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一則不怎么被大家關注的新聞:歐洲一個小國為了中國連續三次否決歐盟涉華聲明。
這個國家就是匈牙利!
6月4日,匈牙利使用“一票否決權”阻止歐盟發表涉港聲明,并表示:歐盟對中國的制裁是毫無意義、狂妄和有害的。歐盟迄今已就中國發表了多項聲明。但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項(聲明)證明是成功的,以至于有必要再發布一項(聲明)。
根據歐盟議程,一項決議需要27個成員國全部同意才會通過,匈牙利投了反對票,最終以26票支持、1票反對,導致歐盟未能取得全部27個成員國的支持。
事實上,這已經是匈牙利第三次為了中國而投反對票了。
據路透社此前報道,今年4月,匈牙利阻止了歐盟發表一份對中國內政指手畫腳的涉港聲明;隨后5月5日報道,因匈牙利再次否決,導致歐盟未能取得全部27個成員國的支持……
加上這一次,就是第三次了!
匈牙利此舉引起部分歐盟國家官員的不滿,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米格爾·貝爾格在當天表示,匈牙利政府阻止歐盟發布涉港聲明的做法“已經過分了”。他呼吁歐盟進行必要的改革,在外交政策上實行合格多數投票制,而不是現行的“一票否決制”。
但是,有意思的是:歐盟委員會拒絕就匈牙利最新一次否決置評。
如果大家看完我們下面的分析,或許就會發現:這件事是非常“詭異”的!
今天,我們重點和大家說三個問題:
第一,匈牙利為什么要支持中國?
第二,歐盟會修改“一票否決權”的政策嗎?
第三,詭異的歐盟。
說到匈牙利,或許很多人并不熟悉這個國家。
說實話,以前我也沒有怎么留意過這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實在太小了,在國際舞臺上也沒什么地位。
匈牙利是歐洲中部的一個國家,人口只有980萬,也就相當于中國稍微大點的城市——和西安市人口差不多。
匈牙利,我估計絕大多數中國人說不出來它和中國有什么聯系,但是如果我非要大家說出點聯系呢?
或許,你會說:我根本就不認識這個國家,也從來沒有了解過它,你讓我怎么說?
如果我非要你說呢?
這時,你腦中說不定會冒出一個念頭:它有一個“匈”字,難道和大名鼎鼎的“匈奴”有關?
你想對了,它還真可能是匈奴人的后代!
說到這,你或許會有疑問:以前匈奴不是在我們的北邊嗎?怎么跑到歐洲去了?
當然是被漢朝攆到歐洲去的了。
匈奴是夏朝人的后代,和我們漢人一樣,也是炎黃子孫。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犬戎與夏人同祖,皆出于黃帝。”
這里所說的“犬戎”,其實主要是指匈奴。
司馬遷的《史記·匈奴列傳》也記載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子孫,叫淳維。
也就是說匈奴是夏朝人的后代,和漢人一樣,都是炎黃子孫。
司馬遷說,夏朝滅亡時,夏朝舊勢力中的一支向北逃竄,一路上融合了不少當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后來形成了匈奴。
匈奴是在公元前3世紀的時候興起的一個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河套地區。
什么叫做“河套地區”?
河套地區,是指河流彎曲成大半個圏的河道,也指這樣的河道圍著的地方。
看到這,或許大家就會有疑問:黃河河套地區不是戰國時候秦國的地盤嗎?
是的。
在秦始皇三十二年的時候,也就是公元前215年,匈奴被驅逐出黃河河套地區,被迫北遷、西遷。
到漢朝的時候,匈奴發生內亂,在公元48年分為兩部:南匈奴和北匈奴。
南匈奴向漢朝稱臣(后逐漸被漢化,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北匈奴則占據今天的外蒙古地區。
后來,北匈奴受到漢朝的攻擊,被迫離開蒙古草原,往歐洲打,然后就跑到了匈牙利那個地方。
正是因為匈奴也是炎黃子孫,再加上以前生活在我們的北方,經常和漢人通婚,受到中華文明的影響,所以今天的匈牙利很多地方都和我們相似。
比如,現在的歐洲人一般都是“名在前、姓在后”,但是匈牙利人卻和中國相似,姓在前,名在后。
歐洲人的姓名一般有三部分構成:教名+自取名+姓。
比如,特朗普的全名叫做Donald John Trump(唐納德·約翰·特朗普),其中Donald是教名,John是自取名,Trump是姓;比如默克爾的全面叫做Angela Dorothea Merkel(安格拉·多羅特婭·默克爾)。
匈牙利人則不一樣,他們是姓在前、名在后。
比如,現在匈牙利的總統是Áder János(阿戴爾·亞諾什),其中Áder是姓,János是名。
我們不扯這個了,有些東西扯不清,因為匈奴在西遷的過程中不斷的和其它民族融合,再加上一些歷史也沒有太過詳細的記載,所以各種說法都有。
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維克托曾公開表示過:“匈牙利民族來自東方,毫無疑問,我們的祖先來自亞洲。歐洲人認為我們是匈奴的后代,雖然還沒有確鑿的史料證據,但我們相信這是真的。比如我們的家庭觀念非常重,我們的姓氏也是姓在前,名在后。”
當然了,這不是匈牙利連續三次否決阻止歐盟發表涉港聲明的原因。
當你想和一個國家友好的時候,你就會找出歷史上你們有聯系的好事,然后套近乎;當你想和一個國家交惡的時候,你就會找出歷史上和你有矛盾的事情,然后攻擊它!
