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澤東寫日記的故事
毛澤東的學生時代是一個日記盛行的年代,原因可能要追溯到他最佩服的近人同鄉曾國藩,曾國藩從30歲開始寫日記一直寫到臨死前一天,整整堅持了32年,對后世影響巨大。到湖南第一師范舊址參觀,可以看到很多史料都是來源于師生的日記。全校師生甚至校長都是寫日記的。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是毛澤東當年的老師,他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毛澤東終其一生癡書如命,也隨之養成了在所讀之書上隨時記下批語感悟的習慣。那時毛澤東的日記很大一部分就是讀書日記(札記、筆記)。
毛澤東在一師畢業前一年的1917年10月開始起擔任學友會總務,在他主持下設立了《校友會記事錄》(可歸為日志是廣義上的日記),由成員輪流記錄,毛澤東就曾親自記錄過。毛澤東還組織學友會辦起了工人夜學,又專門設立《夜學日志》,他也曾親自記錄過。
每逢寒暑假,毛澤東常常與同學結伴走向社會讀無字之大書,也就是結伴游學,在游學過程中他們可能不帶錢物,但是肯定背著文房四寶,走一路寫一路。1917年的暑期,他和好友蕭子升就進行過一次徒步乞行游學,用一個多月的時間游歷了長沙周邊的5個縣,行程近千里,僅僅那一次毛澤東就寫了好幾本游學日記。在蕭子升1959年出版的回憶錄《我和毛澤東的一段特殊經歷》說的就是那次游學,其中有多處提到他倆在路上寫日記的事。在電視劇《恰同學少年》也有多個相關日記的鏡頭,特別是毛澤東提到他那著名的“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就是游學開始的幾天前在日記中寫下的。毛澤東的那次所寫游學日記曾在一師被廣為傳閱,盛贊他是“身無半文,心憂天下”。
那時候,一師學生所寫日記并不是當作個人秘密,而是可以傳閱的,甚至可以用來相互交流和切磋,毛澤東經常將自己的日記帶給老師和同學看。他的日記還被恩師楊昌濟的女兒小毛澤東8歲的楊開慧看到,正是因為看了他的日記和文章,楊開慧才愛上了毛澤東。
毛澤東在求學的5年多時間,他寫的日記、筆記積攢了一大網藍,他將這些日記送回老家韶山保存,可惜的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長沙發生“馬日事變”,為防反動派迫害,他的族人們將他存放韶山家中的書籍、信札、日記和筆記等物搬到后山燒毀,他的幼年塾師毛宇居冒險留下了兩冊課本和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講堂錄》(百度可查看真跡,其中部分是標有月份和日期,也可稱之為讀書日記)。
1918年毛澤東結束5年半的師范生涯,后來逐步直上職業革命家的道路,他有20年時間沒有再寫嚴格意義上的日記。1938年毛澤東重新寫日記,第一段話就是“二十年沒有寫過日記了。今天起,再來開始,為了督促自己研究一點學問”。可見,這時候毛澤東寫日記的動力,不在于記載每天干什么,而是要督促自己研究學問。
著名作家葉永烈先生 1989年9月16日采訪毛澤東秘書田家英夫人董邊,曾談及田家英“為毛澤東保管日記”。董邊曾見過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日記。據她說:毛澤東不用市場上所售的那種日記本記日記。他的日記本與眾不同,是用宣紙訂成的,十六開,像線裝書。毛澤東不用鋼筆記日記。平日,秘書總是削好一大把鉛筆,放在他的筆筒里。他的日記常用鉛筆寫,有時也用毛筆。毛澤東的日記本上沒有任何橫條、方格,一片白紙而已。毛澤東寫的字很大,一頁寫不了多少字。毛澤東的日記很簡單,記述上山、游泳之類生活方面的事。他的日記不涉及政治,不寫今天開什么會,作什么發言。
根據葉永烈老師采訪后發表的文字推斷,毛澤東這部分日記至今還沒有公開。
此外,毛澤東小時候還記過另一種特殊的日記——記賬(或可稱為理財日記)。這要追溯到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可是個雙手都會打算盤的高手,憑著克勤克儉的精神和精明的商業頭腦,除了務農還做起了小買賣,把毛家的“爛攤子”經營成了小小韶山沖里數得上的殷實之家。毛順生治家很嚴,他相信“吃不窮,用不窮,人無算計一世窮”這句老話。他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能繼承家業的人,當孩子們剛到入學年齡時,就送往附近的私塾讀書。他親手教孩子們記賬,訓練他們雙手打算盤,學會經商的本領。毛澤東就是6歲就開始識字,同時被要求學著為家里記賬。1907年,13歲的毛澤東輟學務農,白天干活,晚上更是承擔起代替父親記賬的重任,這種生活持續了兩年之久。這兩年的記賬生涯對毛澤東一生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中南海曾經清理毛澤東遺物時發現他一家從50年代到1977年初的詳細家庭生活賬。另外,毛澤東學師范時數學成績不好,但一生運籌帷幄數不清的戰爭取得勝利,與他小時候練就的記賬童子功不無關系。
