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李彥宏2018年11月8日演講
3190字 | 5分鐘閱讀
人工智能這么熱,很有可能意味著未來這幾年會迎來中國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高峰階段。對于我們這些從業(yè)者,其實都是很好的消息。我今天想利用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百度過去一年在人工智能方面所做的一些事情。
百度是在2010年開始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當時是機器學習來重新調整我們的搜索算法,改進它的排序的。當然那個時候用的人工智能的方法其實還不是后來的深度學習,是一般意義上的機器學習。
2012年的時候,我們首次開始用深度學習的方法來做圖像的識別,就是以圖搜圖,別人拍一張旁邊植物的照片,要識別一下這是什么花。在2012年我們發(fā)現,用深度學習的方法來做效果非常好。
2013年1月份,我們成立了全球首個以深度學習來命名的研究院,百度的IDL。自此以后,其實我們在AI上的投入應該說越來越大。到2016年的時候,我們正式發(fā)布了百度大腦。
百度大腦經過三年的演進,其實內容越來越豐富,同時也越來越從底層技術向實用、應用在發(fā)展。百度大腦可以說是百度所有人工智能最全的集合,從最底層的深度學習框架,到上面相應比較通用的語音識別技術、視覺技術、自然語言理解技術等等。再往上,我們有開源和開放的平臺,有面向各個行業(yè)的,也有一些更加基礎的平臺。這些平臺在很多領域都有落地的應用,我們說全面落地國民經濟三大產業(yè),實際上就是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和第三產業(yè)。
01
人工智能助力三大產業(yè)升級
對于農業(yè)來說,我最近舉的一個例子,就是農民承包的土地現在面積越來越大,比如一個農民可能要種兩千畝土地,在種糧食。什么時候糧食發(fā)生了病蟲害,是不是能夠及早地發(fā)現、及早地施藥解決,這是很關鍵的,如果處理不及時,很可能會大量減收,甚至絕收。用人工智能的方法,通過遙感等工具,就可以非常精準、及時的發(fā)現病蟲害,并且精準施藥。這樣的話,對于農民來說,不僅可以節(jié)省大量的農藥上的花費,我們每個人每天吃的東西,其實也會更放心一些。我們現在看到,利用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得農藥的施藥量降低50%,也使我們每天吃的東西里面打的農藥降低了50%。
對于第二產業(yè)工業(yè)來說,尤其是制造業(yè),幾乎每一個場景我們都看到了,有通過人工智能來進行改進的空間。比如像挖掘機,挖掘機這個行當還是很大的,我們中國到處都在搞建設。挖掘機現在的模式,通常是一個農民,或者一個小企業(yè)主買十臺挖掘機,然后再雇人到各個工地干活。但是買十臺恐怕平常有三臺到五臺都是閑置的,不是因為沒活干,是因為沒人來干活。現在的年輕人其實都吃不了苦,挖掘機現場又臟又累、非常苦,所以沒有人想干這種活。但是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我們就可以讓挖掘機實現少人、甚至是無人就可以把這個活干了。 在第三產業(yè),剛才幾位嘉賓,包括鄔院士都提到,像醫(yī)療,我們怎么能夠在早期去診斷、發(fā)現各種各樣的病變,癌癥。我們最近做的一個項目是通過眼底篩查,及早地發(fā)現青光眼、黃斑病這些病癥。而現在的這種技術,我們已經可以做到使它的準確率能夠達到有10年左右經驗的專業(yè)醫(yī)生的診斷準確率,我們也決定在全國的貧困縣當中選擇500個點捐贈眼底篩查一體機,當然也包括相應的技術。因為越基層的地方,醫(yī)生的水平和醫(yī)生的實力其實越是不夠的。但是像眼底的疾病,如果能夠早發(fā)現、早治療的話,就可以避免很多失明的情況。 02 百度的“平臺路線” 對于百度來說,其實我們深耕的兩個領域,一個是智能家庭,一個是自動駕駛。智能家庭我們用的也是一個開放平臺的做法,我們叫做Duer OS,是我們叫做度秘的一個體系。這個體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實現人機對話,這一塊最近的技術進步飛快。 我們最早看到的很多智能音箱,很多人說這是智障音箱,看網上一些宣傳視頻很有意思,其實基本上都是人編出來的,不是機器自己想出來的話,都是人硬給插進去的話。真問它(一些問題),連續(xù)問幾句,基本上就問住了、問倒了。但是我們最近再看,人的很多表達都可以被智能音箱理解,并且做出相應的響應,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看到現在使用Duer OS的設備越來越多,有1.5億的激活設備,月活大概有3500萬,也有很多的開發(fā)者在新的人機交互的平臺上做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新。 Duer OS在智能手機、智能電視、智能音箱和兒童故事機等領域都有落地。