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黃卷青燈,茹苦食淡,
冬一絮衣,夏一布衫,
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艱難。”
這是對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
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
李大釗的真實寫照
1927年4月28日
他被反動軍閥殺害
年僅38歲
李大釗是如何被捕入獄的?
又是如何犧牲的?
這一切還要從
94年前的東交民巷說起
據李大釗長女
李星華回憶:
被捕當日,李大釗從“里間屋里”到“院里”,之后“走出這座充滿恐怖的院子,找到一間僻靜的小屋”,藏身進去。
這座彌漫著“恐怖”氣息的院子
是蘇聯大使館的兵營
也是李大釗一家人的落腳之處
1926年3月底,為躲避反動軍閥愈發殘酷的迫害,李大釗和國共兩黨的北方領導機關人員,遷入東交民巷蘇聯大使館西院的原俄國兵營里,堅持開展革命工作,圖為李大釗的住室。
恐怖氣息的來源
正是充斥著東交民巷的
奉系軍閥士兵和反動警察
這一天
是1927年的4月6日
可是
李大釗的這一小范圍躲避
對于掌握了“準確”線索的
反動警察頭子吳郁文來說
似乎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由于叛徒的出賣,
反動警察已經掌握了
李大釗就藏身
在蘇聯使館范圍內的消息
沒有發現目標人物
反動警察開始了地毯式的搜索
資料顯示
為了抓捕李大釗
當時的京師警察廳進行了周密的安排
派出了偵緝處的200名“警探”
全體配手槍出動
此外
還從其他部門抽調了
警探、憲兵、保安警員等將近500人
有人負責圍捕
有人負責闖門
在這樣的“天羅地網”之下
李大釗的躲避和抵抗都成了徒勞
被捕之后
李大釗被押出了胡同
此時的東交民巷里
塞滿了前來押解的警察和車輛
李大釗被押上警車處今昔對比
據1927年4月7日
《晨報》記載:
“昨晨十時半東交民巷東西北各路口,停留多輛洋車,便服行路者徘徊觀望,過者早知有異。迨十一時有制服警察一大隊,約一百五十名,憲兵一隊,亦有一百名,均全副武裝,自警察廳,分路直趨東交民巷,首先把守各路口,余皆集中包圍俄國大使館旁鄰之中東鐵路辦公處,俄款委員會,遠東銀行。”
“至被捕者之人數,報告不一,其較可信者,則俄人十四五名,華人四十五六名(中有仆役等),而華人之中,姓名尚無從調查,唯據外人方面消息,則李大釗、路友于二人,似在其內。”
根據圖像資料照片顯示
李大釗被押上警車的地點
應當是蘇聯豁子巷口附近
旁邊的建筑及結構如今仍然完好
無聲地昭示著那個灰暗的時刻
現在的蘇聯豁子附近
李大釗緣何成為反動軍閥當局的
“眼中釘”“肉中刺”?
——這與他的革命經歷相關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
李大釗負責
黨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
他積極領導并親自參加了
北京反對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的
“三一八”運動
他號召人們
用“五四”的精神、“五卅”的熱血
不分界限地聯合起來
反抗帝國主義的聯合進攻
反對軍閥的賣國行為
這些革命活動
遭到北洋軍閥的仇視
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
闖入東交民巷蘇聯使館
逮捕了李大釗等80余人
張作霖
李大釗被捕后
在獄中度過的22天
被施以多種酷刑,百般折磨
電椅、老虎凳、用竹簽插手指
甚至竟被殘忍地拔去了指甲
他卻錚錚鐵骨,一片丹心
用血跡斑斑的雙手
在《獄中自述》中寫道:
“釗自束發受書,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業,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
李大釗獄中親筆自述(定稿)局部
在李大釗入獄后的第6天
也就是1927年4月12日凌晨
一場突如其來的鎮壓
在中國大地開始了
血雨腥風從上海
淹沒了1927年中國的春天
蔣介石密電張作霖:
“將所捕黨人即行處決,
以免后患。”
1927年4月28日上午
不顧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
特別法庭公然宣判
李大釗等20名革命者死刑
下午
李大釗等20人分坐6輛囚車
被荷槍實彈的士兵
押解到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里
一個龐大的絞刑架下
此時的李大釗身著棉袍
鎮定自若地在敵人的鏡頭前
留下了最后一張照片
他從容地
看了看風中搖曳的絞索
第一個登上了絞刑臺
作了此生最后一次演說:
”不能因為
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
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在中國
必然得到光輝的勝利!”
隨后
李大釗從容就義
年僅38歲
其實
李大釗曾有多次機會
可以離開北京
在白色恐怖下
中共中央曾通知李大釗等人
去武漢成立中央分局
李大釗卻斷然拒絕,回答道:
“假如我走了,
北京的工作留給誰做?
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
李大釗犧牲后
家里的財產僅有1塊大洋
在北大任職期間
他月入數百大洋、
足以養活四五十口人
可錢幾乎全部被用作
革命活動經費或資助貧困學生
由于經濟拮據
夫人趙紉蘭帶著孩子
訪遍北大故友
最終通過公眾募捐的形式
才將他安葬
結語
李大釗
38歲短暫的人生
以青春書寫誓言——
“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
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
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
用熱血澆灌信仰——
在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后
他再也沒有動搖過
真正做到了
“勇往奮進以赴之”
“斷頭流血以從之”
“癉精瘁力以成之”
用不屈鑄就豐碑——
他一生的奮斗歷程
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
同中國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
“他的遺文卻將永住,
因為這是先驅者的遺產,
革命史上的豐碑。”
歷史不會忘記,
我們必將銘記!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袁新雨、張力
部分圖片來源:參考消息網、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