2他人日記中的毛澤東
①楊昌濟日記中的毛澤東。毛澤東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解放后見到領袖是人民群眾人生的莫大榮幸,把他寫進日記的人不計其數。其實在湖南第一師范求學期間,毛澤東就是學校的風云人物,那時的他也經常成為老師和同學日記中的人物。譬如教授倫理學的教員楊昌濟先生在他的《達化齋日記》日記就曾多次寫到毛澤東,而且1915年4月5日曾專門為毛澤東寫過一篇日記:
毛生澤東,言其所居之地湘潭與湘鄉連界之地,僅隔一山,而兩地之語言各異。其地在高山之中,聚族而居,人多務農,易于致富,富則往湘鄉買田。風俗淳樸,煙賭甚稀。渠之父先亦務農,現業轉販,其弟亦務農,其外家為湘鄉人,亦農家也,而資質俊秀若此,殊為難得。余因以農家多出異材,引曾滌生、梁任公之例以勉之。毛生曾務農二年,民國反正時又曾當兵半年,亦有趣味之履歷也。(《達化齋日記》第169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短短174個字對毛澤東的個人和家庭情況做了概括的描述,還對毛澤東留下“資質俊秀若此”的高度評價。這是筆者提出人物日記后所找到最為典型的一篇人物日記,完全具備了人物日記的記人、識人、辨人等全部功能。
②黎錦熙日記中的毛澤東。在一師還有一位老師對毛澤東的影響極大,他就是黎氏八駿之老大黎錦熙先生,黎先生是我國語言文字學泰斗,黎錦熙從12歲寫日記堅持到生命終止堅持了77年。在年齡上黎老師僅比毛主席年長3 歲,但他在讀書和治學方面確有一套非常成熟的方法。當時,毛主席正處于“為學無頭序”時期,而在黎錦熙指導下,治學可謂豁然開朗、茅塞頓開,大有相見恨晚之感,說:“生平不見良師友,得吾兄恨晚,甚愿日日趨前請教。”
事實證明,毛主席這一說法是發自內心的。從1915年4月第一次見面,到1915年9月黎錦熙赴北京任職,毛主席只要一有時間就去找黎老師請教治學之道。 黎錦熙的日記,是最好的證明。4月4日:“毛澤東來。閱其日記,告以讀書方法。”4月11日:“蕭旭東、毛澤東及熊光楚至,講讀書法。”4月25日:“毛澤東來,告以在校研究科學之術。”5月2日:“與滌凡、澤東話學問事。”5月9日:“毛澤東至,稍話讀書事。”7月11日:“學生陳同毛來,問小學功夫做法。”7月13日:“與毛、陳兩生說讀史法。”7月15日:“與毛生說研究法。”7月19日:“與毛、陳兩生說讀書自習法。”7月21日:“與兩生講學,告以讀《繕性》一篇,以自試其思考力及學識程度。”8月8日:“與澤東談學政,以易導為佳。”8月11日:“與澤東久談讀書法,謂須與校課聯貫。”8月15日:“一師澤東、章甫至,為論讀書法于焜甫處。”8月29日:“旭東、澤東至,談學頗久。”
如此頻繁地請教、論學,可見毛主席對黎錦熙的敬重與敬仰。甚至可以說,毛主席真正窺得讀書門徑,正始于此。
③謝覺哉日記中的毛澤東。謝覺哉是毛澤東的湖南同鄉,被譽為“延安五老”之一,是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社會活動家、我國人民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他14歲就開始寫日記,留下許多寶貴史料,謝老曾經對家人說,不管行軍打仗多艱苦,有兩樣東西不能丟:一個是日記,再一個才是孩子。在當今上海市區黃陂南路374號中共一大紀念館二樓的一角,懸掛著1921年6月29日新民學會成員謝覺哉記載毛澤東、何叔衡赴會的日記:“午后六時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潤之,赴全國○○○○○之招。”(這里潤之就是毛澤東,其中有五個圓圈,謝覺哉后來解釋說是“共產主義者”,當時他知道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日記的史料價值得到充分驗證。在延安生活期間,日記中大量記載他與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交往、晤談,也同樣十分珍貴。
④楊開慧日記中的毛澤東。楊開慧(1901年11月6日-1930年11月14日)是毛澤東恩師楊昌濟的女兒,1920年19歲時,和大自己8歲的毛澤東自主結婚。婚后支持毛澤東的革命事業,并在短短幾年時間為毛澤東生下了毛岸英、毛岸青和毛岸龍三個兒子。1927年毛澤東領導發動秋收起義上了井岡山,兩人被迫分隔異地。
