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近日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引起業內的沸騰。
9月11日,華為提交發債文件,首次在境內發行公募債券。向來現金充沛、且只在海外發債的華為為何突然在境內發債?這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來,這是面對外界環境的不確定性,華為“高筑墻、廣積糧”的金融體現,而且目前利率也不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得知,此次華為共發行兩期中期票據,金額均為30億元,共60億元,期限為3年。兩期的注冊總金額則為300億元,其中,第一期的主承銷商是中國工商銀行,第二期由中國建設銀行承銷。評級機構也給出了AAA的長期信用等級和債項評級。
簡單來說,華為要通過發債的方式進行融資。這一重要的舉措,既是華為融資渠道的新布局,也讓大眾更加了解華為的公司架構、股權結構、資金狀況等等。
華為方面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道,華為公司運營所需要的資金主要來自于企業自身經營積累、外部融資兩部分,以企業自身經營積累為主(過去5年占比約90%),外部融資作為補充(過去5年占比約10%)。公司經營穩健,現金流充裕。
由于華為并沒有、也不打算上市,外界始終對華為頗為好奇。雖然每年華為都例行發布財報,對公司做詳盡的介紹,但是此次募集說明書中披露了更多細節,華為的姿態也更加開放。
那么,華為還透露了哪些訊息、發債背后還有哪些原因、未來有哪些布局?我們從數據中看一看端倪。
1、華為融資,錢怎么用?
首先,這次融資的資金用于何處?
華為方面表示,本次發債所獲資金將用于持續聚焦ICT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募集說明書的表述,中期票據將用于補充公司本部及下屬子公司營運資金。
華為主要包括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和消費者業務。
整體的收入來看,華為保持高速增長。
2016-2018年及2019 年上半年,華為實現營業收入 5180.68 億元、 5984.80 億元、7151.92 億元和 3965.38 億元。
2018年,華為還首次突破了1000億美元的營收。
增速也繼續保持,2016-2018 年及 2019 年上半年,同比分別增長 31.58%、15.52%、 19.50%和 22.86%,2016-2018 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17.49%。
與此同時,華為的營業成本及研發支出也相應增長,2016-2018 年及 2019 年上半年, 華為合并口徑經營活動現金支出分別為 5542.79 億元、6255.38 億元、7782.38 億元和 4851.10 億元。研發支出分別為 763.75 億元、896.66 億元、1014.75 億元 和 565.97 億元。
可以看到,經營、研發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接下來的5G建設、人工智能研究,都是需要資金注入。
再看一下華為主要的在建項目和擬建項目。
主要在建項目有5個,分別是:
貴安華為云數據中心項目(總投資約79億元,預計2021年完工 );
華為崗頭人才公寓項目 (總投資約46.6億元 、預計2023年完工 );
蘇州研發項目 (總投資約38億元 、2019年8月已啟動分批交付 );
華為松山湖終端項目二期 (總投資約30億元 、2019年7月已啟動分批交付 );
松山湖華為培訓學院 (總投資約19億元 、預計2020年5月完工)
擬建項目有2個,海青浦研發項目和武漢海思工廠項目,兩者總投資為127.85億元。
圍繞著基礎建設還有研究項目,還有華為引以為傲的高薪資,每年的支出也十分龐大。
2、到底缺不缺錢?
那么,華為是因為資金緊張,才發債券嗎?
從披露的財報數據看,華為并不缺錢,數據透露的兩個字是:有錢。
從合并資產負債表看,截至2019年6月30日,華為的貨幣資金為2497.31億元,流動資產為5830.79億元,現金和資產都家底豐厚。
同時,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短期現金流還有是些壓力。
招商證券分析師方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華為財務狀況十分良好。2019上半年中報顯示,公司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賬面余額有2497.31億人民幣,交易性金融資產達146.26億,賬上資金充沛。
不過由于今年以來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同時未雨綢繆積極備貨以應對美國貿易制裁影響。
所以2019年半年報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只有54.48億元,相比上半年的凈利潤349.04億元有較大差距,這個時候發債券用于補充現金流也是可以理解的。
一方面保證自己手里有充足的資金,另一方面保證自己業務順暢運轉。可以最大程度保證接下來的交付。”
華為也指出,2018 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較 2017 年 減少 216.77 億元,降幅為 22.50%,主要因為 2018 年加大了研發投入,并且 適當增加庫存;2019 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較 2018 年上半年增加 160.00億元,增幅為 151.63%,主要因公司規模增長,回款增加。