歷史,只是一個“紐帶”,絕不是解決問題的決定性因素!
匈牙利連續三次否決歐盟涉港聲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目前網絡上的分析是:中國是匈牙利最大的投資國,中國給匈牙利提供了疫苗,中國還同意在匈牙利灌裝并生產中國國藥疫苗;匈牙利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相關協議的歐洲國家,是第一個認可并使用中國疫苗的歐盟國家,西雅爾多也是疫情后第一個訪華的歐盟外長……所以,匈牙利才連續三次投了反對票。
這些分析很有道理,但是我認為這個不是根本原因。
試問:中國和希臘關系也很好,也在希臘有很多投資,為什么希臘就沒有投反對票?中國也給意大利提供了疫苗,意大利也加入了“一帶一路”,為什么意大利也沒有投反對票?
那么,匈牙利連續三次“一票否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們留下一個懸念,最后再說。
下面,我們給大家說第二個問題:由于匈牙利連續三次投了反對票,導致歐盟每次都是26:1無法通過聯合聲明,德國想要修改投票機制,能成功嗎?
說實話,很多人看到歐盟的機制都會覺得:太操蛋了。
歐盟有27個國家,在稅收、社會保障、外交和防務等事關成員國主權的領域,每個國家都有“一票否決權”。
在這樣的設置下,是很難達成共識的,尤其是在外交上面。
既然這樣,歐盟為什么要設計這么“苛刻”的條件呢?這不是讓外部勢力太容易分化歐盟了嗎?
答案就是:不這么做,一些小國、弱國就不會加入歐盟,歐洲就永遠無法統一。
不同于中國、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英國、伊朗、土耳其等國家,像馬爾代夫、新西蘭、不丹這樣的國家,它們既沒有輝煌的歷史和文化,也沒有足夠的人口和領土,它們是沒有爭雄世界的野心和實力的。
歐洲共有44個國家,但是總人口只有7.5億,其中人口小于2000萬的國家卻有36個。
對于這些小國來說,它們只想依附于大國,而不想成為大國的一部分,因為成為大國的一部分后,它們必然會被同化,最終徹底的失去自己——就像南匈奴臣服于大漢后,逐漸的被融合,最終連他們本來的樣子都找不到了。
對于歐洲來說,即使是人口最多的俄羅斯也不過僅有1.4億,僅比中國廣東省稍微多那么點。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商品的不斷豐富,對于這樣的人口基數,不要說發展全套工業體系,哪怕是稍微大點的產業,都不是哪個國家能承擔的。
對于俄羅斯、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這些有著輝煌歷史和文化的國家來說,尤其是在近現代曾稱霸世界的那些國家來說,它們必然是不甘心做一個地區小霸的,所以它們一定要“統一”整個歐洲的,否則根本無法與其它勢力在世界范圍內競爭。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法國和德國才主導建立了歐盟。
歐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形成一個統一的國家,而形成統一的國家以后,那些小國,尤其是人口僅有1000萬不到的那些小國必然要被大國給同化和融合了。所以,那些小國比如不會選擇加入歐盟。
如何才能讓那些小國加入歐盟呢?
