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人們的休閑旅游需求日趨強烈,而且已不滿足于單一的農家樂、觀光、采摘等休閑農業體驗模式,需求日趨多元化。面對這種市場需求,現代休閑農業園區,必須從游客體驗本身說起,落實到產品設計和游客感知的各個維度,使休閑農業向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
一、農?旅?誰為主?
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迅速發展的今天,你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是旅游的比重大點,還是農業的比重大點?一句話:到底以誰為主?
1、“農為旅種”型
最典型的是南方丘陵山區,一般耕地少而分散,但地植與空氣環境好。這種地方開發鄉村旅游,往往“農為旅種”。
少而分散的耕地,缺乏農業規模效益可能性。而反觀北方往往千畝相連的成片田地,更易機械化作業和專業分工,即使是與南方種植同一品種同一賣價,生產成本的節省也導致北方的效益高于南方丘陵地區。這種情況下,死磕純農業產值是不明智的,應該揚長避短,發揮自己山林生態優勢搞旅游,而農業的種植也應配合旅游開展。例如:某鄉村地區,因油菜花受到游客歡迎,就干脆把其它主流作物都改種油菜--進一步又規劃出花海的創意造型種植。這純粹是從旅游價值考慮,而不是比較不同農作物本身產值的結果。
2、“旅因農附”型
這種類型前提條件就是農業產值本身特別高。例如高端有機農業、精品水果等。
例如歐美引進、近年興起于中國大城市的CSA農場(CSA:“社區支持農業”),其種植的是質優價高的有機蔬菜,直供城市高端人群。因本身產值不錯。所以有的CSA農場在遠郊或不具備風景旅游條件的地區拿下低價土地,搞有機農業種植,照樣能取得不遜于休閑農業業態的收益。而條件稍好的CSA農場也能順帶搞點“親子游”之類旅游業態、作為補充——這就是典型“旅因農附”型。
3、“農旅合一”型
我們看一下“農旅合一”的一個案例——北京蟹島農莊。蟹島總結出一條“前店后園”模式,實質就是典型農旅互動、農旅合一模式。
所謂“前店”,實際就是面向游客的業態;所謂“后店”實際上就是農業種植。在經營上,后店的初級農產品就是前店游客的食材原料、后店的農業加工產品在前店包裝成禮盒銷售給市民游客,兩者實現了高度互動。
4、綜合型
大面積的現代農業園區(一般都在5000畝以上)中,一般是綜合業態:有農業科研、農業物流、農業深加工、高效農業種植、農業旅游等。
這種園區很難說哪一種業態為主了,有直接面向游客的休閑業態項目:如藍莓采摘、四季花海;也有不直接面對旅游消費的業態項目:如高科技育苗企業、花卉苗木企業。應該說“農旅合一”是當前很多農莊投資者最青睞的一種模式。做休閑農業的朋友們,你想好如何定位自己的農莊嗎?
二、如何做好休閑農業?
1、規劃要領
當前社會處在一個思維覺醒的時代,工業4.0、互聯網 、90后登場、老齡化社會等等代表未來趨勢的跨界融合,是農業升級的必然方向。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休閑農業不是拼體力,而是拼思維、拼資源、拼品牌、拼情懷、拼生活方式。
——兩大資源
①生態
鄉村中最寶貴的資源是生態,這一點毋庸置疑,親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和本能需求,純凈的土地、空氣等生態環境促進了休閑農業的蓬勃發展。
②人情味
鄉村中最寶貴的資源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鄉村濃濃的人情味,純真的笑容,質樸的言語,這是一種真正意義的“人文開放”的情懷。
在發展休閑農業過程中,我們強調保護生物多樣性,展現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滿足客戶需求的多樣化,簡稱“三多”原則。
①生物多樣性原則
休閑農業一定程度上不僅僅是依托現有的生態環境,而是通過我們的投資行為去恢復并完善這種生物鏈結構。
②文化多樣性
文化多元性即依靠對地方文化的挖掘甚至是科學的嫁接,通過休閑消費的手段,把我們的生態環保理念巧妙地融入到這種體驗消費的產品之中。
③需求多樣性
無論低層次的生存需求,還是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或伴隨社會的進步而產生的各種新需求,我們的項目規劃均要保證足夠的彈性空間及可塑性,為我們自身的發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六種境界
提升一個休閑農莊的功能與品位,大致有六個方向:
一是山與水的交融,滿足空間審美的主觀性與普遍性;
二是城與鄉的互動,促進資源要素的流動性與重塑性;
三是動與靜的結合,統籌鄉村休閑的舒適性與趣味性;
四是古與今的對話,保持文化傳承的連貫性與鮮活性;
五是中與西的合璧,匹配信息社會的時效性與開放性;
六是情與景的升華,掌控細節處理的藝術性與靈活性。
——九大手法
休閑農業囊括了農林牧副漁,吃住游購娛,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教育、體育、科技、物流、信息、養生保健等等,可謂上至天文、下到地理,無所不及,其廣泛的社會、自然、經濟屬性,決定了休閑農業具有極大的表現空間與自由的表現形式,在進行休閑農業創意策劃與規劃設計時,大致有以下九大手法可供借鑒:
即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做到:
突出主題、就地取材、小題大作、盤點歸納、移花接木、無中生有、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與時借勢。
2、定位要點
①總體定位
項目地有資源、有特色,但是缺靈魂,通過打造集花果園、運動園、美鄉園于一身的鄉居樂園,將項目地打造成城市居民的第二居所,融綠色、歡樂、浪漫、養生、動感漁一體的鄉村樂園。
②發展戰略
農業旅游開發有四大法寶:美景造勢、科技驅動、文化引領、民宿留人。
美景造勢:營造超大面積、高觀賞性的農業景觀,給游客以大尺度的畫面感,形成強大的視覺震撼力。
科技驅動:運用現代農業高新技術來武裝農業、改造農業的技術體系。農業科技創新就是創造新的旅游資源。
文化引領:農業旅游是載體,文化是靈魂。農業旅游不只是在種植農作物,還要“種植”文化,讓文化扎根在農業旅游土壤上。
民宿留人:具有田園情懷的鄉居,外表樸實,室內精致,游客在此既有現代享受,又有老家感受。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