再看利潤和毛利,2019 年上半年營業利潤較 2018 年上半年減少 283,493 萬元,降幅為 6.03%。不過,華為的營業利潤率、毛利率、凈利潤率等數據依舊穩健。
華為表示,近三年,公司毛利率分別為 40.13%、39.53%和 38.54%,呈略微下降趨勢, 主要由于公司收入結構發生變化,運營商業務收入占比下降,消費者業務占比上 升所致;
營業利潤率分別為 8.81%、9.52%和 10.47%,凈利潤率分別為 7.15%、7.93%和 8.30%,均呈逐年上升趨勢。主要由于收入規模的快速增長,消費者高端智能終端銷售占比提升,持續變革帶來的 運營效率提升。
目前消費者業務,包括手機等智能終端,2018年首次成為華為主力,超過總營收的50%。但是從下圖看,在毛利方面,運營商業務還是主力,但是占比在逐年減少,消費者業務的毛利則在增加。
2019年上半年,消費者業務的毛利為660.63億元,占比42.84%,終端軍團正逐漸成為頂梁柱,以及未來的增長點。
這也是華為首次對外披露三大業務線的毛利和毛利率構成情況。
如果將消費者業務的毛利率和小米、蘋果對比,2019年Q2小米的毛利率為14%,蘋果則高于35%,可以推測,華為手機的毛利率處于第一梯隊,且繼續往高端市場發展。
整體來看,華為的經營十分健康。
方競還談道:
“我們認為,此次發債是華為與國內資本市場的首次接觸:
一是中國境內債券市場快速發展,目前市場容量全球第二,債券融資已成為中國境內重要的融資渠道。
二是當前中美貿易摩擦不斷,華為處于紛爭核心,華為未雨綢繆,通過境內發債豐富融資渠道,優化整體融資布局,補充現金流以應對未來不確定性。
此外不可忽視的是,當下通過發債,還可以展示公司的經營成果,起到秀肌肉的作用。華為在重壓之下經營業績依舊很好,上半年庫存相比去年年底增加了419億,也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大家對華為備貨總量的擔憂,華為在通過綜合實力來證明自己。”
3、只是秀肌肉?
為何此時在境內發債?
這次發布的兩期共60億債券,對華為來說只是毛毛雨,而華為手握大量現金。
因此,昨天大家就在問,華為是純秀肌肉嗎?
當然不僅僅是秀實力。
其一,對于企業來說,也不是沒錢了才需要融資,華為向來未雨綢繆、準備B計劃。如今一家企業面對美國一個國家的打擊,為長遠計,華為也需要高筑墻、廣積糧,多開拓一些融資渠道。
而華為每年需要保持高增長,保證員工的高薪資和福利,這也是華為吸引人才的核心要素。通過債券,能夠做一些現金流的補充,對于研發投入有支持,也可以為接下來做準備,益處自然不少。
富裕的公司發債券的案例也很平常,比如蘋果在9月初,就計劃發行70億美元債券。據了解,繼 2017 年發行了 50 億美元債券之后,最近蘋果宣布將發行五批分別于 2022 年、2024 年、2026 年、2029 年、2049 年到期的高級無擔保債券,金額或達到 70 億美元。
要知道,蘋果手握的現金流超過2000億美元,考慮到稅收和成本,蘋果也選擇發債的方式來融資。蘋果表示本次債券籌集的資金將用于一般性商業用途,例如股票回購、股息支付、支撐運營、資本開支等。
整體來看,在大環境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即使手握現金的大公司也在增加現金儲備,比如,2019年Q2,騰訊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就達到了1228.38億元,同比增加17.41% ,并繼續融資。在Q2初期,騰訊全球中期票據計劃的本金總額限額由100億美元提升至200億美元。
其二,目前,國內融資成本相對較低,市場利率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海外市場的融資環境變的不太友好,華為轉向開拓國內市場。既然轉回國內市場,那么先和資本市場來個互動,60億元嘗試一下。
其三,就華為的業務而言,中國市場的業務比例也越來越重,近日也有華為高管向記者表示,從未來消費者角度和產業趨勢看來,國內會是重心。
在今年一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采訪時就說過,“我們不是上市公司,不太關心漂亮的財務報表。”“如果他們不希望華為進入某些市場,我們可以縮小規模。只要能夠生存下去,養活我們的員工,我們就有未來。”
潛臺詞就是中國市場有足夠的體量。根據華為2017年的財報數據,有一個關鍵的信號是,華為來自中國市場的營收自2005年后首次超過了國際市場,占比達到50.5%。到了2019年6月底,中國市場的營收已經高于58%。
今年隨著消費者業務在國內的增長,接下來預計國內占比會繼續增加。而先在資本市場上有良好的互動,也利于接下來國內市場的擴張。
圖片來源 / 21世紀經濟報道(jjbd21)
其四、華為也在增加公司的信息透明度。任正非一直強調,華為不上市,如此龐大體量的公司不上市,尤其讓國外看不懂。長期的債券,華為將更多公司信息向外披露,讓華為進入尋常百姓家,為外界所知。同時,也讓華為的關注度全方位得到提升。
其五、從政策角度來看,近期央行宣布降準,并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此次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9000億元。而實體經濟是資金支持的方向,支持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的發展。因此,此次融資,也有政策面的大背景。
(原標題:深度|華為到底缺不缺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