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司馬平邦:告別基辛格
點擊:3196  作者:司馬平邦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3-12-03 09:23:36

 

1.jpg

毛澤東接見基辛格及夫人】


歡迎收看《司馬平邦說》。2023年11月29日,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的家里去世了,活了100歲,無疾而終,還能從全世界各種各樣的陣營里收到懷念的好話,這樣的美國人,估計50年能出一個就不錯了。在第1112期(中美外交戰7比0:基辛格害怕自己死前看到中美熱戰)里,我們聊到美國老人家亨利·基辛格,今年7月最后一次到北京訪問,我說過這么一段話:基辛格是經歷過國力最強盛、腦子也最清醒時的那個美國的,他是從那個時代過來的,所以,面對今天的中美關系,我們能看到,這位百歲老人還總是想盡一份力,把明顯走向敵對的兩個國家往一起再撮合撮合。
 
7月18號,他在跟中國國防部長會晤時說:我此訪是作為中國的朋友而來。當今世界挑戰與機遇并存,美中雙方應消除誤解、和平共存、避免對抗。歷史和實踐不斷證明,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擔不起把對方作為對手的代價。如果兩國發生戰爭,不會給兩國人民帶來任何有意義的結果。認識和處理好美中關系,特別是扭轉當前困難局面,需要寬廣的思維和歷史哲學的思辨,需要雙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發展,兩軍應該加強溝通,盡全力為兩國關系發展創造積極成果,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大家注意,基老這幾句,差不多是留給中國的最后政治遺言了。里面的邏輯其實很微妙,很復雜,有對中國的希望,也有對中國的警告,但究其一點,還是代表了老一代美國人的普遍心思。至少在他們那里,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自己的祖國不會跟世界上另一個軍力最強大的國家打起來。至于死后那就愛誰誰吧,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事實上,西方政治文明的境界始終都沒有高于這個,基辛格達到這個境界,已經是天花板級的了。

但說實話,我對這個人并沒什么好感。尤其是他去世之后,除了中國官方必要的客套言辭之外,居然民間也有那么多人在懷念,我就心想,你們都跟著人云亦云什么呀?
 
基辛格之死之所以受到了中國人的關注,最主要的還是他在中美關系正常化上做的一些貢獻,讓很多中國人有機會變成了美國人,也讓很多數典忘祖的假洋鬼子回過頭來居高凌下罵了自己祖國幾十年。但現在這一切也要沒有了,隨著中國崛起,在美華人也會越來越受到敵視,他們跟基辛格的焦慮其實是一樣的,夢想在自己有生之年,美國不會跟中國真的打起來。

2.jpg

【基辛格與尼克松】

上個世紀70年代初,中蘇關系已嚴重惡化,毛主席卻以敏銳的戰略眼光判斷,可以利用美蘇矛盾緩和中美關系,遂邀請美國乒乓球隊1971年4月10日訪華。美國政府迅速做出了回應,派國務卿基辛格7月9日秘密訪華。之后,在基辛格的“帶路”下,美國總統尼克松終于在1972年2月21日實現訪華。這中間,中國發生了1971年9月13日的林彪叛逃事件,九一三事件對毛主席的打擊極為強烈,可以說是毛主席晚年健康的分水嶺;作為這次會晤主要促成者的基辛格,在陪同尼克松訪華期間做了很多工作,主要是與周總理就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具體工作進行了艱苦、深入和細致的談判,最終雙方發表了《上海公報》,從此開啟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進程,可以說世界進程為之改變。

從此后,基辛格一輩子都在吃這次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口福。無論中美政局如何變幻,他到中國都是如履平地,受盡熱情款待。所以在今年7月他最后一次訪華時,中國新聞里稱他50多年來來中國100多次。如果評選最近100年來最受中國歡迎的美國人,埃德加·斯諾和亨利·基辛格一定是并列第一的。