歐盟必須要給它們超出自身實力的地位:在涉及到地區大事的時候,所有國家都是平等的,都具有“一票否決權”。
這就好像,我們各有一個公司,你的公司資產有1個億,我只有100萬,我要是和你聯合起來,那我就沒了,因為按照股份來說,你做出的決定就是最終的決定,我根本沒有任何的說話權,所以我必然不想和你聯合——由于我的公司實在太小了,我隨便和一個公司合作,稍微賺點錢就能夠我生活的,我沒有必要去給你當“陪襯”。
但是,如果你和我說“聯盟后,無論做出什么決定,我都要得到你的同意后才能實施”,那么我必然會同意和你聯合的,因為聯合后就等于我“傍”上了一個實力強大的公司。
所以,在匈牙利連續投出3次反對票后,德國人說要采取多數票投票制,取消“一票否定權”是不可能成功,因為真要實施這種制度,那么歐盟也就必然要瓦解了。
怎么辦?
對于歐盟來說,必須要逐步的收回“一票否決權”,不然這種制度不僅僅內部很難形成共識,而且極容易受到外部勢力的干預——只要中國、美國或俄羅斯能收買歐盟中的任何一個小國,讓它不停的投“反對票”,那么就能讓歐盟欲仙欲死,什么也做不成。
如何才能收回“一票否決權”?
沒有其它的辦法,只能用“溫水煮青蛙”的方法。
開始的階段,所有成員國在絕大多數方面都擁有一票否決權,然后過段時間收回一個權力,再過段時間再收回一個權力……慢慢就取消了所有方面的“一票否決權”。
事實上,歐盟確實也是這么做的。
1991年12月,歐洲共同體首腦會議通過《歐洲聯盟條約》;1993年11月1日,《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正式生效,歐盟正式誕生;2009年歐盟通過《里斯本條約》……
歐盟通過不斷的修改條約,逐步的將成員國的權力收回,最終只剩稅收、社會保障、外交和防務等事關成員國主權的領域,仍采取一致通過原則。
按照正常的道理,在歐盟這種現狀下,它是不能得罪中國和美國任一方的,因為中國和美國完全有能力讓歐盟什么重要協議都通不過——對于歐盟中的一些小國來說,甚至都不如我們稍微大點的城市,只要我們稍微給它點投資或分一個產業給它,就能讓它過的舒舒服服的,它自然不會再想待在歐盟里面了。
但是,詭異的是:在絕大多數時候,歐盟總在跟著美國惡心我們。
更詭異的是:雖然歐盟總跟著美國惡心我們,但是每次想要發表針對中國的聯合聲明的時候,總會被“一票否決”。
最關鍵的是:每次投出反對票的國家都不一樣!
比如,2016年的時候,美國策劃了南海仲裁案,歐盟跟著美國想要對中國施壓,但是被希臘給“一票否決”了;在美國拉攏日本、印度詆毀中國“一帶一路”的時候,意大利卻在2019年3月首先加入了“一帶一路”;這次則是名不見經傳的匈牙利連續三次投出了反對票……
每個關鍵的時刻,都是不同的國家在“挑頭”,這到底是偶然還是刻意謀劃?
如果是偶然,我覺得說不通,因為中國在希臘有很多的投資,在2017年的時候希臘投了反對票支持中國,那么在后面的“一帶一路”和香港問題上,希臘難道不該繼續支持中國嗎?后面為什么不支持了?難道是中國在希臘的影響力減弱了?
并沒有!
我們反過來想一下:如果這是刻意的謀劃,那么背后肯定有動機吧。
這么做的好處是什么?
我至少看到了三個好處:
第一,歐盟不得罪美國;
由于美國在歐盟內部的影響力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歐盟的軍事還被美國在控制著,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歐盟不得不跟隨美國。
歐盟共有27個國家,關鍵時刻,26個國家支持美國,1個反對,那么就等于歐盟給了美國一個面子,美國也沒有辦法過分的苛責歐盟。
第二,歐盟不得罪中國;
雖然歐盟跟著美國惡心我們,但是最終總會出來一個“一票否決”,所以最終中國也能接受這種結果,畢竟美國對歐盟的影響力遠比我們要大。
第三,不始終讓一個國家得罪其它成員國和美國。
試想:如果反對南海仲裁案的是希臘、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又是希臘、在香港問題投出反對票的還是希臘,那你說歐盟其它成員國得有多恨希臘?美國得有多恨希臘?希臘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相反,今天希臘反對,明天意大利反對,后天匈牙利反對,那么就等于分散了仇恨,不僅僅有利于歐盟內部的團結,而且讓美國沒有辦法集中火力針對某個國家。
所以,歐盟背后必然有一個“高人”在操控著這一切,而這一切只有一個目標:統一歐洲。
文章來源于天涯時事 ,作者天涯補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