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連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治理能力,都不足以對其進行防范,最后被迫“躺平”了。當然,“躺平”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相關慘狀至今歷歷在目。
我們國家,堅持“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利用我們強大的國家社會治理能力,至今依然頂住了疫情,這份成績既不容易又很偉大,這是我們中國人共同的不凡“戰績”,我們每個人都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包括工作的、生活的。
想想看,美國新冠死亡病例超過108萬,歐洲超過200萬,全球確診的死亡病例超過663萬,世衛組織和《柳葉刀》雜志都認為全球實際死亡病例超過1800萬,而根據世衛組織的測算印度實際死亡病例高達500萬,中國香港僅僅700萬人口今年遭奧密克戎襲擊后死亡超過1萬·······如果像一些人所說的那樣,直接“躺平”放開,奧密克戎擊穿我們的醫療系統后果依然不堪設想。
相關分析,沒有看的戰友可以看最近幾天的文章《疫情、經濟,放開就能解決問題?你被騙了!》、《面對中國疫情,有人想趁亂搞大事!》和《“人民至上”而非“防疫至上”!中國為什么一定能把疫情防好,經濟發展好?》(點擊藍字查閱)。
我們防疫的目的,不是為了防疫而防疫,而是要堅持把“人民至上”放在首位,防疫是為了人民,是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絕對不是為了控制人的自由和犧牲人民的利益,我們不能把防疫和“人民至上”對立起來,防疫是當下實現“人民至上”的手段。當然,我們也不能只為了防疫而穩不住經濟,更不能造成發展不安全的后果。
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明確提出了“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工作要求,這其實就是當下我們國家要實現的工作目標。
在占豪看來,如果疫情防不住,經濟肯定也穩不住。因為,我們國家是制造業立國的國家,我們國家的經濟核心是產業鏈與供應鏈,疫情如果失控,產業鏈和供應鏈運轉必然不正常,工廠連工人都招不夠,整個經濟運轉將陷入極大困難,那經濟還怎么穩住?
大家可以回憶一下,鄭州富士康發生疫情后,面對是普通工廠一兩倍的工資,依然有大量的富士康工人寧愿步行幾百公里也要回家。他們為什么寧愿丟掉高薪的工資也要回家?因為,他們之中有很多人不愿意為了一個月幾千上萬的工資而不惜冒感染的風險,他們寧愿回農村老家保平安也不掙這個錢。試問,如果我們國家制造業熄火了,我們的產業鏈、供應鏈還如何保證?必然會出現大量產業向其他國家轉移的局面,我們正好著了美國的道,不但歐洲的高端制造不會再來中國,我們自己還有高端制造流向美國。這種損失,將是戰略性的,是我們不能也不應該承受的。
不僅如此,一旦疫情肆虐,城市里的服務業也一樣會遭受重創。一方面,一些農民工會回家,城市將面臨嚴重招工難,沒有農村老家可回的西方國家現在都出現了有崗無人的情況,那我們到時候的情景可想而知。而且,制造業不行了,第一次分配中人口占比最大、且扮演著給服務業提供現金流的人群,如果不能獲得足夠多的收入,請問服務業消費如何保證?更何況,因為疫情肆虐,肯定很多人為了避免風險盡量少在公共場所活動。如此一來,服務業哪里還有市場?可能也有人會說,扛兩年就扛過去了,但扛兩年產業鏈供應鏈遭受重創,經濟遭受重創,不但經濟代價巨大,還會因此死很多人,那么我們為什么要付出這樣的代價呢?
