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郭松民 : 回避毛澤東,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點擊:  作者:郭松民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8-09-08 09:13:44

 

 

 

     前兩天,有機會聽一位著名教授的關于文化自信的講座。為了幫助聽眾理解,講座中播放了一小段視頻,回顧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為了實現獨立解放而經歷的崢嶸歲月。

  伴隨著激昂的音樂,一個個鏡頭在屏幕上閃過——虎門銷煙……南昌起義、平型關大捷、兩彈一星……

  沒有毛澤東主席——沒有他的形象,也沒有他的聲音,沒有井岡山,沒有開國大典,也沒有他在書房里接見尼克松——總之,似乎近現代中國史上,不存在這么一個人。

2.jpg 

  雖然這樣講述歷史的方式,在這些年并非完全意外,但心還是一沉,涌起幾分不快。

  近年來,這位教授一直在做重建中國文化自信的工作,我對他是非常尊敬的。但是,這段視頻,還是讓我無意中窺到了自信中的不自信。

  毛澤東主席,是現代中國文化中的一個極其巨大的存在。

  談論文化自信而回避毛澤東主席,就像談論歐亞大陸的地形卻不談論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瑪峰那樣,不是很奇怪嗎?

  要知道,對至關重要的問題,回避、躲閃都是不自信的表現,用不自信的方式宣傳自信,又怎么能夠讓人真的相信你是真的自信呢?

  回避毛澤東主席,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它關系到文化認同能不能建立;而文化認同,則是要回答“我們是誰?”的問題。

  自古以來,華夏民族的自我認同就是一種文化認同,并不特別重視血統或膚色。一般來說,認同華夏文化,則為“中國”,反之則是“蠻夷”。

  對于中國人來說,如果沒有文化自信,則文化認同就會出現嚴重問題;如果沒有文化認同,就會成為精神上的流浪兒,就會出現精美、精日以及各種“精”,就會把蹂躪視為享受,把失敗視為勝利,把主動做奴隸視為人生最大追求,把胯下之辱視為無上榮耀……

  所以,必須重建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現代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只能從認同毛澤東主席開始,舍此任何看起來走捷徑、討巧的辦法,都不過是行百里者半九十。

 

  如何理解毛澤東思想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如果從思想史的角度做一個粗疏的梳理,則中國文化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奠定了此后數千年中國文化的基礎,也是中國哲學最發達的時期。

  第二個時期從東漢年間佛教傳入中國,到禪宗出現完成了中國化,佛教和中國本土文化的融合前后花費了數百年時間。佛教的傳入對本土文化構成了巨大的危機,但在吸收整合之后,也使中國文化變得空前豐富多彩起來,并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第三個時期,則是近代中國被強行納入西方主導的世界體系,中國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這種威脅不僅是船堅炮利,而且還是一種異質的,似乎是更加優越的新文明對陳舊的、行將就木的舊文明的威脅。

  李鴻章“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這句話,道出了士大夫階層面對這種新文明所產生的迷惘、戒懼、沮喪的情緒,所以流傳甚廣。

 

  中國文化應對這次沖擊,產生的最主要的思想成果,就是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思想,一方面深深扎根于中國文化之中,是中國文化持續發展的產物;另一方面,它又超越了中國文化的固有框架,吸收了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內的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把中國文化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具有世界性和普世性,是中華文明對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

  如果把毛澤東思想從現代中國文化中移走,那么中國就會變成一塊文化洼地,中國文化就只是世界范圍內的“地方性知識”,就完全不能抵御西方文化的沖擊。這一點,已經被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所反復證明。

  全面論述毛澤東思想,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任務,這里只是簡單地從東西方文化的對比中論證毛澤東思想如何把中國文化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傳統的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點是“世俗理性”,不太關注形而上的東西,或者可以說是一種“生活哲學”。

  春秋戰國時代曾經產生過有潛力發展成為類似西方自然科學的以探討自然世界為核心的哲學,主要是道家和墨家;也產生過有潛力發展成為類似西方近代社會科學的以探討社會行為為核心的哲學,主要是《管子》。

  但遺憾的是,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些思想要么湮滅,要么被儒化了,即道德化和人化。中國哲人的眼光和思考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人事,主要是“五倫”,包括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

  但西方的文化卻具有超越性,通俗點說就是具有“仰望星空”的特征。執著于探索宇宙、自然、人類社會等是如何形成、運作、變化的,從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到近代的笛卡爾、牛頓、康德再到現代更多的科學家和哲學家,莫不如此,當然也包括馬克思。

  探索的目的則是為了征服,即如馬克思所言“問題的關鍵是改變世界”。

 

  毛澤東思想為什么偉大?為什么毛澤東思想既是中國的又是世界的,既是中華民族的又是全人類的?

  簡言之,毛澤東思想兼具了傳統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優點,第一次賦予了重視世俗理性的中國文化以超越性特征。

  毛澤東思想既重視現實,也關注未來,既重視解釋世界,也重視改造世界。

  毛澤東思想的出現,不僅解除了中國文化所遭遇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危機,還賦予它充沛蓬勃的生命力。

  失去了毛澤東思想,中國文化只能在陳陳相因中逐漸隳沉,現在滿大街的“二十四孝圖”從一個側面證實了這一點。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是世界范圍內的文化高地,是文化和文明的輸出者,自資本主義產生后,500年來中國第一次在人類探索理想社會的努力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就“國家性格”而言,最具有現代國家的特征,而毛澤東時代之前或之后的中國,則更具有傳統中國的特征,信奉的是“吃虧是福”,“能忍自安”。

 

  由于毛澤東的巨大存在,談論文化自信時回避毛澤東主席,就會令任何一個有基本思考能力聽眾陷入困惑:如果毛澤東思想與業績能夠證明中國文化的優越,那為什么對他避而不談呢?如果他是一個“錯誤”因而需要回避的話,那么中國文化又怎么可能是優越的呢?

  這個悖論,將摧毀一切關于文化自信的夸夸其談!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