人的工具轉變為執行中國工人階級先進政黨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徹底擺脫了軍隊控制政權、軍閥操縱政黨及政治、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夢魘,為中國革命勝利和國家長治久安奠定了基礎。
縱觀中國歷史,一個朝代在其開國后的幾十年,軍隊幾乎沒有不發生問題的。“貧民傷財莫大于兵,危國憂主莫速于兵”,是舊軍隊的真實寫照。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情況,始終沒有在新中國重現。根本原因就是鄧小平深刻揭示的:我們國家所以穩定,軍隊沒有脫離黨的領導的軌道,這很重要。
毛澤東那代人創建的這樣好的軍隊,是我們民族、國家和人民的福氣,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和平安定環境中不斷推進。
五是形成和發展毛澤東思想,構建了現當代及改革開放以來黨和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偉大開拓者,是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
毛澤東思想的產生和發展,使中國人民的精神從近代以來的被動轉為主動。毛澤東思想在任何時候都丟不得。我們可以超越毛澤東,但不能跨越毛澤東。離開了毛澤東思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從一定意義上說,在改革開放中創立和發展起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都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寫在黨的旗幟上的毛澤東思想和黨的其他科學理論一起,構成了改革開放以來黨和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礎,指引著改革開放和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方向。
六是對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積累了豐富經驗。
這一探索的核心是從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模式中走出來,找到一條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毛澤東那代人提出了尋找新道路的任務,形成了十分重要的認識。如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學說,為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理論基礎。由于歷史局限,毛澤東并沒有解決好探索新道路的重大課題,后來還發生了嚴重的失誤、錯誤。但在經過20多年成功與失敗、經驗與教訓積累的基礎上,黨終于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找到一條以改革開放為鮮明特征的新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對于這一新道路與毛澤東的探索的關系,鄧小平曾作過這樣的評論:
【“從許多方面來說,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還是做這件事。”】
這符合歷史本來面貌。
七是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改革開放準備了初步物質基礎。
盡快實現社會主義的工業化,把中國由農業國盡快建成社會主義工業化國家,是毛澤東那代人從開國就矢志不渝的追求。雖然其間遭受嚴重挫折,但國家建設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
從1952年到1978年,工農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率為8.2%,其中工業年均增長11.4%。1952年中國工業總產值占社會總產值的比重為34.4%,1978年這一數字已上升為61.9%。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已基本形成。人民群眾節衣縮食支援國家建設,雖然生活逐年改善的增幅不大,但也初步滿足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取得了“兩彈一星”等一大批代表成果。
對于毛澤東這代人對實現工業化及經濟發展的貢獻,美國學者莫里斯·邁斯納作過這樣的評述:
【“盡管有著這些失誤和挫折,人們還是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毛澤東時代是中國現代工業革命的時代。”這是客觀、公正的評價。】
八是培育了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作風和偉大精神,這成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動力。
在毛澤東那代人培育下,我們黨形成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傳統作風,形成了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國成立后,又接續涌現了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大寨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紅旗渠精神等,這些都是黨和人民的共同精神財富。
改革開放后,鄧小平多次強調要恢復和發揚前三十年培育的黨的精神,以振奮起整個國家奮發圖強的精神。
習近平同志明確要求:
【“繼承黨的一切優良傳統、優良作風并結合新的實踐不斷發揚光大,始終保持革命戰爭年代那么一股勁、那么一股氣、那么一種革命精神,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有了這一條,我們黨就能夠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九是培養一大批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為改革開放準備了必要的干部和人才隊伍。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毛澤東直接培養及毛澤東思想教育成長起來的一代又一代黨的干部隊伍,是改革開放能夠接力前行的關鍵。作為改革開放總設計師的鄧小平深情地說: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成長起來的。”】
陳云把“培養了一代人”“包括我們在內”“一大批干部”,看作是“毛澤東同志的一個無可比擬的功績”,認為“現在這些人在全國各個崗位上都擔負著重大的責任。這是一件極大的事情。”
習近平總書記在毛澤東誕辰120周年講話進一步指出:
【“毛澤東思想教育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它培養的大批骨干,不僅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揮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思想將繼續福澤后世。
人才培養與教育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前三十年,雖然教育事業在一段時間里受到挫折,但全民教育體系基本建立。1980年與1949年相比,高校數量增長2.3倍,在校學生增長8.8倍,各高校和中等專業學校共培養了近900萬畢業生和幾萬名研究生;在我國全民所有制單位從事科學技術工作的各類科技人員中,80%以上是新中國成立后培養的。他們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依靠的知識力量基礎。
十是努力改善國際環境并突破西方封鎖,為對外開放創造了有利國際條件。
毛澤東歷來強調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但同時也強調在任何時候都需要爭取外援,特別需要學習外國一切對我們有益的先進事物,主張在平等互利的原則下和一切國家建立邦交和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虛心向蘇聯學習;20世紀70年代初,毛澤東那代人審時度勢,抓住機遇打開中美關系大門,恢復了我國與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外交關系,并開始從這些國家大量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長期不急于解決香港、澳門問題,為我國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和友好交往留下了一個“中介所”,香港、澳門在內地改革開放中發揮了獨特的不可替代作用。毛澤東那代人的這些重大決策,為我國對外開放創造了有利國際條件。
正如鄧小平所說:
【“我們能在今天的國際環境中著手進行四個現代化建設,不能不銘記毛澤東同志的功績。”】
總之,歷史發展是連續性和階段性的統一。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這是我們黨正確對待自身歷史堅持的根本原則,也是我們正確認識毛澤東那代人及那個時代與改革開放關系的根本要求。
齊彪,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巡視員兼副主任、教授。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黃城根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毛澤東的外交思想就是獨立、自主、平等、務實、不畏強權、不惜一戰、不搞霸權、互利互惠
2018-12-0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