1930年11月年僅29歲的楊開慧被反動軍閥槍殺在長沙識字嶺。半個多世紀后的1982年3月10日,在修繕楊開慧烈士的故居時,在臥室的后墻夾層中,一摞手稿驚現于世人面前,竟然是50多年前楊開慧寫的日記。這本日記共有12頁,是用毛筆從右往左寫的。日記中她回憶了和毛澤東相戀的過程以及對他的思念,大體有四千多字。其中有一句話這樣寫道:”又是一晚沒有入睡。我不能忍了,我要跑到他那里去。小孩,可憐的小孩又把我拖住了。我的心挑了一個重擔,一頭是他,一頭是小孩,誰都拿不開。”在日記里,她把對毛澤東刻骨銘心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
⑤一師校志中的毛澤東。1917年11月中旬,護法戰爭期間,北洋軍閥混成旅之一部約3000多人,由株洲、湘潭一線沿鐵路向長沙敗退,已經到了離湖南一師不遠的猴子石一帶。長沙城內毫無抵抗之力,秩序開始陷于混亂,一師校內也是氣氛非常緊張,校長孔昭綬正準備將學生疏散暫避。毛澤東做為一名學生,在詳細分析了敵我雙方情況之后,形成了一個依靠學生志愿軍開展護校護城,使學校遭受兵禍的方案。在毛澤東的勸說下校長孔昭綬同意了這一方案。毛澤東帶幾個同學去打探敵情,了解到北洋潰兵疲勞、饑餓,完全喪失了戰斗力,于是指揮學生志愿軍與維持秩序的警察配合,發動突然襲擊,使潰兵陷入一片驚慌混亂之中,紛紛繳械投降。毛澤東的膽識和才干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稱贊。孔校長在當年的《一師校志》中記錄了這件事并評價“毛澤東通身是膽。”
⑥蔣介石日記中的毛澤東。世界各國領袖人物寫日記的比例遠比平民百姓高,蔣介石父子就是記日記的楷模,蔣介石從1915年開始記日記,一直記到1972年,堅持了57之久,遠遠超過了他奉為神明的曾國藩。蔣介石的日記留存于世的有53年的,有4年的日記遺失,這些日記目前保存在美國的斯坦福大學胡佛檔案館,每一個世界公民憑駕駛證可以看,每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憑護照登記,十分鐘以后就可以閱讀。關于他的老對手毛澤東,在他的日記也有記載,譬如他抗勝利之后的1945年毛澤東被他邀請到重慶進行了43天的談判,蔣介石在日記里記錄了事件的整個心路歷程,從最開始的四個字方針“誠懇、忍耐”,到接受不了毛澤東提出的條件萌生“拘留、審判”念頭,再到最后權衡之后做出“授勛、禮送”,幾十天之內,蔣的決定有兩個180度的大變化。這種變化那是任何人都不知道的,包括宋美齡在內都未必知道。飛機把毛送走了,蔣又在日記里寫了一段話,做出對毛澤東這個人的評價,他說這個人陰陽怪氣、綿里藏針,不好對付。但是他又寫到,我料定毛不能成事,他不會逃得出我的掌心。
歷史早已塵埃落定,事實證明當時的老蔣顯然沒能做到老子所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更未能勝人也未能勝己。
3毛澤東讀改日記的故事
毛澤東一生讀書無數其中也有不少日記,他讀日記也不忘寫批語和感受,甚至情不自禁修改改起日記來。
①毛澤東閱評曾國藩日記。毛澤東的湖南老鄉、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湘軍創立者曾國藩對他產生影響是毋庸置疑,他在上私塾的時候就曾看過《曾國藩家書》(韶山故居就保存著他當年閱讀過的線裝本),到湖南第一師范讀書時又看過《曾文正公手書日記》,在他老師毛宇居從火中搶出的那本《講堂錄》中就有對《曾國藩日記》的評價:滌生日記,言士要轉移世風,當重兩義:曰厚曰實。厚者勿忌人;實則不說大話,不好虛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談過高之理。1917年8月23日,毛澤東給他的老師黎錦熙的信中:“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相信就是日記和家書的力量。
②毛澤東評雷鋒日記。1963年2月初,《解放軍報》等媒體相繼報道了雷鋒的事跡,同時摘發了雷鋒的部分日記,毛澤東仔細閱讀后,在一次談話時對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羅瑞卿說:“雷鋒值得學習啊!向雷鋒學習,也包括我自己,我也向雷鋒學習。”2月22日毛澤東為《中國青年》雜志寫下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著名題詞。1963年5月11日,毛澤東在杭州會上上重點談調查研究問題,同時談到了哲學問題,再次談到雷鋒日記。他說,為了造成調查研究的風氣,做好我們的工作,各級黨委要在日常工作中講哲學,對干部進行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教育,要讓哲學從哲學家的課堂上和書本里解放出來,變成群眾手里的尖銳武器。哲學并不難,不要把哲學看得那么神秘,哲學是可以學到的。我看過雷鋒一部分日記,這個人就懂得一點哲學。“懂得一點哲學” 這是一本日記所能獲得的最高褒獎(何況雷鋒只是一個16歲才小學畢業者)。 雷鋒的日記,不僅是一個人思想的載體,更是一個時代留下來的音符。一個偉大生命的信念在這里傳遞,情感在這里抒發,品格在這里沉淀,彰顯。
