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虛假糧儲觸目驚心是賭不起的糧食安全
洪巧俊
海南省34家儲備糧承儲企業處違紀違規資金17.9億元;27家企業虛假糧食輪換13.07萬噸,騙取國家補貼資金1325萬元;還存在多家企業以陳糧充當新糧9419.75噸;“空對空”虛假輪換儲備糧3.62萬噸;“以少充多”編造虛假輪換數量1.91萬噸;騙取農業發展銀行低息貸款2.27億元。
這是新華社日前報道的一組數字,不知能不能震驚國人?!
海南省審計廳廳長張震華介紹,多家儲備糧承儲企業虛假輪換糧食,作假手法五花八門,且賬務核算混亂,公款私存,支出用途不明,涉及金額14.58億元。
這些數字觸目驚心。問題是儲備糧承儲企業造假騙補,是由來已久。早在1998年那大洪災,調糧調不不出來,十萬審計審糧儲,由于需要從儲備糧倉中調出大量的糧食來救災,大糧倉群鼠成災的現象才浮出水面,當時的總理朱镕基動用審計之劍,5萬審計人員火速上陣,開始了建國以來最大的一次審計行動。6年里有2140億糧款流失,平均每天流失近1億!其中800多億被擠占挪用, 難以計數的糧鼠被驅至陽光之下。
但是這次全國大審計之后,造假騙補并沒有得到遏制。因為像1998年這樣的大洪災是百年一遇,這樣的國家大審計也可能是“百年一遇”,所以,他們并沒有停止弄虛作假,“以少充多”,“空對空”虛假輪換儲備糧等手段來騙取糧補。上面來檢查,儲備糧承儲企業串通一氣,這次檢查A企業,他們就把糧食集中運到A企業,下次抽檢B企業,他把糧食運到B企業,以達到蒙混過關的目的。
應該說這么多年過去了,數據造假騙補的手法都是一模一樣的,問題不但沒解決,而且愈演愈烈,糧食安全的隱患越來越大。海南34家儲備糧承儲企業審計出來的問題,只是我國儲備糧承儲企業的冰山一角。
如果對全國儲備糧承儲企業嚴格審計一遍,國家組織人員認真對全國每個糧倉進行監察,同時一地派多個監察組突擊檢查糧倉,讓他們無法串通,不難想象,審計與檢查的結果會讓人更加震驚。
一個海南省僅審計7家企業,“空對空”虛假輪換儲備糧就達3.62萬噸,全國31個省市又有多少儲備糧承儲企業?又有多少在“空對空”虛假輪換儲備糧?又有多少是“以少充多”編造虛假數據?可以說,這絕對是一個驚人的黑洞。
儲備糧數據造假,嚴重影響著國家糧食安全。數據上,國家儲備糧充足,但實質卻是虛假的數字,儲備糧并不充足。“我為中國的糧食安全再次憂慮,憂慮的原因是不知我國的糧倉到底有多少是空的。”這是我2010年發表的《中國有多少糧倉是空的?》的開頭語。我還說,現在知道糧倉是空的還可以亡羊補牢,如果碰到了洪災或者地震,需要調運大量的糧食救濟災民,而是空倉調不出糧食,那就絕對要出大問題。君不見,2010年12月,南昌第一糧倉發生火災。南昌第一糧倉是國家儲備糧食倉庫。據現場消防人員介紹,這里雖然是糧庫所在地,不過庫里并沒有存放糧食,是一座空糧倉。那么,全國又有多少糧倉是空的?
毫無疑義,這樣的造假,賭的卻是未來國家的糧食安全。
每次看到這樣的報道是心驚肉跳。中國是人口大國,14億人要吃飯,這些人怎么如此膽大妄為,敢做空糧倉,這在封建皇朝是要殺頭的。我們擔心的是潛藏在暗處的大窟窿究竟有多少個?每一次的審計,都讓我們憂心忡忡,原來糧倉里的糧食不僅僅是以少充多,有的就是空倉。中國一旦嚴重缺糧,可以想象,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危機。因此,我們賭不起,也付不起這沉重的代價。
上世紀有學者曾經拿出“差不多”先生的比喻來形容國人,我們對數字精確不怎么敏感,時常依靠經驗主義。我們常常把聰明用錯了地方。不但是儲備糧弄虛作假,而且是過度加快城市化,糧田銳減,有的肥沃的糧田不是種糧食,而是“種”上了凝固的房子。糧田保護只是數字上得到保護,但實質上糧田日益被侵吞。同樣一些地方政府是用虛假的數據在糊弄上級。
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會議還提出要確保糧食安全,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18億畝紅線,數據上沒有突破,實質上又如何,其實大家心知肚明,猶如皇帝的新衣。
一邊是儲備糧充足的背后,充斥著嚴重的虛假數據;一邊是糧田銳減,污染嚴重、干旱田在增多,糧食產量在萎縮,還有農戶如今儲糧也很少。1998年那時,我們村里戶戶有糧倉,習慣于自己多儲糧,一般會儲藏全家人一年吃的糧食。如今農民自己儲糧的不多,他們大多習慣于把糧賣了,然后去市場買米。這就對儲備糧企業的依賴性更大。如果國家儲備糧企業都如海南這些糧企這樣弄虛作假,搞“空對空”,想想是多么可怕。
延伸閱讀
1.中國有多少糧倉是空的?