所以,疫情防不住,經濟肯定也穩不住,那種認為“躺平”、放開經濟就好的想法,在占豪看來完全是不切實際的異想天開,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當然,反過來,動不動就搞靜默,層層加碼和一刀切,那肯定也是不行的。試想,如果大家的工作生活都因為防疫出現了持續靜默,那經濟肯定也會熄火,經濟也就穩不住了。經濟穩不住了,民生會遇到重大問題,這本身肯定也不是“人民至上”的體現。經濟都穩不住,發展還何談安全?更何況,動不動就封在家里,疫情什么時候結束也看不到預期,精神上的壓力也受不了。
如果防住疫情是通過層層加碼和一刀切來實現,最終導致經濟沒有穩住、發展也不安全,那樣的話,疫情防控不就走到了“人民至上”的對立面去了嗎?基于此,我們當然就應該求變。我們不能為了防控而防控,要把“人民至上”放在首位,疫情防控是為了“人民至上”,是實現“人民至上”的手段。
我們最終要實現的是“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三者是圍繞“人民至上”這個核心主題構成的辯證統一關系,只有做到了才是更好地實踐“人民至上”。
當然,在現有條件下,要實現這三點要求的確很難很難,對誰來說都是巨大挑戰,這也是為什么一些地方想“躺平”的原因。然而,我們只有在這條路上實踐,才是真正踐行“人民至上”。我們只有做到了這三點要求,才能真正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進一步鞏固我們過去三年因抗疫贏得的大國戰略主動。我們不能因為現在遇到困難就放棄,恰恰相反,迎難而上才能取得更大成績。而這一切的實現,在占豪看來,必然伴隨著我國社會治理能力的大幅提升,這就是占豪對此為何充滿信心的原因所在。
至于“躺平”派的那些“小作文”,我們大可不必搭理了。“躺平”派之所以想“躺平”,原因是影響了他們的收入,但一旦病毒找上了他們,他們立刻又會怪政府服務不到位。總之,他們沒感染的時候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一旦感染就都是別人的問題了。然而,如果疫情真的肆虐了,我們國家真的會出現每天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感染,到時候誰還能管得了誰呢?
為了讓大家對某些人有切身感受,請看下面這個“躺平”派的現實案例。這位,當他還沒感染的時候,態度是這樣的,在今年4月18日的時候號稱不怕感染新冠病毒,是怕去方艙醫院隔離,還罵這是“傻×”政策。
結果呢?11月下旬,他感染了,然后就開始抱怨,說因為家里五人要吃藥,所以完全不夠,也沒人管,現在只能先讓孩子吃,大人扛著,不讓出去,也沒人送東西,電話通知說要拉去方艙,可是三天了還沒來。還抱怨說,沒希望的,沒人會追責!
這啥啊都是?這就是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思想啊!然而,病毒可不認識你啊!當自己感染了,又期待著進方艙了。但是,這些人在社會中很常見,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那些拼命抱怨的人。
然而,我們理性下來思考一下,當前我們國家的情況如何?疫情最嚴重的地方、最發達的城市廣州,每天現在感染人數也不足1萬,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能力就已經顯得有些吃力了,試問如果全國一天幾百萬上千萬的感染者,誰還會為誰服務?哪有那么多人服務?
所以,占豪一直說,我們要理性、冷靜,思考問題要全面,不要覺得自己厲害,比國家的決策還智慧。個人那個片面眼光,怎么可能和全國的精英集中起來的意見有遠見?如何做到最穩妥,國家一定是綜合考慮后作出的最佳決策!
事實上,“動態清零”政策不是真的實現絕對清零,而是在社會面以“清零”為核心目標的情況下,最終實現疫情可控的狀態。我們現在疫情防控的要求是“疫情要防住”,“防住”就是控制住不讓其肆虐,而不是說一個感染者都沒有。所謂防住,就是在疫情整體可控的情況下,把防疫對我們工作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從而在防住疫情的同時,經濟也能穩住,發展也能安全。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理解什么是科學、精準防控,理解了科學、精準的內涵,我們才能以此為目標去做,最終才能真正實現科學精準。
由于我們國家是“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是把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國家,所以在防疫、經濟和發展上是“既要又要”。“既要又要”當然難,但難的利益是巨大的,我們家里的老年孩子享受了更高的安全水平,我們的經濟不受重創,那肯定是值得的!目標,我們最終一定能實現的!
來源于占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