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信物百年 | 從這臺水輪發電機組開始,新中國動力十足!
點擊:3977  作者:記者    來源:國資小新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06-12 12:46:18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國務院國資委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推出百集微紀錄片《信物百年》,以紅色信物為切入點,由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100家國有企業黨委(黨組)負責人介紹企業的傳家寶,以小見大,以物證史,揭開企業澎湃發展歷程背后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見人、見物、見精神,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今天,為您分享《信物百年》第二十四集《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聽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講述這臺開天辟地的水輪發電機組背后的故事。

 

 

 

新中國成立伊始

百廢待興、一窮二白

彼時的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

人才匱乏、生產條件差、技術水平低

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水輪發電機組是什么樣子

我們從“零”起步

克服重重困難、自力更生、艱苦創業

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

1951年設計制造成功

這在當時可是開天辟地的大事

 

在這臺水輪發電機組背后

有怎樣的一段故事?

↓↓↓

 

信物講述人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介紹到,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它是哈爾濱電機廠的“頭生子”,也是新中國水輪發電機組的“長子”。它的誕生,實現了我國發電設備制造業“零”的突破,也揭開了我國電力裝備

 

工業發展史的序幕。

 

今天,讓我們跟隨信物講述人斯澤夫,從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誕生的故事開始,一起了解哈電集團在我國發電設備制造發展的各個歷史階段,樹立起的一座座里程碑。

 

水輪發電機組建設序幕自此拉開

 

1951年初,東北電工局第四廠收到了中央指示,為使被國民黨特務炸毀的四川下硐水電站盡快恢復發電,搶制一臺800千瓦立式水輪發電機組。

 

 

1951年,東北電工局第四廠臨時廠址

 

新中國成立伊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連生產恢復的電力都無法滿足。又逢朝鮮戰爭爆發,急需戰略物資的生產。內憂外患之下,建設電力裝備刻不容緩。可是,新中國成立前發電設備主要是從國外進口,建國后安裝的單機容量不超過200千瓦,搶制8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幾乎成了無法完成的任務。

 

接到中央命令之后,一批從國外學習回來的優秀電機工程技術專家,開始了水輪機和發電機的設計及制造工作。俞炳元工程師和王述羲工程師負責水輪機設計,朱仁堪、吳天霖工程師負責水輪發電機設計,副廠長陶煒負責機組制造,盧堃李基昌分別負責水輪機和發電機的工藝,除了這些工程師,還有四面八方來的職工,他們白天緊張勞動,晚上則加班加點學習文化,上技術課,惡補水輪機、發電機的知識。在冰天雪地的哈爾濱,一批年輕人拉開了水輪發電機組建設的序幕。

 

 

▲1946年,俞炳元(左二),吳天霖(右二)在美國學習時與好友合影。

 

194712月,陶煒(左)與王述羲(右)在美國合影。

 

從頭自主設計的水電站的心臟

 

彼時的中國工業非常薄弱,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見過水輪發電機組到底是什么樣子,這在當時成了巨大的問題。

 

任務安排妥當,但是當執行設計的時候,一只攔路虎就跳了出來:被炸毀的水輪機是水電站的心臟,可是并非在國外學習的型號,必須從頭設計。水輪機總設計師俞炳元,知道妻子已有身孕需要照顧,但是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依然沒日沒夜進行著復雜的設計工作。當時東北天寒地凍,臨時廠房也沒有暖氣。為了使身體不被凍著,俞炳元經常把自己關在房間邊走路邊思考,時間久了,家里地板硬生生磨出一道溝痕來。僅僅兩個月,俞炳元就設計出了水輪機的圖紙。

 

 

哈電集團建設初期,哈電人邊建設、邊生產,先生產、后生活

 

水輪機核心部件制造精度的毫厘之差,都會給整個機組造成災難性的后果。推力軸承的鏡板就是如此。沒有標準的制造機床,工人們先在立式車床上進行粗加工,再用幾十斤鑲烏金的重盤人工研磨,最后墊上金絲絨布加研磨粉一點點拋光。最終,生產出來的鏡板不僅完全符合技術要求,而且表面光潔精美。靠著手工精神,哈電人逐一克服了扇形沖片、定子和轉子等部件的生產。

 

19511222日,最后的轉子超速總裝試驗進入到了關鍵時刻。高速旋轉的電機如果出現故障,可能會像一枚重磅炸彈一樣四散濺射碎片,后果不堪設想。大家在外圍用沙袋堆起了一圈1米多厚、2米多高的圍墻。看著吳天霖爬上發電機的頂端,周圍的人都緊張地握緊手心。當吳天霖細心地查看運轉情況,測量完風速,發電機緩緩停轉了。他起身擦掉一頭汗水,說:成了!瞬間,周圍爆發出長久不息的熱烈掌聲。

 

試驗成功的機組,馬上安裝在四川下硐電站,為西南地區經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1951年,成功制造新中國第一臺單機容量8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

 