在1973年2月11日晚上,毛主席曾接見基辛格,老人家跟他提到了“紙老虎”這個詞,Paper-tiger。后來基辛格承認,是毛主席發明了這個英文詞組,怎么回事呢?“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All the reactionaries are the Paper-tiger),這是毛主席在中國革命還沒有完全勝利之前就提出的一個重要政治論斷,但是當時在英語習慣用法中并沒有Paper-tiger這個組合詞,翻譯余光生就用了“稻草人”(Scarecrow)來代替。毛主席知道后說,這不行,我的意思是紙糊的老虎,是Paper-tiger。后來再經毛主席與基辛格的會晤,Paper-tiger就在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了。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雖然其富裕和強大不能跟現在相比,但毛主席對待基辛格這樣的美國政客,一律采取了俯視的姿態。這你從之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大量的回憶中可以知道,他們是真把毛主席作為東方巨人來仰慕的。
基辛格,原本是個生于德國的猶太人。猶太人會做生意,處事務實。他能從猶太難民起家,最后做了美國的國務卿,起點是在1957年出版了一本著作《核武器與對外政策》。之后,他從哈佛教授,到洛克菲勒基金會顧問,再到肯尼迪總統的顧問,平步青云。肯尼迪死后,他又攀上了約翰遜總統。一直到1968年尼克松當選美國總統,基辛格走上前臺,被任命為國務卿。‍‍‍‍‍
 
他如此的政治生涯,之后幾十年被另一個猶太人安東尼·布林肯又重走了一遍。在2011年美國海軍陸戰隊狙殺拉登的時候,布林肯就已經是奧巴馬外交團隊的顧問了,現在終于也成了美國國務卿,可見猶太人對美國政治影響之深。

3.jpg

【基辛格與美國現任總統拜登】

而且,當年的基辛格也像今天的布林肯一樣,參與了美國許多外交決策的制定,有好決定,但我看大部分都是壞決定。美國人當年在國外干的那些壞事,都有他的一份兒。比如,為了幫尼克松政府體面撤出越南戰爭,他建議大規模轟炸柬埔寨。從1969年開始,一直到1973年,整整4年,在基辛格謀劃下,美軍對柬埔寨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轟炸,扔下了54萬噸炸彈。后來西哈努克親王說,大轟炸造成60萬名柬埔寨人死亡。但是大轟炸并沒有達成目的,紅色高棉還是在柬埔寨掌了權,北越最終在戰場上擊敗了南越和美國人。

而更諷刺的是,就在1973年,當美國轟炸機還在對柬埔寨大轟炸的時候,基辛格居然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個丑陋怪誕的畫面,后來又在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奧巴馬身上重演過。

1970年代中美關系正常化。之后50年,中美關系成了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復雜的國家關系。一言難盡之至,正因為中美關系越來越復雜,讓當初參與改善中美關系的基辛格成了最重要的歷史見證人,他這輩子都吃此事的口福,受中國人的歡迎。但是,客觀地說,基辛格當年在他所主導的對華政策中,貫徹的也是尼克松政府接觸加遏制的戰略,一直在力圖影響中國走向自由化,并警惕中國的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政策。這反映了他所代表的國際壟斷資產階級消極保守的一面,其實也為中美關系的發展帶來了障礙。

基辛格一生在信仰上敵視共產主義。最近的例子,就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基辛格為了反對中國,曾說過如果美國防疫失敗了,別的國家也別想好好過,甚至還提出必要時美國要用戰爭手段威脅中國。2023年上半年,當所謂“中國氣球”事件發生后,基辛格于2月8日說,美國必須凝聚力量反對中國帶來的威脅和挑戰。

當然,也有人說,在美國這樣的國家活著,要歷經那么多的政治風向的轉變,不出賣中國是不可能的。在激進反華的特朗普政府時代,他就被美國保守派視為親華代表人物,完全邊緣化了,基辛格雖然三天兩頭就在媒體上警告中美關系惡化的風險,但根本沒有人聽他說什么。

所以,今年7月基辛格受到邀請,以百歲老人的身份到訪中國,并受到中國領導人的接見和款待,這是他最后的發光發熱了。從他的言談中可以知道,他仍然能很理性地對待中國的崛起,這是美國政治家里極難得的。但是,試想,如果今天還是由他來當美國的國務卿呢?很有可能會比布林肯還要反華。

歷史就是這么復雜,現實呢有時比歷史還復雜。但我們中國人現在已經可以凌駕于歷史和現實之上了,沒啥了不起的。

活了100歲的基辛格,應該是中國人對于中美友好、中美共處、中美和平這幾個詞的最后念想了。他活著,來回走動,中國人就總覺得美國政壇上還有好人嘛,不一定全都是壞人嘛。但他去世了,我覺得倒可以讓中國放下最后殘存的善意和忍念,再完全從美國找不到任何“好人”了,甚至找不到一個正常人了。眼下的中美關系似乎會因舊金山會晤發生了一點兒好轉,但誰都知道這是暫時的。不過,即使未來中美再敵對起來,對那邊,中國也完全可以放下善意和忍念,你要戰便開戰,直接無差別“打擊”就是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司馬平邦”,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