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Foreign Affairs)雜志,由美國著名智庫“美國外交關系協會”主辦,為美國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研究領域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學術雜志之一。
美國著名《外交》Foreign Affairs雜志近日發表文章,題目是:《美國沒有準備好與中國開戰》。文章批評美國軍事戰略有嚴重缺陷,支招要求改進,做好與中國開戰的準備。
文章說,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已在其軍事上花費了 19 萬億美元,幾乎相當于同期世界其他地區的支出總和。然而,許多專家仍然認為美國即將輸掉一場毀滅性的戰爭。今年3月,時任印太美軍司令菲利普·戴維森海軍上將曾經警告稱,未來6年內,中國軍隊將“超越”美國,“強行改變東亞現狀”。很多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如果中國決定拿下臺灣,美國難以阻止。
但是文章認為,美國實際上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可行的戰略來對抗中國的軍事擴張,但是美國卻將資源浪費在過時的軍隊和非重要任務上。
文章指出,拜登政府應大力支持“太平洋威懾倡議”,必須明確專注于“威懾中國”,并縮減其他任務。如果美國不抓住這個機會,確保其對中國的軍事優勢,這種機會也許不會再來(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文章說,中國在東亞戰爭中雖然擁有主場優勢,但也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任務。考慮一場圍繞臺灣的沖突,中國需要奪取和控制領土才能獲勝,而美國只需要阻止中國對臺灣的控制,這是一個容易得多的任務。
文章認為,美國的防務專家已經認識到,“威懾中國”的最有效辦法是通過在海上和附近的盟國領土上預先部署導彈發射器、武裝無人機和傳感器,在該地區安裝一個高科技“雷區”,而不是等待戰爭爆發后將脆弱的航空母艦涌入東亞。這些分散的彈藥網絡對中國來說很難消除,并且不需要大型基地或花哨的平臺,相反,它們幾乎可以安裝在任何漂浮或飛行的物體上,包括改裝的商船、駁船和飛機。
文章指出,目前美軍的戰略仍然主要依賴大型軍艦和短程戰機,以及暴露在外的軍事基地,這些都可能在中國先發制人的導彈襲擊中被摧毀。例如,美國向臺灣出售F-16戰機和艾布拉姆斯坦克,而臺灣最需要的是陸基導彈,這才是抵御中國兩棲攻擊的主要防御力量。
文章還指出,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總統允許(并經常鼓勵)國防部轉變為“萬事部”。美軍現在除了為大國戰爭做準備外,還執行數十項任務,包括發展援助、救災、禁毒行動、外交外聯、環境保護和選舉安全。美國軍事人員幾乎遍及地球上的每個國家,做著幾乎所有可以想象的工作。而大型的軍事平臺(例如航空母艦和驅逐艦)事故和機械故障激增。從 2006 年到 2021 年初,在事故中喪生的美國軍人人數為 5,913 人,是戰斗中遇難人數的兩倍多。1986 年,運營和維護成本占五角大樓預算的 28%;他們現在消耗了高達 41% 的資金,這是用于購買新武器系統的預算份額的兩倍多。這些趨勢引發了一個惡性循環,五角大樓花費越來越多的錢來維持更少、更老、越來越過時的部隊。
文章認為,美軍可以用低成本的導彈發射器和傳感器布滿在亞洲地區,來迅速鞏固東亞的軍事平衡,或者繼續將資源浪費在無關緊要的任務和昂貴的武器系統上。這是國防部面臨的兩種選擇。
文章向美國政府提出三點建議:
(1)減少“現有任務”的數量和范圍。目前每天有數十萬軍事人員在世界各地航行、飛行、訓練和鍛煉,這些活動的迅猛步伐束縛并削弱了軍隊的作戰部隊(能力),并刺激了不適合與中國開戰的大型平臺的采購。安撫盟友和“展示旗幟”是重要的任務,但它們可以由安全部隊援助旅等較輕的單位處理,或者由國務院而不是航母戰斗群處理。
(2)應該將盡可能多的空軍和海軍力量重新部署到亞洲。近十年前,美國宣布“轉向”該地區,但它的許多重要力量仍在其他地方。例如在中東,美國經常使用先進戰斗機打擊輕武裝恐怖分子,并部署航空母艦和重型轟炸機向伊朗發出脅迫信號。這種過度殺傷力削弱了軍事準備,并剝奪了美國印太司令部與中國競爭所需的力量。一種更可持續的方法是用較小的部隊處理較小的威脅,用無人機和特種作戰部隊追捕恐怖分子,用輕型攻擊機提供近距離空中支援,并通過在該地區維持一個骨架基地結構,準備好支持伊朗的侵略來對沖伊朗的侵略。如果發生重大沖突,則快速激增兵力。
(3)將非軍事任務移交給文職機構。例如,禁毒應由緝毒局處理,邊境安全由海關和邊境保護局處理,選舉安全由國土安全部處理,發展援助由美國國際開發署處理,等等。重新分配此類任務并加強文職機構來處理它們將增強美國的軍事實力,同時使美國的外交政策非軍事化。
文章強調:問題始于頂層,因此解決方案也必須如此。美國總統拜登和國防部長奧斯汀必須命令五角大樓專注于與中國的高強度戰斗,特別是在戰爭威脅最大的臺灣海峽,并縮減或取消其他任務。
《外交》(Foreign Affairs)雜志,由美國著名智庫“美國外交關系協會”主辦,為美國國際事務及外交政策研究領域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學術雜志之一。本文作者Michael Beckley是美國TUFTS大學政治科學副教授,其在“大國競爭”方面的研究獲得“美國政治科學學會”和“國際研究協會”的獎狀,并且是《金融時報》、《外交雜志》、《外交政策》、《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的撰稿人。
(作者系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來源:“老夫子雜貨鋪”微信公號;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美軍生化基地爆發激戰!多名士兵倒在血泊中,掩蓋新冠起源機密?
2021-04-16解放軍曝光新式進攻型手榴彈:酷似美軍最新SOHG溫壓手榴彈!
2021-02-15美對華強硬派人物薛瑞福向拜登提建議,叫囂在臺建立輪調美軍部隊
2020-12-05?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