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8日-星期五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4年,人口理論的最大熱點莫過于生育政策的討論。學界和民間呼吁放開生育政策的聲音可謂不絕于耳。2014年12月19日~20日在上海召開的“面向未來的中國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討會上,放開生育抑或全面二孩成為最熱的話題。這一年來的爭論和會上的交鋒如出一轍:一種觀點認為,當前應該一步到位放開生育限制,把自由生育權還給家庭。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逐步改革,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下一步應該是全面放開二孩。徹底改革可以避免改革做成“夾生飯”,一胎化生育政策造成的人口風險、人口失衡和人口損傷需要及早有清醒的認識,保持持續的人口少子化進程是歷史性的失誤。隨著年輕人口的減少,中國人口越來越脆弱,性別比失調、老齡化加劇將使人口安全問題更加凸顯。
第二種觀點看起來穩健,實際上是未盡如人意的改革,是建立在值得反思的人口觀之上的。這就是,新增人口到底是負擔還是資源?是包袱還是財富?出生權利到底由家庭自決還是政府決定?這種人口觀的分野決定了人口治理的基本取向:繼續獨一無二的人口控制治理模式還是重建人口生態和生機的人口優化治理模式。雖然全面放開二胎將拓寬更多的自主生育空間、將賦予生育權以更多的公平性,但離全球社會包括歷史上的中國公認的自主生育權仍有一步之遙。
根據國家衛計委的統計,截至2014年9月底,全國1100萬對單獨夫妻僅有70萬對提交了再生育申請。2014年初開始實施的單獨二孩政策在全國范圍內遇冷說明了我國已進入高成本—低意愿的超低生育率陷阱,不僅實際生育水平將長期低迷,而且意愿生育水平也呈現代際弱化趨勢,低生育率出現可怕的內卷化,但中國并沒有驚醒。
由此推斷,即使馬上全面放開二胎,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國開啟長期超低生育率人口新時代的事實。在相似的社會環境下,非獨家庭和單獨家庭的理想子女數不會有顯著的差別,全面放開二胎是非獨家庭對生育公平的強烈訴求,但基本權利的訴求不一定轉變為實際生育的訴求。生育意愿的差別更多地反映了宏觀生活環境和微觀生活條件的差別。鑒于家庭計劃子女數大多落在1到2個的選擇區間內,而且根據單獨申請二孩的情況估算大概94%的最終選擇一孩6%選擇二孩,這樣全國付諸行動的意愿生育水平大致只有1.06,而實際生育水平比這還要低,已經屬于不可忍受不可持續的災難性極低生育率了。即使允許全面二胎,年齡偏大的非獨群體也和單獨群體一樣恐怕只有極小比例有勇氣選擇再生育,而成功生下第二孩的同樣是少之又少。
綜上分析,中國生育率反彈特性總體看已經喪失,雖然全面放開二胎甚至計劃生育全面開禁十分必要,但對補償性嬰兒潮不要寄予厚望,放與不放其實都無助于中國跳出“超低生育率陷阱”。
(作者系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來源:中國科學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 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致電祝賀!
2021-05-15“歐洲共產主義倡議”關于紀念5月9日反法西斯勝利76周年的聲明
2021-05-14?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