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的《大西洋》雜志刊登了資深媒體人大衛·弗拉姆(David Frum)的評論文章,題目是:《中國是一條“紙龍”》。
這個標題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的著名論斷——“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現在美國也用這個提法來回敬中國,或是毛澤東“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軍事思想的具體應用?
文章認為,“中國威脅論”高估了中國的實力而低估了美國自己,提醒讀者不要被GDP數據所欺騙。中國的GDP在19世紀30年代曾經就是世界第一,但是并沒有使中國成為當時的超級大國;中國也許會在203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但是同樣不會成為超級大國。
文章這樣評價中國軍事訓練:戰機飛行員普遍比美國飛行員少飛120-150小時,軍人需要耗費20-30%的時間學習政治。在軍事演習中,往往是單一軍種而不是多軍種的聯合演練,而且總是“紅隊”贏。演習的結果往往取決于主觀的觀感而不是細致的數據,評分往往取決于是否完成訓練任務,而非達到訓練所要求的目標。
文章這樣評價中國免費教育:美國的高中是免費的,而中國的免費教育只限于小學和初中。由于高中的收費很高,中國76%的員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
文章這樣評價中國大學教育:很多學生認為他們的大學只是“文憑制造廠”,大學學生和教師的比率是美國的一倍,學校中欺騙盛行,學生耗費1/4時間學習政治,學生和教師往往得不到所需的學術信息和資料。
文章這樣評價中國工業水平:企業在研究和發展(R&D)方面的投資只有美國企業的1/4,生產技術主要依賴外國和手工勞動,生產的自動化程度很低,“機器人”的普及程度是每1萬員工中只有19個,而美國是176個。
文章這樣評價中國科學研究:撤回研究報告的數量世界第一,1/3的科學家承認有抄襲或篡改行為(美國是2%),2/3的研究費用被浪費或侵吞。
文章認為,比較兩國的軍費開支沒有意義,因為美國的軍費開支主要是用于對外,而中國軍費開支的大部分是用來對付本國人民和維持共產黨的統治。
文章說,19世紀的中國,平均每年發生25起叛亂事件,當時中國的軍隊有80萬人,遠多于英國,但是卻在兩次“鴉片戰爭”(1840和1856)中失敗,其原因在于軍隊都用于鎮壓內亂,沒有多少軍隊用來對外。
文章承認,“鴉片戰爭”的歷史不會在21世紀重演,“核大國”之間也不會遠征對方的領土,但是文章強調,用GDP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實力是有嚴重缺陷的,尤其需要看到今天的中國處于一個有潛在敵意的包圍圈之中,從俄國開始,經韓國、日本延伸到菲律賓和越南。
文章還說,人多不代表力量大,19世紀英國的GDP只有中國的一半,人口只有中國的十九分之一。更何況當今中國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人口的增速正在下降。
文章最后說,中國在技術上的“創新”能力遠遠落后于“仿造”能力,不僅在工廠里是如此,在軍隊里也是如此。
文章的作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文章的目的在于指出過高評估中國實力,導致“保護主義”政策和過高的國防預算,對美國不利。
中新社對這篇文章的評論:在涉華議題上,西方媒體在“威脅論”和“紙龍論”之間來回搖擺,仿佛患上了“精神分裂癥”,說明美國已經沒有了遏制中國強勢崛起的底氣,需要媒體給美國政府找“心理安慰”。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作者大衛·弗拉姆(David Frum)是美國前總統小布什的演講撰稿人,是“邪惡軸心”這一用語的首創者。《大西洋》雜志創刊于1857年,已有160多年的歷史,總部在華盛頓,是“美國國家雜志獎”獲獎次數最多的月刊。
(作者系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來源:“老夫子雜貨鋪”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