在一些酒店,大家有時候到洲際酒店,或者一些新的酒店,也可以看到酒店的房間里面有這樣智能的視頻音箱,它基本上可以回答你很多問題,不光是日常的問題,跟酒店相關的問題,比如早餐在哪兒、游泳池開不開門這些問題,它都可以回答。而且人在住酒店的時候,我估計還是經常有人會有孤獨感,(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人跟你聊聊天,其實是蠻好的。Duer OS現在在智能硬件方面已經布得很廣了,有41個國家,700多個城市都有Duer OS的進駐。 無人駕駛方面,百度采取了一個跟絕大多數公司非常不一樣的方式,我們使用的是開源。百度從2013年開始研發(fā)無人駕駛的技術,到現在已經有5年多的積累了。現在其實有很多公司,包括OEM車廠,也包括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在研發(fā)無人駕駛技術,因為大家都意識到汽車工業(yè)的100年歷史,終于迎來了一個大的發(fā)展,大的變革時代。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焦慮,都在研發(fā)相應的無人駕駛技術,但是其實大多數是在重新發(fā)明輪子。 我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就說OK,百度做的東西我們都把它拿出來開源開放,你隨便用、隨便改,你如果愿意回來貢獻一些那更好。這個生態(tài)也就是開放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我們在全球已經有133家的生態(tài)伙伴、有1.1萬多家的開發(fā)者,這個生態(tài)可以說是全球自動駕駛最早的一個生態(tài),大家能想到的跟車相關的公司,基本上都加入了Apollo平臺。 其實品牌產業(yè)化的落地方面,我們也看到了非常令人欣喜的進展。2019年,我們預計搭載Apollo L4自動駕駛能力的“新物種”將達到1萬臺。L4大家知道,就是全自動,沒有司機的駕駛汽車或者說其他的車輛。 我們7月份發(fā)布的阿波龍就是這樣一個小巴車,它既沒有方向盤,也沒有駕駛位,進去是全自動可以行駛的,目前已經在10個以上的地方落地,它有了商業(yè)化的應用,有了1萬多小時以上的安全行駛記錄。這只是其中一個物種,其他的比如像新石器的自動售貨機,沒有人開著到處去賣東西;還有公園里面的清掃車等等。我們很多地方想不到的,自動摘蘋果的機器等等,都是可以完全擺脫駕駛員的新物種,它未來幾年會誕生一次爆發(fā)性的增長。 03 百度在智能交通的嘗試 車的智能化其實還要有一個配合的東西,就是基礎設施,就是路的智能化。其實類比大家就非常清楚,我們現在講公路還經常講馬路,馬路最早其實真的是跑馬的,后來發(fā)明了汽車以后,它變成了跑汽車的。所以你可以想像,如果沒有紅綠燈,沒有柏油路的話,汽車跑起來會非常痛苦。同樣,當無人車逐步開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應用的時候,路要跟著變得更聰明、要變得更加智能。過去我們的城市都花了很多錢建造立交橋,建造地鐵,建造大型停車場,都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但是未來可能更多的基礎設施上的投入要在軟件,要在智能化上去做投入。 事實上這方面我們也跟中國的不少城市有合作,比如跟北京。我們從海淀區(qū)開始,就會接管它所有的紅綠燈,智能實時的進行調整。根據測算,我們認為可以使得人們在交通擁堵當中等待的時間減少30%到40%。因為我們的攝像頭可以全量、實時地監(jiān)控目前在路上到底有多少車,怎么樣來調整紅綠燈的時間,才能讓交通更加通暢。 同樣,上海我們也是在智能交通、自動駕駛以及工業(yè)升級等方面有合作,爭取在全球率先探索出來一個具有超前理念的、自動駕駛滲透率很高的樣板工程。這方面我覺得還是很令人興奮和激動的,因為我們每個人,尤其是住在中國的這些大城市的人,都是深受交通擁堵之苦。 我最近看到中國交通運輸部的測算,交通擁堵給GDP帶來的損失高達5%到8%。也就是說,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因為交通擁堵,每年都是上千億的損失。所以這方面,我們用人工智能的方式重新做一遍,可以大幅度提升人們的感知,降低能源的消耗,也大幅度的提升工作的效率。 我們在這方面能夠做的非常多,很希望跟包括在座的各位一起共同努力,讓人工智能早日進入各行各業(yè),早日為大家的生活帶來便利,早日為我們的生產提供更高的效率!謝謝大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李彥宏烏鎮(zhèn)演講:人工智能助力三大產業(yè)升級
2018-11-27陸峰:抓住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機遇
2018-11-18諾獎經濟學家:人工智能其實就是統(tǒng)計學 只不過用了一個很華麗的辭藻
2018-08-1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