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Geek視界 優質科技領域創作者
中芯國際是我國內地最大的晶圓代工廠,宣布美國退市;360是我國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2017年美國退市,有什么原因呢?下文說一說。
了解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是我國內地最大的晶圓代工廠,成立于2000年,總部位于上海,可以提供從0.35微米到28nm的晶圓代工和技術服務。去年,中芯國際實現了14nm的制造工藝,良品率達到了95%,正在向10nm、7nm進軍。
在美國的禁售令中,華為能否挺住,臺積電是關鍵,目前臺積電表示不受美國相關禁令的影響。如果美國不擇手段限制,修改所謂的美國技術占25%的限制為15%,導致臺積電斷供華為,那么華為可能只有找中芯國際了。
中芯國際退市原因?
官方說法
中芯國際說,此次申請退市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紐約交易所的交易量有限,成本較高,中芯國際的交易以香港市場為主。與貿易戰無關,退市時間撞車貿易戰,實屬巧合。
民間說法
中芯國際美國退市,可能與貿易戰有關。晶圓代工可以說是芯片領域的“核心技術”,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芯國際與2004年在香港和紐約同時上市,主體在香港。在貿易戰的背景下,美國上市可以說是中芯國際的軟肋,為什么這么說呢?
一旦選擇在美國上市會,那么會受到美國“證監會”的監管,必須遵守美國證券法規定的披露和報告的義務,對于一家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企業,可能涉及到國家安全等問題,在貿易戰的背景下,中芯國際等中國公司可能被特殊“關照”。
360退市
華為被美國列入“實體名單”之后,目前只有一家互聯網技術公司,站出來力挺華為,那就是360,為什么呢?因為,360在2017年已經在美國退市,成為一家國內的全資公司,不受美國資本的限制。大家可能發現一個現象,那些在美國上市的互聯網公司大佬們,都表現的比較低調,沒人敢站出來,力挺華為。
360曾經在美國上市,周鴻祎表示,360主要從事網絡安全行業,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行業,關系到國家利益、社會利益,科技戰背后是網絡戰,是對網絡數據的爭奪。因此,360很早就作出了退市準備,成為完全內資的公司。
總之,在這次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將矛頭指向了5G技術領先西方2~3年的華為,對華為實行技術封鎖,而360是第一個站出來力挺華為的。中芯國際的退市,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畢竟美國一直在耍流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碼農聊科技 優質科技領域創作者
相比于中芯國際退市,可能更多的人愿意談論周鴻祎。最近因為華為的事情,國內所有互聯網公司中,只有360站出來力挺華為,很多人說360臉皮厚,是來蹭熱度的。對此,我也有同感,但我認為,在這樣的形勢之下,比360有實力的企業多的是,可唯獨只有360站出來了,相比之下,我更加覺得360了不起,起碼它不受別人制約,能在關鍵時候說自己想說的話。
曾經360也是美國上市公司,但在2017年的時候,360選擇了退市,用周鴻祎的話說就是,畢竟360是一家中國企業,做的是互聯網安全軟件,在美國資本制約下,將來也可能因為“安全”問題而受到制約,與其如此,不如退市。
至于360為什么退市已經不重要了,畢竟已成為了現實,如今肯定是說對自己有利的話嘛,誰遇到類似的事情都會這樣對待。
那中芯國際為什么退市呢?
2019年5月24日,中芯國際主動申請在紐交所退市。官方對外的說法是,中芯國際ADS交易相對有限,維持上市交易會有較大負擔和較大成本。
官方自然有官方的姿態,有些話肯定不會明說,而且還要避而不談,雖然官方說這次退市只是巧合,和中美貿易戰沒有關系。但從眼下形勢可以看出,其實還是有一定聯系的。
美國以舉國之力打壓華為,雖說華為會有準備,可決定這場戰役中華為是否能挺過去的關鍵是臺積電。如果臺積電終止華為合作,那么華為就可能退出高端機市場,只能走低端路線了。因為華為麒麟980高端芯片必須是7NM,而國內的芯片公司無法實現。
日前,臺積電內部對每項出口產品做了調查,表示符合法規才會出貨。最終結果是,臺積電對華為海思的出貨并沒有違反國際貿易法規,所以,臺積電將不受美國政令影響,將持續對華為出貨。
雖然臺積電目前表示將持續出貨華為,但也不排除萬一嘛,以任正非的做事嚴謹的太多,應該不會只押寶于臺積電,總得留一手。而中芯國際雖然目前正處于進軍7那么芯片階段,但潛力還是很大的,也許此次退市,擺脫美國證監會監管,就有可能是為了此次貿易戰做準備。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