洪巧俊
我為中國的糧食安全再次憂慮,憂慮的原因是不知我國的糧倉到底有多少是空的。
早在兩年前,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就說, “有人向我反映,國家糧庫存在虛報現象,至少有兩個地方糧庫是空的。”袁隆平還說,由于國家對糧庫有補貼,所以虛報后可以冒領這部分補貼,另外,空的糧庫還可以轉作他用,用以謀利。雖然我們國家也有相關的查驗制度,但下面往往有機可乘。“下面到底存了多少糧食,建議國家好好查一查!”(2008年3月12 日《中國青年報》)于是我寫了《中國不可一日無糧》,我在文章中說,民以食為天!國家糧庫關系著國家的安危、關乎著國計民生,來不得半點虛假,國家不可一日無糧。其實袁隆平院士提出的這個問題,不是一個地方的問題,其他地方也早就顯現出來了,只不過是沒有引起高層的關注。
這次南昌第一糧倉發生火災,再次印證了袁隆平的話,一是糧庫是空的,二是轉作他用。同時是不是也印證了民間說法,“上面來檢查,金條可對付”?南昌第一糧倉是國家儲備糧食倉庫。央視12月10日報道,該糧庫起火,13輛消防車趕赴現場,火苗有四五層樓高,而且,大火被很快撲滅。據現場消防人員介紹,這里雖然是糧庫所在地,不過庫里并沒有存放糧食。大火是從一個冷藏倉庫燒起的,該倉庫存放著一些凍豬肉,還有一些紙張。
2009年4月國務院組織了一次全國范圍的糧食庫存大檢查。難道就沒有檢查到南昌第一糧倉是空倉嗎?2009年4月1日《新京報》報道說,從4月1日起,全國將開展糧食庫存大檢查,這次清倉查庫是繼2001年之后國務院組織的又一次全國范圍的糧食庫存大檢查。重點是清查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國有糧食企業庫存,對非國有糧食企業庫存只做必要的典型調查。此次清倉查庫由國務院、發改委、糧食局等10個部門共同組織、聯合檢查,參與清查的人員將在10萬人以上。且參檢人員實行本地回避,統一抽調的檢查人員實行“混合編組”,不準參加對本地區或本企業的檢查。按理南昌第一糧倉這樣大的國家儲備糧食倉庫檢查是不可能遺漏的,這又是為什么呢?
產生對糧食庫存的焦慮,是多次聽到坊間說糧管所的工作人員把庫存糧食偷偷地賣了。一些糧庫,為了套取國家的利息和保管費,往往在存儲量上做文章,進行多報。比如富錦市糧庫是黑龍江省21個國家糧庫之一,四次集體作弊,采取虛購、虛銷國家儲備糧、保護價糧41570噸,騙取國家政策性補貼339萬元,同時套取農業發展銀行貸款3967萬元。上面來檢查能過關更叫人憂慮。所以我認為國務院應對全國的糧倉作一次徹底的清查,在大檢查時,除了參檢人員實行本地回避,統一抽調的檢查人員實行“混合編組”,不準參加對本地區或本企業的檢查外,還應有紀檢監察部門、媒體一同跟蹤參與監督,有了嚴格監督,才能查出實情來。現在知道糧倉是空的還可以亡羊補牢,如果碰到了1998年的洪災,需要調運大量的糧食救濟災民,而是空倉調不出糧食,那就絕對要出大問題。
再說如今民間存儲糧食很少,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家鄉家家戶戶有糧倉,儲存的糧食吃一年沒問題,有的農戶儲備的糧食可吃幾年,如今他們算著儲存些,有多的就賣掉,原因是信奉有錢就可買到糧食。民間儲糧不多,國家糧倉如果存儲糧有問題,出現災荒又去哪里買糧食?
千萬別忘了中國有13億人張口要吃飯!
原載2010年12月18日鳳凰網
2.“天下糧倉”有多少喬建軍這樣可怕的大碩鼠?