③毛澤東為女學生批改日記。1957年,北京市實驗中學高二學生王桂芹,暑假期間不待在首都父親身邊度假,婉拒兄嫂保定做客之邀,毅然回到生她養她的河北阜平鄉村的母親家里,參加熱火朝天的農業勞動和社會實踐,一住就是半個月,并把這段不同尋常的生活記入日記。開學回到學校后,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的日記被毛主席看到,日理萬機的他老人家不僅一字字讀過,還叫女兒李敏、李訥姐妹倆都要讀兩遍。他在這份長達萬言的日記上,親筆畫圈的地方有27處,其中連畫三個圈的有17處,以之表示贊許首肯。毛主席還欣然命筆,用瀟灑自如的草體批示:“每年暑假回鄉一次,極為有益。此文寫得很好,住半個月不夠,最好住一個月。”并明確批示:“此文可在報上發表。”于是,這份洋溢著時代精神,充滿著青春氣息的中學生《假期回鄉日記》,連同毛主席的批示,刊發在1958年第四期《中國青年》雜志上,一石激起千重浪,在全國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反響。陜西人民出版社很快推出單行本,發行量驚人。許多人因為看到這本日記養成寫日記的習慣。日記狂人寇廣生就是其中之一,堅持寫日記50多年,還萌生了建日記博物館的人生夢想。
4毛澤東在日記本上題詞的故事
①毛主席給渡江小英雄馬毛姐題詞。1951年9月底,應毛澤東主席的邀請,安徽無為的渡江小英雄馬三姐赴京參加國慶觀禮活動,之后的10月4日,毛澤東還把她請到家里吃飯,當毛澤東得知已經16歲的小英雄還沒有正式名字,就親自為她取名馬毛姐,并關懷她的念書情況,還特別送她衣物和文具特別是有一本精美的日記本,毛澤東主席在扉頁上題寫了“毛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自此,“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成為全國所有學生的座右銘。遺憾的是1954年馬毛姐家鄉發生大洪水,在逃水難時丟失了這個極其珍貴的日記本。
②毛澤東給女護士鐘學坤題詞。1965年8月30日,曾經在廬山會議期間給毛澤東做過保健工作的女護士鐘學坤被接到中南海相見,毛澤東高興地說:“你大學畢業了,以后要好好工作,還要繼續學習專業知識,不要驕傲,要腳踏實地地為人民服務。”聽到主席的鼓勵,鐘學坤非常激動,特地拿出新買的日記本,請主席寫幾句鼓勵的話。毛澤東接過鐘學坤手中的日記本,略加思考后,提起毛筆在上面寫了“學習白求恩,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毛澤東一九六五年八月三十日”幾行蒼勁有力的字。這也是毛澤東第二次題詞號召學習雷鋒學習,在毛澤東看來,雷鋒身上不但具有白求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之心,而且也具有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雷鋒在自己短暫的生命中,已經把古今中外人類的優秀品質、中華民族的美好傳統與共產主義理想道德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雷鋒精神。
5毛澤東論日記
1917年夏天,毛澤東的好友蕭子升自訂一本讀書札記《一切入一》,毛澤東欣然為其作序,其中有三句話 “今日記一事,明日悟一理,積久而成學”,道出了人生讀書做學問成就事業的真諦,也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實踐操作方法。遺憾的是時至今日知道這這三句話的人極少,似乎是被雪藏了整整100年。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4周年的日子,筆者將這三句話搜羅出來,希望有緣看到的人銘記心間,化做行動和習慣。這三句話是毛澤東留給世人的,真正能夠改變每個人生命運的三句話。
(洛陽日記創新學會李明強整理于2017年12月26日毛澤東誕辰124周年)
最關鍵三句話在右邊一張最左側后三列
作者:遇知音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27332a171f62
來源:簡書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