如今這臺飽經滄桑,安全穩定運行了60年的水輪發電機組,在完成了歷史使命后“榮歸故里”,就放在哈電集團的歷史文化展廳中,接受著一代又一代哈電人的注目。 

 

中國水輪發電機組,從1951年的800千瓦開始,到1959年自主研發的新安江7.25萬千瓦,1972年的劉家峽30萬千瓦,再到2007年與國外同臺競技設計制造的三峽右岸70萬千瓦,再到今天研制出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100萬千瓦。從零開始,我們用70年的時間趕超了西方國家130多年的歷程。每次提升,不僅僅是數字的改變,更是從材料、工藝到設計、安裝的突破,帶動整個水力發電工業體系的產業升級,一代代哈電人著力打造的水電名片,也屹立于世界水電之巔。

 

 

1959年,自主研發的新安江7.25萬千瓦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

  

1967年,劉家峽水電站發電機定子下線場景

 

2007年,自主研制70萬千瓦巨型全空冷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三峽右岸

 

2020年,哈電集團研制的首臺白鶴灘百萬千瓦機組轉子吊裝成功

 

信物講述人哈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講述道,從新中國第一臺800千瓦水電機組開始,哈電集團先后參與了新安江、葛洲壩、三峽、白鶴灘等我國最重要的水電工程的建設工作。從首次走向世界的巴基斯坦古杜電廠,到如今世界單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歷經七十年,哈電集團現在已經形成了核電、水電、煤電、氣電、風電等為主導產品的產業布局,實現了發電設備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為世界持續輸出著“中國動力”!

 

200余項“共和國第一”演繹創新傳奇

 

從建廠初期年產0.24萬千瓦發電設備,到最高峰年產3510萬千瓦發電設備,70年來,哈電集團累計生產發電設備4.5億千瓦,大型水電機組占國產裝機總量的1/2,煤電機組占國產裝機總量的1/3,重型燃氣輪機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3,核電機組占國產裝備總量的1/5,主導產品遍布國內各個省份,并出口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

 

1951年到2021年,新中國發電設備制造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一路砥礪前行,直至登頂行業技術的制高點。始于一窮二白,無畏奮進求索,在舉世矚目的發展中我們黨帶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

 

70年崢嶸歲月,作為共和國裝備制造業的“長子”,哈電集團以對黨、對國家、對人民、對歷史高度負責的態度,扛起了“承載民族工業希望,彰顯中國動力風采”的光榮使命,依靠創新做強、依靠管理做優、依靠改革做大,哈電集團創造出了200余項“共和國第一”,演繹著一個又一個“創新傳奇”。

 

1951  國產首臺800千瓦水輪發電機組;

1958  國產首臺25兆瓦空冷汽輪發電機,安裝于哈爾濱熱電廠;

1959  國產首臺72.5兆瓦大型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新安江水電站;

1964  國產首臺100兆瓦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云峰水電站;

1967  國產首臺36兆瓦大型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青銅峽水電站;

1972  國產首臺300兆瓦雙水內冷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劉家峽水電站;

1977  國產首臺3200兆伏安短路試驗發電機(沖擊發電機),安裝于西安高壓電器研究所;

1980  國產首臺125兆瓦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葛洲壩水電站;

1983  國產首臺210兆瓦超高壓汽輪機,安裝于巴基斯坦古杜電廠;

1986  國產首臺600兆瓦亞臨界汽輪機,安裝于安徽平圩電廠;

1992  國產首臺200兆瓦推力負荷居國產首位、世界最大容量軸流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水口水電站;

1996  國產首臺自主開發600兆瓦亞臨界煙煤鍋爐,安裝于哈爾濱第三發電廠;

2000  國產首臺650兆瓦核電汽輪發電機組,安裝于浙江秦山核電站;

2007  國產首臺自主研制700兆瓦全空冷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三峽電站(右岸);

2013  國產首臺800兆瓦等級巨型全空冷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安裝于向家壩水電站;

2015  世界最高參數的1000兆瓦二次再熱鍋爐,安裝于華能萊蕪電廠;

2017  全球首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蒸汽發生器完成制造并通過驗收;

2018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全球首臺核電球床模塊式高溫氣冷堆蒸汽發生器研制成功,安裝于石島灣核電站;

2019  國產首臺世界單機容量最大1000兆瓦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長短葉片輪轉制造成功,安裝于白鶴灘水電站;

2020  世界首臺全高位布置660兆瓦汽輪發電機組,安裝于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錦界電廠。

……

 

奮斗70載,裝備“越千年”

從新中國第一臺水輪發電機組開始

到如今馳騁世界水電“無人區”

承載民族工業希望

彰顯中國動力風采

一代代哈電人胸懷報國理想、接續奮斗

始終牢記共和國裝備制造業“長子”的光榮使命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從“跟跑”到“并跑”、“領跑”

為世界提供動力

為人類帶來光明

不斷為世界輸出著中國動力

彰顯著“央企脊梁”的責任擔當!

 

來源:國資小新 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