洪巧俊
2011年11月,中儲糧周口直屬庫原主任喬建軍攜款3億多元外逃,河南省檢察機關立即介入偵查,查明2009年6月至2011年7月,喬建軍與糧商勾結,讓糧商銷售糧庫中的儲備轉換糧,或虛報“托市糧”收購數量,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和差價補貼。賣糧款和收購資金五筆共計2.37億元未入糧庫賬戶,而是直接轉入其指定的個人賬戶,經地下錢莊流出境外。由于喬建軍攜巨款外逃,檢察機關順藤摸瓜,又摸出了在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系統110名大碩鼠,查出利用國家“托市糧”收購政策,以空買空賣“轉圈糧”28億斤,騙取國家糧食資金7億多元,從而揭開了中儲糧系統運營監管中存在的巨大漏洞。(2013年8月17日《瞭望新聞周刊》)
這條新聞不僅讓人震驚,而且讓人感到憂慮,因為這些糧倉主任管著的是天下人的生命之糧。一個大碩鼠外逃,竟然牽出了110個大碩鼠。喬建軍外逃資金3億多元,是3億斤的糧款。報道說,河南目前已有16名糧庫主任落馬。漯河直屬庫原主任李某涉嫌貪污700多萬元、受賄1000多萬元、挪用上億元;許昌直屬庫原主任何某,兩年內,僅其個人用公款開支消費就達2000萬元,日均超過3萬元,造成糧庫巨額虧損……老百姓的血汗錢就這樣被這些大碩鼠吞食。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這是《詩經》中的句子,其意是: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吃我種的黍!多年辛苦養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顧。這些大碩鼠拿著納稅人的俸祿,卻不顧國家的糧食安全,騙取和蠶食國家糧食資金,甚至大肆偷賣國庫糧食。據河南省檢察機關調查,中儲糧河南分公司51個下屬糧庫,至少有35個存在“轉圈糧”。最多的寧陵縣直屬庫4年“轉圈糧”3.6億斤,鄧州和滑縣直屬庫3年各“轉”了2億多斤。調查發現,有的糧庫在自建糧庫過程中,偷工減料,虛報庫容,甚至虛報根本不存在的糧庫,騙取國家建庫資金。值得警惕的是這些碩鼠偷賣國家儲備糧。如漯河直屬庫下屬的一個代儲庫,2010年就被偷賣掉3萬噸價值6000萬元的小麥。臨潁分庫原主任竟將400噸糧食變賣80萬元,據為己有。據河南省檢察院反貪局掌握的情況,僅2011年,中儲糧河南分公司下屬各糧庫虧庫總數達26萬噸。
這幾年,我發表多篇中國糧食安全的文章。在一些人看來,中國并不存在著糧食安全問題,因為中國糧食是連年豐收,已經實現九連增。但我認為,實現九連增,中國的糧食危機仍然存在。中國當前的糧食危機不是人多田少,糧田逐年銳減;不是水利設老化,灌溉面積減少,也不是水遭受污染,可灌溉面積減少;因為這些都是可預期的。最重要的是突然碰到大災年,要到糧倉里調出糧食卻調不出來,這才是最大的糧食危機。從全國各糧倉上報的儲備糧食數字來說,是沒有糧食危機的,但這些數字有多少是真實的?一個中儲糧河南分公司以空買空賣“轉圈糧”28億斤,騙取國家糧食資金7億多元,那么全國又有多少空買空賣?盜賣國庫糧食的現象屢屢不斷,如中央儲備糧渦陽直屬庫一年盜賣國庫糧食4000多噸。2008年4月29日,一條名為《東北最大糧庫被偷空世人震驚中紀委查賬》的帖子掛在了網上:“位于黑龍江佳木斯市富錦的中國‘東北最大國家糧食儲備庫’——九零糧庫,從門衛到主任皆偷盜庫存糧并盜賣一空。此案驚動中央高層,近期中紀委派調查組正在調查,已查出賬面9個億無法對賬。目前相關人員至少6人被抓……”(2008年5月1日新華網)
今年5月31日,地址在黑龍江省大慶市林甸縣中儲糧直屬庫,78個露天儲糧囤、4.7萬噸糧食過火,明火暗火整整燒了二十多個小時,直接損失近億元。有網民就說了《天下糧倉》里“火龍燒倉”的故事,不少網民聯想到中央巡視組剛剛入駐中儲糧。人們至今懷疑,真的有4.7萬噸糧食過火?需要追問的是,有沒有中儲糧河南分公司那樣空買空賣、偷賣國家儲備糧的情況?偷賣國家儲備糧,這在封建王朝是要殺頭的,但是如今卻為何偷賣國庫糧食成風呢?如果這個禍國殃民的風氣不能剎住,糧食安全問題就一定存在著大危機。
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對于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而言,是一個絕對不能忽視的問題。國家糧庫關系著國家的安危、關乎國計民生,來不得半點虛假。建議國家對全國的糧倉進行一次大徹查,徹底查清有多少糧倉是空的,又有多少國庫糧食被偷賣。不要等到一個直屬庫主任喬建軍攜款3億多元外逃后再去查。中國如果還不著手徹查糧倉,糧食危機暴發只是遲早的事,這不是聳人聽聞。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喬建軍盜取外逃的3億多元,不僅僅是資金,而是國家糧食安全。
刊登于2013年8月17日光明網、金羊網、《生活新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